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领域已经有较长研究历史不同,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 济学的各领域中定型较晚的部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以贝恩(Joe S.Bain)1959年出版 的《产业组织》一书为标志,迄今只有40余年的历史。然而,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 最早萌芽于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生产要素理论”,(注:如果不作严格界定的标准,有关产业组织的思想萌芽还可以由此向前追溯,譬如,人们 可能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名著《国富论》中找到有关产业组织的 思想火花,在该书中作者论述了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 场行为,也举例说明了劳动分工及由此而产生的专业化协作所带来的经济绩效。
)奠基于张伯伦(E.H.Chamberl in)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最终体系形成于贝恩等人的系统研究。
1.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马歇尔在其1890年问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及生产要素 时,在萨伊(Jean Baptiste Say)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首次 提出了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马歇尔所提出的“组织”概念,包容了企业内的组织形 态、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产业间的组织形态和国家组织等多层次多形态的内容,其外 延的界定具有较显著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而后来的产业组织理论自其真正奠基之日起,即 是从马歇尔“组织”概念的第二层次的组织形态,即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形态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将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结构从马歇尔混杂的“组织”概念中分离出来的工作,最后是由 梅森(Edward S.Mason)和J·S·贝恩完成的。(注: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13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马歇尔将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扩展为包括“组织”在内的生产四要素论,虽然别出心裁, 但并非空穴来风。至19世纪60年代,西欧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到顶点,并开始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马歇尔研究分工与机器、某一地区特定产 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形态等问题时,触及了“规模经济”现象, 而“规模经济”又与“组织”形态直接相关。他在提出将“组织”作为生产第四要素的同时 ,又提出了“工业组织”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分工和机械对工业组织的影响,工业组织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及适应工业组织管理的工业家所需的才能等问题。(注:毛林根:《产业经济学》,231~23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
我们认为,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其具体体现不仅在于他最先提 出了包括“组织”在内的首次四要素论和十分接近于“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概念,而 且还体现在其经济理论第一次触及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垄断问题,并发现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Marsha ll’s Dilemma)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的弊病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不 存在的,厂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导致垄断,而垄断会扼杀自由竞争这一经济运行的原动力 ,使市场价格受到人为要素的操纵,而且使经济丧失活力,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马 歇尔冲突”所提出的竞争的活力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核 心问题。
其次,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和广告费用不同等造成不完全竞 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在他的著作中,马歇尔指出,许多不同型号的产品,或因其适应不 同的需求偏好,或有某些独特的功能,或其中某些拥有专利权等因素都可以使它们的生产为 特定工厂所垄断。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实际上质量是最好的产品的生产者不能有效地登广告 和用行销商及其代理人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垄断现象通常是由于追求厂 商规模经济及上述多种因素所共同引起的。
尽管马歇尔所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而且均未 作出专题研究或明确的分析,但他的这些工作对后来者从事产业组织的研究具有极富价值的 启迪,因而他被西方学者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注:这只是西方主流学派的观点。事实上,卡尔·马克思早于马歇尔数十年之前就在其著作 中精辟地论述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并论述了自由竞争必然走向其对立面——垄断的必然性 。后来,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竞争—垄断理论。
2.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
如果说在马歇尔所处的时代,垄断还只是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初,垄断资本 主义已经取代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已体现得十分深刻 ,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正统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日益 显现,现实的严峻挑战成为新理论诞生的催生婆。1933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 (J.Robinson)的新著《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E·张伯伦的著作《垄断竞 争理论》几乎不约而同地同时问世,这两部著作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进行了更接近实际 的全面探索,修正和发展了西方传统经济学中的竞争—垄断理论。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 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因此也被认 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
