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阳芳* 黄洪林 罗鹏飞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平均20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组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40%,对照组的3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均较低,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宫颈癌临床效率较高,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较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伊立替康;顺铂;宫颈癌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不良生活习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是宫颈癌引发的因素。该疾病存在转移及复发的风险,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甚至生命[1]。临床经验表明,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以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为首选治疗方案,而顺铂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也取得广泛关注。本研究重点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特进行此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基线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所有研究均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且预计生存期限大于3个月,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患等化疗禁忌症 [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平均20例,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45.6±2.2)岁,鳞癌8例,腺癌6例,鳞腺癌6例,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6.1±2.3)岁,鳞癌7例,腺癌7例,鳞腺癌6例,实验组、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比对。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第1天用葡萄糖注射液500ml溶解紫杉醇135mg/m2,静脉给药,1-3 天用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溶解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给药,3周为一个周期,实验疗程为2个周期;实验组宫颈癌患者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第1天及第8天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盐酸伊立替康6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及第8天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溶解顺铂30mg/m2,3周为一个周期,实验疗程为2个周期;治疗过程应常规给予护肝、护胃、止吐等支持对症治疗;若患者出现腹泻,给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水样便停止后改用蒙脱石止泻治疗;若患者出现中重度白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给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若患者出现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给予白介素-11皮下注射治疗[3]。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之和;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消失,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并维持至少4周;稳定: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下,维持至少4周;进展:肿瘤体积增大或出现新病灶。②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4]。

1.4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对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出现率采取统计学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检验结果P值<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实验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治疗宫颈癌有效率为40%,而对照组为35%,P>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数据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表

3.讨论

近些年,宫颈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呈不断年轻化趋势,与现在人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宫颈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增多且有腥臭味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并对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宫颈癌对顺铂比较敏感,因此目前临床多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为主,顺铂属于一种金属络合物,具有较好的吸收性,可通过静脉滴注、动脉给药等方式进行给药,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快速通过细胞膜,与DNA上的腺嘌呤、鸟嘌呤交叉连接,干扰肿瘤细胞DNA复制、破坏DNA结构,从而实现灭杀肿瘤细胞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顺铂抗癌作用较好,但其毒副作用较多,对化疗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5]。肿瘤细胞中含有大量拓扑异构酶,伊立替康作为一种树喜碱衍生物,可有效抑制拓扑异构酶,从而可有效阻止肿瘤细胞DNA的合成[6]。本研究以40例复发或转移的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及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结果显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临床疗效可达40%,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35%,两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组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通过治疗后上述不良反应均缓解;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两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宫颈癌临床效率较高,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较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方,肖凤仪,方恋.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9):1957-1960.

[2]王媛.盐酸伊立替康与顺铂联合治疗52例宫颈癌的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54-155.

[3]李东方.伊立替康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163-164.

[4]赵阿敏.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7):1049-1050.

[5]王新会,陈欢欢.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CD105、OPN、SCCAg、CEA及免疫T细胞亚群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6):797-800.

[6]赵肖丽.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4):367-369.

* 通讯作者:阳芳(1987年-),女,汉族,湖南永州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论文作者:阳芳* 黄洪林 罗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阳芳* 黄洪林 罗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