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土地面积在全世界排名靠前,然而大半部分都是山,人均耕地面积远远排在其它国家后面,并且可用土地多集中在东南部,其余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不足十分之一,分布不均匀。近年来,即使有相关土地管理制度的出行,但在很多地区不被重视,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已经危及到我国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已有的土地管理制度,探讨了一套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策略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十大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气候变得越来越不寻常,干燥少雨,加重了土地的风蚀,植被生长越来越困难,抓不住根下的土地,加上人们的不注重土地的保护,过分开垦土地,随意使用,却不懂得维护,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在人们重视这一问题时森林少了,沙漠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沙尘暴、扬沙的恶劣天气。大气质量下降,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威胁。不仅如此,沙化了的土地再也很难种出好的作物,粮食产量下降,而我国人口众多,则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因此,关注土地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事件,笔者将针对为何要加强土地管理和如何实施进行探究。
1.为什么要重视土地管理
我国属于“人多地少”,虽然土地面积的,但是真正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太少,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不足2亩,其中还包括许多质量不好的耕地,比如盐碱地、水土流失地等等,产量太低,可利用价值不高,许多地区几乎没用可以再开垦的土地资源了。再加上过度的开垦,乱砍乱伐,土地荒漠化,我国的耕地在人们还未知觉时悄悄消失,对我国未来的生产和生存不利。所以,我国必须依据土地现状加大土地管理的强度,保护好我们的耕地,保障我们的粮食产量安全。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耕地被用在不合理的地方,变成了楼盘,变成了利益,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合理利用,耕地就应该是种粮食的,而不是被可耻的商人用来牟取利益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村里的青壮年也不愿再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选择走进城市中打工,留下了干不了农活的小孩和老人,农村没有了劳动力,土地就荒废了,所以,为了更好地把耕地有效利用起来,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并且尽快开展工作。
国家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工业化生产带着农业城市化一起发展起来,耕地荒废,可用面积一直在减少,我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的粮食大国,农业部预测过,到了2020年我国的粮食全变成进口粮食,尤其是玉米进口一直在翻倍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我国希望把粮食进口的控制百分比。我国粮食产量达不到需求,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未来我国的粮食只能进口,这将会在全球的经济引起轰动。打个比方,我国一直把进口粮食压在5%以下,但仅仅是我国的玉米进口5%,都超过了全球玉米交易的一半,如果未来中国成为纯粮食进口的国家,将会引起全球的粮食危机。土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迫在眉睫,所以,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几乎取决于我国土地管理是否完善合理,不仅关乎社会秩序的安定,还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关联。
2.如何加强土地管理,从何入手
2.1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是保障土地管理顺利进行的最关键保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但是国家的表示态度,也是群众引起重视的开始。建议把现有的土地使用情况汇总,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全面地观察到我国所有土地的使用情况,根据全国土地现状,制定合理土地管理法规,再细分到各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土地状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要求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做到认真重视,依法行政,减少或杜绝有违法现象出现,违法必究,当地部门工作人员也要不定时考察当地的土地使用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切合实际,不断完善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执政人员多做培训,明确分工
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引起政府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是订立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是不够的,需要有管理人员执法,要懂得这方面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对前期管理工作安排要有一个计划,并预测在工作进行时会遇到的突发问题,要有想好的解决对策,记录下工作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并每次做好工作总结,及时汇总和归纳改进的方法,向上级部门汇报。各级领导要多给工作团队的人员做好培训教育工作,让他们树立起保护土地的意识,并互相监督,将这种观念向人民群众传播,让全国人民了解情况,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更加坚固。执行部门要有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安排,各级部门落实到位,不得随意更改已有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违法必究。如果发现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应该鼓励提出和建议措施,共同讨论可行性和效果预测,避免做无用功。各级人员做好分工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保障土地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3增强全国人民保护土地意识
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订立了,各级相关部门人员也工作到位,分工明确了,下面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向全国人民灌输保护土地意识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出示土地管理相关的公文,贴标语,制作板报,由上层向下层,从县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村,各级领导多做指示,各级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务必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土地的重要性,全国人民共同行动,国家的工作才会顺利进行和完成。如果我们不配合国家的政策和规定,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最后影响到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对大家,对国家都是不利的行为。
2.4在农业措施方面注重土壤污染和防治
加强土地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加强保护土地的意识,不乱用土地,不浪费土地资源,把已有的耕地保护起来,把废弃的耕地重新利用起来,在进行农业工作时,要多考虑土地的可承受度,引导农民减少复合肥料的使用,减少土壤污染,可以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不乱扔乱丢使用完的农药瓶子,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在施用农药时正确使用推荐剂量,按照说明喷施,不将未使用完的农药喷雾器直接放在水源清洗,减少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保护耕地不被破坏,减少盐碱地的发生,加大土壤保护力度,使土壤的可循环利用时限加长。土壤污染严重会导致产量大大下降,还会间接影响水质,最终危害到我们人类身体健康。适当鼓励无土栽培,用基质和营养液灌溉代替天然土壤环境,有效地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还可以循环利用土壤栽培的材料,既省水也省肥,不但减少了土壤的利用,还增加了蔬菜粮食的产量。多向当地人民的开设法律课程,让大家对土地管理相关法律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认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结语:土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物质生活的前提,我国尽管土地面积大,但是土地资源的质量不高,分布也不均衡,耕地资源缺乏,而且有土地退化严重,保护机制不完善。把土地管理法制化,各级政府机构有序性工作任务抓起来,让全国人民都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这是长远的工作任务,互相监督,互相督促,保证工作有序进行,让我国的粮食产量提高,尽量不再向国外进口大米,小麦等。可以建立关于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让大家随时能够查看我国当前土地使用的现状,在建立一个评论区,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实时监督,有效开展土地管理的工作。不断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人才,监督好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土地管理。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方向,合理调节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土地使用的关系,杜绝未经批准把土地建设成高楼建筑,导致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情况出现,让每一寸土地都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发挥出最大化效益,做到不再浪费土地资源。只有更多的人了解现在的土地资源情况,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土地,配合国家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快速有效地实施策略,才能使社会更加快速发展,带动经济。
参考文献:
[1]王洪芹,侯玉峰.关于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有效实施策略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278-278.
[2]罗毅.浅析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有效实施策略[J].企业导报,2016(18):84.
[3]牟海斌.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165-165.
[4]李德良.关于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7.
[5]李俊泉.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研究[J].民营科技,2018(11).
论文作者:伍燕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土地论文; 土地管理论文; 我国论文; 耕地论文; 工作论文; 粮食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