护理管理对结核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观察论文_李雪萍

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讨论护理管理对结核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102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政策。结果: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患者为7例,感染率为13.72%;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患者为2例,感染率为3.92%。结论: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结核病患者;院内感染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疾病,是结核杆菌感染而导致的,该致病菌慢慢的侵入患者的体内,对患者的身体器官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主要损害肺部[1]。发病率较高,发病人群多集中在青年人,但是人体在感染结核病菌后,不一定会立即发病,仅仅为患者抵抗力差时开始发病。结核病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为肺结核,其次为胃部结核、肝结核、肠结核等,并且会导致患者其他的部位如淋巴、皮肤等也出现感染[2]。患者在发病时,前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热、乏力、咳嗽以及咯血等情况,严重时会引发肺气肿、胸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结核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而医护人员在于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时,很容易被感染,因此采用正确的护理管理方式,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要措施。所以为了研究护理管理对结核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具体意义,特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102例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102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63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20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41.7±4.6)岁,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1年以上。将以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3]

(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结核病。(2)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以及咳嗽等。(3)排出患有其他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本组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操作为(1)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2)在患者入院治疗时予以健康教育措施。(3)指导患者正确的服用药物。(4)制定相依的饮食计划。(5)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等。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政策,具体操作如下,(1)建立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生组成控制小组,进行分级护理,明确分工,提高工作人员控制感染的责任感。(2)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由上级领导进行监督,定期对结核病区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核病区感染的相关指标,包括医护人员的卫生检测、器械杀菌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确保防感染工作的落实,如果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检查调整后的各项情况。(3)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结核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感染的基本知识,医疗器械的使用,暴露事件的预防、个人卫生等几方面,让护理人员了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以及感染的基本知识。通过定期举办知识讲座的方式让医护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并且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促进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让护理人员与患者讲解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相应的工作人员应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对结核病区的废物处理也应进行明确的分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确保操作流程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患者为7例,感染率为13.72%;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患者为2例,感染率为3.92%,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的对比

3讨论

医院内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情况,结核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病,虽然医院的都十分重视[4],但是由于该疾病的污染源较广,污染途径也比较多,所以发生感染的情况就比较高,另外由于结核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的住院时间又比较长,与医护人员的接触比较多,所有又加大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因此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管理是保障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并且合适的护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1)加大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2)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3)严格按照无菌制度进行相应的操作。(4)实施相应的监督制度。通过以上几方面,可以有效的阻断各个途径感染源,护理人员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以杜绝大部分感染情况的发生[5]。由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是直接影响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也能有效的对患者起到督促作用,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降低感染的发生。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患者为7例,感染率为13.72%;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患者为2例,感染率为3.92%。说明,在护理管理的干预下,可以有效的阻止感染的来源,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感染的控制效果,这样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还提高了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效的从各个渠道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结核病患者院内感染

的预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翠英.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1(10):80-81

[2]李洪波.姜东霞.章瑞云.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7(2):4388-4390

[3]刘宁.肖琴.刘美玲.等.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6(15):1410-1428

[4]何广学.宋渝丹.杨曦.等.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结核病防治中作者结核感染控制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防痨杂志,2017,36(8):643-645

[5]张子胜.林宪和.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及预防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6,15(1):67-69

论文作者:李雪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护理管理对结核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观察论文_李雪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