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姜科观赏植物病原真菌鉴定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吴碧云[1](2019)在《广州市六种花卉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文中认为近十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并已趋于成熟稳定,花卉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品种规格亦逐年增多。花卉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花卉病虫害也相续发生,并且给花卉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广州花卉贸易位居全国首列,但每年花卉病害给花卉产业造成较大损失,一些花卉病害的病原并不清楚,因此,掌握其病害种类及其病因对今后花卉病害的准确诊断和科学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从广州地区采集到六种常见的具有病斑的观赏花卉,根据Koch’s法则,通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六种花卉病害病原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如下:口红花叶斑病、银边草叶斑病、长春花炭疽病和紫背竹芋炭疽病的病原菌分别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鸢尾根腐病病原属于Diaporthe fraxini-angustifoliae复合菌群,粉黛万年青叶斑病的病原属于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这些病害均是国内首次报道。
李娟[2](2018)在《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炭疽菌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炭疽病是园林植物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炭疽菌的种类,从而为该病害的诊断、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从成都市温江区、彭州市等11个地区常见园林植物上采集到150多份疑似炭疽病的病叶,通过组织分离、显微观察及单孢纯化,共获得122个炭疽菌株,主要覆盖54科87属106种常见园林植物。通过形态特征及GAP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序列分析从122个菌株中筛选出39个代表菌株进行多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CHS-1、β-微管蛋白-TUB2、钙调蛋白-CAL、组蛋白-HIS3和GAPDH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对胶孢复合种进行ApMat(Apn2和Mat1-2-1间隔区)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综合形态及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将本研究的122株菌株确定为19个种,其中包含疑似3个新种在内的109个菌株在其寄主植物上为首次发现。本试验所有供试菌株中C.siamense的数量最多,有48个,占总菌株数的39.3%。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除了C.sp2接种到苹果上没有致病外,其它18个种都能致病,没有寄主专化性。另外,本文针对寄主植物叶片厚度的不同,选用不同回接方式(砂纸磨擦、针刺、无伤)进行致病性测定方法的筛选,结果显示对于叶片比较厚的寄主植物,选用砂纸摩擦处理接种效果最好;对于叶片相对较薄的寄主植物,针刺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苗增建,何苏琴,张晓梅,文朝慧,白滨,孔小平[3](2018)在《西宁市萝卜黑心病的病原》文中研究表明萝卜黑心病是近年来在青海省西宁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重病田发病率高达100%,严重影响了萝卜的产量和品质。罹病萝卜肉质根的根尖及毛根颜色变暗,纵向剖开病根,可见肉质根的中柱组织自根尖向上呈不同程度的黑色;横向剖开病根,可见肉质根的中柱组织呈现均匀或不均匀放射状分布的黑色变色点。经病原菌分离培养、科赫氏法则证病,及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该病的致病菌包括长孢轮枝菌Verticillium longisporum、三体轮枝菌V.tricorpus和瓜小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其中长孢轮枝菌的组织侵染率达100%,为优势病菌。这3种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20℃、20–25℃和25℃。本文是这3种病菌为害萝卜的首次报道,萝卜是这3种病菌的新寄主植物。
郭恩辉[4](2017)在《13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筛选及宽叶苔草抑菌成分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源抗菌物质因具有与环境相容性好、对有害生物的选择压力小、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特点,已成为国际上杀菌剂研究的开发热点。对植物抑菌活性的筛选是植物源杀菌剂开发的重要基础,尽管目前对具杀菌活性的植物资源的筛选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但鉴于我国西北地区及秦岭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目前仍有多种植物的抑菌活性不太清楚,所以需要进一步扩大筛选地域和范围。本试验重点筛选毛乌素沙漠地区和秦岭南麓地区共130种植物提取物的杀菌活性,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3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下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蓼子朴在0.1g干样/m L剂量下对3种供试真菌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披针叶野决明、木姜子、木碱蓬、沙芥、宽叶苔草对至少2种真菌菌丝抑制率超过65%。2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63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宽叶苔草、银露梅在0.2g干样/m L剂量下对三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尤其是对于猕猴桃溃疡病菌抑菌圈达到16mm、18mm;蓼子朴、宽叶苔草对两种细菌的抑菌圈均在10mm以上。宽叶苔草对细菌的抑菌活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3在活体条件下,0.1g干样/m L剂量时,蓼子朴、宽叶苔草、木姜子、披针叶野决明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到50%以上;蓼子朴、脓疮草对黄瓜炭疽病防效在60%以上。蓼子朴值得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披针叶野决明、木姜子、宽叶苔草抑菌活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4以提取物活性为指标对宽叶苔草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发现:有效物质最佳提取溶剂为95%乙醇;当料液比为1:8,60℃下回流提取8小时,浸膏得率达到最大为11%;根部浸膏活性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魔芋软腐病菌3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叶部浸膏,其中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抑菌效果最好;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MIC为0.45 mg/m L。