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改革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作的政治报告,这个报告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在正确估计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对我们各项事业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在这个部署中,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核心问题,是我们各项事业迈向新世纪的基础。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很多在经济部分;思想上、理论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也突出地表现在经济部分。所以这部分内容很丰富,不少论述非常深刻,需要反复地学习领会。今天,我想就这个部分谈一点学习的初步体会,讲三个问题:

一、关键时期和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是十五大报告在科学分析和正确估量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正确理解这个判断,对于我们领会整个经济部分所作的决策和部署会有很大帮助。

为什么说这个时期很关键?

从国际形势看。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尽管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局部冲突乃至战争时有发生,但从总体来说,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而且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正在加快,这对维护和平是有利的。可以说,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在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同时,世界经济格局、经济结构也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发生新的、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和特色的新的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有人说这是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电信、卫星传播、多媒体、通信网络等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已经不是微米级了,而是亚微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科学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影响。伴随着科技进步,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重组,战略性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积聚、集中,传统产业在现代技术基础上有新的发展,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得更快。一个突出的动向,是少数大集团、大公司急剧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又超过国际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国际大企业的联合、兼并连绵不断,规模越来越大,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有一个材料说,1996年国际上企业的联合和兼并就发生了两万起之多,交易额达到了11400亿美元。大家知道, 波音和麦道两大飞机公司合并曾震惊了世界,但这两个企业合并的规模也只有133 亿美元。波音和麦道的联合是一个很大的战略行动。麦道公司既生产民用客机,又生产军用战斗机,美军和英国军队的一半战斗机是由麦道公司生产和装备的。波音公司在世界民航客机市场上本来就占有很大的份额,具有相当大的垄断地位。但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垄断地位,加大科技开发的投入,采取了合并的战略。开始麦道公司是不愿合并的,因为它的处境并不困难,是赚钱的。美国政府就出面干预,它的干预不是行政命令,而是比行政命令还厉害的经济手段。就在这两个公司合并遇到困难的时候,五角大楼把研究和开发下一代战斗机的任务交给了没有搞过战斗机的波音公司,这对麦道公司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压力,麦道公司在这种压力下屈服了,同意合并。新的波音公司刚建立,美国的两家航空公司把今后20—25年所需要采购的飞机一次订死在新的波音公司,这在技术进步这么快的情况下也是反常的。这种举措引起了欧盟的不安,向美国提出交涉,说违反了反垄断条例,最后以波音公司在开放技术专利和许可证领域方面作了一些让步收场。结果新的波音公司占世界飞机市场70%的份额,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占30%。对飞机制造业市场的这种支配和垄断,当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包含着很大的军事意义。这种联合、兼并趋势不仅发生在飞机制造领域,还波及到钢铁、汽车、化工、建筑等所有战略性产业。世界金融业的联合、兼并风潮从美国到日本,也是此起彼伏。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电子信息产业,其联合、兼并和资本的积聚集中非常快。如1994年美国的AT&.T用11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一个移动电话公司;1996年2月美国颁布了一个新通信法, 允许电信企业跨地区经营,4月份SBC公司就用170亿美元收购了太平洋电信公司; 接着,大西洋贝尔和奈恩克斯宣布500亿美元的合并。8月份,美国第四大国际电讯——世界通信用140亿美元买下了MFS。在美国这种趋势带动下,英国也不落后。10月,英国两家大电信公司和三家北美有线电视公司合并联合,组成了英国最大的电信娱乐企业。日本战后有一个法令禁止控股,是为了解散财阀制定的。面对欧美信息产业这种巨大的发展趋势,日本于1997年的2月废除了不准控股的禁令, 于是日本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一个电信企业NTT立即用控股方式一分为三,迅速扩张。 在这样一种情势下,我国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优势的强大压力,面临着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利用后发优势,跨越阶段开发、引进现代技术和资金,加快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采取正确的政策,趋利避害,把我们的战略产业特别是关系到现代化全局和国家安危的东西搞上去,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这关系到我国以一种什么姿态跨入21世纪,关系到我国在正在形成的国际新格局中能否占有应有的位置,关系到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争取更大的主动。真是机不可失,任重而时不我待。

