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债风险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债论文,风险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国内资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寻求弥补国内资源不足的途径也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必须突破的瓶颈。根据钱纳里(H.Chenery)等人的“两缺口模型”(Two-gap Model)(注:两缺口模型,即I-S=M-X,前者称为储蓄缺口,后者称为外汇缺口。只有储蓄缺口=外汇缺口,经济才能均衡发展。只要公式出现不等,发展中国家不是遇到与投资相对而言的国内储蓄短缺,就是遇到进口资本品或中间产品所需外汇的短缺,因而须调整取得平衡。),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资源的数量与国内最大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时(如在储蓄、外汇、政府收入、技术等方面),引进外部资源是弥补这些缺口的必要条件。“两缺口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和利用外部资源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该模型忽视了若发展中国家引进外部资源过多,超过国内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会导致债务负担过重、债务偿还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为此提供了佐证。因此,外部资源利用的适度规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外部资源利用中的外债风险问题。
二、我国外债规模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利用外债的数量不断增加(见表1)。(注:尽管表中显示2000年较1999年、2002年较2001年利用外债绝对数量减少,但从较长时期来看,外债利用的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的。)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测算,外债可以使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提高0.5~1个百分点,(注:见《1995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第64页。)可以说我国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外债的合理利用。(注: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9.4%,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增速相当,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3倍强,位居世界之首(见2002年9月17日《上海金融报》)。)
表1 我国外债概况(按偿还期限分) 单位:亿美元,%
年份 长期外债 短期外债合计
外汇储备 长期外债短期外债短期外债与
的构成 的构成 外汇储备之比
198594.1 64.2 158.3 26.4459.440.6 242.81
1986167.1 47.7 214.8 20.7077.822.2 230.43
1987244.8 57.3 302.1 29.2381.019.0 196.03
1988326.9 73.1 400.0 33.7281.718.3 216.79
1989370.3 42.7 413.0 55.5089.710.3 76.94
1990457.8 67.7 525.5 110.93
87.112.9 61.03
1991502.6 103.0605.6 217.12
83.017.0 47.44
1992584.7 108.5693.2 194.43
84.315.7 55.80
1993700.2 135.5835.7 211.99
83.816.2 63.92
1994823.9 104.2928.1 516.20
88.811.2 20.19
1995946.8 119.11065.9735.97
88.811.2 16.18
19961021.7141.11162.81050.49 87.912.1 13.43
19971128.2181.51309.71398.90 86.113.9 12.97
19981287.0173.41460.41449.60 88.111.9 11.96
19991366.5151.81518.31546.75 90.010.0 9.81
20001326.5130.81457.31655.74 91.0 9.0 7.90
20011195.3505.81701.12121.65 70.329.7 23.84
20021155.6529.81685.42864.07 68.631.4 18.50
20031165.9770.41936.34033.0
60.239.8 19.10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2》,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从整个外债余额结构分析(见图1),我国外债主要是以长期外债为主,结构比较合理,不会对集中还债产生大的压力。在1985年至2003年19年期间,长期外债在总外债中的构成比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85年至1989年,长期外债在总外债中的构成比例不断增加,由1985年的59.4%增加到1989年的89.7%,增加30.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即1990年至2000年,长期外债在总外债中的构成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87.2%左右;第三阶段即2001年至2003年,长期外债的构成比例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由2001年70.3%下降到2003年60.2%。表中2001年长期外债较上一年大幅减少有我国外债统计口径变动的因素。(注:从2001年开始,我国采用新的国际标准口径统计外债,比2000年及以前的登记债务余额增加了3个月以内贸易项下对外融资余额,在期限结构方面,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债务纳入短期债务。)2003年我国外债余额较2002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用外资环境不断优化,同时本外币利差也是导致外债增长的一个因素。(注:见http://www.safe.gov.cn/News/N255.htm。)
从我国外债的来源看,借用外债的渠道不断拓展,贷款来源和币种构成趋于合理。由于我国借用外债都按时偿还,保持了良好的信誉,我国政府与20个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双边政府贷款关系,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确立了长期稳定的大规模贷款合作。随着借用国外贷款规模扩大,外债总量不断积累,我国的外债规模与日俱增,目前已成为世界三大债务国之一。
说明:图中下部为长期外债各年份所占比例,上部为短期外债各年份所占比例
图1 我国长、短期外债的构成
三、我国外债风险分析
1.适度外债规模的理论分析
一国利用外债的数量,不能仅从外债的供给与需求考虑,而应综合考虑利用外债的收益和成本。假定外债的总收益函数为TR=TR(Q),总成本函数为TC=TC(Q),以π代表净收益,则净收益等式为:
π(Q)=TR(Q)-TC(Q)