对宽叶苔草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成分进行活性追踪,硅胶柱层析分离的F16组分0.625 mg/m L下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菌圈为13mm。其有效化合物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谢海尔扎提·艾萨[5](2016)在《乌鲁木齐、库尔勒和伊犁园林观赏植物真菌病害调查》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花卉业发展速度快,潜力很大,因为花卉属于精神消费品,其发展状况与各国家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将带动花卉消费与生产。同时目前人均花卉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中国消费总量大,所以消费的空间仍然很大。(1)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和伊宁市的草本花卉真菌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病样叶部、根部病害标本总共33份,未鉴定出的标本17份。本次研究中,草本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病原经形态学研究,共鉴定出真菌病害为15种,病原真菌有8个属,15种。涉及菊花,芍药,月季,鸡冠花,芭蕉,芦荟,等15个草本园林花卉寄主植物。(2)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伊宁市的木本园林观木本赏植物真菌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病样叶部、根部标本总共22份,未鉴定出的病害标本12份。本次研究中,木本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病原经形态学研究,共鉴定出真菌病害为11种,病原真菌有10个属,11种。寄主涉及橡皮树、小蘖、蔷薇、杨树、柳、栒子、云杉、苹果等8种木本植物。(3)本次调查共分离等到的病原真菌涉及3个门(类),16个属,26个种。其中半知菌类为7个属,10个种,占所鉴定病原总数的38.5%,数量最多,是本次调查的优势菌群;其次是担子菌门病原有5个属、8个种,子囊菌门病原有4个属、8个种,分别占30.8%。从病害类型来看,数量最多的病害为白粉病,有10种,占调查病害总数的38.5%,是本调查主要的病害类型;其次是锈病各有8种,占30.8%;叶斑类型病害有6种,占23.1%;最少的是根腐和茎腐类型的病害各有1份,分别占3.8%。由此可得,本次调查研究中普遍发生、存在的病害是白粉病,其次锈病和叶部形成的局部性病斑发生也常有发生,而茎腐和系统性根腐病发生相对较少。本论文对新疆主要园林观赏植物进行了真菌病害调查,基本上掌握了乌鲁木齐,库尔勒,伊宁园林观赏植物上常见的及其多发生的真菌病害种类,明确了病原菌的分类,为园林观赏植物病害准确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王晓阳[6](2016)在《14种观赏植物17种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文中认为本研究从广州地区采集到14种常见的具有病斑的观赏植物,包括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发财树(Pachira macrocarpa)、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a)、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朴树(Celtis sinensis)、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夏威夷椰子(Pritchardia gaudichaudii)、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对这些植物上的真菌性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病害标本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组织分离、病原菌培养、纯化以及致病性测定,共得到17种病原菌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红花羊蹄甲叶枯病、桂花炭疽病、阴香叶斑病、铁皮石斛炭疽病和榕树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丛壳科(Glomerellacea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的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夏威夷椰子叶枯病和发财树叶枯病的病原菌为假球壳科(Pleospor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狗牙花锈病的病原菌为柄锈科(Pucciniaceae)、柄锈菌属(Puccinia)的恩格勒柄锈菌(P.engleriana);麻竹叶锈菌的病原菌为柄锈科、柄锈菌属真菌;龟背竹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假球壳目(Agaricales)、茎点霉属(Phoma)真菌;九里香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白粉菌属(Erysiphe)的E.quercicola;朴树白粉菌的病原菌为白粉菌科、半内生钩丝壳属(Pleochaeta)的三孢半内生钩丝壳(P.shiraiana);金钗石斛疫病的病原菌为腐霉科(Pythiaceae)、疫霉属(Phytophthora)的烟草疫霉(P.nicotianae);金钗石斛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小丛壳科、炭疽菌属的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在蜘蛛兰叶斑病分离出有3种病原菌,分别为赤壳科(Nect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假球壳目、茎点霉属真菌以及伞菌科(Agaricaceae)真菌。其中,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红花羊蹄甲叶枯病是国内首次报道;由恩格勒柄锈菌引起的狗牙花锈病是广东省首次报道;由三孢半内生钩丝壳引起的朴树白粉病是首次采用了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首次使用光学显微镜拍摄了其分生孢子形态。
