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教育的起源、繁荣与退出_新闻学论文

四川新闻教育的起源、繁荣与退出_新闻学论文

四川新闻教育的发轫、鼎盛与缩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鼎盛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四川的新闻教育起步较晚,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内地大批高等院校迁川,四川的新闻教育出现飞跃式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许多院校北迁,新闻教育又出现缩退。从发轫到缩退,跌宕起伏,有其发展特色。

一、四川新闻教育的发轫

四川新闻教育首先从成都开始。1926年,四川法政专门学校开设新闻学课程,由陈铭德主讲,每周授课两小时,成为政、经、法各科学生的必修课,一学期听讲者约五六十人。另外,成都宾萌公学也增设有新闻方面的课,每周两小时。两校还把授课内容编成讲义。1936年,成都民众教育馆及青年会特设新闻班,由《新新新闻》的黄绍颜主讲。这些新闻教学不具规模,且教学简单,但却是成都新闻教育的发端,显示社会对新闻教育已开始注意。

在重庆,1929年9月,重庆高级中学校附设重庆新闻研究所,招正生30人,附学10人,学制3个月,专门研究新闻学,聘请《新蜀报》总编辑王白与、吕翰初、傅圣希具体主持,由杨丙初讲采访,谢明霄讲标题制作,王鳌溪讲编辑,陈锦帆讲广告,还邀请汉口《湖北民国日报》总编辑周开庆作题为《中国新闻事业落后之原因及其出路》的演讲,这就是重庆最早的新闻教育。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四川自此成为抗日的大后方。随着国家机关、工矿企业、金融机构、文化单位、各类学校、社团、报馆等大批涌入,四川的文化和教育领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当时四川有“文化四坝”,即重庆的沙坪坝、北碚的夏坝、江津的白沙坝、成都的华西坝,都是内迁院校的聚集地。四川的新闻事业也出现了以成、渝为中心,全省遍地开花的格局。在成、渝两地,集中了全国各界一流的高校大师、名人、专家、教授、学者,此时是四川新闻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

二、战时重庆的新闻教育

重庆在战前仅有3所高等学校,而且极不完善,科系设置也不齐全。抗战开始以后,39所高校内迁,新成立12所,再加上原有的3所,共计54所,是战前的17倍。在教学设备、师生数量,以及院系调整方面,也都有了长足进步。其中,有4所大学开设新闻科系或新闻班,新闻教育已大大发展了。

(一)中央政治学校

1927年7月,国民党在南京创办中央党务学校,1929年更名为中央政治学校。抗战爆发后,该校于1938年9月迁重庆南温泉,成立大学部、专修部、公务人员训练部,设有法政、经济、新闻、外交、地政五个系,马星野担任新闻系主任。新闻系的宗旨是“培养现代记者,笃信主义,服膺职业道德,以期提高我国新闻事业的水准”。抗战初期,新闻系没有招生,仅1939年招了一期8人,后停招三年,直到1943年才恢复招生。

新闻系教学方面很重视语文和英文,作为必修课。专业课有新闻学概论、新闻史、编辑学、采访学、新闻与社论写作、报业经营管理、摄影、速记、英文打字等。另外开设有政治、中外史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民法、刑法、国际法等课。学生实习分校内和校外,校内先后办有《中外月刊》、《南泉新闻》、《新闻学季刊》;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是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大公报》、《新民报》、《时事新报》,实习结束多半留实习单位工作。

新闻系专任教师只有马星野和俞颂华两人,其他均为兼职教师。马星野讲授新闻学概论和新闻史,俞颂华讲授新闻写作,黄天鹏、陈固亭讲授报业经营管理,中央社英文部主任杨德臣讲授英文新闻,教育部电化教育司戴公亮讲授新闻摄影。基础课方面,有张彝鼎的国际公法,陈之迈的比较宪法。王芸生、赵敏恒、顾执中、成舍我、萧同兹等知名报人也经常邀请到校演讲或授课。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成立有“新闻学研究会”,属学生社团性质,主要活动是组织新闻讲座,出版学生实习的报刊,举办报纸展览、组织新闻年会等。

