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市西关小学 731100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又提出了“兴趣领先,乐于表述;突出个性,鼓励创新;贴近生活,引导实践;夯实基础,读写沟通;合作分享,共同提高”等崭新的习作教学理念。为落实这些新理念,必须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这是小学作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兴趣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兴趣策略
在一定的时期,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对于作文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以便适应作文教改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有两条依据:一条是学生的身心规律,一条是语文学习规律。这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
激发兴趣的策略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 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这不仅是一种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向导。
一、命题引趣
题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情绪,新颖有趣的命题能引发学生的习作情趣。小学生正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如果作文命题的范围过大、过笼统,缺乏趣味感、朴实感,必会造成学生作文的心理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还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和兴趣。缩小作文的命题范围、肢解题目、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致的有效途径。
二、情境创趣
有趣的情境是习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在作文之前,经常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小游戏、小表演、小动画、小音乐欣赏等活动,并相机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联想和想象,就很容易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乐说。
三、高分励趣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不要吝啬作文的分数,可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笔者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小学生极少看老师的评语,最看重的是老师给的分数。给学生的作文打高分,是激励写作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四、竞赛激趣
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喜欢比赛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一些写作大赛,或赛开头,或赛结尾,或赛观察,或赛想象,或赛系列日记……学生在竞赛中尝到了竞争的乐趣,得到了个性的张扬,引爆了情趣想象的火花,续接了习作兴趣的链条。另外,竞赛游戏活动本身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五、评价固趣
“激励”“评价”是心理学上讲的两大功能。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两个心理功能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后的愉快,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传统的评价是“玉中指瑕”——找缺点、找毛病。正确的做法是“沙里淘金”——找优点、找亮点。特别是针对文章中的那些“个人的独特感受”,都要倍加“珍视”。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优化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应充分激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和阅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论文作者:张青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习作论文; 兴趣论文; 小学论文; 学生论文; 新课程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命题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