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中小企业论文,原因论文,融资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中重要且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增强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尽管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亏损、停产和半停产企业数量增加,经济效益显著下降。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相关制度不完善,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虽然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愈来愈重视,但一些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从国家方针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相关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
(二)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的初始投资和内源融资很难满足企业发展扩张的需要,因此要积极转向外源融资。我国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并不协调,然而证券市场也是以主板为主向大型企业倾斜。门槛较低的创业板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非正规融资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重重,解决资金需求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当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时,信贷政策稍有异变便会对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影响。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金融机构的重视不够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普遍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注重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度不高,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而设计的一些相关的金融产品种类也较少,中小企业在金融产品及对银行、信贷机构融资服务的市场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满足。
(四)抵押物少,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必须要有一定的中间担保,可以将具体的土地、厂房、有价证券、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中容易变现的部分作为抵押,或者可以邀请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威信力的中大型公司或企业作为中间担保,但是在现实问题中很难满足这两点需求。首先中小型企业的资产很难满足银行对于抵押物的流动性以及变现能力的硬性要求,同时其经营时间一般较短,整体实力较弱,很难在规模小、经营时间短的情况下使得企业从产品以及经营方面获得很高的赞誉以及资信度,因此想要获得担保也不是易事。
(五)中小企业抗风险程度低
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初始投资也相对较少,并且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大多数是以家族式承包经营模式和合伙投资的经营方式发展起来的,高层领导经营者的学历偏低,世袭制现象普遍,决策者以多年来的经营经验为决策依据,个人色彩浓重,不能及时地领会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企业的硬件不具备规模优势,生产资料以及人员的技术含量较弱,机器折旧和更新换代较慢,产品品种单一,升级换代周期长,周转资金不够雄厚,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薄弱,禁不起市场变化的打击,企业恢复实力的周期长,因此经营风险较大。同时,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经营者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披露意识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信贷投资风险。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落实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完善法律法规
有效落实中小企业扶植政策,减轻其融资负担,同时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制订更加具体的办法条例。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迫切需要制定《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银行管理条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且明确金融机构在与中小企业合作过程中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对双方的利益加以保障。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以及法律上的保护,在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设置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为基础、民间团体为补充的管理体系,政府部门应协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政策和管理问题,规范管理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二)完善各项金融服务机构体系
加快对各项金融服务机构体系的完善,可有效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具体而言主要是对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贷评估、税务代理等直接惠于中小企业经营的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方面的完善,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研究团队和服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分析,并能够尽快的反映到实际应用中去。同时,特别要注意发挥社团组织和中小企业协会在促进融资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设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
设立有威信的中小企业评级系统是为中小企业以及与之合作的企业提供优质金融环境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减轻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快建设发展科学、权威、全面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健全中小企业信息采集系统,构建全国联网或服务于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规定,全面的一体化系统联合作用,逐步使中小企业意识到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为促使企业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需要加大对信用单位的激励力度,要对严格遵守合同条约、合作形象良好守信的中小企业进行评选和表彰,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或合作优先:与之相反,将信用不良,诚信不佳的企业暂时列入数据库中的黑名单,并设立一定的更新周期,使其有改正的机会。
(四)多种融资渠道的运用
1.融资租赁
对于经营资金紧张的企业在购置生产设备而需要进行融资时,可以在融资租赁方式上寻求突破。融资租赁具体到中小企业生产与银行活动中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即机器设备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由于其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
2.典当融资
利用典当行进行快速融资,加快资金周转,解决短时间的资金需求问题已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发展迅速的热点融资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典当融资具有办理手续简捷、不存在高门槛的限制条件、无需中介单位、融资成本相对低廉、灵活性高等优点。这些便捷之处都是其他融资方法无法提供予中小企业的,也恰恰是中小企业面对资金困难所缺少的必备条件。因此,典当融资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成为主流融资手段的强有力补充途径。
3.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是构成物流金融的三个基本单位。物流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大力支持了社会商品的流通,促进了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物流金融正在成为国内银行的一个重要金融业务,并逐渐崭露头角。
4.无形资产担保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专利权、商标权等。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像这种没有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担保,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要着重注意控制风险,保证自身受到法律上的保护。
5.民间小额贷款公司
这是一些拥有大量闲散资金的投资者,在获取政府批准后所建立的非银行性质的金融贷款机构。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有助于消除民间高利贷盛行所带来的法律纠纷等一系列不良影响。成立民间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政府的统一监管,对民间小额贷款公司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也使这种民间资金的地下运作规范化合法化。这种方法也有利于瓦解不良的地下借贷运作风气,削弱高利贷等违法融资现象。
(五)发展中小企业中介信用担保机构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及其完整体系,可以减轻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拒绝选择风险以及中小企业的诚信道德风险。信用担保作为一种中介服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它是保障债权实现,控制坏账风险的依据;对于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而言,它是证明诚信经营,保障融资实现的通行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根据经营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政府担保机构。所需担保资金可由地方各级政府拨款筹集获得。该机构直接受政府控制,不以营利为目的。
2.商业担保机构。以企业、个人为主出资组建。该机构完全市场化运作,以营利为目的,属于有偿担保。
3.联合担保机构。该机构是由政府投入启动资金,银行和中小企业共同出资,中小企业之间联合组成的互助组织,类似欧洲国家的“互助担保基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相辅相成,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