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不能生产平菇的原因_平菇论文

平菇不能生产平菇的原因_平菇论文

平菇不出菇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出论文,原因论文,平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平菇生产中常会出现发菌正常而久不出菇的现象,轻则减产10—20%,重则绝收。其原因主要如下:

1、菌种选用不当一是所选用菌种因传代数过多,或遇极端温度刺激等引起菌种退化,导致活性降低,生殖能力减弱或丧失。二是菌种温型不对路,反季节栽培而品种未作相应调整,或棚内温度与品种不相适应。

2、原料配比不合理一是碳氮比失调,主要是原料中含氮量过高,导致氮素营养过剩,结果是菌丝徒长,气生菌丝异常旺盛,而结实能力很差。二是配料中水分过大,虽然菌丝也可长满袋,但由于水分填充了原料的大部空隙,原料中含氧量明显降低,平菇菌丝大多处于厌氧状态,结实能力大打折扣;三是配料时酸碱度过低,配料经发酵或高温灭菌后酸碱度下降1—2,经发菌后PH值进一步降低,最终PH值严重偏低,导致菌丝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明显减弱,合成物质的速度也相应降低,出菇变得困难。

3、尿素添加不当尿素在培养料中的添加量一般为0.3%,最大不能超过0.5%,否则会由于料内氨气味过浓,引起二氧化碳大量蓄积,营养过剩,菌丝徒长,菇蕾难以产生。将尿素直接撒施,虽然量未加大,但由于料内局部含氮量特高,氨气味过浓,毒害了菌丝,同样也使出菇变的困难。正确的尿素添加方法是溶解后随水加入。

4、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出菇棚内У亩*化碳浓度从排场开始即高于0.5%,菌丝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难以达到生理成熟;或者虽已达到生理成熟,但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菌丝营养供给缓慢,阻滞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

5、发菌后期烧菌在菌丝生长的中后期,菌丝分解物质的量非常大,菌丝酵解热大量产生,此时若翻堆不及时,发菌室通风不良,加之气温较高,致使平菇菌丝长时间处于35℃以上的高温,常可引起菌丝呼吸困难,活力降低,高温型放线菌及其它杂菌趁机大量繁殖,进而在生长上处于优势,平菇菌丝自溶或大量被分解,菌袋变软,从而引发烧菌。轻则经过及时地降垛、分散、通风处理后菌丝恢复,出菇期延迟,减产较少;重则放线菌及其它杂菌占优势,菌袋整个污染,引起绝收。因而在发菌后期宜降低垛层,分散菌袋,增强通风力度,注意发菌室的降温工作。

6、虫害由于防虫不到位,致使丝虫、螨虫或菇蝇大量发生,菌丝被咬断,菌棒上千疮百孔,整个菌棒不能畅通无阻地输送养分和水分,菌棒两头出现了营养相对匮乏的状况,菇蕾难以产生,只能等菌丝恢复以后方可有望出菇。

平菇不出菇现象,均有其成因,必须在选种、配料等整个生产环节上都要按章操作,处处注意,才能减少该现象的发生。对于发满菌的袋子,在菇棚通风状况良好、虫害未发生的情况下,可用以下方法来处理,以促现蕾。

1、物理刺激法就是人为地利用自然因素改变菌丝一味营养生殖的状况,促成营养积累,进而现蕾。一是增加出菇棚的光照强度;二是搔菌;三是木楔或玻璃片刺入袋头;四是用在石灰水中浸泡过的黄豆按入棒头;五是干湿刺激,平菇保持湿度75—80%,上午11时前后短时间让湿度保持90%达两小时;六是温差刺激,控制温差达10℃以上,或在中午时分用凉井水浇平菇棒,冬季低温则用温热水浇菌墙。

2、化学刺激法可用40毫克/公斤浓度的赤霉素隔天早晚各喷一遍,诱发菇蕾产生。还可用浓度为0.6—0. 8毫克/公斤的三十烷醇每天喷洒两遍,共喷三天。

联系电话:029-7345421

标签:;  

平菇不能生产平菇的原因_平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