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也越来越多。为了促进园林工程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做好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其管理工作。在分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为园林施工管理的强化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技术难点
引言
现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工程其作为城市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城市建设也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如何更好的应用在园林城市景观建设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此,如何通过克服新工艺的应用难点,进而推动城市园林景观的长期发展是很重要的。
1施工新工艺的重要性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工程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园林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园林新工艺的技术应用有较大的关。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则可以让工程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在城市景观园林未来的发展中,施工新工艺是主要的引导趋势。同时,施工工艺还能够对园林景观的植物调配选择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对园林经管的施工新工艺的管理进行强化,增加对施工新工艺技术难点研究的投入,让园林工程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助力。
2目前园林施工新工艺在技术与管理上的难点分析
2.1 管理难点
对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来说,存在一定的难点。基于施工期间,有交叉施工问题存在,施工单位之间需加强沟通交流,互相配合,结合施工需求,合理调整施工方案,才能使园林施工得到正常运行。但是,因为管理尚且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有序地对施工队伍进行组织,便会出现岗位职责不够明确以及工程材料供应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2.2园林新工艺技术难点
园林新工艺:(1)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回收是常见的园林施工新工艺之一,该项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在园林施工中提高雨水资源的应用效率,提高园林施工的环保节能效果。但在雨水回收利用上,需要监理雨水回收处理设施,有效采集雨水,并将雨水有效应用于园林工程的浇灌中去,在此工艺的应用上需要科学使用雨水处理设施,并针对施工建设要求适时排放收集到的雨水,需要加强对其的应用管理。(2)合成材料利用技术。现代园林建设,往往需要用到诸多合成材料,如,以内部钢丝与PC管道共同组成的透水管改善施工项目软土层,而传统施工工艺中的转孔排水滴管在使用效果上远不及透水管,透水管依靠其渗透毛细管原理,借助细致纤维吸收土壤中的多余水分,且水分吸足后,滴进软管,水量在软管中汇聚足量便可集中排出。园林施工中的铺垫网也是合成材料,利用普电网可以有效输送土壤。此外,植物选择与配置难度较大,园林中所栽种植物品种极为丰富,在其选择与配置上,不仅颜色要相得益彰,层次还应错落有致。并且每一株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对其的养护也是一个重难点工程。不同植物对温度、光照、水分及土壤酸碱度的要求都不同。所以,在植物选择配置上,应确保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相适应,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同时,还要保障其美观性、层次性,都是园林新工艺在应用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3 改善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和技术应用的策略
3.1对施工管理进行强化
为了改进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需对施工管理进行强化。一方面,基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有必要对施工图纸加以掌握,同时,详细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对不同施工单位实施有效的交叉施工,并构建一致的管理标准。确保施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购置充足,同时,保证其性能及质量符合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基于施工期间,需对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加以强化,加强对于园林土壤质量和植物成活率的检测,强化苗木的修剪和浇水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3.2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为了让园林施工新工艺以及施工技术难点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应该在园林景观建设初期就制定相关的园林施工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使园林景观施工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保障园林景观的质量,让园林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对各项施工资源(例如林地资源以及湿地资源等)进行有效配置是最为首要的原则。施工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园林建设的长远发展。园林灌溉新技术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方面,传统的灌溉技术大多数采用的是漫灌技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已经逐渐向新型喷灌技术进行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还可以让园林植物的供水保障进一步提升。前文已经提到,不同的植物对于生长条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水、阳光等。漫灌向新型喷灌技术的转变可以对不同植物的用水需求进行满足,与园林景观的内在规律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结合,提升了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
3.3 加强对园林植物的管理和养护
植物其作为园林景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其的养护工作自然是整个园林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园林新工艺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重对植物的养护工作,包括了除草、浇水、施肥、修建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保证植株的活性的基础上不断的对整个园林景观进行构建,增强其美感。
3.4优化植被培育,加强土壤治理
园林施工新工艺技术要想得到有效改进,有必要对植被的培育加以优化,并强化土壤治理。一方面基于栽培植物期间,相关园林管理工作人员有必要充分掌握植物的生存条件、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分需求、土壤需求以及阳光需求等,结合园林土壤特点以及气候环境,选取合适的植物进行栽培。同时,结合植物的特点,改善植物生存条件,比如,改良土壤,合理利用雨水等,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另一方面,基于土壤治理过程中,对于盐碱化的土地,有必要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将盐分排出,使用天然雨水进行淋洗,栽种根瘤菌植物,从而使土壤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对于被污染的土壤,可以在表层铺上石子,并增加土层厚度,以此使土壤避免受到二次污染。
3.5完善施工资源
在克服园林新工艺的施工技术的难点过程中,要不断对园林施工资源进行完善,进而提高园林新工艺的整体施工质量。尽管其在完善施工资源这一工作中会增加一些施工成本,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来,其不仅能够有效的保障园林的施工整体效果,还有利于促进后期的长远发展。因此综合来看,完善施工资源是可以更好的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的。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以往在建设施工中资源的浪费现象,提高了园林施工的工程质量和效率,在园林建设后的养护管理中,园林新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养护管理成本,使得园林绿化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到更有力的体现。但是当下园林新工艺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在后期,还需要加强对新工艺施工区的监督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新工艺技术更加完善,为园林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妍婷.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8(02):204~205.
[2]杨国厂.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6(13):202~203.
[3]张元玉.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研究[J].四川建材,2016,42(02):258~259.
[4]黄中祥.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02):240.
[5]郑章发.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探讨[J].低碳世界,2017(11):287-288.
论文作者:郭少华,冉亮,赵丽凤,孟玉花,王亚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新工艺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园林论文; 难点论文; 植物论文; 技术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