殷瑜[7](2016)在《广州地区丽赤壳属真菌的种类鉴定》文中指出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其分布范围广,可为害林木及农作物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广东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丽赤壳属真菌所致病害严重。为明确丽赤壳属种类,为广州市丽赤壳属真菌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对广州及周边地区的丽赤壳属真菌进行了调查采样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并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广州地区的植物上共采集分离得到16个丽赤壳属真菌菌株。在观察标准培养条件下形态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肌动蛋白(ACT)、钙调蛋白(CAL)、组蛋白H3(HIS3)、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和β-微管蛋白(TUB2)共5个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16个菌株鉴定为5个复合群中11个种:Calonectria cylindrospora复合群中的天南星生丽赤壳Ca.spathiphyllicola、红千层丽赤壳Ca.callistemonii、天南星丽赤壳Ca.spathiphylli、霍奇斯丽赤壳Ca.hodgesii;Ca.brassicae复合群中的东方丽赤壳Ca.orientalis;Ca.reteaudii复合群中的野牡丹丽赤壳Ca.tibouchinae、五隔大无性孢丽赤壳Ca.pentaseptata、小无性孢丽赤壳Ca.microconidialis;Ca.colhounii复合群中的克儒斯丽赤壳Ca.crousiana;Ca.kyotensis复合群中的香港丽赤壳Ca.hongkongensis、冬青丽赤壳Ca.ilicicola。其中,Ca.spathiphyllicola、Ca.callistemonii、Ca.tibouchinae为新种,Ca.orientalis和Ca.hodgesii为中国新记录种。签名树(Clusia rosea)、野牡丹(Melastoma sp.)为丽赤壳属真菌新寄主,蔷薇(Rosa sp.)为Ca.hodgesii新寄主,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为Ca.pentaseptata、Ca.crousiana新寄主,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为Ca.pentaseptata新寄主,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为Ca.microconidialis新寄主,番荔枝(Annona squamosa)和凤梨(Ananas sp.)为Ca.ilicicola新寄主。所鉴定菌株均附有菌落特征、显微形态图和形态特征描述。研究发现,16个丽赤壳属菌株形态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仅依靠形态特征难以正确区分其种类。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结合ACT、HIS3、TEF-1α、CAL和TUB2等5个基因联合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能有效地将16个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5个基因中,ACT基因对丽赤壳属真菌物种的鉴别能力最弱,而TEF-1α基因对复合群中相似种的划分最有效。
刘霄[8](2016)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园林花卉炭疽菌种类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炭疽菌是一类分布十分广泛的真菌,可为害各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明确广东花卉上的炭疽菌种类,为生产上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园林花卉的炭疽菌进行了采集分离,并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分析方法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取得以下主要结果:20132014年间,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采集具有炭疽病症状的样本,经分离获得菌株109个,通过形态学结合ITS、GPDH、TUB2、HIS3、apn2/MAT12igs和GS这6个基因的分析,鉴定出3个复合种8个炭疽菌种,分别是胶孢炭疽复合种(The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omplex)的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草莓炭疽菌(C.fragariae)、热带生炭疽菌(C.tropicicola)、可可炭疽菌(C.theobromicola),暹罗炭疽复合种(The Colletotrichum siamense complex)的暹罗炭疽(C.siamense)、蜘蛛兰炭疽(C.hymenocallidis)和禾谷生炭疽(广义)(C.graminicola sensu lato)的麦冬炭疽菌(C.liriopes)。其中,果生炭疽菌、暹罗炭疽菌、蜘蛛兰炭疽菌是优势种;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孔雀竹芋(Calathea makoyana)、圆叶南洋参(Polyscias scutellaria)、茉莉(Jasminum sambac)、散花竹根七(Disoropsis fuscopict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石斛兰(Dendrobium andreanum)、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凤梨(Ananas comosus)和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是暹罗炭疽菌种的新寄主,金边瑞香(Daphne odora)是麦冬炭疽菌的新寄主,拖鞋兰(Paphiopedilum insigne)是热带生炭疽菌的新寄主。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序比较的6个基因中,ITS能区分出胶孢炭疽复合种和禾谷生炭疽复合种,但不能精确区分胶孢炭疽复合种内亲缘关系较近的种;HIS3和GS对炭疽菌的区分效果略差,GS虽然能有效鉴别胶孢复合种,但是HIS3和GS仍然不能精确区分胶孢复合种内亲缘关系较近的种;GDPH比ITS的区分效果好,apn2/Mat12igs对C.siamense和C.hymenocallidis的区分效果比较好。
匙明强[9](2012)在《水杉赤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是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随着水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水杉病虫害也日趋加剧,严重影响了水杉的生长成材和绿化效果。水杉赤枯病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发生范围广,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鉴于此,本实验对水杉赤枯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确定了水杉赤枯病的病原菌,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水杉赤枯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水杉赤枯病主要危害水杉的叶片,导致水杉叶片从叶尖开始发生干枯变褐,或在叶片其它部位产生褐色斑点。该病在病健交界处有黄色晕圈,后期病叶表面产生黑色的小点,严重时导致水杉提前落叶。该病于5月份温度回升时开始发生,随温度升高病害逐渐加重;7、8月份温度达到全年最高温,而此时伴随雨量增加,病害出现了蔓延的高峰期;9月份后,随着气温下降,病害基本停止发展。单行种植和单棵零星分布的水杉的感病程度相对于已经郁闭成林的水杉要严重的多;用作行道树的水杉抗病能力较弱,易受病害的侵染,发病情况相对于农田中的水杉较为严重;生长势弱的水杉植株容易发生赤枯病,这一现象在行道树中表现尤为明显。引起水杉赤枯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异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两种病原菌能够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两种病原菌在pH为411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对生长环境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不同光照处理仅对P. heterocornis的产孢量产生明显影响,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P. heterocornis产孢量明显少于其它处理。