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探析论文_葛心怡

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探析论文_葛心怡

葛心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把医院2017 年 4 月—2018 年 3 月所收治的 126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事故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两组实施管理护理前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口腔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口腔护理 管理 风险管理 实施价值 探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082-01

目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尤其是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患者、医生或家属有一定潜在的风险。风险管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识别,并采取一定的对应措施的过程。因此本文为了研究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价值,将该院于 2017 年 4 月—2018 年 3 月所收治的 126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3 例。对照组男 32 例,女 31 例;年龄 22~76 岁,平均(37.6±2.3)岁。 观察组男 33例,女 30 例;年龄 23~78 岁,平均(38.1±2.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风险管理,措施如下:

1.2.1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树立护理人员的信心,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危机意识,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指导,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实行人性化搭配,合理配置人员,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消除多种安全隐患,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加强对口腔科中各种风险的学习,使全体护理人员都能明确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流程,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促进本科室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区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科室护理的现状,积极采纳护理人员好的建议,实现全护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1.2.3 制定完善的保洁管理制度 对于长期使用和经常在空气中暴露的小器械和用品,做好防护措施,加盖保护膜,避免被污染。诊疗室内的桌椅、地面应该保持干净和整洁,每天早中晚对操作台进行消毒,并配合紫外线进行系统性的灭菌处理。如果医疗器械经常接触患者的伤口,先用流水清理之后,再用消毒液浸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器行二次消毒灭菌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事故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质量以该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进行评分,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护理事故包括交叉感染和护理纠纷;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判,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3 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方法

利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 t 检验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前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均有所上升,观察组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事故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 2 例发生护理事故,为交叉感染,发生率为3.17%;对照组 13 例发生护理事故,其中 9 例交叉感染,4 例护理纠纷 ,发生率为 20.63%,观 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83%,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 84.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5)。

3 讨论

口腔疾病是我国大众型多发疾病,种类繁多,常伴有口干、口臭、牙痛和牙龈出血的症状等,且发病率居高不下。 口腔疾病引起的细胞因子具有破坏性,易损害人体健康,破坏胰岛素的分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随着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口腔疾病的治愈率不断增加,但其护理工作的风险也在增加。

口腔护理工作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工作的不断细化,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及风险不断加大。但常规的管理方法不能解决在新技术、新器械下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妥善规避风险,不能有效处理护患之间的纠纷,具有滞后性、局限性。在日渐饱和的医疗市场中,医疗纠纷、医疗风险必不可免,因此有效规避风险是当下医疗护理的工作之重。而口腔护理具有一般护理工作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其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正确的评估风险的发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控。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改善其服务技能;完善保洁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卫生;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完善护理质量。从而使护理风险全面、科学的被处理,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该研究将该院所收治的 126 例口腔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加施风险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7% vs 20.63%),而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3% vs 84.13%)。 由此可见,于口腔护理管理当中实施风险管理具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口腔疾病患者口腔护理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荣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24(35):3679-3681.

[2] 杨敏. 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12(15):46-47.

[3] 李珊珊,谢 丽.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86-87.

[4] 任晓芸.风险管理在种植牙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1(3):173-175.

[5] 林筱莹,陈小秋,梁玉花.护理风险管理对 PICU 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5(18):2785-2786.

[6] 施佳敏,王悦平,郑莉萍.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

论文作者:葛心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探析论文_葛心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