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论文_赖佩英

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论文_赖佩英

福建省长汀县汀州小学 赖佩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进一步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阅读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满足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阅读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必须“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要想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深入的看到当前学生阅读的现状以及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才能够为进一步制定措施,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一)学生的阅读量较少,且缺乏有效的引导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当中,即便一部分教师意识到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阅读的内容较少。比如很多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段落进行阅读,但是在阅读完之后,就没有进一步的引导,导致学生仅仅是将文本念出来,而没有在阅读当中深入的探讨其中包含的含义。同时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在进行自主的阅读,包括课外读物的阅读等等,导致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材料较少,使得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较为狭窄,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1]。

(二)教师缺乏对阅读拓展延伸的思想意识

即便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充分的意识到阅读的作用,也积极的开展学生对内容的阅读,但是由于教师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意识等原因,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内阅读之后就没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课外延伸,学生的阅读内容仅仅局限于书本上,且教学方式方法死板单一。除此之外,很多教学工作者担负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寻找相切合的课外读物进行课程导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也没有精力引导监督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导致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限制了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措施分析

语文教学中,应该“读”占鳌头。要让学生自已读书,读自己的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阅读时空,激发兴趣

首先, 要孩子爱读书,就要让他在读书之前先爱上读书的氛围。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其次,创设阅读时间, 孩子们的时间观念远不如成人,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们的及时督促指引。如在家设立“亲子共读”时间,既能保证阅读时间,又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老师也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创设充足的阅读时间。

(二)找准方法,让学生会读乐读。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你违背了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读书亦如此,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当你掌握到各种技巧与规则后,你就会少走弯路,你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你也就能越来越多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他们作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书时真正受益。

首先,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学生取得“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

其次,学生阅读要“保量、保质、有速度”,阅读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读”字上,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既要保“量”,更要保“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三、拓展阅读平台,为广阔阅读提供条件

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对于枯燥乏味的文字不够专注,教师巧妙利用绘本,用生动形象的绘本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再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利用绘本的过程当中,要利用绘本来进行课程的引入,让幼儿对绘画的技巧进行学习[2]。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尽管原文中也有很多插画,但是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文字描述还是比较多。这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绘本,在彩色的绘画中,几行简单的文字,让学生能够更感兴趣,也能够更加积极的进行阅读。在利用绘本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这篇文章的过程,学生会对这篇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是一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学生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利用绘本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范红.牵手绘本,阅读悦美——基于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5):

[2]赵俊峰.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引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

论文作者:赖佩英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论文_赖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