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水利泵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针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泵站;建设;施工
一、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信息化管理
(1)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水利工程泵站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地方政府、上级管理机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工程监管单位等多方利益,同时涉及多个管理层面,如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以及机械材料管理等,因此,在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应当综合考虑和平衡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建立一个包括泵站建设施工管理实践、知识管理、情报管理、远程监控以及工程协调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的现代化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实践主体以及自动管理相关数据,实现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
(2)注重工程进度和成本管理
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是除了工程安全和质量外,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信息化管理中,应当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信息管理平台添加桥联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相关功能模块,使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实际成本以及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实时工程进度,以便管理者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分析工作,从而调整或更改工程控制方法以更好地对下一阶段的工程成本进行估算。由于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信息管理平台与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施工直接相关,因此,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信息管理平台应当尽量简单和易操作,同时降低数据的输入量,并配置各项数据的输入提示和操作内容的检验功能,以达到降低错误操作的目的。
二、泵站运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有关单位不断加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力度和投资力度,与之相关的工程数量、规模也在迅速增加。泵站作为水利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施工建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是在过去的工程项目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的泵站在运行中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不合理。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图纸、现场规划等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佳、施工方法不科学,造成整个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工程单位过度自信,在设计和规划中不曾严格按照当今现有的电气设备、机组等操作和施工要求而开展,也有一些施工单位对于一些隐蔽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工作中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工作而引起的。
2.2 施工操作规范不严格。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有不少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当今工程施工操作要求开展工作。虽然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明确的给出了工程施工操作规范,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每一项施工内容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操作规范开展,但由于部分人员对操作规范理解不深、操作技术掌握不全面以及操作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施工中为了图方便而产生不按规程操作和施工的现象。
2.3 保养制度不全面。截至目前,很多企业和单位的管理人员都存在泵站机组只要能够开机运行就成了,而无需要对其高度的重视。这种心理和错误认识的存在可谓是造成泵站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其产生一方面无法让泵站的设备和机组得到及时的保养,同时对于一些已经发生故障的基站设备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最终导致整个泵站故障的发生。
三、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施工改善策略
(1)提高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观念的认识
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和人们对用水观念的长期误解,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一直比较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人只是将水利质量管理单位,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机构,而认为其他关于水利的经营与建设都是国家的工作。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运营管理进行改革,必须要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观念,将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真正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不断提升水的价值,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努力摆脱体制思想的束缚,树立与市场为中心的水利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对水利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满足市场对于水利工程的需求,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做好泵站施工中的裂缝管理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导致整体结构变化的最主要问题。其中,塑化剂的使用会导致整体结构的全面瘫痪。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地控制水泥的使用规格,并保证维护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止出现散热问题上的漏洞。而对于浇筑问题的调控,应当增强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当地的气候分析来完成对施工环境的调控,这样也能保证施工后的建筑稳定性。在施工后的,一7 d 内,每隔4 h 进行一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检测,在时间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测,并确保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不超过2 ℃,以减少温度对内部结构的影响。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重大的建设项目,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所以,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而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是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及泵站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各个部门应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得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此外,建立合理的监管制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质量为根本、监督为手段的工作思路,规范建设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惩泵站建设领域的不良行为,最终保证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安全及质量。
(3)加强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
首先,作为泵站建设的安全性保障,泵站的工作人员,应具有敬业的职业精神,并保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使用现代化的建设机械设备时,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及工作强度,顺应现代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设,减少不正当施工导致的严重事故发生率。其次,作为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其管理的职工应具备相应的个人素质,并与建设基础协同发展。通常水利泵站建设的工作场地较为分散,且施工条件较为艰苦,在施工过程中对个人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对这样的施工进程和施工特点,要加强完善全面化的建设标准,并以此来提高对岗位的建设,通过施工工作的程序建设,完成全面的规范化建设。所以,在聘用人员的过程中,应注重职工的个人文化水平,以此来提高职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再者,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更不容忽视,不仅需要对其中的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明确的分工,且应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生产设备的有序安全运行与生产。而从这一生产工序的发展观念来看,在对相应的安全生产稳定性分析中,需要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整,由此才能够在落实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实现全面化建设。另外,对整体的工程规划来说,抓好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好地落实其中的管理措施,对泵站的各项生产规章制度也能更好地落实起来。通过对整个工程的严格管理,并加强对运行中机房工作人员的管理,才能完成全面的管理检测工作。最后,针对泵站的运行安全保障,应当落实好维修工作。定期检查电器设备,为后续的长期生产打下基础。对于重要的战略接口,应以电流量通过设备的线路作为最主要的操作方向。同时,对于重点的容易损坏位置,应做好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障基本建设的有序推进,并要制定与落实好施工责任追究制度。
总结语
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工程建设中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近几年,我国的泵站建设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施工中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对其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志刚.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初探.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2).
[2]李艳秋.试析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黑龙江科技,2015(3).
[3]刘晓双.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初探.民营科技,2015(6).
[4]吕莉.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施工管理措施探讨.技术与市场,2014(7).
论文作者:黄健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泵站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