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结构的互利效应机制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_农业论文

论产业结构的互利效应机制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_农业论文

论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机制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效应论文,结构优化论文,机制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的人提出,我国消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尤其是解决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非农产业。当然,这种看法有其合理的方面,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发展与农业关联紧密的非农产业,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体系,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现实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解决我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切入点应该是面对土地,从农业内部挖潜。本文在剖析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结构互利效应及其机制原理,探索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路。

一、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机制

所谓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是指由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既相互耦合,又在生产增长速度和需求扩张、技术状况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各产业部门中生产要素的使用存在着收益差别。在一定时点上,通过各产业紧密耦合,初始生产要素和中间生产要素充分有效利用,提高资源静态经济效率的效应。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结构互利效应强调的是生产要素(包括初始生产要素和中间生产要素)既要按照各产业的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合理配置于各产业中,又要提高各产业中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劳务。

现在的问题是,是什么机制使得各产业的差异状况发生变动(即原有的产业结构体系打破)以及用什么机制把要素合理配置于各产业之间,并能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这里实质上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供给结构是否适合需求结构,即供给结构接受需求结构变动的信号,也就是信号刺激;第二个问题是为了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要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和重新配置资源,即供给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资源重组。信号刺激是前提,资源重组是结果。从时间连续的过程看,结构互利效应过程就是供给结构在不断的信号刺激下作出连续的资源重组反应的过程。因此,产业结构互利效应的实现机制,一是刺激信息传递,二是资源重组。刺激信号传递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市场竞争为渠道的价格信号传递,即需求结构变动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刺激供给结构;二是以行政计划为渠道的数量信号传递,即需求结构变动通过行政计划决定的产量指标的变动刺激供给结构。而资源配置机制也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即通过市场的买卖关系(竞争关系)实现生产要素重组;二是以行政计划为基础的生产要素配额机制,即通过行政计划的配给关系实现生产要素部门重组。纵观上面分析,产业结构互利效应实现机制归根结底有三种,即价格(利益)机制,竞争机制及行政计划机制。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主要是竞争机制和价格(利益)机制。

二、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互利效应现状

1978年以来,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尤其是吸收了农业中大量过剩劳动力,我国1995年有4.5亿个劳动力, 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的劳动力约1.3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3.2亿〔1〕,劳动力要素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产业结构的互利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但由于政策上和经济体制上的原因,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机制被扭曲,使得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整体上还是比较差。主要体现在:

1、生产要素流动性差。 充分发挥价格(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自由有序地流动,是提高结构互利效应的关键。而我国计划体制下,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单一的计划机制调节这把“钳子”的夹持,窒息了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活力,整个国民经济资源的配置都是在收集信息成本过大的情况下,凭人的主观意志制定计划,强制执行,从而使得整个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化国家,农业社会”的畸形结构的现象,严重弱化了产业结构互利效应。而农村在这把“钳子”的夹持的基础上,国家又运用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统购统销这三道闸门,关死了资源配置和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渠道,切断了农民与农村外部世界的联系,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经营权和产品支配权,而且还丧失了流动权。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制度已取消,统购统销制、户口管理和就业限制等制度开始松动,农民可以较自由进城经商务工,这是对农民的一次新解放,也是农村生产要素配置走向市场化的开端。但是,土地使用权凝固化、具有显示身份待遇差别等特殊功能的户籍制度以及国家征购农产品价格的行政性等深层次制度障碍没有根本触动,再加上体制转型期,旧体制余波尚未平息,而新体制模式又尚未建立,地方政府易受地方利益的驱动,人为地对本地区的市场发展凭借行政手段的惯性势力采取保护本地、歧视外地的非市场化行为,甚至不惜滥用权力垄断市场、垄断经营,形成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从而造成农村生产要素不能融入国民经济大环境中自由组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2、 农业生产要素闲置状况相当严重。 在劳动力资源方面, 我国1995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达3.2亿人。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 按照当年所从事的各种农业用工实际用工匡算, 从事农业的劳动需求不到2亿人,剩余劳动力达1亿多人, 这种隐蔽性失业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在自然资源方面,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万公顷,其中2/3是中低产田;有荒地10800万公顷,其中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 林业用地面积26289万公顷,其中宜林荒山荒地6303万公顷,占24%;3亿多公顷草场资源利用率低,2/3急需改造利用;内陆淡水可养殖面积达675 万公顷,而已养殖面积只有467万公顷,利用率仅69%; 海水可养殖面积达260.01万公顷,已养殖面积71.6万公顷,利用率只有27.5%;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养殖面积55.6万公顷,利用率只有23%〔2〕。在社会经济资源方面,首先资金利用率低。由于城乡利益差异,农民收入少,储蓄率低,本身资金积累就少,再加上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户的投资主要用于住宅等非农化倾向较严重,如1983年农村个人住宅投资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14.54亿元和61亿元,而1995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349.85亿元和298.45亿元〔3〕。这说明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增幅相对少,而且绝对额也大大低于住宅支出。而且农户有限的生产性投资中,偏重于短期投资,而忽视长期投资。主要表现在,农户对农业的投资,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性支出为主,即支付当年生产所需要的物质消耗,诸如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及其小型农机具等方面的费用,而缺乏对农业长期发展的足够热情;其次,农村技术人才流失。由于农村条件差,收入低,国家培养的农村技术人员不安心从事服务农村的工作,想方设法转移到城市,使得农村急需的技术人才缺少。

