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信息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编辑论文,知识论文,科技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资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与传统科技信息资源相比,现代科技信息资源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1)信息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2)信息繁殖速度加快;
(3)信息在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
(4)信息的分散和无序。
由信息资源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人们的信息来源扩大了,但如何有效处理分散、无序的信息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直接从事科技信息传播的科技编辑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科技编辑的工作性质要求编辑具有相当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在信息学研究领域中,国内外学者正在探索用信息整合(information integration)来解决信息分散、无序、多样化的问题,其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各种信息集成服务平台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1]。科技编辑要对科技论文作出科学的评价,就需要自身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就是不断获取科技信息,并在自身“思维平台”中不断处理无序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有相当程度的类似之处,因此,笔者将信息整合理论引入编辑实践中并在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加以运用。
1 信息整合理论的提出
信息整合理论目前已引起信息学界广泛的关注,中文有“信息集成”“信息综合”“信息整合”等几种说法。实际上,它们的含义有所区别:“信息集成”内容的涵盖相对较广,除了资源集成还包括技术集成和服务集成,“信息综合”是一种强调整体性、全局性的信息处理方法,而“信息整合”主要针对信息资源。提出信息整合理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化信息处理过程。信息整合,不是信息的堆积,也不是信息载体的物理组织的简单叠加[2],更不同于简单的组合或集合。它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是通过信息的内在联系,实现信息挖掘、信息创新的过程。信息整合是针对“某个既定目标,或是面向某项特定的任务,对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管理,是一种使相关的多元信息有机会融合并优化使用的理论”[3]。信息整合一改以前的1+1≤2的模式,实现了整合后的信息价值大于整合前的各信息价值之和,即实现信息价值1+1>2的过程。编辑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针对信息资源的各种处理和优化,所以笔者认为,在编辑的信息处理中采用“信息整合”一说更加贴切。
总的来说,“信息整合”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如下3个层次:
(1)聚集资源,根据信息的相关性、可用性、时效性等,经综合判定后将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采集汇聚到一起。
(2)根据信息的内部关联,处理信息资源,在收集到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过滤掉无用信息,连接各种类型的信息,按一定的关联建立联系,将分散、无序的信息整理成有序的规则信息。
(3)面向需求或者面向某个应用,为解决特定问题,实现特定目标,进行信息抽取,通过分析、综合生成所需的信息。
2 信息整合与编辑知识体系的关系
构建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加强自身的信息意识是时代对科技编辑的要求。科技编辑应该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和科学洞察力,建立多学科、全方位、立体型、多维网状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获取相关的新信息,消化吸收新的科技知识。如何在思维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信息优化处理,迫切需要在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运用信息整合理论。目前,虽然信息整合理论受到信息学研究者们的很大关注,却尚未引起编辑自身的足够重视。
无论是编辑的选题决策,还是审稿、编辑加工,都要求科技编辑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和信息处理能力,随时注意捕捉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是由科技编辑工作性质本身决定的。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科技论文,尤其是如何准确地判断一篇文稿是否有首创性,除了要审稿专家审定把关外,还需要编辑根据自身具备的知识,查阅与之相关的最新知识信息,决定稿件能否录用。编辑只有具备合理的知识体系才能与作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对文稿进行一定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所以,编辑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科技编辑对最新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说,编辑需要在掌握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尽量准确的判断,而这些都要求科技编辑本身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科技编辑的这种信息处理能力与自身知识体系有着直接联系:科技编辑的知识体系是科技编辑信息处理的基础,而科技编辑在其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信息整合又使编辑知识体系更趋于合理。
3 信息整合理论在编辑实践中的应用
3.1 信息整合过程潜隐于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 信息管理学将由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各种知识、诀窍、技能和经验归为智力型知识源,因其有的难以明确表达和记录又称为“隐性知识”。由于这类信息源主要由人脑携带,绝大多数内容难以捕捉,因此管理起来具有相当难度[4]。对于编辑人员来说,这类所谓的“智力型知识”恰恰就是头脑里所具有的、经过自身长期学习和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在编辑过程中有待抽取和运用的那部分知识信息。这部分知识信息既包括编辑人员所掌握的与编辑相关的知识,又包括编辑在其实践中所积累的各种诀窍、技能和经验,而后者对于不同的编辑个体差别很大。这些“智力型知识”无疑是科技编辑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编辑在积累、运用“隐性知识”的过程中,都在有意无意地梳理、优化信息。编辑积累知识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新知识,获取的新的知识又与已有的知识结合、重组优化,使编辑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更有利于获取新的知识——这就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
