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因势利导——谈家庭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势利导论文,因材施教论文,家庭教育论文,差异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瑜,是某大学教师的女儿。遗憾的是,她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落榜本是件令人不快的事,但是天瑜本人的情绪倒还平静。可是,她的父母却很恼火,因为在他们的逻辑中,他们的女儿是应当能够上大学的。
落了榜就得想出路,他们一家也不例外。
天瑜的父亲有位朋友在意大利。于是,他们就想到借助朋友的帮助,让女儿到意大利的一所医学院去读书。
可是,女儿却不这样想,因为她根本就不想学医,更不想孤身一人到遥远的意大利。她上了这么多年的学之后,现在只想在社会上找个工作去上班。
两代人之间为此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一时间搞得家庭气氛十分紧张,昔日的和睦烟消云散。
做父母的很委屈,因为他们为女儿到意大利去上学,要舍脸面,抛钱财,而且这样好的机会别人想去还没有这样的门路呢!
我们可以理解天瑜父母的苦衷,因为如果这种情况搁在我们任何人身上,我们也可能这样去想,这样去做。
但是,他们却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女儿身上,完全无视女儿个人的志趣。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是国家栋梁的塑造者,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在志趣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姑且不论今人,先看看古人对这个问题的洞察。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向承认并尊重每个人在志趣方面的差异。譬如有一次他向几个弟子问起各人的志向,子路表示愿意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并用三年时间,使那里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冉求则表示愿意治理一个六七十里见方的小国,并使那里人人富足;公西赤呢,他更愿意在宗庙祭祀中,做一个小小的司仪;与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人都不相同,曾皙表示根本不想做官,只愿意游玩,过清闲自在的生活。孔子听后,并未简单肯定或否定他们各人志向的高下优劣,而只是一一指出如何才能更接近各自的理想。
其实,个别差异不仅在于志趣,而且在智力等许多方面也都存在差异。
以智力发展而言,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水平、速度、类型和性别。
依据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可将人分为超常、低常和正常。如果按照平常的说法,就是将人分为天才、白痴和普通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普通人占了大多数。我们在学校中的确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接受知识快而且牢固;而有些学生接受知识慢,很费力,并且知识不巩固。
人有可能是“生而知之”的早慧神童,也可能是大器晚成的惊世宿老,这是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其实这些并不重要,能成功就足够了。
早慧与大器晚成的事例不胜枚举。刘俊杰出生于湖南株州电厂一户普通家庭,在1993年,他12岁时,参加高考被华中理工大学录取。美籍华人子弟黄达伟,2岁半会阅读,并上了小学,5岁半进美国一所小学超常班,加以特殊培养,8岁时考上休士敦圣汤玛士大学医学系, 就读一年,各门功课优秀。历史名人梁启超4岁精读“四书”,6岁读完“五经”,少年考上秀才;鲁迅5岁开始博览群书;郭沫若3岁识字,常口诵诗文,7岁会作诗、对句。而与之相对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40 岁以后才表现出绘画的才能;生物学家达尔文50岁以后才出研究成果;数学家张广厚,小学毕业时因数学不及格,连初中也没有考上,但后来却与杨乐发明了“张杨定理”,闻名海内外。
国外一项有趣的统计发现,在大有作为的科学家、发明家中,小时候学习特别突出的只占5%,而小时候学习不突出的竟然占55%!
在现实中,人们一般青睐于早慧的人,但是智力有其潜在性,并非一定暴露于外。一些大器晚成的人往往由于善于思考,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书本知识,不追求高分数,而被看作“呆头呆脑”甚至是差生。其实他们的智力潜在可能性很大,只是由于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华,或者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的对象不愿意学习,或者没有良好的教育来发展其智力而已。
左右脑的分工使人在智力方面表现出质的差异。以思维为例,若按思维凭借物,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型、形象思维型和抽象思维型。动作思维型是指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持,并伴随着动作来进行的思维,具有此类思维类型的人善于解决直观的具体任务。形象思维型是凭借头脑中储存的表象进行思维,作家、画家和音乐家多用这种思维。抽象思维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哲学家、科学家多用这种思维。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的智力较弱,但长期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不同的智力类型上各有优势,并不存在谁强谁弱的问题。女性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注意稳定性强且易分配,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和机械记忆,偏向于形象思维,想象带有形象性,这使得他们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医疗等方面可以大显身手。而男性在空间感知、意义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力方面颇为擅长,使得他们在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方面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既然人在这么多的方面存在着差异,假如我们无视这些差异,而用我们个人的逻辑套用在我们的儿女身上,焉能不碰壁?
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多向我们的祖先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他十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然后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自己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其实这恰恰是当代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灵魂!
前些天,我听北京教育台的节目,很偶然地听到《家庭教育报》的主编介绍了这样一件事,听后很受鼓舞,事情是这样的——
有个男孩上初中,学习成绩很差,他的家长为此很着急,四处为孩子请家庭教师。虽然家庭教师请了很多,但是成绩依然如故,这使得家长为儿子的学业忧心忡忡。
一次偶然的机会,母亲和孩子一起去展览馆参观展览。细心的母亲发现自己的孩子驻足在篆字旁,不愿离开,母亲意识到这可能是孩子的一个兴趣点。
于是,回到家里,便和儿子商量能否请一个精通篆字的行家为他辅导,儿子听了十分兴奋。
事情果然像母亲期望的那样发展了,儿子对篆字着了迷,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进步很快。他的作品被送到日本展出,很受日本朋友的喜欢。儿子的特长终于被发现,被发展,孩子也由一个众人眼中的“差生”转变为受人欢迎的特长生。
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因材施教的好范例!
虽然这位家长最初也不知道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但是一颗爱心和生活的压力使她无意识地应用了这个原则,成就了自己的孩子,自己也真正尽到了一位母亲所应尽的教育职责。
宋代思想家程颢曾说:“圣人教人,各因其材。”
朱熹也曾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这些是对孔子的个别差异及因材施教的宝贵思想的最精辟的总结和概括。这些宝贵的思想,同样也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所要继承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