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构想与展望_电影节论文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构想与展望_电影节论文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构想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国际电影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环,对于北京的经济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中,影视产业是创意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无疑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举措。

电影节是推动影视传媒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电视和计算机等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曾一度重创电影行业。然而,在当今连移动电话都可以收看电视频道和访问因特网的技术条件下,电影已经与电子视频媒介联姻,对于促进电视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传媒方式,人们所要收看的对象必然都是“内容产品”,也就是画面上播放的图像。因此,人们永远也离不开最具创意的内容产品生产方式和艺术手段——电影。

当今的电影概念已经不再限于使用感光胶片来进行拍摄。例如,加拿大电影人伊格雅安拍摄的影片《挂历》中,绝大多数镜头都是用摄像机来拍摄的。另一方面,“打开电视看电影”的收看方式也更加模糊了电影与电视之间的界限。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清电视技术的更加成熟,电影与电视将合二为一,或曰影视一体化。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电影与电视的最大区别在于投资规模的巨大差异。电影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影片的市场推广就变得异常重要。因此说,电影的创作需要创意,电影的推广也离不开创意。

国际电影节的设立和运作之所以能够有助于电影产业的国际推广,在于它对提升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来说,这也是其无形资产的累积过程。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是全球第一个设立国际电影节的城市(设立于193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已举办了63届(2006年8月),对于推动意大利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已举办了79届。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电影节还有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里昂亚洲文化电影节、东京电影节、开罗电影节、西班牙巴塞罗那电影节、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以及亚太电影节,香港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等。

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是难得良机

毋庸讳言,中国的影视内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取得话语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的电影若要打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打入北美市场,仅靠配上英文字幕或英语配音是远远不够的。问题首先出在剧本的创意上,因为我们目前缺乏一支需要脱胎换骨的创意团队。美国大片的一些影碟版本,没有汉语字幕和配音,人们照样看得津津有味;李小龙、李安、李连杰执导的一些功夫影片,在欧美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张艺谋、陈凯歌的艺术电影在市场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发行难度。这种反差充分说明,一部影片要想走向国际化市场,首先需要自身的创意和价值观能够被不同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普遍接受,此外还需要实施有效的推广活动。由此可见,举办全球性电影节是推动影视业和传媒业快速发展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电影节不仅对参展影片大有裨益,而且还能形成一个产业链,对推动举办地的旅游,购物、酒店、网站等行业的增长起到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快速、稳定、国际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交流的规模也得以扩大。这样的整体局势,正是中国电影业百年以来的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发展良机。一般地说,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能够为影片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衍生产品,能够促进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为此,素有电影商业化运作传统的上海,举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2006年举办了第9届)。 尽管作为第一次尝试的上海电影节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毕竟开了中国城市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先河。但是,迄今为止,国内举办的全球性电影节只有一个上海电影节,说明中国电影业走出国门的推广力度离要求还相差甚远。北京尚无一个常规性的。国际化的电影节(目前已成功举办过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等)。这种状况显然与北京的东方文化之都,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北京若不迎头赶上,就必然会坐失良机,失去历史给予我们的一次绝佳的机会。

奥运与电影节相得益彰

借势与造势,是现代市场营销常用的整合策略。北京2008奥运会的举办,是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化文化创意产业大都市战略地位的一个重要契机。奥运会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隆重,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创意产业实务运作,是体育产业的成功范例。自从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以来,北京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如果我们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可以说二者将会相得益彰,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电影节能够在举办奥运会的大好形势下“借势”来吸引全球的关注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体现人文奥运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为中国电影进军全球市场擂鼓助威。因此说,北京设立国际电影节的机会已经来临,而且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设立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众望所归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拥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政府部门亟须通过宏观指导和调控来整合,优化这些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使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健康地飞速发展,使北京成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成为全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区之一。在启动阶段,北京需要使这一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一个软、硬件俱佳的发展环境,使北京真正成为创意人员汇聚的基地,形成一整套以北京为龙头的创意产业链。只有这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成为在GDP中占重要比重的创新生产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

举办国际电影节虽然存在着一些现实难题,但北京也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北京不存在场地问题,设备问题、投资问题,观众人数的问题。北京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众多网站的实况转播能力。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的媒介传播设备和能力是中国最好的,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另一方面,北京的广大观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鉴赏水平和消费能力。他们将会对北京国际电影节给予热情的支持。

北京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北京已经成为中国的影视业基地。此外,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是中国培养导演、摄影、表演人才的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从这些高校教师和毕业生中可以产生出北京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的主体。此外,我们还要开阔胸襟,延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加盟评委会,评选出各个奖项的金熊猫奖、银熊猫奖、铜熊猫奖。

北京国际电影节需要一个创意团队

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将越来越取决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市场。北京国际电影节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区性展示活动。从影视文化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目前亟须有目的、有组织地建立一支能打敢拼的创意团队。

人们往往按照行业和部门来划分社会经济的各个产业门类。然而,当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时,人力资源就有了崭新的涵义。除了专业的创意、策划、设计人员外,创意阶层还包括更广泛的群体,例如,商业、金融、法律、保健等,以便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运营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和高速发展,必然要依靠创意阶层的创意性劳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也必须打造这样一支创意团队,以作为实践成功的根本保证。可以说,创意人才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的才能是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标签:;  ;  ;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构想与展望_电影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