张伯伦对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以分析纯粹竞争为出发点,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件,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张伯 伦认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只是两种极端的市场形态,现实经济则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 中间地带”,现实的市场既存在竞争因素,也存在垄断因素,二者的并存与交织形成了所谓 “垄断(性)竞争”格局。其根本原因在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所以它是个垄 断者;但该产品又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来说,它又是一个竞 争者。于是,垄断竞争市场便形成了。(注:毛林根:《产业经济学》,23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具体分类和分析。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两种极端 市场形态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广阔的“中间地带”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具体分类,并考察了不 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特定产业内的市场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的相互关系 。 (注:毛林根:《产业经济学》,23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及与之相关的厂商企业的关系问题。由于不同供给厂商 生产的同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可能导致同类产品企业间的价格、产量协调的企业 集团的出现。这就进而产生了集团内企业间、集团企业与非集团企业间纵横交错的竞争关系 。通常,由于集团内企业可以保持统一价格,并凭借其集团实力取得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 集团外的企业很可能因此而处于不利状态。当然,它们也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与集团内 企业竞争。
(4)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张伯伦认为,对消费者而言,不同 的产品差别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想象的。只有产品的任何品质特征引起购买者的认知差 异,使购买者喜好这种产品,而不喜好那种产品,都可能构成产品差别的标准。具体地说, “产品差别”包括三个层次涵义:①商品的品质、包装等产品本身的差异;②产品销售条件 、服务态度的不同;③消费者“想象”的心理差别,如品牌、广告等。
以产品差别化为基础,张伯伦进一步分析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他认为产品差别既是垄断 因素,又是一种竞争力量,只要销售量与产品差别有关,则产品差别的非价格竞争就可能比 传统的价格竞争更为重要。
(5)提出并讨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一个产业的兴起、发展和衰退必然面临 着企业的进入和退出问题。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难易程度是决定该企业成本—收益关系 的基本因素。伴随着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行为,集团企业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在某一点上 到达均衡。(注:Edward H.Chamberlin(1933),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ambridge ,M 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A·马歇尔、E·张伯伦等人早期开拓性研究的贡献 ,特别是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不仅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来源,而且他还率先实 现了经济理论研究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的方法论的转变。不过,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 的绝大多数实证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判别标准,主要得益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一些西方学者 实证研究的结论而发展起来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伯尔(Adolph Berle)和明斯(Gardiner C.Means)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他们在1932 年合著出版的《现代股份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金向大企业的 集中,从而导致经济力集中、价格刚性、扼杀竞争等问题进行了较具体的实证分析。他们还 针对20世纪初现代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研究了股份公司制度所引致的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 营 权分离对企业的影响。(注:Berle,Adolph A.,Jr.and Gardiner C.Means (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 iv ate Property,New York:Macmillan.
)他们的研究被认为是制度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早探索,后来制 度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斯(Kenneth Galbraith)关于公司内部技术—经理阶层这一新 制衡力量对企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的观念也延续了他们的研究传统。(注:马建堂主笔:《组织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22页,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3。
(2)勒纳(Abba P.Lerner)、贝恩(Joe S.Bain)、霍芬达尔(O.C.Herfindahl)、植草益等人 对垄断指标的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勒纳1934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 论文中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垄断的概念和垄断力的测量方法及指标。(注:Lerner,Abba P.(1934),"The Concept of Monopoly and Measurement of Monoply Po w er."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pp.157~175.
(3)克拉克(James M.Clark)、梅森(Edwards S.Mason)等人对“有效竞争”概念及其度量标 准的研究。克拉克在1940年发表的名为《以有效竞争为目标》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 有效竞争”的概念,并对该指标的度量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他认为,在不完全竞争中,最 重要的问题是直接性的短期性的压力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协调。因此,研究有效竞争条件的 出发点就在于以现实中产生的条件为基础,寻求缩小企业上述背离程度的方法和手段。梅森 认为有效竞争的定义和条件可归分为两类:一种类型是寻求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及形成 这种市场结构的条件,即“市场结构基准”;另一种类型是从竞争中可望得到的市场成果出 发,寻求市场的有效性,即“市场成果基准”。这两种基准各有利弊,要把握有效竞争,将 这 两种基准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注:史忠良主编:《产业经济学》,140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贝恩在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在该书中,贝恩系统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哈佛学 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其两个主要标志是:(1) 明确地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2)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并把这三个范畴和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政策(即产业 组织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科斯(Ronald Coase)、威廉姆逊(Ol iver E.Williamson)、谢勒(F.Scherer)等人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认为市 场结构(S)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C),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P)。某一市场结构又取 决于特定情况下市场供求的基本环境,从而形成了SCP框架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这也标志 着以哈佛大学为主要基地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近发展