1945年4月,美国报纸主笔协会的福勒斯特、亚格曼、麦杰尔曾到新闻系参观,并赞助一笔资金。亚格曼是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他称赞新闻系是“中国的密苏里”。[1]

1939年秋,中央政治学校设新闻事业专修班,由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潘公展主持。新闻专修班分甲乙两组,甲组系调训省党部科长以上,或县市党部主任以上,以及在党营新闻事业机构服务之编采人员;乙组则招收大学毕业或肄业三年以上之青年。两组共培养学生百余人,毕业后,有的回原单位,有的由学校分配到新闻机关。[2]

在课程方面,甲乙组基本相同,一般课程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中甲组多了英语课。专业课有董显光与曾虚白主讲之“舆论学”,潘公展之“评论写作”,刘光炎之“编辑学”,赵敏恒之“采访学”,刘振东之“国际现势”,王平陵之“报纸副刊”等,另外聘请新闻界人士作专题讲座。[3]

1940年,中央政治学校创办新闻专修科,由马星野主持。开设课程有共同课,即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中国通史等;社会学课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刑法、民法、宪法等;专业课有新闻学概论、采访学、编辑学、广播学、报业史、报业管理等。另外还经常有专题讲座,学生在自办的《南泉新闻》实习。[4]

1943年10月,应战时需要,国民党中宣部国际宣传处为培养国际宣传人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创立新闻学院,属中央政治学校系统下的独立学院,院长是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副院长是曾虚白,教务主任第一年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克罗斯,他讲授新闻史、新闻法、新闻伦理。克罗斯一年期满回国后,第二年改聘《纽约前锋论坛报》主笔吉尔伯特继任,另外有三个助教分别讲授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课,并参与创办实习报纸。他们讲课无教材,学生用英文记笔记,考试亦用英文。另外,聘请“国内党政先进,新闻界耆老,或开专课,或作讲演,以充实一二两项的素养。”

新闻学院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技术的传习实践,并不专注重于纯理论之探讨。因为学院目前的使命,是培育担任国际宣传任务的高级新闻人才。”因此招生对象是“国内外大学毕业,擅长英文写作、会话,而于国内外大势有概要认识的青年。”具体要求:“一、明悉国策国情;二、了解国际情势;三、熟悉驻在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四、能纯粹运用驻在国的语言文字;五、具有采访新闻之敏感和处理新闻之技能。”规定学习时间一年,分为四个学期,每学期三个月。最后一学期的前两个月则完全实习,可作战地采访,旅游采访,以及长篇文章的撰写等,最后一个月总考。

新闻学院课程设置完全服从教学目的和要求,开设课程有“新闻之采访与撰写”、“新闻学基本理论”、“编报法”、“宣传新闻学”、“无线电新闻之撰写与广播”、“采访与编辑”、“社评写作之准备”、“特写撰述法”、“社评写作之技术”。这些课程安排偏重实用,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新闻学院办有英文的实习报纸《Chung King Reporter》(《重庆记者》)周刊,每期4开1张4页,内容包括国际、国内及本市新闻、特写,还有学生赴前线采写的战地报道。学生的另外一项重要活动,是参加国民政府每周两次的外国记者招待会。还有的学生被派往滇缅边境采访,这些都是对学生很好的学用结合的锻炼。新闻学院共办两届,毕业52人。其中18人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修。

中央政治学校1946年秋迁返南京后,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改名国立政治大学。

(二)复旦大学新闻系

复旦新闻教育始于1924年,当时国文部主任邵力子主持成立“新闻学讲座”,聘请报社主笔、记者讲授新闻学的知识。1926年秋,国文部改为中国文学部,并增设新闻学组,由谢六逸教授主持,同年即招收第一届大学本科生。

1929年5月,复旦成立新闻系,设在文学院内,谢六逸任系主任。此外,还成立了“复旦大学新闻学会”,继又组建新闻研究室,开办印刷所,创办复旦通讯社,作为学生实习地,向上海各报发稿。

