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探究论文_罗扬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探究论文_罗扬

广西柳州市城市广场管理处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覆盖范围很广,是绿化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必须要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属性、周围建筑以及园林整体格局。从多个角度考虑园林植物的搭配协调性、合理性,实现园林的有效绿化,突出园林观赏性价值,为人们营造舒适、惬意、温馨的观赏环境。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方法

引言

城市化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健康的城市生活模式,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能够发挥相应的社会功能,包括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整体审美水平等。而园林景观美观度与功能效益的发挥离不开科学的植物配景,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植物配置工作,以提高园林设计水平。

1植物配置概述

植物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及景观小品等构成了风景园林的组成元素,植物是上述组成要素中唯一有生命的元素,具备盛衰荣枯的自然规律,伴随季节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因此,植物配置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处植物具体包括各类树木、花卉、草坪植被以及荷花等水生植物;树木包括各类乔木、灌木等;草坪既有单一植物组成,也有多种植物组装成,还有缀花草坪。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注重乡土特色的原则

在乡土树种和草种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外来户”,防止过分“拿来主义”,保持园林生态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搭配乔木、灌木和花草,错落有致,各得其所,保持生态的层次性和次第性。

2.2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效益着重在环境生态的净化功能、生产功能和恢复功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调节城市环境,达到防风降尘、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的根本目标。观赏价值重要在于所配置的植物,一年四季,具有人文的赏心悦目、沁人心脾的观赏和体味价值,来实现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点。观赏性,要求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2.3不同植物适配比的原则

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都能高效地发挥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因此,植物配置要选择表现一年四季不同特色的树种,实现一年四季所有植物都能够表现自己的长处。比如有多时开花的植物,有一年四季常绿的植物,有开花结果的植物等。

3园林植物配置目前存在的不足

3.1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忽视植物生长规律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园林绿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有很多设计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园林绿化方面,不仅设计方案千篇一律,缺少明显的地方特征,显得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面比较单调。而且园林绿化工作比较敷衍,对于空间层次感、设计感不够重视。园林绿化的植物与周边的环境、生态环境等无法融合,显得过于突兀,整个园林绿化的空间存在割裂感。大多数的园林绿化工作为了能够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所以常常忽视植物生长规律,随意选择植物,然后在后期通过不断的修剪来保持园林景观的整体样貌。这样的做法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也很容易破坏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例如乔木科的植物大多生长发育茂盛,并且植株高大,对阳光、土壤、养分的夺取非常明显。而灌木科的植株较小,对于土壤和阳光的争夺比较欠缺,所以如果将两种植物进行配置,很容易造成灌木植株无法存活,造成资源浪费,缺乏后期延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园林设计缺乏人性化与特色

从目前来看,很多园林景观的设计者为了凸显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往往会选择引进比较稀有的植物种类,尽管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人们也无法从这些引进的植物中获得享受。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能够体现出这个城市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但是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园林绿化空间设计缺乏专业人士参与,往往无法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生态环境特色、人文历史、地域特征等问题,所以造成园林绿化失去地方特色。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忽视城市文化的考量。从目前来看,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尤其是园林植物配置方面都忽略了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重视,无法生动的体现出城市良好的形象,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

4.1春季配置

(1)合理分层。根据园林植物花期对园林植物做分层搭配,在提高园林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保障园林内部花木绽放持续性,从而满足园林植物观赏需求,发挥园林观赏价值与作用。可挑选花期比较长的植物作分层搭配,例如天人菊、月季。这些花木都有着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也可以选择花期不同的园林植物作分层设计,在叶子形状不同、花色不同的映衬下,提升园林的整体绿化效果,对实现与发挥园林景观价值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2)混合配置。对园林进行景观绿化配置时,应根据植物生态习性、生长规律,提高植物成活率,发挥园林植物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园林绿化需求,选取花色艳丽、花期较长的植物,增强园林活力与生机,保障园林能够一年四季鲜花绽放。所以植物配置必须科学、系统,以延长园林景观绿化效果为目标,科学配置园林绿化植物。

4.2夏季配置

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夏季都有着较高的温度,甚至一些地区在夏季还会出现燥热、干旱的情况,带给园林绿化和植物配置一定的难度。为保障园林的绿化效果,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应综合考虑凉爽、舒适的特性,利用植物为人们提供蔽日、乘凉的场所,减少高温带来的急迫感、烦躁感,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尽量不选用高大的杉木及灌木,而是要选择枝繁叶茂的园林植物种植在主干道,减少炎热天气带来的干燥感与不适感。现如今国内许多的园林都会配置杨柳,不仅在于杨柳有着茂密的叶子,同时杨柳也在在不同季节能够呈现多种颜色,有着较好的观赏效果。夏季园林植物的选择应以减少高温酷暑为目标,在保障观赏性的基础上,种植能够消除酷暑干的植物。

4.3秋季配置

结合园林植物生长状况来看,秋季园林植物搭配,应全面分析植物生长条件、植物种类,保障园林景观的生命力以及园林植物生长速度,是园林绿化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野外、山间植物大多需要比较大的生存空间,例如疣枝桦。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与种植应选择耐性好、生命力强、生态习性稳定与接近的植物。管理者应合理运用本土化植物,进而保障园林绿化效果的有效花卉,突出园林绿化的美化效果与景观效果,达成改善环境、园林质量的目标。此外,一部分植物也可采取单独种植的方式,进一步突出这一类植物的观赏价值,例如五角枫、夏橡等。一些植物则可以作为绿化园林的主体进行种植,例如荷花、郁金香等。为了充实园林景象,适合群种植的植物仍然是园林的主力军,如百合花、月季花等,合理搭配才能够保障园林绿化效果的有效发挥。

4.4冬季配置

一般,冬季园林植物配置应综合考虑植物的枝干姿态、绿意、绿叶,从而使园林即便在冬天也能富有冬季特色的活力与生机。例如欧洲荚蒾、天山圆柏、红端木等植物就是冬季比较适合种植的。上述植物在冬季虽然不会为人们呈现魅力、鲜艳的花朵,不过却可以凭借观果、观叶、观枝来减少冬天带给人们的寒冷感以及不适感。

结语

现代生态园林的设计工作,是园林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园林的质量和层次,反映了设计人员的文化理念和思想内涵,也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为了体现园林设计的生态化,植物配置应该具有整体性、美观性、结构优化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张变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8).

[2]夏小波.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

[3]薛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4).

[4]刘洋.谈生态设计在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J].门窗,2014(3):210,212.

论文作者:罗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  ;  ;  ;  ;  ;  ;  ;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探究论文_罗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