从国内形势来说。今后的十多年,我们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至关重要。这个时期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决胜时期,我们能不能解决好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历史性课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就靠这个时期的努力。这不仅关系到这十多年本身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到下世纪中叶我们能不能如期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任务。同时,这十多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处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紧要关头,如果在科学技术进步上没有新的突破,经济建设就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一方面,没有新的科技进步就不可能有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开拓新的市场,也就形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没有科技进步也不可能扭转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我国的资源、环境都难以承受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压力。我们不仅要在运用新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上有大的进展,而且特别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力争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也是今后十多年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矛盾非常突出。据统计局估算,26种工业产品中有40%的能力是闲置的,大量产品积压,相当多的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供给结构极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适应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极为紧迫的任务,今后十多年在这个方面也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局和明显进步。

我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上激烈的竞争,大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外资进入的领域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服务产业扩展,这既是我们利用先进技术、优化经济结构的好机会,同时也存在着风险。我们的出口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实现了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制成品中多数是粗加工品,高附加值的精加工制成品比较少,因此要努力向以精加工品为主的出口结构转变。特别是不仅要引进技术增加出口,而且要进一步参与世界经济舞台的竞争和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跨国经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比如,现在我国能源结构75%是煤炭,这种结构给运输和环境的压力非常大。从煤炭资源来看还是有的,但优质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的勘探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进口原油的数量逐渐增加。我们的方针是:基本靠自己,同时要利用国际资源。利用国际优质能源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当然,还有有色金属、木材等其他一些物资,也要重视利用国际资源。最后,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同一些国家签定协议,合作开发能源等资源,使我们的企业到更大的舞台上去施展才能,充分利用国际的资金、技术和能源,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

总之,我们要在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上取得有决定意义的进展,为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强大的结构支撑、先进的科技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跨世纪的这十多年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十五大报告提出,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成功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二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十多年最重要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取得重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提出这个方针的时候,非公有制经济只占1%左右, 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到24%。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无论是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还是农产品,大多数都已由市场定价,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财政、金融、外贸、外汇以及投资等体制的改革,有的取得重大突破,有的有了新的进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并在治理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抓大放小,许多国有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放活,同时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所有这些,给经济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但是,改革发展并不平衡,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相对于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来说,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还存在重大缺陷,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相当大的局限,有时甚至发生扭曲。要解决好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相结合的历史性课题,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集中精力攻克这个难点。可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攻坚阶段,攻坚的重点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而这又必须调整和完善整个所有制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就在于寻找一种新的国有制的实现形式,来替代排斥市场的国有国营的形式。大家知道,过去的国有制形式就是国有国营,即国家所有、国家经营。企业是行政的附属物,生产由国家统一计划,材料由国家统一调拨,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财务由国家统收统支,人员基本上由国家统一调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国有经济中也就不可能有市场机制的作用,货币不过是一种计算符号、价值符号。这种体制来源于一种指导思想,即一旦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所占有,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之间的联系就变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再不要求助于迂回曲折的“价值”和市场来进行衔接了,完全可以由一个社会机关直接通过计划手段来确定这种联系。恩格斯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讲过,到那个时候一切虚假的扭曲现象都没有了,社会需要多少布、需要多少粮食,需要用什么东西,很清楚;社会能够生产多少布、多少粮食也很清楚。因此,生产单位的生产跟社会居民的需求相衔接的过程就很简单,再不需要商品货币关系,不要靠市场。这种设想现在看来并不现实。其一,设想的条件离我们还相当远。就是说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全社会所有,每一个人的个别劳动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中间没有企业这个环节。因此,商品、价值、货币就都还原成一个劳动时间问题,熟练劳动等于简单劳动的倍加,可以用系数计算。这样一种设想,可以说在已经实现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还没有哪个国家达到过这样一种条件。其二,是不是将来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境界,现在谁也说不准。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消费水平提高后,人们消费的选择性、个性增强,对需求并非一目了然。从供给、从生产的效率看,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一种产品,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取决于劳动者的装备、熟练程度乃至于劳动者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很难用计算机计算出来的。如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完全靠计划来定,势必一方面影响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造成生产和需求的脱节。当然这不等于说大的方面,在战略方向上不可能有预见,不可能有计划,特别是在经济规模比较小,经济联系比较简单的时候,一定程度的科学计划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像我国“一五”时期那样。但如果力求把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搞包罗万象的计划,而且是指令性的,排斥市场调节的,那势必造成官僚主义,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复杂,势必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十月革命以后,有一段时间前苏联搞了一段军事共产主义,消灭货币,直接分配,但很快列宁就感到这条路行不通,提出实行新经济政策。余粮征集制改为粮食税,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会经商。列宁说市场是个巨大的组织力量,把市场作为组织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工具来加以利用。这个思想是非常正确的。当时列宁还没有把这个问题提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么高的程度,不久又被斯大林的模式打断了。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命题,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前一个时期的改革,有的同志叫体制外的改革,所谓“体制外”就是指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非公有成分、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衔接好解决,把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最难的就是国有国营形式。因为这种形式本质上就否定市场、排斥市场。这种形式不改革,就不能解决国有制跟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苏联、东欧的办法是干脆搞私有化,把国有经济变成私有经济。我们不能这样,因为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在不搞私有化的条件下,又要使国有企业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那就要在国有制形式上探索新的路子。

