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几点思考_贡献率论文

关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几点思考_贡献率论文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虽然中国城镇登记公开的失业率不高,但却存在大量有岗或在岗无业的隐形失业。据统计,截止1998年4月已有下岗职工1151 万(其中国有企业787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在农村3.3亿农业劳动力中, 属于隐形失业的约有1.2亿,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36.4%, 并且还在逐年递增。若按1995年1%的人口抽查,城镇失业率高达14.5%。 国家面临着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实现充分就业便成为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1980~1996年)统计的资料,得到的结果如下:(注:参考了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第36、39页。)

表1 各产业新增就业人数、增长率、GDP、投资增长率、就业增长弹性

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980-1989年 1990-1995年

合计

年平均

增长 合计

年平均 增长

率(%)

率(%)

新增从业人员 129681297 3.0 4230846 1.3

总数

第一产业4053 405 1.5-2837

-567-1.5

第二产业4276 428 5.0 2008402 2.7

第三产业4639 515 7.0 5059

1012 7.3

GDP增长率(%)

GDP 9.311.9

第一产业 6.2 4.1

第二产业 9.517.3

第三产业 12.3 9.9

全社会固定 16.636.1

资产投资 (10.5) (20.6)

就业增长贡献率(β)(%)

1980-1989年1990-1995年

新增从业人员 100100

总数

第一产业31.3 -67.1

第二产业33.0

47.5

第三产业35.8 119.6

GDP

0.323

0.109 9

第一产业

0.242 -0.366 6

第二产业

0.526

0.156 6

第三产业

0.569

0.737 7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0.286

0.063 3

(括号中的数为扣除物价指数后的实际增长率)

各产业的就业增长贡献率是指该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总人口之比:

各产业新增就业人口

β=────────────×100%

新增就业总人口

而就业增长弹性(η)是指就业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之比。 也就是当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时,相应带来就业人口的增长η个百分点。计算公式如下:

(各产业)就业人口增长率

η=──────────────

(各产业)GDP的增长率

1、就业增长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整个“八五”期间GDP 的增长率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都高于历年的最高水平。而全国的就业增长率低于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水平,即1980—1989年10年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平均增长16.6%,剔除物价因素后为10.5%,就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0 %。 与此同时, 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9%,比前10年高出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平均增长36.1%,扣除物价因素仍为20.6%,比前10 年高出10.1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为1.3%,却比前10年低了1.7个百分点。“八五”期间确确实实存在高经济增长率,高投资率,低就业增长率并存的社会经济现象。这表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快速集聚不但未能吸纳更多劳动力,反而出现了资本排挤劳动力的现象。

2、各产业对就业增长贡献率分析表1的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绝对数和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第一产业,在土地的耕种面积增加量不大的条件下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由八十年代每年增加405万人,到1991—1995 年的五年间每年减少567万人。增长率由80年代的平均增长1.5%变为负增长1.5 %。就业的贡献率,也由八十年代的31.3%变为-67.1%。这种现象符合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第二产业,在80年代每年新增加就业人数为428万人, 而在“八五”期间每年可新增加的就业人数为402万人,年均增长率也由八十年代的5%下降到2.7%,减少2.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46%。而同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却高达17.3%,比八十年代年均增长9.5%高于出7.8个百分点。但第二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却由80年代的33.0%上升到“八五”期间的47.5%,这是由新增就业人员总量减少所致。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最多,八十年代年均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为515 万人, 到“八五”期间, 年均增加1012万人,约是八十年代的两倍。年均增长率也由八十年代的7.0%, 提高到“八五”期间的7.3%,高出0.3个百分点,是三大产业中增长率最高的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强的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也最大,由八十年代的35.8%,上升到“八五”期间的119.6%。

总之,“八五”期间全国新增就业人员总数和全社会就业增长速度低于八十年代,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产业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大量释放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增加了城镇的就业压力;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速度也有所减慢;第三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吸纳劳动力人数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三者相抵,总就业人口增长幅度不大。

3、就业增长弹性分析在“八五”期间, 就业增长弹性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1980—1989年间,全社会GDP就业增长弹性值为0.323,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带动就业增长0.3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为0.242,第二产业为0.526,第三产业为0.569;到1990—1995年间,全社会GDP就业增长弹性值降至0.109,即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数仅增长0.1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的GDP就业弹性值由0.242降为-0.366,即释放出劳动力来。 第二产业的GDP增长弹性值由0.526降为0.156,比八十年代下降了0.370。第三产业的GDP就业弹性值由0.569提高到0.737,比八十年代高出0.168。这表明“八五”期间就业增长弹性总体上大幅度下降。原因是:其中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不但没有吸纳劳动力,反而还释放出劳动力,这符合一般国家工业化规律,即随着工业发展,出现农业劳动力绝对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GDP就业增长弹性下降的幅度也大, 说明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这是因为中国走了一条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道路,没有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来发展中国工业;只有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有所提高,第三产业的不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八五”期间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再看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增长弹性的分析。总体来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弹性也是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幅度还较大。 1980 —198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增长弹性为0.268,而到1990—1995 年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增长弹性为0.063 , 比八十年代降低了0.205个百分点,说明“八五”期间高投资率与低就业增长率并存,同样也证实了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走了一条资本密集型的道路,这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基本国情相违背。