满足上式净收益极大值的一阶条件为:
即MR=MC(如图2所示),使用外债的最佳数量为。当MR>MC时,说明利用外债不到位(太少),则可能因缺口没有填平,部分生产资源闲置、投资机会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潜力未被充分发挥出来,这时若继续借入外债,国民收入仍然会产生净增加。反之,当MR<MC时,则说明外债流入的净产出已为负数,利用外债过多,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而且可能造成难以承受的债务负担。因此,外债过多过少都于发展不利,从理论上说一国应根据MR=MC的原则来确定最佳的外债规模。
图2 最佳外债规模
2.我国外债的现实风险分析
根据国际通行的外债监控系统,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是衡量一国债务状况的主要指标。
负债率是判定一个国家借债与还债能力、外债规模是否适当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外债余额与GDP的比率来衡量。如果引进外资规模过大,外债在GDP中所占比例太高,表明借债的数量超过了国内经济的承受能力,需要做出调整,该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为30%。债务率是外债余额与外汇收入的比率。一般认为,该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为100%。当超过这一指标时,说明该国外债余额过大,外债负担过重,在现有外债余额到偿还期时,该国的外汇收入很难满足对外还款的需要。偿债率一般用当年还本付息的债务额与出口收入的比率来衡量。实践证明,当年还本付息的债务与出口收入的比率保持在20%为宜。超出这一比例,将会产生债务偿还上的困难,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并进而引起外汇更加短缺,经济增长依赖于更多的外债来推动等不良情况。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都将偿债率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短期外债占整个外债的比例和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也是外债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短期外债较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风险较大,一般以不超过外债总额的20%为宜。而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国现实的对外支付能力。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能直接用于偿还外债,而外汇储备则是偿还外债的直接来源。
根据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以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国际通行指标来衡量的我国债务状况均在安全范围内。具体来说:从1985年至2002年期间,我国的负债率始终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30%以内(甚至是远远低于警戒线),在这期间,最高的年份即1994年的负债率也仅为17.1%,这说明我国的外债规模没有超过国内经济的承受能力;从债务率指标来看,最接近国际公认安全线的年份是1993年的96.5%,1993年以后基本上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的债务率仅为46.1%,这说明1993年以后我国外债余额的增速要小于出口收入的增速,我国可用来偿还外债的外汇是有保证的;再从偿债率指标看,最高年份1986年的15.4%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20%,而2000年以后,更是控制在10%以内,这说明我国的外汇充足,不会因为偿还外债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也不会因为偿还到期外债而出现外汇缺口,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后劲。
从短期外债占整个外债的比例看(见表1),从1985年到2000年期间,除1985年和1986年超过20%的安全线外,其他年份均在安全范围以内。此外,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2001年以后的短期外债占整个外债的比例均超出了安全范围,实际上这是由于从2001年开始,我国采用了新的口径统计外债(注:见http://www.sdpc.gov.cn/g/gb/gb028.htm。),如果扣除由于口径变化而新加入的部分,以短期外债占整个外债的比例来衡量的我国外债仍在安全范围之内。
从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来看(见表1),尽管1985年至1988年期间,这一指标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100%,但1989年以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而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使得这一指标大大低于100%的警戒线。
3.我国外债的潜在风险分析
尽管按照国际通行的外债监控体系来反映的我国各项外债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影响我国外债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国内国际市场各种变数的随时发生,我国外债的潜在风险仍然不可忽视。
表2 我国外债风险指标 单位:%
年份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
1985 5.2
56.0
2.7
1986 7.4
72.1 15.4
1987 9.4
77.1
9.0
1988 10.0 87.1
6.5
1989 9.2
86.4
8.3
1990 13.5 91.6
8.7
1991 14.9 91.9
8.5
1992 14.4 87.9
7.1
1993 13.9 96.5 10.2
1994 17.1 78.0
9.1
1995 15.2 72.4
7.6
1996 14.2 67.7
6.0
1997 14.5 63.2
7.3
1998 15.2 70.4 10.9
1999 15.3 69.5 11.3
2000 13.5 52.1
9.2
2001 14.7 56.8
7.5
2002 13.6 46.1
7.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表3 我国外债概况(按外债来源分)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
其他
数量构成数量构成数量 构成 数量 构成
198536.3422.9
11.857.564.51 40.7 45.68 28.8
198649.3723.0
26.3112.2
75.97 35.4 63.18 29.4
198750.1716.6
37.4012.4
121.7940.3 92.69 30.7
198866.4816.6
42.5310.6
189.8247.5 101.20 25.3
198969.4916.8
53.4412.9
216.7452.5 73.32 17.8
199083.9016.0
62.8612.0
291.8455.5 86.85 16.5
199195.0615.7
70.7111.7
315.9052.2 123.94 20.5
1992114.95
16.6
84.1512.1
354.7951.2 139.32 20.1
1993143.15
17.1
104.64
12.5