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不懈的、认真的探索。从放权让利、两次利改税,到企业承包,目的都是既要保持国有制,又要使企业能够有经营自主权,能够有相应的经济责任,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探索,在逐步积累的基础上,到党的十四大有了质的飞跃。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即要寻找一种新的同市场经济相衔接的国有制实现形式。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企业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为解决这个问题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作为出资人按照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所有者的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作为享有法人财产的市场主体,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的权益。同时,积极发展和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这就在最终保持企业资产国有的前提下,使企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把国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业改革,经过这些年试点取得了明显进展,一些重点问题也开始突破。这项改革的主要难点是要政企分开。实行政企分开,要调整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干预仍然过多。要推进企业改革,就要下决心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机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既是经济体制的问题,又是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具有什么职能,哪些事情必须由政府管,用什么方法管,哪些事情暂时由政府管,哪些事情不要政府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在弄清这个问题基础上,才能正确考虑需要设置哪些机构,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政府的职能。当然,企业也要努力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从“等靠要”的积习中摆脱出来,面向市场、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也要转变,就是大家所说的“亚铃式”或“橄榄式”。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管理,一是技术开发,一是推销经营,这两头要大,象亚铃一样。而我们过去的企业管理恰恰是不重视这两头,中间非常庞大,因此叫“橄榄式”。今年上半年,我们办的一期企业经理培训班,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看法,即所有经营得好的企业,都是牢固地树立了市场观念,预测市场变化,找到自己的定位,确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加大技术开发力度。这对企业非常重要。