A. tenuissima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而P. heterocornis在以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A. tenuissima在以甘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而P. heterocornis在以硝酸铵和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随相对湿度的降低两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降低,P. heterocornis孢子萌发对湿度更加敏感,在相对湿度低于85%时基本停止萌发。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的方式在落叶中越冬,落叶上的分生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助空气和雨水进行传播,A. tenuissima的分生孢子于4月中旬开始飞散,数量逐渐增多,而P. heterocornis的分生孢子于7月中旬雨水增多时出现,且在阴雨天飞散数目较多。刺伤接种潜育期短于喷洒接种,随着温度的升高,病原菌的潜育期逐渐缩短。苯醚甲环唑对A. tenuissima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3892μg/ml,其次是代森锰锌,EC50为8.7644μg/ml。多菌灵对P. heterocorni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2.3948μg/ml,其次是苯醚甲环唑,EC50为2.7059μg/ml。在室外防治中,苯醚甲环唑和纯白多菌灵防治效果最好,在稀释1000倍时,抑制率能达到80%以上,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平板对峙中,木霉JK-TS5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木霉Cfa-82907,两种真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都在30%以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SM-05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72.6%和84.2%,JK-007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也达到了59.8%和79.8%。拮抗真菌的摇培滤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2030%,而拮抗细菌的摇培滤液原液对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滤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张艳敏[10](2012)在《云南省部分观赏植物叶面病原真菌的多样性调查和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病害根据其病原可以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植物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放线菌和支原体等。观赏植物的寄生性病害大多是真菌性病害(Pathogenic fungi),在观赏植物生产及生长过程中,真菌病害常发生在叶片、茎、根等部位,造成叶斑或叶枯,枝枯或部分部位死亡,根腐等疾病,严重的可导致整个植株枯死甚至观赏植物片区性叶枯或者死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云南省常见观赏植物的叶面病害多样性进行调查和系统学研究确定云南省观赏植物叶面病原真菌的种群结构,了解新发生真菌病害种类,保存病害干标本和纯培养物,为真菌病害的诊断、防治、植物检疫、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等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从为而提高云南省观赏植物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做出贡献。本研究从昆明植物园、筇竹寺、西南林业大学、呈贡、紫溪山、双柏、勐腊、勐仑、芒市等地采集叶面病害标本。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真菌的种类,并确定新的病害真菌种类,主要结果如下:采集样品150份,保存真菌干标本50份,分离获得真菌培养物37株,鉴定病原真菌共23种。其中包括Colletotrichum7种(C. cliviae,C. boninense,C. falcatum,C. cf.gloeosporioides,C. cf. fructicola sp.1,C. cf. fructicola sp.2,C. cf. boninense);Pestalotiopsis11种(P. trachicarpicola Y. M. Zhang&K.D. Hyde, sp. nov.,P. karstenii,P. cf.bicolor,Pestalotiopsis cf. clavispora,P. cf. disseminata,Pestalotiosis sp.和Seridum sp.);Alternaria tenuissima,Phyllachora sp.,Fusicoccum sp.,Phyllosticta sp.。本文对病原真菌的形态学、培养物形态学、观赏植物感染病害特征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并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以模式种、主模式种为对比的单基因或多基因建立系统发育树,对病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病害种类鉴定结果准确、可靠。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观赏植物叶面病害的种类比较丰富,但主要集中于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这两个属,由于云南省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各地气候变化特征各异,还有很多新的病原真菌有待发现,云南省观赏植物病原真菌的多样性及区系特点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姜科观赏植物病原真菌鉴定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姜科观赏植物病原真菌鉴定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六种花卉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花卉产业现状 |
1.1.1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花卉病害的研究 |
1.2.1 国外花卉病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花卉病害研究现状 |
1.3 广州市六种花卉发生病害的情况 |
1.3.1 口红花病害发生情况 |
1.3.2 银边草病害发生情况 |
1.3.3 长春花病害发生情况 |
1.3.4 紫背竹芋病害发生情况 |
1.3.5 鸢尾病害发生情况 |
1.3.6 粉黛万年青病害发生情况 |
1.4 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本采集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试验仪器 |
2.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
2.2.2 致病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2.2.3 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 |