4、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投入所带来的,劳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很小。

表2 我国劳动、资金、科技进步(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注:资料来源:《中国科技论坛》1997年(6)第39页。)

年均增长率 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产出 资金投入 劳动投入 TFP 资金投入 劳动投入 TFP

1953~1995 7.85

10.622.70 1.01 68.2518.21 13.27

1953~1977 5.85

10.802.70 1.19 49.0021.32 20.32

1978~1995 10.60 10.362.71 4.36 46.8413.13 39.85

"六·五"

10.78.953.37 4.70 39.4516.64 43.91

"七·五"

7.86

10.502.75 1.74 58.0819.78 22.14

"八·五" 11.93

12.362.21 5.14 51.52 9.56 38.92

表3

主要发达国家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注:资料来源:同②,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年均增长率

国家

年份

产出 资金投入 劳动投入 TFP

日本1953~19718.81

1.85

2.104.86

美国1948~19694.00

1.30

0.791.91

加拿大 1950~19674.95

1.85

1.141.96

比利时 1950~19623.03

0.76

0.411.86

丹麦1950~19623.63

0.59

0.962.08

法国1953~19624.70

0.45

0.793.46

意大利 1950~19625.60

0.96

0.703.94

英国1950~19622.38

0.60

0.511.27

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

国家

年份

资金投入劳动投入 TFP

日本1953~1971 21.00 23.8155.16

美国1948~1969 32.50 19.7547.75

加拿大 1950~1967 37.37 23.0339.60

比利时 1950~1962 25.08 13.5361.39

丹麦1950~1962 16.25 26.4557.30

法国1953~1962

9.5

16.8173.62

意大利 1950~1962 17.14 12.5070.36

英国1950~1962 25.21 21.4353.36

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简单的量的扩张,更重要是在于质的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和科技成果的注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目前,我国劳动和科技进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比发达国家要低。改善资源的配置,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增长道路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解决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思路

我国的失业人口有如下显著特点:首先,我国的失业人口多半属于结构性失业。这是由于在经济转型时期,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造成条块分割,重复投资,因而产品没有竞争力,无法占领市场,只好压缩生产能力,致使大量的工人下岗失业。其次,是隐形失业,在农村,从表现上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已经结合,但实际上边际生产率接近为零。但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无法转移和充分利用。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找到了中国当前降低失业率的关键。据专家预测,中国总人口将在21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达到峰值15.6亿左右,2040年后才止涨回落到15.5亿。与此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九五”期间将会净增4950万,年均增长992万;“十五”期间也将会净增6360万, 年均增加1272万;2006—2015年期间增加4480万,年均增加498万。表4是中国劳动力总供给情况:

表4

中国劳动力总供给预测(注:贾绍凤:中国人口就业预测,《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6期第27页。) 单位:百万人

年份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总人数 1130.0 1227.14 1302.6 1374.0 1435.2 1475.8 1513.2

劳动年龄人口 701.0 757.2

806.8 870.4 951.2 937.0 939.1

其中:城镇209.0 243.6

286.6 334.8 384.8 430.6 470.1

农村492.0 513.6

520.2 535.6 530.4 506.5 469.1

劳动力参与系数0.814 0.832

0.832 0.824 0.814 0.805 0.795

其中:城镇0.722 0.713

0.719 0.718 0.717 0.716 0.715

农村0.854 0.888

0.895 0.890 0.885 0.880 0.875

劳动力总量

570.8 629.8

671.7 717.0 745.3 754.0 746.5

其中:城镇150.8 173.8

206.1 240.4 275.9 308.3 336.1

农村420.0 456.0

456.6 476.7 469.4 444.57 410.4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需要就业人口是如此之多。怎么充分利用这一丰富人力资源,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特提出几点对策:

1、用人力资源积累代替货币资本积累, 是解决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战略选择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一个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积累并非单一的货币积累,还有人力资源的积累,管理技术和知识的积累,但也不能否定货币积累的重要性。在选择资本积累的途径和模式上,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找出一条成本最低又切合本国实际的资本积累模式,是摆在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国情出发,发展和扶持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产业将是我国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之一。面对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应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能力适中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体系,其主要方向是增加总产业中的劳动含量或者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使劳动要素成为GDP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宏观政策上必须体现引导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使劳动力资源白白浪费掉。也就是用人力资源的积累代替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积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但不能一概而论,同时也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发展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增强综合国力。