搞好国有企业,必须把企业改革同企业的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这是因为,当前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不仅仅由于机制不活,还在于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概括起来四个字:长、散、小、差。即国有经济的战线太长;布局过于分散;企业的规模偏小;素质比较差。以钢铁工业为例,我们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亿吨,居世界第一、二位,这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数量有了,质量和品种很不理想,可以说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现在全国的钢铁企业有1700家,相当于全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2/3,平均每个企业的年产量只有5.4万吨,年产20 万吨钢以下的企业占60%以上,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设备。轧钢厂更多,有3000多家。尽管产量很高,但品种不行,库存达到1700多万吨,每年有2000万吨的小型材能力放空,却需要大量进口板材和管材,薄板自给率50%,镀锡薄板自给率30%,不锈钢薄板自给率只有15%。像宝钢这样一个很先进的企业,年销售额也只相当于日本新日铁的1/10。据称, 我国高附加值的钢材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占领。1985年,我随国家计委代表团去美国考察,美国兰德公司有几位华人研究员希望到我国钢铁研究院来研究一个课题,就是钢材的品种、质量及其改进的措施。他们说,研究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为判断十年以后中国的国防实力提供依据,也就是能够生产什么样的大炮,制造什么样的坦克。可见钢材品种、质量的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巩固国防。现在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因规模小不可能加强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波音和麦道为什么要联合,就是为了用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快设备更新,而小企业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状况不仅钢铁工业存在,其他产业部门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比如汽车工业,我国1995年产汽车150万辆, 却有120多个整车厂。大部分企业年产都不足1万辆,超过5 万辆的只有五、六个,而现在世界上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年产30—60万辆。九五期间很多省还规划要搞汽车厂,而且都是搞整车厂,几乎没有一个是符合经济规模的。我们的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很快,全国已经有4500万户,到1994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台达到了3125家,比美、英、法、德、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国、印度和巴基斯坦11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500多家。美国有6600万有线电视用户,50 %集中在两家有线电视台。

国有经济的这种布局与结构,是造成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重要原因,已极不适应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少企业产品滞销积压,陷入经营亏损乃至停产半停产的困境。国有经济这种布局与结构,也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面对不断扩张的跨国公司,矛盾十分尖锐。好比人家来的是航空母舰、联合舰队,而我们是一群被条块分割的小帆船,比较大的企业在国际经济海洋中也仅是个小炮艇,这样如何同对手较量取胜呢?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市场,最近又一次降低关税率,总的关税水平从23%降到17%,今后还要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大概15%;非关税的壁垒或者叫保护也越来越有限,国内市场在逐步国际化。可以说到了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短兵相接的程度了,矛盾尖锐,时不我待。这种经济竞争虽不是流血的战争,但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

国有经济这种布局和结构不改革,单个企业的改革就很难推进,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出路何在?能不能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加强改造,增加投资,技术更新,使他们迅速改变面貌?据国务院发展中心提供的材料,全国有30万个工商企业,国有的生产经营性资本大数为3 万亿,每个企业平均只有1000万元。其中有40%左右的企业亏损。要使这些企业达到跟别的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如负债率降低一点,多余职工分流一点,社会事业剥离一点,使企业能够减轻点负担,能够跟别的企业竞争,就需要4—5万亿元资金,如果再进行技术改造,还要几万亿投入。很明显,现在国家没有这么多的资本来支撑这么大的国有经济摊子,即使有一些国有资本,也不能这样分散使用,在如此庞大的企业群上撒胡椒面,去填补那些难以填满的亏损和消耗。如果这样做,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国家安全的东西搞不上去,或者不能很快搞上去,而把大量资源在一个很不合理的面上消耗掉了,就要贻误时机,贻误大局。所以,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十五大指出的,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把国有小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和出卖给个人等形式,放开放活,使它们能够采取符合其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灵活适应市场需要,发展生产,稳定就业,满足需要,减轻政府的负担;一方面,集中有限的国有资本加强重点,通过市场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使他们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结构优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这个支配地位要不断地巩固、加强。在其他一些领域,可以通过结构调整、资产重组,适当收缩战线,把国有资本用得更加集中、有效。这是当今形势下发展和提高国有经济的正确抉择和必由之路。

党的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同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的决策,标志着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和工作进一步深化的又一次飞跃。这就是不仅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而且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从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来考虑和把握企业改革。改革的目标与内涵也不仅仅是要建立企业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而且要使他们能够在世纪之交承担起振兴和发展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历史重任。

这样的改革和调整,不仅要寻找一种新的国有制实现形式,势必还要涉及到整个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涉及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一部分国有小企业可改为集体企业,有的要出售给个人;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要破产;有的国有企业要通过资本市场联合、兼并或直接融资,改为上市的股份公司;有的改成股份合作制,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还是被过去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观点所禁锢,犹豫观望,止步不前?这关系到我们的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前途。中央对此采取了正确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十五大报告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和精辟论述,在理论上有一系列创新和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主要有:

