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腐病的防治_栗子论文

板栗腐病的防治_栗子论文

板栗腐烂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板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板栗腐烂病,又名板栗胴枯病、栗疫病、栗干腐病,属真菌子囊菌亚门病害,是危害板栗的首要病害,全国的板栗产区都有发生。

为害症状

要为害板栗树的主干和主枝,在主枝基部环绕一周后,整枝就枯萎死亡,也有少数在枝梢上引起枝枯。初发病时,在树皮上出现红褐色病斑,组织疏松,稍隆起,有时还从病部流出黄褐色汁液;撕开病皮,可见内部组织呈红褐色水渍状腐烂,有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失水后干缩凹陷,在树皮下生出黑色瘤状小粒点,即病菌子座;在天气潮湿或雨后,从小粒点孔口涌出橙黄色卷曲状物,最后病皮开裂,病斑围缘产生愈合组织;枝梢发病后,先是病斑褪绿,随后渐变成棕红色,最后凹陷;病树(枝)一般发芽较晚,叶小而黄,叶缘枯焦,不抽新梢或抽梢很短,枯死叶片不易脱落。

用嫁接苗建的栗园常成片发生,受害最重。树皮腐烂后,很快导致全株枯死。幼树多在主干基部发病,造成上部枯死,下部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基部发生大量萌蘖,如此往复数年后,在基部形成一大块瘤状愈伤组织,最后整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皮中越冬;次春温度回升栗芽萌动后开始活动,3~4月病斑扩展最快,常在短期内造成枝干枯死;5月枝条生长增强后,病斑暂停扩展,但病菌却在病疤上形成孢子角,借风雨大量传播;传播距离90~120米,从机械损伤,剪锯口伤、冻伤和病虫害伤口侵入,引起树体发病;树势衰弱、土壤薄瘦、肥水不足、修剪不当、干旱、冻害等,都易诱发和加重病害,反之发病较轻;品种中,北方品种较抗此病,南方品种易发本病。

防治方法

1.增强树势 加强土肥水管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加强树体保护 细心耕作,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枝干;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适时防治病虫,减少各种病菌侵入伤口。

3.刮除病斑 在病斑扩展前,用快刀刮除病斑(直至病斑周缘一厘米);涂波尔多浆或5度石硫合剂消毒灭菌;伤口大的再涂灰粪保护剂,以促进伤口早日愈合,避免病菌再次侵入;刮下的病斑残物,要集中烧毁。

4.清园消毒 冬季做好清园后,对树体细致地喷布一次5度石硫合剂消毒灭菌,树干用涂白剂或暴石灰浆涂白。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板栗腐病的防治_栗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