2、用全质性科技创新来建立新兴行业开发全新产品, 促进经济和就业的协调增长,要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

全质性科技创新(注:陈东强: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问题,《中国科技论坛》1997年第2期第。37页)是指根据人类的新需求, 结合现有科研能力在新领域开拓新行业的科技创新。根据丹尼森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科学进步的理论,全质性科技创新能使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全质性科技创新开拓新兴产业,生产全新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还可充分吸纳剩余劳动力。由于全质性科技创新是从人类需要出发,研究开发市场、存在的新产品,不与原有的产业争夺市场,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比如,本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带来了电子计算机产业的新兴发展,但它对已经成熟的汽车产业和其他行业都不构成威胁,处于朝阳产业的电子计算业的从业人员并不少于汽车制造业的从业人员。这就是全质性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此外,全质性科技创新使社会分工从纵向及横向深入发展,可大量容纳剩余的劳动力,协调总体经济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全质性科技创新开拓新兴产业,使经济结构更趋于复杂和协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从而减缓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在各行业的不均衡流动,对经济波动起缓冲作用,从而促进就业均衡增加。因此,用全质性科技创新来建立新兴行业开发新产品,促进经济就业协调增长,这要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科技政策要有利于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改革科技体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创科技投入多元化的局面。在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新兴产业对劳动者更高素质的要求。

3、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最大, 发展第三产业是现阶段实现充分就业的主渠道

我国目前城镇有大量的下岗失业职工,农村有众多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这就需要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就业弹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最大,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银行、保险业、饮食业、商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农村的交通运输业、观赏性农业、旅游农业等等。据测算每投资100万元, 重工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分别为500个,700个和1000个。第三产业人均就业费用低,容易创造就业岗位,很多行当适于由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当前发展第三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目前下岗职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难以适应从事第三产业的要求。第三产业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其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基础上,才快速发展起来,并为现代产业和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如效率更高的金融、保险业、电信交通、信息、法律、公证、咨询、旅游等全新层次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更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4、农业走产业化道路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方略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着眼点必须放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上,农业产业化则是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实现途径。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按“市场+中介组织(公司或协会)+农户”的形式,以经济效益为纽带,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通过中介组织(公司或协会)把市场与农户紧密地连接起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经营状况,使农业从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逐步向完整的产业过渡,让农业真正获得社会各产业的平均利润。目前,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中的“链节”作用,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小城镇在农产品的集散和平常技术的幅射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载体功能,提高农村第三产业的水平。从而有效地转移和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要尽快推进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把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5、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 参与国际分工和拓广就业空间,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的基本方式

以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学为主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指出,充分利用本国优势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最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国际贸易流向,应该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而拥有大量资本的国家则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这样各国的不同资源优势将会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从中获利。我国目前还处于劳动力丰富,资金短缺,自然资源有限的发展阶段,遵循现阶段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并且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特征。这种企业能够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就业水平。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扩大出口,参与国际分工,拓广就业空间,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出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项调整内容。但也并非否定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都必须统筹兼顾,不可简单一概而论。此外,遵循比较发展战略并不会导致中国永远落后,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产业层次上。相反,遵循这种发展战略会使我国资本快速积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富裕的程度逐渐降低,随着资源禀赋的变动可以不断从国外引进现成而较先进的技术来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反则会欲速而不达。建国五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注:林毅夫: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中小企业。人民日报 1999年1月25日 第九版。)

6、正视国际劳动力输出是中国实现充分就业的辅助作用

中国占有1/5的全球劳动力资源,而参与国际劳务输出的总数只有0.3%。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太低, 无法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中有竞争力。其次,过去国际劳力输出的渠道不畅通,手续繁杂致使中国劳动力要素无法通过国际大市场来配置。多年来只能通过单一的官办机构输出劳动力,层次多,手续繁,审管严。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一,要更新观念,改变国家机关单一控制为多层次为劳动力输出全面服务的网络;第二,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各级劳动力输出组织系统;第三,国家应建立覆盖全世界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及时向国内各级各类劳动力输出机构,提供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数量、种类、价格以及中短期走势预测等信息。现在,国际劳务输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劳动者的素质难以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使劳动力走向国际市场。劳动力的输出可以为国内腾出大量就业岗位,从一定程度上缓和国内的就业压力。

7、兴办公共事业增加就业岗位是降低失业率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国内有限资本从一些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来,投资兴办公共事业。这样既节约了资本又增加了就业岗位,又使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增加后劲,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关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几点思考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