第一,首先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突出了它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制度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的地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决定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对于生产关系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过去受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单一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观念束缚,脱离生产力水平,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急于过渡”,导致公有制比重过大,集体经济又急于向全民过渡,结果严重地阻碍甚至破坏了生产力,也损害了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极大地解决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不是权宜之计、临时措施,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继续调整、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保证,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第二,全面论述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不仅使公有制经济的内涵更加全面、准确,而且揭示了公有制经济同其他所有制经济联合、合作,更好地发展生产力的广阔道路。公有制经济可以采取独资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合资的形式,通过资本的联合和生产技术的联系,推动、支配大量社会资本的运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第三,从质与量的统一上认识和把握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原则,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把提高公有制经济素质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过去对公有制经济占优势,习惯于从量上考虑,关注其比重的高低。毫无疑问,公有制经济要有量的优势,在全国经济总量中要保持大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但决非比重越高越好,像过去那样公有制比重过高,反而不利于发展生产力和巩固社会主义。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中,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到底占多少为宜,恐怕应当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面临的任务,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把握。重要的是,在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和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要保持自己占优势的主体地位,就不仅要讲量的优势,更要关注质的提高。如果不努力提高公有制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产品货不对路或者质次价高,卖不出去,企业不能获得平均利润乃至发生亏损,这样公有制经济就难以扩大再生产,公有资产就会损蚀和贬值,即使有了量的优势也难以保持。应当说,现在是到了以质保量的时候了。要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就必须在提高公有制经济素质上下功夫,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上下功夫。

第四,提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个论断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一是体现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二是要有强大的科技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能够对市场起引导作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在有些领域或一定时期,可以藉助于法律手段和政府的政策效力,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就越来越要靠国有经济自身的素质与竞争力。因此,维护和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在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提高国有经济素质上下功夫,而不能单纯从量的比例上去筹划。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五,指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发展城乡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于促进生产力和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的重大意义。以往对集体经济存在一种轻视和忽视的倾向,总认为集体经济公有化的范围小、程度低,是公有制的初级形式。于是总要去“提高”它,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以为这样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结果事与愿违,吃了大亏。必须彻底改变这种脱离生产力水平笼统地、抽象地用“高级形式”、“低级形式”来评价和取舍所有制的观念和做法。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集体经济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可以有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广泛吸收社会的分散资源,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对促进生产力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起重要作用。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六,要把所有制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适当区别。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在这个问题上,当前普遍关注的,一是对股份制的认识和运用,一是对股份合作制的评价和态度。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因此,对利用股份制要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在什么前提下、为什么目的利用股份制。世界上存在着资本家利用股份制来发展资本主义的事实,也存在着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运用股份制取消国有经济,推行私有化的例证。能不能因此得出利用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的结论呢?当然不能。我们利用股份制同上述情况根本不同。我们是在肯定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要控制经济命脉和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素质而利用股份制。也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搞股份制,实行股份制的企业也不是都要和都能上市。这就是说,我们是立足于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点上利用股份制。二是对股份制企业的性质要分析,不能笼统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实际上掌握着企业的主要人事、收益分配和重大决策的控制权,用部分公有资本控制企业全部资本的运作,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作用,这样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公有制。

关于股份合作制,也要作具体分析。当前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它的生成渠道多种多样,内容也很不规范,只要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就要支持和引导。还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使之完善。那种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形式,则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第七,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这种估价,比过去说的“补充”进了一步,这是符合实际的。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24%,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比重还要多一些。它们在动用资源、发展生产、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大报告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的一系列论述和决策,切合实际,高瞻远瞩,必将成为推进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央要求,到本世纪末使所有的亏损企业能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将作出总体的和分年执行的规划来做这件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探索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不能一哄而起,搞一刀切。现在有人提出股份合作化运动,有的省市下指标,多少时间完成,指标分下去,搞行政命令。这样很容易把好事搞坏。所以,中央特别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实事求是,循序前进。

