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70年代的滞胀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美国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机制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经济是在繁荣与危机的周期循环中发展起来的。在繁荣与危机的交替中,各种经济理论、经济思潮纷纷在美国的经济大舞台上登台亮相。其中,以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滞胀为分水岭的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尤为令人瞩目。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对于我们加深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认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以及如何根据经济形势选择相机抉择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70年代滞胀带来的困扰
要研究70年代的滞胀,我们不得不从30年代大危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谈起。因为许多经济学者将70年代的滞胀归结于执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的结果(包括凯恩斯本人在美国70年代的滞胀面前也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美国仍然在为消除巨额财政赤字、防止通货膨胀作着最大的努力。70年代的滞胀引起经济领域的困感,也带来了人们的思索。
(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1929—1930年的大危机横扫资本主义各国,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在周期和危机中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后复苏的理论受到了打击。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认为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因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使支出处于收入之下;投资需求则因企业家对资产未来收益悲观和利率的“流动陷阱”而萎靡不振。社会出现生产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张用赤字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提出了政府干预、扩大公共投资、发行公债等政策主张。
凯恩斯用紧缩缺口和膨胀缺口说明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在存在家庭、企业、政府和国际贸易四个部门的情况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总收入=消费C+储蓄S+税收T +进口M;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 当经济社会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时,这时总支出不足,存在紧缩缺口,不能达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当经济社会处于大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时,这时总支出过度,存在膨胀缺口,易引发通货膨胀。紧缩缺口意味着存在大量失业和各种资源的浪费。这时总收入大于总支出,要使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要么减少收入,要么增加支出。凯恩斯认为在社会存在紧缩缺口的情况下,减少税收T,增加政府支出G,可以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凯恩斯主义的衰落——滞胀的产生
凯恩斯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卓越成效。6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1962年到1966年,美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7%,1966年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9%。1967年美国因侵越战争增加了军事开支,这一年的生产增长率只有1.1%,1968 年美国的经济又以较高速度得到了发展。1960—1970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年平均为4.1%,不仅超过了其50年代的3.2%,而且也超过了二、三十年代。然而好景不长,1969年美国再次陷入危机,正是在这场危机中,出现了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交织并存的现象。从1969年11月开始,美国工业生产连续下降13个月,下降幅度为6.8%,失业率达6%,物价幅度大大上升。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引发了战后第4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74—1975年,经济危机爆发, 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双位数。滞胀进入深化阶段。
许多经济学者将滞胀归结于凯恩斯主义赤字政策的结果,认为赤字的增加,刺激需求扩大,拉动价格上升。价格的上升又会使成本升高,尤其是工人工资的提高,使得供给减少,产量下降,同时价格又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面对70年代的滞胀,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已无力解决当时出现的新难题。刺激需求,会加剧通货膨胀,而减少需求,又会加深经济衰退。正是在此背景下,各种新保守主义学派开始重新抬头。同时,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开始在经济领域中占居了主要位置。
二、滞胀产生的原因探析
是不是就可以肯定凯恩斯主义是70年代滞胀的最终根源呢?不可否认凯恩斯主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过功不可灭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70年代的滞胀而全盘否定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主张,但也不能不看到70年代的滞胀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共同造成了滞胀的产生。
(一)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胀”的根源
我们知道,凯恩斯主义是在30年代大危机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凯恩斯的一些政策主张也是与这一特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在未实现充分就业,即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由于社会存在着剩余的供给,增加的需求会被剩余的供给吸收掉,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只有在资源充分利用以后,即实现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以后,需求增加才有可能产生价格的上升。也就是说,在危机期间,为防止生产的急剧下降而增加财政支出,在经济上升阶段,则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刺激,因而财政应时有赤字,时有盈余。而令人遗憾的是,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赤字一发而不可收拾,尝到赤字政策的甜头使人们忘记了它的反面,财政支出从“它姑且刺激一下”的性质日益发展成了经常的支出政府的性质。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一直采用扩张政策,他们的财政刺激政策促成了美国战后最快的经济增长。但是在凯恩斯主义春风得意之时,也正是他们走向反面之日,约翰逊的大炮牛油并举的方针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加上73年的石油涨价和不断扩大的军费开支,使得联邦赤字和通货膨胀率一起扶摇直上。
(二)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滞”的因素
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带来利率的上升,利率的上升会减少私人投资,减少总需求,产生“挤出效应”。为了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不至引起利率的上升,往往需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稳定利率。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社会的货币需求量小于潜在的货币供给量。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将潜在的货币资本转化为实在资本,不仅不会带来利率的上升,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事实上,战后美国实行的是以松为主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手段: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搞赤字财政;二是扩大信贷,搞债务经济。这种双松的搭配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才是最适宜的选择,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以后,双松政策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70年代通货膨胀率的飞速上升引起了政府的恐慌。在斥责凯恩斯主义的同时,货币主义逐渐占了上风,政府开始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尼克松时期,继续执行约翰逊政府后期已经开始的紧缩银根和抬高利率的政策,联邦储备委员会承担了反通货膨胀的重担,主要是努力控制货币增长量。它的限制性政策使利率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而全然不顾某些经济学者关于货币增长不足可导致衰退的警告。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在短期内取得了效果,但这种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使70年代的大危机带上了明显的“滞”的特征。
