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析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接受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治疗(观察组),另30例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评分,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相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152-02
前言
在中医范畴中,中风指的是一系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又名脑中风[1]。中风的主要致病因为风后血溢于脑、脑脉痹阻、气血逆乱等,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2-3]。该疾病发病急且死亡率、致残率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本文探究中风的有效治疗方式,就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进行探析,得出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接受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治疗(观察组),另30例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0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在53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03±2.64)岁;病程在5个月~3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4.11±5.36)个月;疾病类型:感觉运动型6例,手笨拙型7例,轻运动型10例,腔隙状态7例;患肢肌力:0级3例,Ⅰ~Ⅱ级7例,Ⅲ~Ⅳ级11例,Ⅴ级9例。对照组患者:11例女性,29例男性;年龄在55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96±2.28)岁;病程在7个月~3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4.34±5.19)个月;疾病类型:感觉运动型4例,手笨拙型9例,轻运动型8例,腔隙状态9例;患肢肌力:0级4例,Ⅰ~Ⅱ级7例,Ⅲ~Ⅳ级10例,Ⅴ级9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的以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治疗:以委中、丰隆、百会、足三里、尺泽、内关、合谷、阳陵泉、涌泉、三阴交、曲池、水沟为主穴;口眼歪斜患者,针刺其颊车、攒竹、地仓、承浆等穴;口眼歪斜兼有上肢活动不利患者,针刺其肩井、肩醪、外关、手三里、肩贞等穴;口眼歪斜兼有下肢活动不利患者,针刺其秩边、太冲、环跳等穴;口眼歪斜兼有言语不利患者,针刺其金津、廉泉、玉液、哑门、通里等穴;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皮肤消毒;雀啄法针刺水沟,泻法针刺内关,补法针刺三阴交,直剌委中、尺泽;采用提插法使患者肢体出现抽动感、麻胀感,虚补实泻法针刺剩余穴位;以患侧为主,均在双侧取穴,每次进针后行针以扩散针感;留针20~25min,每日1次;同时艾灸气海、肾俞、命门、关元、百会、神厥等穴,每日2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辅导治疗:治理前为患者进行病因、治疗方式、预防措施等中风相关知识的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为其进行疑惑解答,鼓励其积极面对并战胜疾病;对出现焦虑行为和严重惰性的患者,引导其正确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及延迟治疗的风险,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其及早获得身体康复;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情绪异常的患者及时提供心理辅导,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0日。
1.3 疗效判定标准
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得分越低表明康复状况越好,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康复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分析各量表评分,(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得出P<0.05证明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ADL、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NI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相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中风的病发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及生命健康。相关研究及本文均认为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针灸推拿根据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具体病状选择对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推拿,帮助患者疏通经络、醒脑调神、调和阴阳,达到疾病基本的治疗效果[4]。联合心理辅导,让患者正视自身的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树立康复信心,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DL、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NI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相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联合心理辅导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怡,王飞.应用针灸推拿疗法结合康复运动指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05):166-167.
[2]张晓梅,曹庭江.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10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b06):1805-1806.
[3] Shu-kai Han,Zhi-wei Ma,Na Zhang,等.循经推拿加中药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13(05):295-299.
[4]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等.经筋排刺配合皮肤针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13(02):111-115.
[5]刘婷,李金波.近10年中国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随机对照试验的 CONSORT及STRICTA评价[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13(06):391-397.
论文作者:陈启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针刺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辅导论文; 量表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