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雄
河源市交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结构中,运用较广的一种就是混凝土结构,而模板工程在构建混凝土结构构件时起到关键的作用。建筑模板工程的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一大部分,随着新技术和要求的出现,模板施工难度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对建筑模板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拟对模板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探讨,以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模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混凝土模板技术建筑施工中日益普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模板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模板体系,严格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从而确保建筑的质量,提高施工速度,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1.模板工程基本施工技术的要求
对于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要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并且其方案要通过相关的审核,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施工,在钢管、杆件、构件、配件以及加固件等相关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坚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以免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定要使用合格并且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对其进行测量,为了能够方便模板的安装以及校正模板的位置,要根据施工的设计图纸,先用经纬仪测量出每条轴线,再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另外,使用水准仪,将建筑物的水平标高与模板安装位置平齐,然后准确的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在制作模板的时候,要按照相关的配模图进行一定的加工和配制,然后将制作好的模板,将尺寸、数量以及模板的位置等信息进行标注,在经过模板质量检验之后,将合格的模板按照施工现场的规则,分类放在指定的地方。
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因此,要想做到这一点,其模板的尺寸和位置等都必须要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并且要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度,从而能够承受住混凝土的强大重量以及侧向的压力。还有,其模板的结构要简单,能够方便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另外,模板的各个连接处必须要做到严密,从而能够防治漏浆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的降低,还能缩短施工的工期,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
2.建筑工程中模板体系的现状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多数是单层模板支架,这种模板体系因其受力简单、操作简单,因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施工技术也发展得比较成熟,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可靠。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多层模板支架体系,这样一来,单层模板支架体系就难以满足复杂的多层模板支架体系的受力状况,在设计上和施工上都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施工企业在多层模板支架工程施工的时候,凭借经验来不止支架体系,而忽略了模板设计和刚度的验算。
当前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缺少技术交流,在施工前未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较低,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不一,因此经常出现使用上的问题,导致模板支撑力度不够,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较低,甚至导致模板坍塌事故的出现。
有些模板工程的施工现场混乱,管理不规范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规模水平不一的各类的建筑施工队伍,但由于施工队伍和人员的素质不一,管理水平不一,给建筑施工工程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没有形成良好有序的施工秩序,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3.1支模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做工程项目的支模施工前,先对施工位置附近做好检查工作,观察是否有对预埋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在这一检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实践中经常发现之前的施工人员在有些关键位置都没有设置预埋件,与此同时,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柱脚墨线,以及固定点都要做好检查和测量,确定这些关键点实际尺寸的准确性。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后,接下来要做好模板衔接的位置和柱膜四个转角位置玻璃油灰的涂抹工作,如果由于天气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避免这些关键的连接环节出现比较大的裂缝,如果裂缝超过一定的宽度其就会到整体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完成了模板搭接工作后,接着就要对横墙部位进行连接操作,以此类推,进而做好对纵墙的连接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在此基础上将柱身的模板拼装好,同时也要把围楞和抱箍的位置设置好,在操作完毕后做一定的微调处理,这是确保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能很好的满足施工的要求和标准。但是有一定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会涉及到对特殊模板的设置,例如常见的定型组合钢模、小型木模等,在实践的施工中,由于这些模板需要这是的位置特殊,因此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同时要清楚的了解其中的安装步骤和施工原则。通常都是先操作整体,后固定局部的方式进行安装。有些施工模板其体积非常小,以此其使用的紧固件也非常小,那么只有当面积达到一定要去后,才可以继续全面的连接操作,在完成校正工作后,检验该位置是否是设计的位置,完全符合才能继续进行加密和加固操作,否则要返工重新操作,以免影响整体混凝土施工质量。
3.2设计合理的模板编制方案,加强模板配制技术
模板编制方案要合理,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并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规定,可操作性强。模板编制方案提供详细的施工技术数据说明,合理分配施工人员、施工器具及材料等,做好模板风险分析及审查工作,特别审查模板支架的施工图及节点详图。根据模板设计图来配制模板,考虑施工环境,保障模板混凝土的结构及模板构件的大小尺寸及位置,保证模板的抗压强度与稳定性,保证模板易于混泥土浇筑、拆卸,加密连接模板缝隙,加强模板配制施工技术,使模板配制成功,从而实现模板施工安全。
3.3对建筑墙体模板进行加固、细部处理
墙体模板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安装到墙体当中。在墙体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建筑墙体模板进行加固细部处理。首先要对比较重要的门窗洞口处的模板进行加固、细部处理,保证所安装的墙体模板不会出现松动变形的现象,在对墙体模板进行加固的时候可以利用水平钢管对其进行拉通固定,从而确保模板的整体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其次,在建筑外墙处的模板安装,要保证所安装的外墙模板具有比较强的垂直感,可以通过在外墙上拉设一道螺杆的方式,对建筑外墙进行固定。第三,可以采用焊线拉钢筋的方法控制墙体的截面尺寸,在此过程中还要预留出相应的控制线,从而保证模板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并为以后的验收校正工作提供依据。
3.4模板拆除后成品的养护
模板拆除不代表模板施工的结束,对模板的悉心养护才能保证模板在使用时的质量。在对模板进行养护时,要在混凝土模板的外部用优质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包裹,为避免模板干燥过度出现裂缝,可在薄膜外面铺设草帘,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模板的湿度和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使得混凝土达到更长的养护时间和更好的养护效果。塑料薄膜阻止了混凝土受到外界的污染,养护的时间应不低于一周,在养护阶段内,混凝土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水分。
结论
建筑工程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外形和尺寸建造的重要部分,混凝土采用泵送技术,其特点是速度快、浇筑面集中。一个好的模板,在建筑工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好的模板,技能节约成本,又能加快建筑工程的建筑速度。在采用模板类型的时候,要根据实际受力状况来计算模板和支撑系统,确保模板由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参考文献:
[1]易小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咨询.2009(11)
[2]牛建厂.浅谈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素[J].山西建筑.2008(34)
[3]杜荣军.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J].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赵远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位置论文; 支架论文; 墙体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操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