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热门话题_自主择业论文

走向“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热门话题_自主择业论文

走进“自主择业”——关于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门话题论文,高校毕业生论文,分配论文,自主择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96级一名22岁的硕士研究生,为了拥有一份中国银行山东省某县支行的储蓄员的工作而退学的消息,在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位硕士研究生退学一事,最感痛惜的要数他的导师朱教授了,虽然朱教授丝毫无意权衡研究生与储蓄员的轻重,更没有否定储蓄员的社会作用,但他以为这明显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更多追求学业青年人的否定。国家教委一负责人以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求职观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求学与求职本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往往被人为地加重了“联系”的砝码——求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能力,增加个人的选择机会……

这里,虽然我们无意来讨论和评说这位研究生弃学就业的是与非,但是,这一事件所引发出的一个十分现实而严肃的话题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很值得加以探讨,这就是——大学生,正遭遇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自主择业并不轻松。

就业市场行情,我们知多少?

来自国家教委的权威统计表明,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90万人,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虽说总量平衡、需求相当,但由于就业市场的变化,给大学生的就业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北京大学的就业形势而言,该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的一位同志说,“总的情况比往年困难,行情不乐观。不同专业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更加突出。‘长线长,短线短’的现象仍然存在”。除了为数不多的“短线”、热门专业生的就业,还尚未因“城门失火”而殃及“池鱼”外,那些长线专业,基础性学科,像文史哲、农林牧、考古等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已经是难乎其难了。尽管也一再减少招生名额,但仍无法应对日渐冷清的就业市场。

在北京科技大学,1992年以矿业、冶金为主体专业的毕业生的供需比例尚能达到1∶3,然而到了去年,就连一部分通过系统外渠道分到省里二次分配再就业的,工作落实起来也有了难度。今年,1100名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洽谈会后,也只落实了400名。

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供需洽谈会也只让60名毕业生有了着落,但这个数字还不足毕业生的十分之一。

根据统计,1996年上海高校生源毕业生就业率为87%,目前尚有2100多人没有就业。今年,武汉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已接近尾声,但也还有近40%的毕业生漂浮不定,尚无着落。

面对如此堪忧的市场行情,自主择业的把握究竟有多大?许多毕业生心中“没底”。是等待?是观望?还是走一步着一步?当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而去真正面对现实、走向社会的时候,众多“天之骄子”们还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高校,还能为自主择业做些什么?

按理说,高校依社会需要调整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以销定产”,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然而,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主旨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一直存在着重专业化教育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专业划分很细,未能全面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即便是目前专业设置有所调整,也远没有达到供求平衡的程度。也难怪不少人士感叹:“那些供大于求的专业生,从一踏入校门选定专业之时,就已经被打入‘冷宫’了”。

其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形式单一,信息来源少,择业面狭窄,也无法满足自主择业的需要。目前,各高校大都是通过供需洽谈会的形式,把用人单位请进校园来摆摊设点,直接推荐毕业生并当场签订协议或确定就业意向。由于“买方”市场有限,再加之毕业生缺乏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收集和获得更多的市场行情,得不到全国的人才需求情况,没有自主择业的基本条件,犹如盲人摸象一般。如此一来,别说是自主“择业”,就是求全“就业”,也成了一件“挤破脑、打破头”的事了。

再者,在加强对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待作。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自主择业,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解的新课题,需要加以积极地引导和帮助。今年年初,江西南昌大学在全校毕业生中开展了“把根留住、扎根基层”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在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下,先后有20%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青春的抉择”,自愿下基层,到乡、到村进行锻炼,去“了解基层、了解人民,为将来打基础”。这一活动受到了社会普遍赞誉和欢迎。

社会,请向自主择业者伸出热情的手

目前,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在国民中的比例还很低,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不少城市、不少地区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本不应该出现的大学毕业生择业难的现象,就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例外。据一些大、中城市统计,历届积留的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以百计。这种反差现象的出现,不仅造成了人才浪费,而且也给在校生的思想稳定及正常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反差”的根源除了有教育内部和毕业生自身因素外,社会因素更不可忽视。

应该看到,以往作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调整结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项改革的深化,其本身也面临着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有顾不及人才储备的因素,也有机关事业单位正面临着一个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分流富余人员而一时无法让更多的毕业生涉足的因素;有人才市场不健全,供求信息不通畅,市场调配不力的问题,同时,也还有一些不合谐的音符,如单位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使自主择业不能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条件下进行。再如,不少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要求的条件苛刻,认的是名牌大学,定的是研究生以上,甚至少数单位要的一些端碟子、洗碗之类的“小儿科”,也非专科以上不“娶”,等等。种种困难和问题,似乎又给本来就步履维艰的自主择业,雪上加霜。

高校毕业生,你将何去何从?

国家人事部有关人士指出:“毕业生自主择业,面向市场是大势所趋”。作为我国人才资源主要来源的大学生,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社会,尽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实现人尽其才,这是更多的人关注的焦点。

坦诚地说,我们的不少自主择业者们与“成熟”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具体反映在:一是个人的基本素质还不能令用人单位感到满意和认可,这里的“素质”并非单指学科专业性知识,也包括思想品德、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二是择业观念陈旧。求安稳、图实惠,就业的期望值远远大于社会实际需求,不是大城市,就是大机关,不是涉外单位,就是高薪企业,要攀高枝,要门当户对,不愿“降格屈就”,往往是一厢情愿,“自主”过分而择不到“业”。三是单纯强调“专业对口”,把择业视同找伴侣一样,要志同道合、要从一而终,到头来坐失了良机,荒废了光阴,最后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孰不知,古今中外,许多对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其突出的业绩往往并不在最初的专业方面,而在于他们善于拓展自己,发展自己。四是缺乏自主择业意识,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寻求,而是坐等观望,好象终有一天,自会有“刘备”前来“三顾茅庐”似的。其实,这是一种缺乏信心,怕困难,消极懒惰的幼稚表现。

总之,在自主择业的道路上,有困难更有希望,有挑战更有机遇,不拿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行动,是不会有新收获的。而且,如果“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新制度真正运作起来以后,可以想见,各高校毕业生将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毕业生,前路请珍重!

标签:;  ;  ;  

走向“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热门话题_自主择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