自哈佛学派的SCP理论体系形成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即进入了以正统理论为主干或参照系的 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发现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方法 及其微观基础等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在不放弃SCP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对正统学派的产业组 织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在80年代发展成为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对正统产 业组织理论(一些学者认为它相对于80年代以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而言,是“传统产业组织 理论”)基本的特征可概括为“理论倾向”,因此也有人将新产业理论称为理论产业组织理 论,而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称为实证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分析框架上改变了单向和静态的研究模式。哈佛学派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 场绩效为分析框架,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一旦接受了它的因果关系假设,并能以可观测的 结构变量为一方,以绩效变量为另一方,建立稳定的一般的关系模型,就能很方便地了解其 中的规律并制定政策,而不必探究其固有的、难以处理的并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观测的市场行 为过程。(注:[英]约翰·卡布尔(John Cable)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文版,2~3页,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SCP框架是一个循环的流程,S、C、P之间并非只是一个 简单的S→C→P的单向决定,而且还存在着P→C→S这样一个反向决定,从长期看,SCP框架 实质上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发展的循环过程。以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为代表的芝加 哥学派认为,S、C、P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P→C→S。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 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并进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 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为特征的市场结构。德姆塞茨(H.Demsetz)就曾指出,较 高的利润是组织规模经济的报酬,任何成本最低的企业的规模自然也就迅速扩大。从而企业 行为在运行绩效与市场结构之间形成一条反向通道。(注:马建堂主笔:《组织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18页,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3。
)斯蒂格勒还认为,除了政府的进入 规制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上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 入者的竞争压力。鲍莫尔(William Baumol)等人发展了斯蒂格勒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可竞争市场”和沉淀成本理论。他指出,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潜在进入者的压力,促使 现存企业降低成本,扩张规模,注重创新,从而既改变了市场结构,又影响市场绩效。(注:Baumol,W.,J.Panzar,and R.Willig(1982),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 f Industry Structur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所以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摆脱了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的单向既定的逻辑关系 。以米塞思(L.Mises)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也认为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 的市场结构,从而否定了SCP模式。
第二,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 于新古典主义的假设。新古典主义的微观经济学,无论是局部均衡理论,还是一般均衡理论 ,都是将企业看作根据生产函数来确定最优产量的一种不可细化的基本分析单位。因此,在 新 古典主义看来,不管是垄断企业,还是完全竞争企业,不管是经理控制企业,还是股东 控制企业,所有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行为目的的,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企业将投入转 化为 产出,至于企业内部是如何运作的,贝恩将此问题推给了管理科学。这种研究,实际上是将 企业视为“黑箱”,从而使研究脱离了客观实际。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尤其是以科斯为代表 的新制度学派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的存在及其规模作了更令人信服的解释。1937年,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市场成本概念,其中包含了交易成本的内容,他 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 的规模决定于企业中再组织一项交易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中进行这项交易成本,或者等于由 另外的企业家来组织该交易的成本(注:Ronald H.Coase(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ca,IV:368-405.
)。1975年,威廉姆逊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 于交易成本的四个概念:(1)市场与企业是完成相关的交易系列的可替代方式;(2)使用市 场或一个企业自有资源的相对成本应决定这一选择;(3)签订与履行复杂合同的交易成本, 在市场上,一方面随这一交易的有关决策者的性格而变,另一方面又随市场客观性质而变; (4) 这些人力和环境的因素影响到不同市场和企业内的成本,其中,环境因素包括不确定性和企 业数量;人力因素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当不确定性少,企业数量很多而机会主义行为 很少时,企业会依赖市场。相反,企 业更可能自给而不依赖市场,总之,新制度学派将交易成本论用以分析企业与市场边界,为 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微观经济视野,使新的产业组织理论更趋近于现实。
第三,在研究重心方面,从产业组织分析的结构主义转向厂商主义,即从重视市场结构转 向最重视企业行为的分析。如前所述,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中,认为S→C→P, 因此将市场结构作为研究重心,而新产业组织理论更重视SCP框架中企业行为的分析,如芝 加 哥学派从行为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认为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市场机制 的运作。新奥地利学派十分推崇企业行为的决策人——企业家的作用。在新古典理论中,企 业家的作用是静态和被动的,企业家的干预可有可无,而新奥地利学派则从不完全信息出发 ,在理解市场时强调过程学习和发现,认为竞争性市场过程是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 用 过程,因而他们特别强调企业家及其创业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竞争的市场 上企业家的行为是如何指导资源的流动以最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注: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0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 0。