二是在改革、改组过程中,配套的改革和措施非常重要。要抓紧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无论是企业改组还是企业的改革,都离不开这个配合。企业的联合、兼并,条块分割是最大阻力。要真正按社会化大生产联合起来,条块分割不打破,难以进行。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联合、兼并也好,企业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变也好,都同金融改革,同资本市场的健全发展是分不开的。宏观经济的稳定为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改组提供了一个好的条件,这也离不开金融改革。加强中央银行的控制力,推进商业银行的企业化,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引导,都是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搞股份合作制,如果30万个企业,都要叫职工出股金,职工去银行取款,就会把金融秩序搞混乱。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势必会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人下岗,人员流动,因此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要加紧,要重视搞好再就业工程,特别是拓宽就业门路的一整套措施要有相应的安排。

三是不要企求“一股就灵”。不要以为只要找到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其他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包括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只是一个条件,真正要搞好,还有几件事是非抓不可的。一个是班子问题,特别是大企业的班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班子的建设一定要抓好。再就是科学管理,不管是什么组织形式,什么体制,企业的管理始终不要放松,不能以改代管。另外,企业技术改造不是改了制就自然解决的,还要靠正确的经营战略、正确的技术政策和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三、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和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经济结构不适应形势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同深化改革相结合,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说,不是对某些不合理、不协调的局部填平补齐,适当调整,而是要从整体上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素质。作这样的调整应遵循四个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也是评判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根本标准。适应市场要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的统一来认识和把握,即产品质量和品种要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价格要为消费者所接受。适应市场不是消极的,而是要积极开拓市场,包括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去诱发新的需求,也包括改进现有产品以适应某个地区、某个领域、某一阶层的消费水平、消费条件和消费心理,使潜在的消费需求得到实现。像农村市场就很需要去开发。现在很多工业产品城市化,据说月饼卖到1000元钱一盒,月饼本身没有这些价值,装璜厉害,盒子越做越高档,这在农村怎么用。过去我们讲工业品下乡,现在交通非常便利了,就是要使我们的产品符合农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条件和消费心理,真正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现在国内市场也在国际化。要把我们的结构调整,放到整个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把发挥比较优势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结合起来,把经济的、政治的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我们的结构取向。就像总书记讲的,搞什么东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第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重组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结构调整由技术推动,结构变化又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经济结构要升级、优化,主要的途径、手段就是要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起点上向现代化迈进,因此现代化首先包含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即实现传统的产业革命;但是我们又是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前期推进现代化,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下搞现代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完成传统的产业革命,而且要迎头赶上新技术革命。为了实现这样双重的任务,一是要用新的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不能走过去工业化国家的老路。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完全跳过传统产业革命这个阶段,发展传统产业还是我们的重大任务,但不能用旧的技术发展传统产业。技术起点要高,要用新的技术来武装和发展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有新的发展、新的生命力。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不发展这个就不能占领世界科技产业的制高点。像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也关系到国防实力。小平同志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看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能力产生越来越巨大的影响。通过结构调整,把我们的经济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使整个经济朝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三,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发展和各地区发展,以及各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从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短缺这个国情出发,使我们的经济结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就业。朱镕基同志在香港讲人口问题时说,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因此我们的经济结构不能都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还要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缓解劳动就业的压力。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经营状况,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

