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匠精神根植于高职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研究
裘俊,余文富,程方园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浙江 衢州)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阵地,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势在必行。我院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人才时,尝试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将工匠精神和护士职业道德融合培育,从教学场景、实习实践环节、校园文化等多方面践行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融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护理;职业道德;学徒制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说到“提升消费品质”时,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提到如此高度。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长期职业生涯中养成的职业风范,表现为工匠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技能操作的精确、精细,对工作的极致追求,强调的是一种信念和情怀,反映的是工匠所具有的独特的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与价值观,被升华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和职业道德[1],其内涵可以概括为精益、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专注和淡泊名利。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师傅型”师资,不仅要具备某专业技能的从业资格证,还要参加职业培训师资质认证。本培训中心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师资质培训(AEVO)做法,对跨企业培训中心师资的人格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标准开展培训和资格认定。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跨企业培训中心“师傅型”教师的必备基础,不管是培训实施过程还是培训师的工作过程都强调职业工作过程,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无法切实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理论知识。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文化内涵建设应该体现它所特有的职业特点。职业教育引领的职业文化内涵“德技并修”正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已成为新时代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旋律。
一 将工匠精神与高职护生的职业精神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清楚地描述了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院就医环境在逐步改善,病床数量增加,一些医院开始倡导“品质管理”“人性化医疗服务”等,以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就医过程中除了对医生的要求之外,还希望服务能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公平性,以满足患者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南丁格尔誓词精神,护理专业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在于“精”与“诚”,具体而言是指在专业技术层面上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才能给病患安全感;在职业素质要求中讲究态度上要严谨、耐心、敬业,对职业认同和热爱,才能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好工匠。
二 培育护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第一,教室、寝室、实训室是大学生校内主要活动场所,在校园宣传文化中通过标语、横幅等让学生了解、熟悉工匠精神,通过工匠故事的展示使学生明白在护理工作中也同样需要追求工匠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进行育人氛围的渲染。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降深因素无论对排水量还是剩余水头高度都有较大的影响,且基本呈正比例关系。其中排水量与降深的比例系数为0.802~0.955,剩余水头与降深的比例系数为0.146~0.389。故从降深的角度来看排水量与剩余水头高度的计算结果,降深越小越好。
(一) 重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相融合
学校开设思政课程、人文教育课,要和专业课一起在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中互融互通,将思政教育内容、综合素质教育内容以及专业教育内容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护士人文课程请医院护理骨干主讲,用她们的切身感受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护士执业道德观,使学生能产生职业认同和职业成就感,促进职业发展和职业稳定[3]。
(二) 现代学徒制促进工匠精神落地
1.采用“双栖双岗双导师”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和精湛的技术,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更加融入护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所谓“双栖双岗双导师”内涵是:“双栖”即学生的学习场所包括学校内和合作医院;“双岗”是指学生入校后即与合作医院签订就业协议书,既是学生身份,同时又是医院的“准员工”,明确护生和护士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任务,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引领的双岗双轨教学要求;“双导师”是指学生既有学校的导师,同时又配备了合作医院的导师,双方导师不仅合作培育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将工匠精神与护士职业道德培育相互渗透。
2)大樱桃追肥可分以下几次:一是花前肥,以氮、磷肥为主,及时补充树体营养,促进花芽萌发和春梢生长;二是壮果肥,以氮、钾肥为主,配施磷肥,促进果实膨大,减少生理落果,提高果品质量,同时补充树体营养;三是果实着色前追肥,以速效钾肥为主,于采收前20~25天施入;四是采果后补肥,以速效肥料为主,最好是复合肥。