)1985年,索耶尔(M .C.Sawyer)在其修订版的《产业和厂商经济学》一书中,首次的把厂商纳入产业组织理论著 作的标题中,并以厂商为中心展开分析。索耶尔认为,行业是不确定和虚的,厂商才是基本 的实在的经济单位,市场结构事实上反映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 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重点已完成了从结构主义向厂商主义的转变。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突破实证分析的局限性,引进博弈论、计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 分析方法,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有机地贯穿于产业组织研究中,推动了产业经济学的新发 展。1994年和1996年两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归属体现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已 经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博弈论是人们之间的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情况下的决策理论。博弈模型 首先从描述博弈开始: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行动,有些什么战略(或行动)可供选择,在每次行 动时知道些什么信息,外生事件以什么概率发生,每个人的收益函数如何决定,等等。在博 弈中,有些信息可能是私人信息(比如说,一个企业只知道自己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信息是 共同知识(如所有企业都知道市场需求函数,所有企业都知道所有其他企业也有同样的信息 ,等等)。特别地,博弈模型假定,理性本身是共同知识: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所有人都知 道所有其他人也都是理性的,等等。在这个假设下,所观察的行为对应于特定博弈的一个纳 什均衡:每个人的战略(或行动)都是其他人战略(或行动)的最优反应;给定别人的选择,没 有人愿意改变自己的选择。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一般把博弈论放在对寡占竞争分析中。最早 的运用者是库诺特(A.Cournot),他从独占出发,把分析延展至两企业垄断以及多数企业间 的数量竞争。源于其名字,数量竞争也被称为库诺特竞争,由此得到的均衡就是现代博弈论 中的纳什均衡,不过不少人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库诺特—纳什均衡。与库诺特所研究的数量 竞争相对,伯川德(J.Bertrand)和埃奇沃斯(F.Edgeworth)对价格竞争进行了研究,因此, 价格竞争被称为伯川德—纳什均衡。1951年,纳什在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和摩根斯 特恩(Oskar Morgenstern)1944年编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基础上,将博弈的均衡进 行了定式化,使纳什均衡成为有力的分析工具,因此,我们认为运用博弈论所进行的一系列 研究,主要是用纳什均衡阐明企业行为,分析在市场初期条件(或初期均衡状态)给定时,如 何通过企业行为实现新的均衡。(注:[日]植草益:《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中文版,8页,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0。
)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是: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要素理论 ”,奠基于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形成于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其后,经众 多学者的努力,在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相比,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分析框架、理论基础、研究 重心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目前所了解的西方产 业组织理论仍存在许多待完善之处。譬如,无论是SCP框架还是同时存在的PCS框架,虽然有 助于重点地把握企业行为及相关问题,但抽象掉了影响企业行为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对企 业行为理解存在简单化、抽象化之嫌。再譬如,在理论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对新古 典主义假设有所突破,但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至多只是把企业这种“黑箱”变成 “暗箱”,离现实的企业仍有一定距离,因此交易成本理论即使在西方也并没有得到一致性 的认可。总之,迄今为止新产业组织理论尽管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但还很难说是一种成熟 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从以实证分析为其研究方法,以SCP为其分析框架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到 新产业组织理论,可以说,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从需求角度来看,虽然在认识现实的产 业组织方面,梅森—贝恩式的研究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事实和理论,但它在理论方法和 微观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使人们渴望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以指导经济运行。其 次,从供给角度来说,有两个主要因素发生作用。其一,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没 有对产业经济学给予足够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一流的经 济学家开始对产业组织理论发生了兴趣,可以说,出现了高手林立的局面。其二,或许更为 重要的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上述两方 面因素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然而,新产业组织理论是否经得起现实的验证仍然是个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新产业组织理论中,其理论前提的假定有些是极不现实的 。比如,威廉·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假定是,既存企业对新进入的企业不采取任何 抵抗 措施,而在现实生活中,既存企业对于小规模企业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容忍的,但 是,如果是具备相当程度生产能力的大规模企业进入,这种假定就不现实了。第二,在博弈 理论的研究中,可用于实证检验的理论模型极少。(注:Bresnahan,T.F.and R.C.Schmalensee(1987),The Empirical Renaissance in Industrial Economics:an Overview,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5(4).
)理论最终是需经实践检验的,如果产 业组织的理论模型经不起实证的话,那么其理论价值何在呢?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从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经济学家们认识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 析之间的不平衡,这直接引发了包括计量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验经济学在内的新一轮 经验研究开始出现,以至于20世纪80年代被人们称为“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复兴时代”。(注:Bresnahan,T.F.and R.C.Schmalensee(1987),The Empirical Renaissance in Industrial Economics:an Overview,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5(4).)在这一过程中,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经济学家们也开始从事评价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寻求 可以实证的理论假说研究,如兼并能否提高效率,掠夺性定价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以及政府 管制是不是弊大于利等等,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正处在趋于理论与实 证的融合过程之中。关于这一点,人们可以从吉恩·泰勒尔(Jean Tirole)的《产业组织理 论》一书中窥见一斑,泰勒尔成功地将产业组织的讨论放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内,把产业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传统理论融为一体。
标签:产业组织理论论文; 马歇尔论文; 垄断竞争市场论文; 组织理论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经济学派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