总结我国的经验,遵循上述原则,在结构调整中应把握好以下重点和方向。

首先,要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我国有12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现在国际上讲“中国威胁论”,除了讲我们的国防经费、军队以外,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粮食问题。说中国自己无法解决12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必然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从而引起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恐慌,认为中国对世界是个威胁。在粮食问题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立足于自己来解决,利用国际市场基本上限于进行品种调剂和丰欠调剂。如果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增产粮食的潜力是存在的,关键在政策。怎样既能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增产粮食,又使农民能够承受,这是一个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的过程。既有农业提高科技水平和投入产出率的问题,又有农民逐步分离转移到非农业产业的问题。当前,首先是稳定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整体来说,还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是稳定的重要保证,应当长期坚持,逐步完善。现在有些地方搞两田制,把农民的承包地收回来,划分口粮田、责任田,把责任田再用高价租出去。这种做法有问题,中央已制止。我们轻易不要动土地承包关系,双重经营体制可以逐步完善。真正有条件的地方,农民自愿搞适度规模经营,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这可以,但要很慎重。重点要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就是农民群众创造的公司加农户,把种植、加工、销售结合起来,加工利润让给农民,使分散的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跟广大的市场结合起来。这种形式是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商品化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是大力推进科教兴农。这几年,一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起了很大作用,如地膜覆盖、耕作技术的改进,增产效果非常好,应当加大推广力度。同时,要研究、应用新的技术,如生物工程、种子工程、节水灌溉等,这些都要有新的突破。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加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的科技进步离不开工业的支援。三是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治理大江大河,改造中低产田,搞农业综合开发。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体系、保护体系、服务体系。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市场经济对农业有很多不利的因素,生产要素往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如土地、资金。前一阶段搞开发区、房地产热,很多应当用于农业的资金和耕地大量用来搞开发区,搞工业,削弱了农业,这种情况决不能再重复,为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第二,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能源、电力还是交通、通信,这几年有很大的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明显缓解。但总的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还是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量比较大,所以一方面要预为之谋,不能放松;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规模,不能超过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是否恰当,是经济稳定与否的一个重要把握点。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要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要注意提高技术起点,多用先进技术。

第三,加大对加工工业调整、改造的力度,提高其素质。这是结构调整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没有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加工工业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最终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国民经济就很难进入良性循环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它的作用最终也落不到实处。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而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不能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因此加工工业的改造、提高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我国机械工业摊子很大,也很散,素质较差,许多需要的机电产品还要进口。纺织工业原来是不错的,现在也碰到一个结构调整的严重任务,总的说还是档次低,纺织品在国外卖不出价钱,钱都让人家赚了。为此,一是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把这个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二是振兴支柱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要看能否在市场上占居地位。拿建筑业来说,虽有希望成为支柱产业,但如果多搞高档的住宅、别墅,就很难成为支柱产业。现在全国还有大量高档住宅积压,卖不出去,应当向中低档方向发展,同时解决住宅商品化问题,使其循环起来。所以,真正能够起到支柱作用,实现良好循环,有市场,把产业带动起来,还要花很大功夫。

第四,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占40%,我国占30%,发展的潜力还比较大。但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现在来看,还要解决一个组织和观念问题。如生活服务业,一方面很多人没有事情干,另一方面很多服务业没人做,使许多社区服务跟不上。生活服务也好,生产服务也好,都有很大潜力。上海搞社区服务吸纳了不少下岗职工。如重病号看护,有专门一支队伍来服务,合理收费。商业、金融、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很大。总之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第五,改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这里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总的原则是,从九五计划开始就要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国家要采取多种措施,如资源开发性的项目优先在中西部安排、实行比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鼓励国际国内的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同时要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西部地区的联合与合作等等,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用限制东部地区发展的办法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对全局不利,归根到底对中西部发展也不利。等东部地区都实现了现代化,再去支持中西部地区也不行,这样就会在能源、原材料供应、市场容量等方面对东部地区形成制约,也会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所以,我们要审时度势,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因素,把握好政策和工作的“度”,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达到一种最有利于全局、从而也最有利于各地发展的配合。地区经济差距是历史形成的,缩小差距也要有一个过程,要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各地区应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的原则,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避免不合理的结构趋同,以取得最好的比较效益。要按经济内在联系和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形成一些跨省市的经济区和重点产业带,来规划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些大的基础工程由一个经济区来考虑,这样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也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

标签:;  ;  ;  ;  ;  ;  ;  ;  ;  ;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