2.2.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5 电泳检测 |
2.2.6 产物测序与序列分析 |
2.2.7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口红花叶斑病 |
3.1.1 口红花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
3.1.2 口红花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的测定 |
3.1.3 口红花叶斑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1.4 口红花叶斑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2 银边草叶斑病 |
3.2.1 银边草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
3.2.2 银边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
3.2.3 银边草叶斑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2.4 银边草叶斑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3 长春花炭疽病 |
3.3.1 长春花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
3.3.2 长春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的测定 |
3.3.3 长春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3.4 长春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4 紫背竹芋炭疽病 |
3.4.1 紫背竹芋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
3.4.2 紫背竹芋炭疽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的测定 |
3.4.3 紫背竹芋炭疽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4.4 紫背竹芋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5 鸢尾根腐病 |
3.5.1 鸢尾根腐病的症状特点 |
3.5.2 鸢尾根腐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
3.5.3 鸢尾根腐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5.4 鸢尾根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6 粉黛万年青叶斑病 |
3.6.1 粉黛万年青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
3.6.2 粉黛万年青叶斑病原菌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 |
3.6.3 粉黛万年青叶斑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3.6.4 粉黛万年青叶斑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炭疽菌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园林植物炭疽病的症状与危害 |
1.2.2 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 |
1.2.3 炭疽菌属的分类地位及主要特征 |
1.2.4 炭疽菌属的建立及早期分类 |
1.2.5 炭疽菌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1.2.6 炭疽菌属中复合种的分类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与耗材 |
2.1.2 试剂 |
2.1.3 试验用培养基 |
2.1.4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2 纯培养及形态特征 |
2.2.3 系统发育分析 |
2.2.4 致病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标本采集 |
3.2 症状描述 |
3.3 系统发育分析 |
3.3.1 GAPDH系统发育分析 |
3.3.2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3.3 ApMat系统发育分析 |
3.4 纯培养和形态学特征 |
3.4.1 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炭疽菌属代表菌株的纯培养和形态特征 |
3.4.2 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炭疽菌属分类地位待定菌株的形态描述 |
3.5 致病性测定 |
3.5.1 致病性测定方法的筛选 |
3.5.2 致病性测定 |
3.5.3 寄主专一性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西宁市萝卜黑心病的病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样品采集和症状描述 |
1.2 培养基 |
1.3 病原菌分离 |
1.4 致病性测定 |
1.5 病原菌生长温度测定及形态特征观察 |
1.6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 |
2.2 病原菌分离结果及其形态特征 |
2.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致病性测定 |
3 讨论 |
(4)13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筛选及宽叶苔草抑菌成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概况 |
1.1.1 具抑菌活性的植物资源 |
1.1.2 植物中常见的抑菌活性成分 |
1.1.3 植物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
1.1.4 植物源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1.1.5 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应用研究 |
1.2 宽叶苔草研究概况与进展 |
1.2.1 宽叶苔草形态学及生态学研究 |
1.2.2 宽叶苔草在药用及绿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
1.2.3 莎草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提出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13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样品及粗提物制备 |
2.1.2 供试病原菌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物样品粗提物制备方法 |
2.2.2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13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3种供试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 |
2.3.2 63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
2.3.3 1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活体抑菌活性 |
2.3.4 13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的活体抑菌活性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宽叶苔草抑菌活性成分初探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菌种 |