1937年淞沪战起,复旦大学新闻系迁往重庆。在迁徙中,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损失惨重。复旦迁到重庆后,聘《新蜀报》总经理周钦岳讲授评论写作课,《国民公报》采访部主任傅襄谟讲授新闻采访课,陈呙德讲授新闻摄影课,其余专业课无人担任,直至1938年2月学期草草结束。

1938年2月起,复旦大学在黄桷镇夏坝租用民房,条件简陋。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北碚,复旦校园中弹,教务长、《文摘》主编孙寒冰遇难,同时遇难的还有职员1人,学生5人。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磨炼。

新闻系到北碚后,于当年2月底便开始新学期招生,有新旧生40余人,并且恢复了“复旦通讯社”。1938年8月,谢六逸因病离职回贵阳老家,由复旦校友、中央日报社社长程沧波继任新闻系系主任,并讲授评论写作。他还聘请新闻界知名人士到系授课,《中央日报》的评论委员刘光炎、《时与潮》杂志主编金长佑、路透社中国分社主任赵敏恒、《自由西报》总编辑陈钦仁,以及邵力子、于右任、陈布雷、潘公展、黄天鹏等名家学者均曾到系讲课。

1941年9月起,陈望道接任新闻系系主任。陈望道认为,新闻系学生应有扎实广泛的各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记者工作的基本功;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树立进步的人生观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他把“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作为办系方针,要求学生“好学力行”,并作为新闻系的座右铭。当时在新闻系的系徽上,有一个英文字母“J”,代表Journalism(新闻事业)或Journalist(新闻记者)。同年10月,新闻系在重庆百龄餐厅招待新闻界人士,征求办系意见,到宴的有潘梓年、周钦岳、陈铭德等20余人。

在陈望道的倡导下,新闻系学生是校内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力。学生思想活跃,社团林立,以《中国学生导报》为主的进步刊物、壁报层出不穷,使校园充满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校内有社团超过200个,壁报达50余种。新闻系学生还与其他社团经常组织活动,如为抗日募捐,慰问将士家属,参加《新华日报》义卖,进行抗日宣传等。

自1943年起,新闻系每周六晚举办新闻晚会,内容多为同学们所关心的时事问题、社会热点话题,多采取演说、辩论、讨论的方式,自由发言,不受约束,陈望道本人也经常参加。

1945年4月5日复旦新闻馆建成,这是陈望道为推进新闻教育,倡议募捐150万元筹建而成。馆舍设编辑室、资料室、图书室、阅览室、收音广播室、印刷房、实习教室、系办公室、新闻学会办公室等。新闻馆的建立,充实了教学设备与内容,并为解决学生学与用的脱节问题打下基础,也是新闻系进步学生活动的地方。

复旦大学在重庆八年多,新闻系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也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准备了领导力量和骨干。抗战胜利,1945年5月学期提前结束,学校准备东下返沪,师生陆续回到上海。

(三)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成立于1941年,设有社会教育行政、社会事业行政、图书博物馆三个系。1945年秋新闻系成立,是该院第四个系,系主任俞颂华,招学生约30人。新闻系“以新闻事业为推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办系宗旨是“为推动社会教育的新闻事业而培养新闻人才”,着重为各省区培养能采写编并具有管理能力的新闻工作者。俞颂华强调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正义和公正精神,为文论政大公无私,淡泊名利,代表民众,忠于民众,忠于其事,专于其事,百折不挠。他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格之修养,体魄之锻炼。

新闻系学制四年,课程多达63种。其中公共课多安排在一年级,包括三民主义、伦理学、国文、外语、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有新闻学概论、采访与编辑、国语速记、无线电及广播、中国诗文选读、报业经营与管理、新闻写作、英文新闻选读与翻译、英文新闻写作与编辑等,另外还有社会心理学、法学通论、摄影电影与印刷等。选修课放在三四年级,有政治、法律、财经、文学、艺术等25门。

