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氏软肝利水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论文_袁德胜,解建国,盖洪鹏, 梁恩富,李思潮

摘要:顽固性腹水是终末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导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方法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复发。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以解氏软肝利水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观察及评价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治疗费用,减少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肯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解氏软肝利水;中西医结合治疗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住院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34岁~71岁,平均年龄46.5±11.3岁。病程2~15年,平均7.8年。Child- Pugh A级12例。B级48例,C级5例。乙肝肝硬化33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8例、药物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例、隐源性肝硬化2例,所有乙肝肝硬化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所以患者无合并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癌、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解氏软肝利水方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3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及腹水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卧床休息,适当限制钠、水摄入,根据病毒耐药情况应用合适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及保肝、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静点异甘草酸镁150mg,日1次;静点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日1次;静点前列地尔10ug,日1次;利尿予以:安体舒通100mg口服,2次/日;速尿40mg口服,2次/日,治疗过程中监测并维持水、电酸碱平衡。治疗组口服解氏软肝利水方(由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车前子、茵陈、焦山楂、大腹皮等23味主要组成),中医治疗以辨证为基础对症下药,方法以化瘀行水,利湿排毒兼以益气养阴,临症随证加减。两组患者按照以上方法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3.1 根据《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腹水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腹水部分消失,临床症状减轻;无效:腹水、肝功、临床症状均无改善。

3.2 观察指标:肝功能观察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腹水量以患者平卧位超声下测量腹水深度(mm)为标准,腹水量减少至治疗前1/4以内为显效,1/2以内为有效,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显效和有效的病人腹水量增加至治疗前1/2以上为复发;临床症状主要观察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转归 治疗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无因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68.3% vs 35.5%(P<0.05),有效率85.2% vs 64.4%(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87.2% vs 54.1%( P<0.05),复发率12.5% vs 33.4%(P<0.05)。上述指标均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 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显示:治疗组在黄疸消退及白蛋白升高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谷丙转氨酶降低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腹水减少指标:治疗组在腹水消退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结论:解氏软肝利水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治疗费用,减少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肯定。

讨 论

目前针对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西医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2]。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限制钠、水摄入,应用利尿剂结合放腹水,输注血浆或白蛋白,腹水浓缩回输,腹腔-颈静脉引流术,经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肝移植等。以上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往往需要特殊的技术,副作用多,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而且花费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重。因此有必要探索具有更好疗效及安全性的治疗措施。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又称臌胀、蛊胀、水蛊、蜘蛛蛊、单腹胀等,因腹部膨胀如鼓而得名,临床以腹大坚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四肢枯瘦为特征。从中医讲,本病的病机首先在于肝脾的功能失调,肝失疏泄,引起肝气郁结,久之则横逆犯脾,脾失健运,三焦不利,以致水湿停滞,气、血、水三者互结而形成鼓胀。

解氏软肝利水方加减是导师解建国教授的临症验方,疗效显著,方中车前子、白茅、泽泻、茵陈、木通、丹参化瘀利水祛湿治其标,盖水去则鼓胀消,柴胡、木香、香附、槟榔、陈皮、厚朴等具有疏肝理气,气行则水行,生黄芪、西洋参、白术、山药、茯苓为健脾益气,鼓胀后期,正气渐衰,加用健脾益气药物相得益彰,利水伤阴,肝藏血,故加用醋鳖甲,当归,白芍,使得利水而不伤阴,辅以神曲、麦芽、焦山楂、具有和胃下气促进消化吸收,有助于扶正,诸药合用故能奏效,临症再根据具体病人增减,辨证论治。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应用解氏软肝利水方的治疗组,不但病情恢复快而且复发率低,这与中医中药独特的整体治疗思维密不可分,西医治疗多为对症处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少宏观思维;而中医强调标本兼治,尤其对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一定调理机体的整体功能,正是这样的临床思路,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时,健脾利湿的同时要益气滋阴,所以治疗效果更佳也更稳定。通过活血化瘀、健脾利湿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及排泄,故治疗组黄疸消退很好。两组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这主要由于两组均应有了核苷(酸)类似物,而NA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减轻炎症反应。

解氏软肝利水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无因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治疗费用,减少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肯定,为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肝脏2000,5(4):257-263

[2] 滕镇,滕敏.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2 例[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4): 355-356

论文作者:袁德胜,解建国,盖洪鹏, 梁恩富,李思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解氏软肝利水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论文_袁德胜,解建国,盖洪鹏, 梁恩富,李思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