3.1.3 培养基 |
3.1.4 主要试剂 |
3.1.5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宽叶苔草不同溶剂及不同部位提取物制备 |
3.2.2 宽叶苔草回流提取条件研究 |
3.2.3 宽叶苔草抑菌成分初步研究 |
3.2.3.1 根醇提物不同极性段抑菌活性 |
3.2.3.2 宽叶苔草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柱层析分离 |
3.2.4 活性测定方法 |
3.2.5 最低抑制浓度(MIC)测定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宽叶苔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3.3.2 宽叶苔草回流提取条件优化结果 |
3.3.3 宽叶苔草不同部位的抑菌活性对比 |
3.3.4 宽叶苔草根醇提取物及液液萃取不同样品的抑菌活性 |
3.3.5 宽叶苔草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
3.3.6 宽叶苔草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一级硅胶柱层析组分抑菌活性 |
3.3.7 F13—F16组分梯度浓度抑菌活性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乌鲁木齐、库尔勒和伊犁园林观赏植物真菌病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园林观赏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
1.2 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草本园林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木本园林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防治建议 |
4.1 结论 |
4.2 几点防治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14种观赏植物17种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外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研究概况 |
1.2 国内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研究概况 |
1.3 广东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现状 |
1.4 真菌病害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方法 |
1.4.2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病害标本的采集 |
2.1.1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
2.2 培养基的制作 |
2.2.1 PDA的制作 |
2.2.2 LB培养基的制作 |
2.2.3 SOB培养液 |
2.3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2.3.1 病原菌的组织分离 |
2.3.2 病原菌的纯化 |
2.4 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病害症状观察 |
2.5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6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6.1 病原菌的DNA提取 |
2.6.2 PCR扩增 |
2.6.3 电泳 |
2.7 PCR片段的克隆转化 |
2.7.1 目的片段与质粒DNA的连接 |
2.7.2 转化 |
2.7.3 阳性克隆的收集、检测 |
2.8 序列分析 |
2.9 狗牙花锈病以及九里香白粉病病菌的自然发病状态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花羊蹄甲叶枯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1 危害症状 |
3.1.2 形态学鉴定 |
3.1.3 rDNA-ITS序列分析 |
3.2 狗牙花锈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2.1 危害症状 |
3.2.2 形态学鉴定 |
3.2.3 rDNA-ITS序列分析 |
3.3 桂花炭疽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3.1 危害症状 |
3.3.2 形态学鉴定 |
3.3.3 rDNA-ITS序列分析 |
3.4 发财树叶枯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4.1 危害症状 |
3.4.2 形态学鉴定 |
3.4.3 rDNA-ITS序列分析 |
3.5 九里香白粉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5.1 危害症状 |
3.5.2 形态学鉴定 |
3.5.3 rDNA-ITS序列分析 |
3.6 阴香叶斑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6.1 危害症状 |
3.6.2 形态学鉴定 |
3.6.3 rDNA-ITS序列分析 |
3.7 金钗石斛疫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7.1 危害症状 |
3.7.2 形态学鉴定 |
3.7.3 rDNA-ITS序列分析 |
3.8 麻竹叶锈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8.1 危害症状 |
3.8.2 形态学鉴定 |
3.8.3 rDNA-ITS序列分析 |
3.9 朴树白粉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9.1 危害症状 |
3.9.2 形态学鉴定 |
3.9.3 rDNA-ITS序列分析 |
3.10 夏威夷椰子叶枯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0.1 危害症状 |
3.10.2 形态学鉴定 |
3.10.3 rDNA-ITS序列分析 |
3.11 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1.1 危害症状 |
3.11.2 形态学鉴定 |
3.11.3 rDNA-ITS序列分析 |
3.12 金钗石斛炭疽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2.1 危害症状 |
3.12.2 形态学鉴定 |
3.12.3 rDNA-ITS序列分析 |
3.13 榕树叶斑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3.1 危害症状 |
3.13.2 形态学鉴定 |
3.13.3 rDNA-ITS序列分析 |
3.14 龟背竹叶斑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4.1 危害症状 |
3.14.2 形态学鉴定 |
3.14.3 rDNA-ITS序列分析 |
3.15 蜘蛛兰叶斑病的症状描述及病原鉴定 |
3.15.1 危害症状 |
3.15.2 病原物尖孢镰刀菌的鉴定 |
3.15.3 病原物茎点霉的鉴定 |
3.15.4 病原物伞菌科的鉴定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红花羊蹄甲叶枯病及其病原菌 |
4.2 狗牙花锈病及其病原菌 |
4.3 桂花炭疽病及其病原菌 |
4.4 发财树叶枯病及其病原菌 |
4.5 九里香白粉病及其病原菌 |
4.6 阴香叶斑病及其病原菌 |
4.7 金钗石斛疫病及其病原菌 |
4.8 麻竹叶锈病及其病原菌 |
4.9 朴树白粉病及其病原菌 |
4.10 夏威夷椰子叶枯病及其病原菌 |
4.11 铁皮石斛炭疽病及其病原菌 |
4.12 金钗石斛炭疽病及其病原菌 |
4.13 榕树叶斑病及其病原菌 |
4.14 龟背竹叶斑病及其病原菌 |