新闻系刚刚成立,师资缺乏,图书资料不全,困难很多,但一年级仍开出“新闻学概论”和“新闻采访”两门专业课,分别由新闻系办公室主任葛思恩与《大刚报》驻重庆办事处主任李凌飞担任。另外聘请郭沫若、梁漱溟、王云五、黄齐生等,以及本校教授顾颉刚、朱亦松、董渭川等举办讲座,要求学生积极参加。

新闻系学生课外组织社团,出版壁报《柳丝》、《绿洲》、《新时报》。壁报由学生筹措资金,自己写稿,自己编排、抄写,但却都是短命的。他们在壁报上写了《凄风苦雨话政协》、《较场口事件》、《马歇尔来了》、《重庆的反苏大游行》等,被校方勒令停刊。但学生却受到了正义的熏陶,也增长了学识,锻炼了才干。

(四)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28年创于上海,初名“民治新闻学院”,1932年改名,创办人是老报人、新闻教育家顾执中。该校以民主自治的原则作为办学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顾执中于1942年回到重庆,恢复民治补习学校,内设新闻班,只有十余人。当时办学极困难,顾执中在市区保安路基督教社交会堂的废墟上,与牧师毛吟槎共同募捐3万元法币,盖了三间平房作校舍,晚上供民治补习学校用。直到1943年春,才正式恢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学校恢复后,开设课程有30门之多,除当局规定必修的“三民主义”外,还有国际关系概要,虞和瑞讲;军事学概论,冯玉祥讲;经济学概论,廖崇圣讲;历史,陈翰伯讲;新闻与宣传,陈尧圣、崔万秋讲;政治学概论,金祖懋讲;新闻学概论,顾执中讲;新闻写作,舒舍予(老舍)讲;编辑学,陈恩诚讲;采访学,陆诒讲;报业管理,朱全康讲;广播学,彭乐善讲;摄影,靳吉甫讲;俄文,塔斯社的普萨列夫讲;英文,赵里鹏讲;阿拉伯文,林仲明讲。另外还有历史、中外地理、心理学、社会学、速记、无线电学、报业史、广告、印刷术、新闻法令、交际礼节课。担任讲课的有吴清友、孙伏园、笪移今、孟秋江、谢爽秋、浦熙修、徐盈、高集、焦敏之等名作家和名记者。当时新闻专科学校复校时招新生50名,加上原补习学校新闻班旧生,共59名。

重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虽然办学条件简陋,但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全校洋溢着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学风。在教师中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学生中也有地下党员。当局经常给学校设置障碍,还派人到校检查。

抗战胜利后,顾执中于1946年2月回到上海,并在秋季恢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重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只保留民治补习学校,在补习学校内设新闻班。名誉上校长仍是顾执中,实际由李维曦、周树之负责。新闻班是补习性质,但课程和时间安排,都继承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传统。当时聘请的教师多是社会名流,如邓初民、焦菊隐、艾芜、王文彬等。为配合形势而举办的座谈会,由邓初民主讲,听众达数百人。这种形式一直坚持到昆明李公朴、闻一多血案发生后被迫停止。

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成立“民治通讯社”,作为高年级学生实习地;重庆民治新闻班便组织“民治通讯社重庆分社”,由李维曦任社长,项扬惠任总编辑,从1946年3月到6月为试发稿期,以后便正式发稿。由于得到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支持,通讯社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内战爆发以后,民治通讯社被查封。

(五)上海法学院万县分院报业专修科

上海法学院内迁四川万县(今属重庆市),1940年在万县设立上海法学院万县分院。1943年春,分院设报业管理组,负责人章苍萍,并开始招收新生。1944年秋,改报业管理组为报业专修科,下设采访组、编辑组、管理组。抗战胜利后,1946年法学院迁回上海。

三、战时成都的新闻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北方的高校迁蓉,成都的新闻教育出现新气象。

(一)燕京大学新闻系

燕京大学1924年成立新闻系,由美籍教授布拉顿主持,1927年因经费问题新闻系停办,后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帮助下,于1929年秋恢复,聂士芬任系主任,新闻系课程与密大新闻学院相同。

