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认知副产物的宗教概念论文_赵宗耀

作为认知副产物的宗教概念论文_赵宗耀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宗教的认知副产物理论是宗教认知科学的一个理论分支,认为宗教概念的产生与传播是人类认知机制的副产物,并非进化适应的必然结果。其中,宗教概念的产生调用了用于探测主体存在的“超灵敏中介探测装置”(HADD)和用于解释与理解主体心理的心理理论机制(ToMM),宗教概念作为最小反直观概念,其构造与传播也依赖于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机制。因此,宗教观念并非如其所声称的那么神圣,而是根植于人类的现实生存。

关键词:认知副产物;认知模块;最小反直观概念

宗教的认知副产物理论认为,宗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机能产生的偶然产物。副产物理论的开创者是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他把宗教形象地比喻为“拱肩”(spandrel),代表那些在进化中没有适应价值的属性。拱肩最初是指连接两个半圆拱中间的V形结构,它并不是有意设计的,而是因为在设计拱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副产物。[1]

根据宗教认知科学家的理论,一方面,宗教概念的产生借助于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模块”。另一方面,在人类认知的自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种潜在的直观知识,并一定程度上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也渐渐成熟。这些直观知识和加工知识的能力也是宗教概念得以产生的基础。

一、宗教概念是认知模块的副产物

福多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心理模块理论,并指出了模块的“领域特殊性”、“信息封闭性”和“快速”等9个特性。[2]进化心理学家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更为具体和领域特殊性更强的“达尔文模块”,它们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具有心理模块的诸特征。

(一)超灵敏中介探测装置(HADD)

宗教认知科学家巴雷特(Justin Barrett)将宗教研究与模块理论相结合,提出与宗教观念产生相关的一个先天模块,即“超灵敏中介探测装置”(Hypersensitive agency detection device)[3],简称HADD。HADD主要用于识别我们周围其他存在者及其活动,从而分辨出环境中的主体和非主体存在,借以避免可能危险而得以存活。在这一模块中,根据对主体和非主体存在的潜在认知和对其活动预测的不同,人类可以迅速确定对象的大致种类。但是这个模块的缺点是,它的反应太快了,以至于会出现一些假阳性,有可能将非生命的存在武断地判断为有生命的。例如在黑暗中将巨石当做一头熊,或者在树叶的摇晃中推测某种生物的存在。HADD的过于灵敏性虽然会造成错误,但是这是值得的,因为精细而慢速的判断可能由于来不及避开危险而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由于人或类人的主体与人类生存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人们还倾向于将主体推断为人或类人的主体,如神灵和鬼怪的存在。因此,在人生中发生的一些事件没有得到确切的解释时,人们就倾向于构造和相信“幕后主使者”,即神灵鬼怪的存在来解释这些事件。

(二)心理理论机制(ToMM)

与宗教概念的产生相关的另一模块是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此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解释主体的行为和意向。我们对于主体在心理上运作的相关信念被称为“心理理论”,与这一知觉能力的相应的心理工具称为心理理论机制,即ToMM。在宗教概念的产生上,此模块涉及对宗教人物和神灵鬼怪的理解。通过推测心灵的存在,并解释它们内在的因果性运作,使得我们能够直接与这些心灵建立联系并有可能与他们产生互动。因此,不论是耶和华、佛陀还是安拉,都被理解为人的形象,而ToMM可以帮助人们对这些超自然主体的心灵进行推测,使得超自然主体和人类一样成为可理解的,从而引起人们记忆和推理的兴趣,丰富神灵的形象,增加亲密感和对其的信任度,促进宗教概念的传播。

总之,在宗教观念的构建中,HADD使得我们在没有确定主体的模糊不清的情境中设想超自然主体的存在,而ToMM使得我们产生关于超自然主体的丰富推论,理解他们并与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宗教概念是反直观认知的产物

人类认知发展初期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基本知识对随后的认知影响深远。认知科学家认为,在人类早期形成的认知中,有三个直观知识的范畴:直观生物学,直观物理学和直观心理学。前两者涉及对存在者的分门别类和相关的推论,直观心理学涉及对其他人的心理状态的理解推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认知技能。进而,波耶(Pascal Boyer)提出了心灵中的“模板”,即“本体论范畴”,它们与直观知识基础完美联合起来。每一模板对应一种事物:动物、植物、人、自然物体、人造物等等。这些模板可以帮助心灵辨别和组织所观察和获知的东西,并作出推理。[4]

在直观范畴中加上与我们对它的寻常理解相违背的特征,就构成了反直观(Counter Intuitive)概念。反直观概念要想得到人们的注意和广泛的传播,需要一种特定的、平衡的结构,即普通的特征与特别的特征在其程度上是等同的。有两种形成反直观概念的方法。一是违反,即违反与给定的本体论范畴相联系的直观预期,例如会动的照片、穿墙术等;二是转变,即将一个本体论范畴的预期特征转变为另一个,而会飞的鹿、会说话的狗都是这样的概念,它们是直观的本体论范畴与特征的新奇组合,但两个部分都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因此在直观知识的基础上,它们还能够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进而增进人们对它的记忆。

直观和反直观特征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直观的概念或者过于奇异的概念都不利于人们的记忆和传播。波耶称直观和反直观之间微妙的平衡为“认知最优解”,而巴雷特称直观和反直观特征恰当混合的概念为“最小反直观”(Minimal Counter Intuitive)概念,即保有充分的熟悉性、以使其可被理解并产生更多推论的反直观概念。这样的概念在记忆和传播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它们不须太多的认知资源就得以理解和表象,但是也要求人们付出一定的认知上的努力,来把它们同化入自己的认知系统中[5]。宗教概念,例如神灵,一方面具有人的形象,能够像人一样说话或者思想,正如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指出的,神正是人根据自己本质创造的;另一方面,它却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地方、对事物拥有超乎寻常的认识和远见,有心灵感应、隔空取物等超能力,这样的特征是违反人的直觉的,因此两种特征的组合可令人记忆深刻。值得指出的是,宗教概念不同于一般的最小反直观概念,它们还包含着强烈的道德和情感特征,例如神圣、庄严、敬畏、依赖感、对死亡的恐惧等等,这些特征通常与人们对世界整体的领悟紧密联系。

三、结语

宗教的认知副产物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宗教概念的产生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的幻想。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历程中,人类进化出一系列基本的认知机制。面对世事变幻、生老病死等社会和自然事件,人们感受到自身的孤独和渺小,而利用自己本有、熟练运用的心理工具构造宗教概念,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在宗教认知科学家们看来,宗教概念的产生与传播,并没有宗教所声称的神圣和神秘,而完完全全是“世俗”的。人类对于主体特别敏感,所以才倾向于设想主体的存在;而将本有的基本知识排列组合,就可以构造诸如神灵鬼怪这样内涵丰富的概念。宗教概念和宗教行为的功能,如神的全知全能、宗教仪式、道德条令,无不以自然环境下人们本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和群体的需求等因素为基础。

参考文献

[1]Stephen Jay Gould and Richard Lewontin.The Spandrels of San Marco and the Panglossian Paradigm:A Critique of the Adaptationist Programme [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05,1979.

[2]福多著,李丽.心理模块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Barrett J L.Exploring the natural foundations of religio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0,4(1):29-34.

[4]Pascal Boyer.Religion explained: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religious thought [M].New York:Basic Books,2001.

[5]ToddTremlin,Thomaslawson F.Minds and god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论文作者:赵宗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作为认知副产物的宗教概念论文_赵宗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