“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护生,自第一学期开始,每逢周末,就安排学生到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在导师带领下“看”,护生走进护士站、走进病房,渐渐接触医院病房环境,慢慢熟悉真实护理环境,导师的循循善诱就会增强护生对护理岗位的热爱。每逢寒暑假,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进行为期2-4周的见习,这个过程中,除了观察导师对病人的真实护理过程外,在导师的指导下,护生可做简单的操作,增强了护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工匠精神在见习中潜移默化。最后,还安排10个月的顶岗实习,这个过程,护生在导师的引领下,配合导师完成基本护理和基本护理技能操作,增强自我从事护士执业的信心。
2.全过程接受工匠精神的渗透
洋山港四期进港主航道及附近水域船舶交通状况比较复杂,通过对2016年10月13日至2016年10月19日共7 d的洋山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解码,并设置4条断面观测线,进行交通流量统计见表1。通航船舶的主要类型及其航路如下:
3.讲好思政课程中的工匠故事
首先,把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高屋建瓴地在培养目标上将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设计和教育活动中突出学生“品”的培养,“德”的引领。
(三) 工匠精神与专业教育融合让校园文化更丰富
工匠精神对护生职业精神赋予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工匠精神作为当代职业人的重要精神品质和职业素养,是社会和企业对职业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代高职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职业品质。根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律,我们可以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外显环节找好切入点,孕育培养工匠精神。
看到我,邓军、胡波还有赵小明都嘻嘻笑了起来,笑得我莫名其妙。邓军说:“小飞,今天玩得开心吧!”我骂道:“开心他妈个比,那个婊子养的!”我恶狠狠地骂着,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骂谁,只觉得一肚子愤懑没有地方发泄。过后我想,我当时骂的应该是短裙子女孩,因为是她把我推进火坑里去的。他们三个互相望望,鸦雀无声了。我便脱了湿衣服上床睡下,他们四个继续玩牌。后来为了一手牌他们叽叽喳喳地闹了起来,吵得心烦,我抓起床头的一本书摔下去,“啪”的一声把蜡烛打灭了。我粗着嗓子吼了一声:“睡觉,谁再吵闹小心老子今晚上翻脸!”于是,他们便在黑暗中窸窸窣窣地收场了。
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一般实施“2+1”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医院实习,这就对工匠精神的重重落地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时间短、任务重”的压力下,我们提出以三全育人为要求,逐步推进护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将护生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职业精神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从“高度、深度、厚度”三个维度进行浸润式实施。
第二,在学校管理、育人制度中融入工匠精神,如在实训室实行5S管理, 5S活动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O) 、素养(SHITSUKE),5S体现了做事认真、精致、追求极致、依规行事。护理工作需要干净、整齐,寝室也需要干净、整齐,学生如果能将实训室的5S管理能力运用到学生日常生活寝室中,寝室每天每时每刻都能保持5S的要求,这就体现了学生不仅将制度铭记于心,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一种自觉的好习惯,展现了严格要求自我、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我院在寝室实施“一争二不三别四好五带六无”活动,“一争”即目标是争做一名文明学生,“二不”不带早饭进课堂、不穿护士服进食堂,“三别”是告别懒惰、告别粗鲁、告别陋习,“四好”是要求同学们纪律好、卫生好、秩序好以及学风好,“五带”带的是把文明带进校园、把友善带给同学、把尊敬带给师长、把谦让带给社会、把礼貌带进生活,“六无”是希望学生出言无脏放、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墙壁无脚印、走廊无外卖、公物无损坏。在制度中约束学生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制度是根据实训中心要求和护士工作职业要求建立的,旨在帮助学生加强职业素养提升,通过提升职业素质,继续塑造工匠精神。
第三,在行为文化中彰显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敬业、诚信、友善”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一脉相承,护理工作辛苦、繁忙,但是却有那么多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岗位,在大学期间,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让个人层面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4]。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外语教学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此,指导本项目的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第四,组织护生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老年养老机构等开展“关爱老年人”“救助烂脚病”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让学生悟爱懂爱,奠定医务工作者无私、博爱的情怀,从实践中彰显护士职业的“爱”,内化“精”“诚”的工匠精神。
总之,我院尝试“双栖双岗双导师”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将工匠精神和护士职业道德融合培育,护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升华,毕业生深受合作单位的好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静,商其杰.“大思政”视域下医学院校厚植工匠精神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8):44-46.
[2] 崔戴飞,姚水洪,程丽楠,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25-26.
[3] 杜陈晨.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8):54-55.
[4] 艾素平,朱勋春,高再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7(32):45-48.
本文引用格式: 裘俊,等.将工匠精神根植于高职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6):29-3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6.012
基金项目: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社科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QZYRWY1815)。
作者简介: 裘俊,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助理研究员,学工办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