4.15 蜘蛛兰叶斑病及其病原菌锈病及其病原菌 |
4.16 关于菌物鉴定方法的讨论与改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广州地区丽赤壳属真菌的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丽赤壳属真菌的经济重要性 |
1.2 丽赤壳属真菌的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
1.2.1 丽赤壳属真菌的形态学研究 |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丽赤壳属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1.2.3 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3 我国关于丽赤壳属真菌的研究概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害样本 |
2.2 供试培养基及其配制 |
2.3 主要试剂、用具及仪器设备 |
2.3.1 试剂及其配制 |
2.3.2 PCR引物 |
2.3.3 工具 |
2.3.4 仪器和设备 |
2.4 病原菌分离纯化与保存 |
2.5 丽赤壳属真菌的鉴定 |
2.5.1 形态学鉴定 |
2.5.2 分子鉴定 |
2.6 致病性测定 |
2.6.1 叶片接种 |
2.6.2 茎干接种 |
2.6.3 根茎接种 |
2.6.4 病原菌的再分离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样本的采集与菌株的分离情况 |
3.2 丽赤壳属真菌种类鉴定结果 |
3.2.1 天南星生丽赤壳 |
3.2.2 红千层丽赤壳 |
3.2.3 天南星丽赤壳 |
3.2.4 霍奇斯丽赤壳 |
3.2.5 东方丽赤壳 |
3.2.6 野牡丹丽赤壳 |
3.2.7 五隔大无性孢丽赤壳 |
3.2.8 小无性孢丽赤壳 |
3.2.9 克儒斯氏丽赤壳 |
3.2.10 香港丽赤壳 |
3.2.11 冬青丽赤壳 |
第四章 讨论 |
4.1 广州地区丽赤壳属真菌的种类与为害 |
4.2 形态特征在丽赤壳属真菌鉴定中的重要性 |
4.3 广州地区丽赤壳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珠江三角洲地区园林花卉炭疽菌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炭疽菌及其重要性 |
1.2 炭疽菌属分类研究现状 |
1.2.1 炭疽菌形态学分类研究现状 |
1.2.2 炭疽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广东花卉炭疽病菌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采集 |
2.2 供试培养基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1 用具 |
2.3.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2.3.3. 主要仪器 |
2.4 菌株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
2.4.1 症状观察 |
2.4.2 菌株的分离培养 |
2.4.3 菌株的形态观察 |
2.5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学分析 |
2.5.1 DNA提取 |
2.5.2 选用的目的基因及相应的引物 |
2.5.3 基因扩增及PCR产物的检测与测序 |
2.5.3.1 基因的扩增 |
2.5.3.2 PCR产物的检测 |
2.5.3.3 目的片段比对分析 |
2.5.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采集分离结果 |
3.2 珠江三角洲地区园林花卉炭疽菌的种类 |
3.2.1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3.2.2 热带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opicicola |
3.2.3 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
3.2.4 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
3.2.5 可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heobromicola |
3.2.6 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 |
3.2.7 蜘蛛兰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ymenocallidis |
3.2.8 麦冬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riopes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珠江三角洲地区园林花卉炭疽菌的种类 |
4.2 炭疽菌形态学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
4.3 多基因分析对炭疽菌鉴定的重要性 |
4.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图 |
附件 |
(9)水杉赤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 |
2 水杉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 |
2.1 水杉枯萎病 |
2.2 水杉茎枯病 |
2.3 水杉尺蛾 |
2.4 油桐尺蛾 |
2.5 水杉螨类 |
3 水杉赤枯病研究进展 |
3.1 水杉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
3.2 拟盘多毛孢的研究进展 |
3.2.1 拟盘多毛孢引起的植物病害 |
3.2.2 拟盘多毛孢的分类研究 |
3.3 链格孢的研究进展 |
3.3.1 链格孢引起的植物病害 |
3.3.2 链格孢的分类研究 |
3.4 炭疽菌的研究研究 |
3.4.1 炭疽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
3.4.2 炭疽菌的分类研究 |
第二章 水杉赤枯病发生情况的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杉赤枯病症状 |
2.2 水杉赤枯病发生情况调查 |
2.3 水杉赤枯病发生情况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1 水杉赤枯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2.3.2 水杉赤枯病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水杉赤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2 病原菌致病力的测定 |
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1.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杉赤枯病病组织分离结果 |
2.2 病原菌致病性的测定 |
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3.1 病原菌链格孢的鉴定 |
2.3.2 病原菌拟盘多毛孢的鉴定 |
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1 病原菌 DNA 的提取 |
2.4.2 基于 ITS-5.8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配方 |
1.2 实验方法 |
