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婴幼儿脑瘫42例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唐中群,杨林,谢冬梅,曾云燕,陈永菲,李丹

高压氧治疗婴幼儿脑瘫42例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唐中群,杨林,谢冬梅,曾云燕,陈永菲,李丹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 分析高压氧疗法用于婴幼儿脑瘫临床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婴幼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2组功能区GMF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DQ评分、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Ⅳ、Ⅴ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DQ、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婴幼儿脑瘫利于改善婴幼儿各项功能状况,综合疗效显著,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婴幼儿脑瘫;临床疗效

婴幼儿脑瘫患儿因出现不同程度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入院就诊,患儿同时可能伴随癫痫、感觉障碍及智力低下表现,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较大负担[1]。因此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保护患儿感觉、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展。HBO高压氧疗法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较多的脑瘫治疗技术,为针对性分析该治疗技术对于脑瘫幼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定向对比了高压氧疗法与常规疗法治疗婴幼儿脑瘫的方法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婴幼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2d~6岁,平均年龄(2.9±1.7)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5d~5岁,平均年龄(2.8±1.3)岁。2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儿确诊后均予以10ml小牛血清去蛋白+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治疗,每日1次,连续14d。上述用药治疗完毕后,统一结合病情开展Bobath、Vojta联合治疗,30min/次,连续治疗30d,治疗后再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巩固疗效,连续治疗3疗程。开展物理治疗:肌腱牵拉治疗、上田法康复治疗以促使四肢躯干放松减压;Vojta诱导法以R-u、R-k手法促进翻身、爬行功能的发育和恢复;Bobath神经生理学治疗纠正姿势异常与肌张力平衡,促进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正常发育。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同时联合高压氧强化治疗,结合患儿年龄、诊断结果及基础治疗情况,制定高压氧治疗方案,以0.01MPa/min速率调节高压氧舱升压速率至0.08Mpa/min,维持75%左右的恒定氧气输出浓度与23℃左右的氧气温度,每次治疗时间25min左右,降低高压氧舱升速率至0.003MPa/min之内,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完毕后间隔5d开始下周治疗,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评价对比2组患儿综合疗效:治疗后有正常的运动能力及姿势,语言能力正常、智力一同龄婴幼儿接近,反应力正常,发育顺序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运动能力及姿势、语言能力、智力得到改善,有更好的反应力,为有效;治疗后各项功能、发育情况无改善,为无效[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借助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价2组患儿恢复情况,评定内容为5个功能分区,Ⅰ为卧位运动、原始反射残存、姿势反射;Ⅱ区为跪爬运动;Ⅲ区为坐位、运动结合平衡反射;Ⅳ区为站立运动;Ⅴ区为走、跑、跳、攀登运动[3]。

评价2组DQ发育商,DQ=平均发育月龄/生活月龄×100[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做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指标数据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区GMF评分

对照组Ⅰ功能区(28.5±4.7)分、Ⅱ功能区(7.5±2.2)分、Ⅲ功能区(20.2±7.4)分、Ⅳ功能区(7.4±2.6)分、Ⅴ功能区(4.6±2.2)分,治疗组Ⅰ功能区(34.5±12.1)分、Ⅱ功能区(11.4±0.5)分、Ⅲ功能区(24.4±5.7)分、Ⅳ功能区(11.3±5.4)分、Ⅴ功能区(8.5±3.3)分,治疗组Ⅳ、Ⅴ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 DQ及运动功能评分

对照组治疗前平均DQ、运动功能评分为(47.4±2.1)分、(32.3±2.7)分,治疗后分别为(62.3±2.7)分、(43.6±5.1)分,治疗组治疗前平均DQ、运动功能评分为(46.6±1.9)分、(31.5±6.9)分,治疗后分别为(72.2±5.9)分、(55.1±5.7)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DQ、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

2.3 综合疗效

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1%;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不良反应

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P<0.05)。

3 讨论

高压氧疗法为高压特殊治疗环境提供特定浓度氧气以调控机体生理功能、控制病理变化的现代化疗法,活动性内出血、肺大泡、纵隔气肿、气胸、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血压过高、重症鼻窦炎未处理情况下不得盲目采用此种疗法。高压氧疗法可显著促进血氧张力的提升,利于提高脑组织储量、血氧含量、氧弥散半径以及脑组织脑脊液氧分压,改善患儿机体组织储氧量同时控制血液粘稠度,并通过调节吞噬细胞功能、胶原水平、成纤维细胞水平达到改善脑部循环、增强代谢的目的[5]。

结合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高压氧疗法的规范运用利于改善脑瘫患儿智力、语言、运动功能发育,具有着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晓科,肖农,张跃等.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高压氧治疗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9):687-691.

[2]闫斐,邱萌.高压氧治疗婴幼儿脑瘫的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156-1157.

[3]孙静,杨杰华,张缨等.高压氧配合认知干预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8):876-878.

[4]郭光,李瑞花,阙立双等.间歇与持续物理疗法治疗婴幼儿脑瘫的疗效对比[J].广东医学,2011,32(4):500-502.

[5]张朋,刘鹏,刘杰等.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婴幼儿脑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5,(2):53-55.

论文作者:唐中群,杨林,谢冬梅,曾云燕,陈永菲,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高压氧治疗婴幼儿脑瘫42例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唐中群,杨林,谢冬梅,曾云燕,陈永菲,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