在用财政政策对付衰退而用货币政策对付繁荣的情况下,存在的倾向是衰退时期赤字上升,而高涨时期却降不下来。不断增大的赤字、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又滞又胀的局面产生。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管理的有效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选择上不能一直因循某一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模式和政策主张,而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宏观管理目标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各自的功能特点相机抉择和安排。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特点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政府的收支部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分配关系,从而使得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更多地体现在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上。通过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经济的发展。由于财政政策面对的主要是产品市场而非货币市场,财政政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赤字超过货币容量,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而引起的经济扩张。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应以调控经济结构为主,当宏观经济失衡时,适度的盈余或赤字财政有助于总量平衡的恢复。
货币政策则是从流通角度出发进行调节的,其主要作用于货币市场而非产品市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控制经济中的货币流通数量,从而影响融资主体的借贷成本和资产选择行为,起到扩张或收缩经济总量的作用。因此,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和重点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住货币,控制和把握好经济总量。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又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特点,因此,应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宏观总供求关系失衡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 从而使得解决失业和刺激生产上升成为宏观调节的主要目标时,适宜的政策选择和配合方式是双松的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扩大国民收入和有效需求,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负作用是当经济恢复均衡后,不能及时刹车,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2、 在宏观总供求关系失衡表现为总需求远远超过总供给和通货膨胀,从而使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节目标时,适宜的政策选择和配合方式是双紧的政策: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抬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缩减政府开支,提高税率,共同对经济起到有力的紧缩作用。负作用是超过一定限度,会严重抑制经济发展。
3、当宏观失衡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 从而使缓解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主要目标时,适宜的调节政策是松紧搭配的反向调节模式。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混合,改变企业投资、消费、净出口以及政府购买支出在GNP中所占的比重。 当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增加私人投资以增加资本存量和升高潜在产量的增长率时,需要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去降低利率以增大私人投资,同时增税减支以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而降低消费,为投资增大腾出地盘。当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公共投资以带动经济发展,同时防止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带来的膨胀缺口时,应当采取适当松的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资、优化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配以适度紧的货币政策,防止松财政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压力。负作用是任何一项政策用之过度,都会走向反面,造成新的滞胀。
(三)我国的现实选择
如何根据以上分析选择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才是我们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应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表现为一种资源约束型经济,这种约束又集中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的物质短缺上。也就是说,我国经济总有一种内在的压力,将投资规模推到社会所能允许的物质供应的极限,同时还不时地表现为投资规模超过物资供应量这样一个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应以不过量扩大社会总需求、不超过国民收入分配结果为宜。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出现了某些需求约束的症状,从而相应地出现了某种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客观需求。主要表现在某些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投资不足。其次,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地位作用来看:随着财政地位的改变,财政职能的重塑,财政政策正逐步从直接干预经济转到间接调控,财政主要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财政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只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小部分。这样,国家财政投资数额的大小,已不再能左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相反,国家控制整个社会投资规模时,不断出现压下预算内而浮起预算外和银行贷款的现象,并且还存在着国家财政用于国家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从货币政策来看,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具有了较高的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银行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来通过信贷收支影响控制经济总量。从而起到扩张或压缩经济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在我国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目标下,适宜的选择是松财政紧货币的搭配形式。
我国目前之所以选择松财政紧货币的搭配形式,其原因在于:(1)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过热,总是由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消费基金膨胀引起的,而这种双膨胀又是通过预算外资金和其他资本渠道实现的,通过国家财政反而是陷于重点建设投资不足和必要的消费支出无法保证的困难境地。通过松财政增大国家财政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从而能够间接地挤出部分非预算投资和消费,抑制双膨胀的势头,又能够直接增加国家财政的重点建设投资,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向协调方向转化。(2)由于我国经济仍处于资源约束型中, 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症结仍是总需求过大,宏观经济政策仍需将社会总需求压缩在社会总供给的客观界限内。因此,在采用松财政的同时,必须配合以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模式转轨中,企业还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时必须通过松财政,来挤走和转移部分投资和消费到国家财政,以达到调剂需求结构、压缩投资和消费的目的。但同时必须通过紧货币,来缩紧社会总需求量,来防止财政使用赤字调整需求结构而引发的总量膨胀。出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严重失衡的结果。
我国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必须根据各时期的特点选择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任何时候都应把握住:政策的选择应以调控经济运行的需要为准绳,以平衡人和公共需要、平衡现在和未来的消费需要,实现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为准则,作好经济预测,把握政策实施的度。否则,任何脱离宏观经济环境的政策选择必将走向它的反面。
标签:凯恩斯主义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货币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派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相机抉择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凯恩斯论文; 财政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