“七·七”事变后,许多学校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当时燕京大学以校产、经费来自美国为由,对付日本侵略者而继续留在北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日军包围,强迫学校解散,并拘押师生30多人,学校停办。

1942年秋,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新闻系在燕大新闻学会重庆分会会长高向杲等人积极活动下,成立复系促进委员会,并得到《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的支持,由“张季鸾纪念奖学基金保管委员会”拨款十万元,得以恢复办学。1942年10月1日正式开学,有学生360余人。校长梅贻宝,新闻系主任蒋荫恩。

新闻系主修课由专职教师主讲,一年级修“新闻学概论”,二年级“新闻采访”,三年级“新闻编辑”,四年级“新闻社论”。一、二年级都是蒋荫恩讲授。他讲课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记者采访要讲究艺术,力争得到第一手资料,写作要生动,能吸引读者,循循善诱。三、四年级课是张琴南主讲,他是《大公报》老报人,讲课认真,主张言论要公正,言简意赅,谑而不虐。

新闻系其他专业课还有“报业管理”,由成都《中央日报》总经理张明炜担任。南洋新闻界著名人士冯列山讲授“新闻时事”。其他课程有文学、政治、历史、法律、写作、英文等。新闻系还经常聘请报社人士开新闻讲座,《大公报》的王芸生,《大公晚报》的王文彬,《新民报》的陈铭德、赵超构、张恨水,生活书店的张友渔,《华西日报》、《华西晚报》的杨伯凯等,都到新闻系讲过学。新闻系对英语要求较高,除读大一英语外,还读大二英语,并交论文一篇,才能毕业。

燕大新闻系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每个年级都安排实习两个月。另外,办有实习报纸《燕京新闻》,燕大在成都复校时,该刊1943年10月3日也复刊,在报名下印有“成都版”三个字。《燕京新闻》是周刊,四开一张的小报,并在次年3月6日还复刊了英文版“Yenching News”,八开一张。这在当时成都各大院校是独有的。《燕京新闻》是学生实习报纸,一切工作由学生负担。一、二年级学生做采访,学习当记者;三年级学生负责编辑、翻译外电;四年级学生两者都做,但主要负责报纸言论,包括社论、短评、时评、杂文等的撰写。还有报纸的经营管理,如广告、发行,也交学生去做,这是对学生全面的学习锻练。

《燕京新闻》主要报道学校新闻,尤以高校新闻为主。当时成都华西坝集中了五大学,[5]所要报道的新闻层出不穷。许多专家学者也都为刊物写稿,这与蒋荫恩有很大关系。他作风民主,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才能,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要客观公正,竭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燕京大学在成都四年,于1946年暑期复员北平。

(二)四川大学新闻教育的积极与徘徊

四川大学于1939年5月11日成立新闻学研究会,1940年10月研究会出版《新闻学报》,为不定期刊。该刊在第1辑《发刊词》中说:“我国研究新闻学术的只有中央政治学校、复旦大学、燕京大学的新闻学系,本会虽说不上是专门研究新闻学的机关,但我们集合了爱好新闻学的一群,从事新闻写作,以实地的经验,作为研究的基点,以时代的需要,作为立论的中心,以全国一致拥戴抗战建国最高原则的三民主义作为共同的信念。”在这一期的“编后记”中还说:“新闻学术在抗战洪流中,我们觉得实在有深切研讨的必要,尤其在国际宣传战中,新闻是一种最切实有效工具,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今日,我们更迫切需要发挥新闻宣传的威力。”这就是成立新闻学会的目的。在这一期里,发表有校长程天放的《抗战与新闻纸》,川大三青团支团主任任觉五的《几点愿望》,川大总务长傅况麟教授的《学校新闻之写法》,《新新新闻》主笔、川大政治系毕业生余戾林的《中国报纸之回顾与展望》,以及川大学生所写的《战时新闻纸之重要性》、《报纸下乡问题》、《理想中的新闻纸》、《读报与剪报》、《踏入新闻界的门限》、《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几种条件》、《开拓地方新闻事业之检讨》,显示了初步研究的成果。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看作川大新闻教育的发端。遗憾的是,四川大学当时并没有抓住时机成立新闻系,进行系统、正规的课堂教学。

