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邮编:610041
【摘要】慢性下腰痛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由于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下腰痛的诱发病因有很多,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也是由于该病的临床特殊性,使其被临床工作者成为“不死的癌症”。本文对目前现有的关于慢性下腰痛疾病的病因学类文献进行综述,详细归纳总结了慢性下腰痛的常见病因、症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慢性下腰痛;病因学;综述;探讨
慢性下腰痛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其发生与腰部的肌肉、韧带、脊柱关节突间关节滑膜、深浅筋膜以及椎间盘的长期受损有关,另外,相关腰骶椎先天性畸形、骨关节慢性炎症以及外伤后遗症等都会造成局部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脊神经及坐骨神经受到炎症的长期刺激与压迫,会发展成为慢性下腰痛。慢性下腰痛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使部分人群劳动力减弱,已经逐渐受到临床骨科及相关科室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整理了关于慢性下腰痛的病因及常见临床症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机制
脊柱是具有支撑和运动功能的整体,从解剖学特点来讲,脊柱可分为前柱、中柱和后柱,前柱是由前纵韧带、椎体以及椎间盘前半构成;中柱是由后纵韧带、椎体以及椎间盘后半构成;后柱是由后弓、后部韧带、椎间小关节及肌肉构成。当上述这些结构的游离神经末梢受到炎症或外伤的刺激,痛觉神经会通过传入纤维传送至脊髓,再由上行传至中枢,因而发生慢性下腰痛[1]。
2 病因分型
2.1 小关节疼痛
同其他关节相同,脊柱小关节同样具有关节软骨、滑膜以及关节囊,腰椎长期的运动和承载负荷会让小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引发骨关节炎,最终产生下腰痛。
2.2 椎间盘源性疼痛
椎间盘纤维环的外层和韧带内都存在一定的游离神经末梢,当升退行性病变或外伤会撕裂纤维环,使韧带受到刺激,产生下腰痛。此外,腰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以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都会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2.3 牵涉痛
牵涉痛指的是因内脏疾病引起的身体表面部位疼痛。由于体表的某个部位与患病部位疼痛传入神经纤维脊髓是相同的,大脑皮质更习惯感受皮肤的刺激,会将内脏刺激误认为皮肤刺激。常见的腰背部牵涉痛大多由盆腔疾病引起的,如妇科疾病、月经痛、前列腺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下腰痛源于椎间盘纤维环、小关节、肌肉、韧带内的痛觉感受器,当这些组织受到炎症侵袭或损伤时,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出现持久的兴奋,引发下腰痛。另外,由于损伤和炎症会通过痛觉感受器向脊髓发出疼痛信号,重复刺激脊髓后角神经元,从而产生慢性下腰痛。
2.4 非器质性疼痛
疼痛会引起人精神情绪的改变,疼痛也是心理异常表现的一种。出现心理异常时,人们无法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客观矛盾,会造成神经系统活动异常,出现头痛、失眠、下腰痛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非器质性疼痛引发的下腰痛是精神因素在肌肉,韧带等躯体结构上的作用造成的,所以其程度、部位及范围不确定;压痛部位也无定点,并伴有其他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忧虑等。
2.5 肌肉、韧带源性疼痛
腰背肌及后部韧带是维持腰椎稳定的结构,肌筋膜炎症或肌肉韧带劳损都会引发下腰痛。
3 慢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
3.1 个人因素
①年龄:下腰痛在不同年龄阶段当然发病率有明显差异。在国外,慢性下腰痛的易发年龄为30~60岁。在我国,该病的易发年龄多为30~55岁,而41~55岁我国慢性下腰痛疾病的高发年龄[2]。②性别:根据相关统计显示[3],国外男性发生慢性下腰痛的几率是73%,女性为88%。我国男性发生下腰痛的几率是81%,女性是74%。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人种的生理结构差异有关。国外女性腰骶前凸要大于国内女性,而国内男性的重体力劳动也要高于国外男性。③体重指数:体重指数对慢性下腰痛的影响要高于年龄和性别,体重指数较高的女性更容易引起慢性下腰痛。
3.2 职业因素
根据国外研究文献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4],有37%的慢性下腰痛患者的发病原因为职业因素,工人、护士、教师、官兵等职业的患病率要高于其他职业。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上述职业从事长期重体力劳动、站立时间较长、接受高强度训练有关。
3.3 心理及社会因素
心理及社会因素对慢性腰痛的发病有间接影响,有10%的患者因急性腰部受损造成的急性腰痛逐渐发展为慢性下腰痛。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有关,个人的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会对慢性下腰痛的致残有一定影响,但该论点尚无明确报道。
4 急慢性腰痛研究的学术讨论
急性腰痛患者多存在外伤史,因为其自限性的特点,恢复后的效果要好于慢性下腰痛。有50%的急性腰痛患者在急性发病后的2周内症状会有显著改善,超过80%的急性腰痛患者可在3个月内完全康复,发病后3个月仍需治疗的仅占10%。但是,也有数据显示[5],急性腰痛首次发病后1年内仍有33%的患者存在中等强度的腰背痛,主诉有严重腰背疼痛的患者有15%,急性腰痛康复与接收临床治疗的情况相关。
5 总结
慢性下腰痛在我国的发病率及复发率相对较高,发病原因复杂。单纯因腰椎键盘突出引起的慢性下腰痛比较少见。因此,医务工作着在临床治疗中应保持警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只有全面的了解病因,才能很好的诊断治疗,达到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香,张美芬,张利峰等.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疾病知识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15):42-45,46.
[2] 张堃,李曼,裴新龙等.腰椎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关系的最优尺度回归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2):1019-1023.
[3] 牛合平,马守军,李锋等.慢性下腰痛椎旁多裂肌脂肪浸润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3):280-282.
[4] 丁勇,王建月.立式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690-2691.
[5] 李阔,张春艳,刘炎等.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个体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6):188-190.
论文作者:蔡树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腰痛论文; 韧带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炎症论文; 疼痛论文; 椎间盘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