3、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温饱型向追求生活质量型转变,尤其是在经济国际化的今天,还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但是,我国农产品供给结构变化不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产品优质率低,“名、优、特”产品没有形成规模;二是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程度低,相当一部分地方“生猪卖头,木材卖方,竹子卖根,水果卖筐”这种以初级产品形式供应市场的局面没有改变。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出现丰收卖粮难等现象就不足为怪。这种不适应需求结构的产出不仅不能使农户收入增加,而且还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综观上面分析,由于农村中农业和非农产业各部门中的生产要素没有充分耦合,结构互利效应差,从而造成农村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大量浪费,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结构互利效应,提高农村资源使用效率

1、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竞争、 价格(利益)机制在农村商品流通、存量转移、增量配置中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只有坚持市场机制的根本原则,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局面,充分运用竞争、价格(利益)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农村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结构互利效应;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坚持国家宏观上产业调控的作用,才能为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城乡产业融合、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保障。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个竞争、效率、公平、共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重大课题,也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和归宿。

2、充分挖掘农村现有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挖掘农村各产业部门中闲置或浪费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及资金技术等社会经济资源的潜能,是我国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出发点。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我认为,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尤其是目前存在的滩涂、耕地、草地、劳动力大量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下,既要重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更要重视农业的综合开发。农业的综合开发可以通过耕地面积的扩大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劳动和资本的投入的增加来进行。增加活劳动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劳动力数量而不是提高劳动力强度的劳动密集型开发,主要指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及水果、花卉等农畜产品的开发是我国当前农业综合开发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对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农村资源利用,尤其是对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截流”有着重大意义。对此,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走中国特色的转移方式,不能局限于“两眼向外”,即完全通过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业开发总的原则应是走“立体农业”、“精久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后劲,提高农业产出和农产品附加值。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在开发实践中,首先要立足于开发农村闲置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其次,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实行立体农业耕作。发展立体农业,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方向,是转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实现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

再次是适度地运用劳动替代资金的积累方式,对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和重建。目前,我国农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过于强调大机械化替代劳动的重要性,这种作法是片面的。我国农村面临的最大矛盾是:一方面农业存在着大量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的收入水平整体看是比较低,缺乏生产资金。这就是我国的实际,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如冬修水利、修筑农村公路等项目),应该主要采用劳动替代资本方式,提高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后是创新农业融资制度,增加农业投资,提高资源(含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老化,部分资源闲置是与对农业的投资不足密切相关的。农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有三,即政府财政投资,来自于金融机构的借贷和农户自身投资。近年来,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而承担发展农业生产贷款任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储蓄来源单一,贷款资金有限,因此,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主要依赖于农户的自身积累。如前所述,农户投资非农化倾向严重。由此可见,创新农业融资制度,加大农业投资力度至关重要。当前,既要求各级政府增加财政对农业投资,形成稳定而可靠的农业资金来源和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体系,让农户通过规范的方式便利地获取农业贷款;更主要是要建立以价格为中心的利益保障机制,诱导农户、城市居民、企业以及外资增加农业投资。我们知道,确保投资农业的单位资本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的利润,是增加农业投资的关键。然而单纯地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收益,只会使我国农业走上高价格、高成本、低效率、高自给、低商品率、低利润的恶性循环,走出恶性循环的突破口就是在改革土地使用权制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转变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收益形成机制,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具有自我调节、抑制波动、实现稳定功能的要素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并在政策上鼓励城乡居民、企业、外资投资于农业,大力发展“招商农业”,从而形成“引资兴农”的良好局面。

3、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农业和非农产业一体化。 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讲,最关键环节是实现农业和非农产业以及农村产业和城市产业、国际产业融合一体。我国农村目前迫切要求大力发展与农业有关的非农产业,铸宽加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三领域整体化,即通常所说的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当前,农村应以利益机制联结农户为中心,发展非农产业,可以是流通企业带农户,可以是加工企业带农户,可以是中介服务组织带农户,可以是专业市场带农户,也可以是区域性的主导支柱产业带动组织农户。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重要的是形成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种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形式一般是垂直一体化和合同生产。从我国农村经济条件看,在相当长时期内,主要采取合同生产为宜。而合同生产内部经营机制,必须实现跨区域(城乡)、跨部门、跨所有制,正确处理好利益(分配)关系,即明确三领域各环节及其主体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在贯彻“共创共享”原则的同时,应优先考虑生产者的利益,工商企业要利用各种方式返还一部分利润给原料生产者。只有这样,农业和非农产业才能逐渐走向融合。

注释: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87页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5页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3〕《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185页。

标签:;  ;  ;  ;  ;  ;  ;  ;  ;  ;  

论产业结构的互利效应机制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