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村公路助力精准扶贫论文_高云民

建好农村公路助力精准扶贫论文_高云民

曲靖市会泽县交通运输局 云南省曲靖市 654200

摘要:精准扶贫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方法,如何让真正贫困的百姓脱贫,这是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修好了致富路,才能够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本文主要思考了如何建好农村公路,并进一步研究了如何依靠农村公路来实现精准扶贫,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扶贫;对策

前言: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将建设农村公路作为精准扶贫的纽带和重要渠道,依靠一条条农村公路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带来人民百姓的财富和小康。

1、我国农村公路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绩效,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中,我国农村的公路总里程和通达深度都在不断的稳步上升,同时,我国在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方面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公路质量水平也都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的开通已经显著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也更加完善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我国许多偏远的农村不通公路,而且乡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养护难,这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要求不适应。

2、农村公路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2.1 改善投资环境,打破农村封闭现状

加强农村的公路建设水平,必然会改善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这样就可以打破广大农村自然封闭的现状,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可以运往城市中销售,也可以使得更多的开发商和开发公司进入到农村进行投资发展,从而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

在以前的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道路条件的不便,造成了农村大量的农产品和其他农作物都无法运出到城市中去,这样农民们只能守着这些产品过日子;此外,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开发商们也不愿意到交通条件较差的农村进行土地、水电以及矿产等资源的开采,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农村的各种资源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进而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无疑会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农村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农作物可以运往城市进行销售,而城市中的先进设备和产品等也可以运往农村中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工作,此外,农村中蕴藏的大量土地、水电等资源也会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进入到农村中进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了改善了农村的自然封闭状态,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促进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农村公路的建设完善,为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条件,广大农村彻底改变了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货损多、价格低”的问题,众多优质农产品摆脱原先的自产自销模式,插上翅膀,飞出农村,进驻各大超市、商场,甚至走出国门,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种地增收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农业产业被注入新的活力。农村公路的建设完善,缩短了各地区之间的时间距离。考虑到投资成本、生产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很多企业选择落户乡镇(村庄),直接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此同时,原先处于农村的乡镇企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增多,进一步促使外界了解农村,吸引外资,扩大发展。交通运输网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和物流,并直接导致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农村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道路通行环境,直接带动了道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娱乐基地蓬勃发展,旅游服务业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农村公路的建设使货物的运输更加快捷,物流企业发展迅猛,对经济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传统农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乡镇工业企业逐渐增多,旅游服务业异军突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更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经济收入直线增长。与此同时,农村公路的建设还直接增加了农民工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渠道,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农闲时的工作问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3 加强农村对外交流,加快农村信息传播

过去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所有的文化传播机构都主要分布在各大城市中,因此,媒体关注的焦点和信息传播的市场也都集中在城市中,这就造成了占全国大部分人数的农民们不受媒体的关注,而且信息在农村中的传播覆盖程度和传播内容都远远不及城市。当农村的公路建设情况改善了之后,农村的交通道路便利了,农民的经济水平也提高了,因此农村的对外交流和信息传播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3、建好农村公路的思路和对策

3.1 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我们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小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严格执行“四制”规定,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农民兄弟走上优质的“放心路”。

3.2 依靠政府,发动群众,引导并保护好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广大农民兄弟而言,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他们更愿意将之变为可实施的行动。近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农村公路,各级政府有计划、有秩序地落实“一事一议”政策,农民对政府的可信度在增加,农民自愿修路的意识在增强。各级政府是修建农村公路的组织者,而农民则是支持修路营造良好环境的建设者,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

3.3 加强管理,努力探索,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

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省厅领导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把完善养护管理体制作为当前交通工作的重要课题来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公路建成后,管养机制与养护资金问题还非常突出,农村公路重建设轻管养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许多地方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受到损坏,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摆正建设与养护管理的位置,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要求建设与养护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立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养护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4、结束语

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精准扶贫,首先在于建设扶贫。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修路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修好农村公路,一定要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开展,明确精准扶贫的要义,将农村公路建设得更加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农村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为农村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延亮,秦波,袁丽君.新疆农村公路“畅通富民”工程现状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6(03):54

[2]董坤景,郭少英.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03):92

论文作者:高云民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建好农村公路助力精准扶贫论文_高云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