410.8049.2 177.14 21.2
1994195.91
21.1
129.39
13.9
473.3451.0 129.42 13.9
1995220.58
20.7
147.99
13.9
526.2749.4 171.07 16.0
1996221.64
19.1
167.39
14.4
569.4449.0 204.28 17.6
1997207.82
15.9
192.12
14.7
647.6849.5 261.98 20.0
1998224.06
15.3
229.54
15.7
682.2146.7 324.62 22.2
1999265.60
17.5
251.39
16.6
653.8043.1 347.51 22.9
2000246.10
16.9
263.50
18.1
947.7065.0- -
2001237.00
13.9
275.70
16.2
972.3057.2 216.10 12.7
2002244.23
14.5
277.02
16.4
900.9053.5 263.23 15.6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3》
表4 我国外债与GDP的增长速度比较 单位:10亿美元,10亿元人民币,%
年度 1991 199219931994
1995
1996199719981999
2000
2001
2002
外债 60.56
69.32
83.57
92.81 106.59 116.28 130.96 146.04 151.83 145.73 170.11 168.54
比上年15.2 14.520.611.1
14.89.1 12.611.5 4 -4 - -0.92
GDP 2161.78 2663.81 3463.44 4675.94 5847.81 6788.46 7477.24 7955.3 8205.4 8940.4 9593.3 10239.8
比上年 9.2 14.213.512.610.59.6 8.8 7.87.18 7.3 8
说明:自2001年起,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对原外债口径进行了调整,由于新口径外债数据与2002年外债数据(原口径)不具可比性,故未计算2001年“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项。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外汇管理年报》
第一,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债务成本高,客观上增加偿还外债的潜在风险。在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构成中(见表3),主要是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前两类贷款一般都具有援助性质,贷款的特点是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由市场决定,通常较高,贷款期限也以中短期为主。因此,若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则势必增加债务成本,增大风险。从表3可以发现。在1985年至2002年期间,国际商业贷款占外债总量的平均比例为49.4%,超过50%的年份有8个,2000年更是高达65%,这必然在客观上加重了我国债务成本的负担,增加偿还外债的潜在风险。
第二,外债使用效益欠佳,降低了潜在的外债偿还能力。外债的有效、充分使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增强其偿债能力。关于外债的利用效率,可以用外债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如果GDP增长速度快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高,偿债能力增强。反之,如果GDP增长速度低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不高,偿债能力减弱。比较我国的外债与GDP的增长速度(见表4),在1991年至2002年11年间(扣除2001年),外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6年,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5年,这说明我国外债利用的总体效率不高,潜在的偿债能力较弱。
第三,外债管理约束软化,增加了外债的潜在风险。我国外债集中统一管理力度不够,对债务人缺乏有效约束。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重借不重管”、“重借不重还”,甚至不顾借债成本,不考虑如何偿还、是否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外债的数量,再加上监管乏力,这就从客观上增加了外债的潜在风险。
第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基础金融变量(如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财务成本。汇率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根据汇率风险理论,外债币种结构单一的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我国外债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日元,债务负担的风险分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多元化原则,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化可能造成债务风险,增加我国的债务负担。尤其是日元债务,因其所占比重偏高,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汇中比重偏低,近年来日元汇率起伏跌宕,不确定性增加,使我国外债承受了较大的汇率风险。例如,1990年至1992年的三年间我国共偿还日本政府贷款161.7亿日元,若按日元对美元145:1计算,折合1.1亿美元,比按借款时汇率折合的0.7亿美元多支付0.4亿美元,债务负担增加了0.6倍。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受到市场利率波动影响,使借用外债单位增加财务成本或损失了盈利机会。对于借用外债的单位而言,如果在偿还债务时利率上涨,则浮动利率债务的利息成本相应上升,超出了借债时的成本预算;相反,若利率下跌,固定利率的债务无法享受到利率下跌所带来的利息减少的好处,损失了盈利机会。(注:见竺彩华《利用外债的市场风险及防范》(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第7期第44页)。)
四、结论
外债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在外债的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防范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外债风险,避免陷于债务危机。根据国际通行的外债监控系统,即以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指标来衡量我国债务状况,可以发现我国外债规模始终控制在我国经济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但并不能就据此认为我国外债毫无风险可言。恰恰相反,由于我国外债构成中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外债使用效益欠佳、外债管理约束软化等内在因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变数的存在,我国外债仍然存在着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