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编辑的学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而编辑的知识体系又是编辑学识的基本构件;因此,合理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优秀的或合格的科技编辑所必须具备的。编辑筛选稿件,鉴别真伪,评价文章质量优劣须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上。编辑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期刊的水平和价值。编辑在实践过程(也就是编辑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是对论文的简单加工,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学识凝结于科技论文中。
所以,无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从知识运用上看,编辑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包含一个潜在的信息整合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一般不易为编辑自身所察觉,而这个潜在的信息整合过程,实际上体现在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3.2 信息整合贯穿于编辑活动的主要过程中 编辑活动是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的智化活动[5]。这个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是实现信息挖掘与创新,针对某个具体目标或者任务,进行信息再组织、有效管理甚至再创造的优化过程。编辑活动大体分为收—编—刊—发这4个阶段。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收”被视为信息的收集、筛选阶段;“编”则被视为信息的处理、整合阶段。其中,编辑加工是编辑过程的核心,它需要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6]。编辑首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收”这个阶段,科技编辑必须获取最新的科技信息,了解相应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编辑在选题决策时需要及时、完整、准确地掌握与之有关的各种信息,才能有效地消除决策过程中所产生的随机性和不定性。而在“编”这个阶段,在审稿、编辑加工过程中都需要编辑本身有足够的知识信息,才能对文稿的科学性、新颖性及其应用价值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编辑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与编辑自身的知识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信息管理学认为,知识的传输一般模式[4]为,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并指出,只有当信息接收者接收到并能够从中提取出关于事物的正确理解和对现实世界的合理解释时,信息才能够转化为知识。可见,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而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则取决于接收者对信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以上模式并结合编辑工作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
(1)当科技编辑将所获得的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时,存在一个转化效率的问题,而转化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编辑本身对信息与知识的掌握程度——编辑的知识体系。
(2)提高信息向知识的转化效率与编辑的信息能力密切相关,信息整合对编辑的信息能力的提高方面无疑优于其他的信息处理过程。
(3)在编辑将信息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中,信息整合体现在2个层面:其一,在信息的接收过程这个层面,除了利用已经整合好的信息资源外,编辑主体不断从各种渠道获取新的科技信息,适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其二,在接收后信息在自身“思维平台”处理这个层面。在第2个层面,处于零乱状态的信息在编辑头脑中通过有意识的梳理,实现信息有序化,并根据信息内部关联,通过一定的创新思维实现信息利用价值的提升。
3.3 科技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信息整合的实现 科技编辑在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信息整合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实现:
(1)对从不同媒体渠道获取的信息的整合。科技编辑所获取的多类型、多渠道的信息是零散无序的。这就需要编辑人员根据自身的具体需要从中汲取相关的有用知识和信息,并在自己的大脑中加以重新整合,才能使编辑自身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
(2)基于主题的相关各学科信息的整合。学科发展的交叉性、综合性的纵深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使得面向应用的信息可能是涉及多个领域的信息,同一主题的科技信息可能存在于表面看来不相关联的多个领域中。这需要编辑能够将不同信息因子进行整合,使它们共同作用,解决特定的分析任务[7]。
(3)已有知识体系与最新科技信息的不断整合。一方面,由于科技发展的延续性,编辑可根据已有的科技知识预知它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发展动态,所以,编辑需要将最新科技信息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才能全面地了解某一科技信息,并进一步判别它的实用价值和新颖性。另一方面,编辑自身知识更新的需要还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不断剔除过时信息,吸收最新信息;而新获取的信息只有被整合成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有利于新的知识信息的填充,有利于新旧知识信息的缔结,有利于旧的知识信息被新的知识信息所代替和修正,有利于自身知识体系的吐故纳新[8]。
(4)与编辑学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科技编辑应具有信息传播意识,了解有关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把科技编辑的各项工作纳入到科技信息传播系统中。另外,科技编辑还要具有情报学知识。编辑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掌握情报学理论中的信息检索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网络智能检索技术,需要充分利用检索系统与技术对稿件进行文献检索与查新。
4 结语
信息整合理论源于信息学,笔者在这里将其演绎到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旨在让更多的编辑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全方位构建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培养及强化信息整合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信息整合的过程。编辑对所选择、获取的信息的有效整合,不同于传统信息处理的1+1≤2的过程,而是实现编辑创新、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过程,是争取信息价值1+1>2的过程。这种意识的增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和很大的范围内提高编辑对科技论文的评价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科技信息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