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论文_牛施文,赵迎,王伟光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病例在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方法:选择儿科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并随机分组,阿奇霉素就口服(观察组,n=40)与行输液(对照组,n=40)治疗展开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阿奇霉素口服,可显著减少病程不良反应,保障临床安全。

关键词: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

在儿科领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病症,阿奇霉素为较常见的一种。临床采用其救治,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具高效、安全、恢复期短等多项优势,为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情况[1-2]。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就阿奇霉素实施价值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儿科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9岁,平均(6.7±1.5)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11岁,平均(7.9±1.2)岁。两组均对本次实验内容、目的知晓、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报本院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排除机体其它系统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所选病例都进行常规检测手段,如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支持、健康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观察组所选患者实施阿奇霉素口服,本组使用药剂每片剂量为0.3g,1次/d,共用5d(P<0.05);对照组实施注射,本组使用剂量为0.3g +0.8%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共用5d(P<0.05)。同时,在治疗期间,就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有效予以处置。具体内容如下:(1)基础干预:继续对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水平、脉搏频率、呼吸频率等,特别是血压指标,需对收缩压、舒张压有效控制。(2)不良反应干预:对患者实施阿奇霉素后有无面色苍白、血压水平降低、腹部疼痛不适等不良症状进行观察,有异常情况时,需找出原因,尽快处理,防范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后患者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

1.4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不良反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用药后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常。

2.结果

2.1临床情况

两组用药后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升高,对比组明显不良反应幅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2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仅不良反应3例,并发症率为6.55%;对照组腹泻4例,其它反应如头晕、恶心等各4例,并发症率为34.24%,具统计学差异常(P<0.05)。具体治疗情况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轻微药物不适3例,并发症率为6.55%;对照组腹痛4例,明显恶心4例,头晕增加4例,并发症率为34.24%,具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儿科患者,在行药物及情绪缓解辅助疗法治疗后,控制效果不佳者。取药物阿奇霉素口服,效果优于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静脉注射法,该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为轻到中度可逆性反应。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上述两组临床采用阿奇霉素后患者均发生不良反应,但阿奇霉素口服不良反应后恢复效果更为显著。可尽快恢复正常的身体功能。而且在幼儿患者抵抗力低的情况下,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作用较为突出。在临床反应方面,本研究中,观察组轻微药物不适3例,并发症率为6.55%;对照组腹痛4例,明显恶心4例,头晕增加4例,并发症率为34.24%,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更为轻微,故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用药,以在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尽量保障临床安全。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儿科患者实施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不良反应恢复情况更为明显,而采用注射的方法不良反应几率对比增高,延长了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欧阳玉环.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2):247-280.

[2]谢本昌.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7):147-148.

[3]马兴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02(2):181-183.

论文作者:牛施文,赵迎,王伟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论文_牛施文,赵迎,王伟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