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一中学校 150200
除了语文老师经常会质疑学生,你们的语文是怎么学的?题怎么都读不明白!说到这里,有点替语文老师叫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文老师的确是关键,但我认为不只是语文老师的责任,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有自己的责任,只有每个老师都把学生的阅读当成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升得更好。
过去的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老师也往往只是按照教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个人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新的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其形式则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而不在于对某一篇文章的具体问题是否清楚。阅读文章时,对文章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过程,因为在阅读过程中体现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能力,还有对作者含蓄的言外之义的理解能力;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认识能力,包括对各类文体的认识,对文章立意、结构、构思、语言的认识。以上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分析阅读能力,实际上对重点语句的透彻理解能力、对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能力等这些阅读能力,都是各学科需要的。从文本考试的角度看,很多学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够,理解不了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和考察方向,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老师不用讲,只要重新读一遍题,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我理解错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的学习障碍不是学科知识的障碍,而是加上学科知识之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经常提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学生就会把教材中的一整段文字作为答案进行阅读回答,虽然这段文字中包含着正确的答案,但学生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提炼、归纳文本,有的时候学生会偏离教师所问的问题,根本没有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阅读能力的欠缺导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的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大了语文教学的力度,多开课,多做题,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本人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同时以答对题目、获得高分的应试心理去指导阅读,实际上已经步入了阅读的误区,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也与试题考查的目标相悖。老子云:“圣人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以其无私,故能成其大私。”语文这个学科它不是一一对应的,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阅读能力更是需要通过一点点的积累、感悟、体验才能提升,但现在出现了假阅读,表演阅读、背书比赛,甚至跟风诗词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这些方式方法很多都是表演性质,和真正的阅读无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背诵,无论是古诗词,还是文字听写都能取得好成绩,但对于语文的阅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听、说、读、写,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现在中小学教育有些急功近利,不去管学生的阅读和阅读能力,只看学生的考试分数,特别是中小学的阅读题目都是有固定套路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答题就会得分,否则就得不到分。即使学生读再多的书,有再多的想法,写不上标准答案都不会给分,甚至读书多想法多的学生得分比不读书的学生得分还低,学生会觉得读课外书没用,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无外乎在小学阶段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以孩子的视角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读书爱好。只有把读书当成兴趣,才能让书成为一生的财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十二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这样一些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都要培养,但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到了中学,学习的科目增多,除了语文外,其他各学科也要一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学科的课程背景下阅读,会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的概括、提炼等能力很强,会很快形成每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对于学习各学科的学习就要重要作用。每个学科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课程理解力和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从学生的阅读角度出发,就会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说,为什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找到自身的价值,如果各个学科都能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学习并学会学科知识,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增强。
在2017年,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在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的命题方式会大改,更强调阅读题目的能力。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阅读能力将会成为高考中最大的区分度,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阅读能力关乎学生的学业,其实更关乎学生人生的幸福。凡是阅读能力强的人,其人生体验就深刻,生命就会活出深度和质量。所以,只有各学科教师协同努力,以各自学科的知识做背景,让学生学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才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论文作者:曹雨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学科论文; 就会论文; 老师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