1.2.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1.2.2 不同 pH 对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1.2.3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1.2.4 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1.2.5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6 不同相对湿度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7 不同 pH 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8 不同光照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2.1.1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2.1.2 不同酸碱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2.1.3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2.1.4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1.5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条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1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2 不同湿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 不同酸碱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4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水杉赤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原菌的越冬方式 |
1.2 初侵染源的确定 |
1.3 病原菌传播方式的观察 |
1.4 病原菌潜育期的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越冬方式 |
2.2 初侵染源的确定 |
2.3 病原菌传播方式的观察 |
2.4 病原菌潜育期的观察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水杉赤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剂防治 |
1.1.1 供试材料 |
1.1.2 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1.1.3 不同杀菌剂的毒力曲线测定 |
1.1.4 室外防治药效测定 |
1.2 生物防治 |
1.2.1 供试菌株 |
1.2.2 拮抗菌株的筛选 |
1.2.3 拮抗菌株摇培滤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剂防治 |
2.1.1 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2.1.2 不同杀菌剂的毒力曲线测定 |
2.1.3 室外防治药效测定 |
2.2 生防菌株对病原菌的拮抗效应 |
2.2.1 拮抗菌株的筛选 |
2.2.2 拮抗菌株摇培滤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水杉赤枯病的病原鉴定 |
1.2 水杉赤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3 水杉赤枯病的发生规律 |
1.4 水杉赤枯病的防治技术 |
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10)云南省部分观赏植物叶面病原真菌的多样性调查和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现状 |
1.1.1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
1.1.2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观赏植物病原真菌的应用研究 |
1.3.1 病原真菌的防治 |
1.3.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 |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标本采集 |
2.1.2 新鲜标本形态学研究 |
2.1.3 单孢分离(Single spore isolation) |
2.1.4 DNA 提取 |
2.1.5 基因扩增与测序 |
2.2 数据分析 |
2.2.1 据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病原真菌 |
2.2.2 分子生物学数据分析 |
2.3 干标本和培养物的保存 |
2.3.1 干标本的制作 |
2.3.2 纯培养物的保存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GLOMERELLACEAE, COLLETOTRICHUM 小丛壳科,炭疽菌属 |
3.1.1 Colletotrichum 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研究 |
3.1.2 小结 |
3.2 AMPHISPHAERIACE, PESTALOTIOPSIS 黑盘孢科,拟盘多毛孢属 |
3.2.1 Pestalotiopsis 的形态学研究及系统发育研究 |
3.2.2 小结 |
3.3 DOTHIDEOMYCTES AND OTHER PATHOGENS 座囊菌纲和其它病原真菌 |
3.3.1 座囊菌纲及其它病原真菌的形态学研究 |
3.3.2 小结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与讨论 |
4.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4.2.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4.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姜科观赏植物病原真菌鉴定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六种花卉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D]. 吴碧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2]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炭疽菌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李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3]西宁市萝卜黑心病的病原[J]. 苗增建,何苏琴,张晓梅,文朝慧,白滨,孔小平. 菌物学报, 2018(04)
- [4]13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筛选及宽叶苔草抑菌成分初探[D]. 郭恩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 [5]乌鲁木齐、库尔勒和伊犁园林观赏植物真菌病害调查[D]. 谢海尔扎提·艾萨.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 [6]14种观赏植物17种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D]. 王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广州地区丽赤壳属真菌的种类鉴定[D]. 殷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10)
- [8]珠江三角洲地区园林花卉炭疽菌种类鉴定[D]. 刘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02)
- [9]水杉赤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匙明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10]云南省部分观赏植物叶面病原真菌的多样性调查和系统学研究[D]. 张艳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