1944年2月28日,国民党教育部以高字第9882号文,准予川大附设夜校。同年秋,夜校设立新闻选科(单科),一年制,但学生未行入学考试,造成学生水平悬殊,影响教学。1945年秋加以改进,选科也必须参加考试,录取后方可入学。当时正是抗战胜利,各大学开始复员,聘请教师困难,上课以讲座为主。由蒋荫恩讲新闻学概论,冯列山讲新闻写作。担任讲座的还有丁作韶、陈斯孝、陈国华等。1945年12月9日,新闻讲座班学生成立学府新闻社,出版《学府新闻》,作为实习园地。1946年在新闻讲座的基础上,招收新闻专修科学生。1946年度第一学期招36人,选科生6人,至第二期新闻专修科学生27人。曾聘孙伏园讲新闻与文学,及报刊各种文体研究。1946年11月4日,在新新新闻社文化会堂新闻专修科成立新闻学会,学生每周日上午8至10点举办专题研究,使课堂与报社很好结合。然而好景不长,川大夜校奉令于1949年秋停止招生,在校学生送毕业为止。

纵观川大的新闻教育,始终没有正规化,只在低级层面徘徊而失去机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对新闻教育重视不够。黄季陆担任川大校长以后,雄心勃勃,曾想把四川大学办成“万人大学”,增设院系,扩大招生,其中在文学院设新闻系,但却以“条件不成熟”,未得教育部批准而作罢。

四、战后四川新闻教育的缩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原迁川的机关、学校等陆续复员原籍,四川一下冷清了许多。新闻教育虽未中断,但已不是原来一派繁荣景象,无论是学校数量、学生人数、教学规模都大大萎缩。只在重庆,新闻教育还在延续着。

(一)重庆建国新闻专科学校

许多报社及新闻从业人员战后大都南返北上,重庆新闻界出现青黄不接。为了促进重庆新闻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急需筹办一所新闻专科学校培养人才。《陪都中央日报》总编辑王抡楦首先提出办新闻专科学校,得到重庆各报支持,即组成校务委员会筹办,参加的有《大公报》、《国民公报》、《世界日报》、《陪都中央日报》、《和平日报》、重庆中央通讯社、重庆市新闻处等单位,由王抡楦负责主办。学校在1946年末开始招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大专同等学历青年,经考试入校,学习时间两年。两年后成绩合格者由重庆市教育局审定备案,并发给毕业文凭。

学校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报人、学者、教授任课。《大公报》编辑主任顾建平,《世界日报》总编辑王国华讲新闻编辑,《国民公报》总编辑曾俊修和王抡楦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大众晚报》主笔施白芜讲评论写作,漫画家高龙生讲新闻漫画,美国新闻处翻译讲新闻英语,老报人杨中慎讲新闻史,《陪都中央日报》营业部主任解某某讲广告学和报业经营管理。每周还聘请新闻界名家《大公报》的王文彬、《世界日报》的陈云阁、《时事新报》的王研石等,到校讲时事评论、世界新闻思潮等,很受学生欢迎。学校办有“日日新闻通讯社”,作为学生实习阵地,后又增办“建国新闻通讯社”,历时三年多。

该校带有国民党办学的政治色彩,共办两期,毕业学生近百人,约1950年停止办学。

(二)重庆社会大学新闻系

这是一所与其他大学完全不同的大学。由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等托请,经陶行知同意,出面组织创办的。学校创建于1946年1月,开设政经、文学、教育、新闻四系。

社会大学以职业青年为招收对象,不公开向社会招生,而是须由进步的关系人介绍方能报名入学。陶行知为校长,李公朴为副校长。就是这样办起来的夜大学,经费拮据,因陋就简。学校经费主要是中共南方局拨给的开办费,陶行知生活教育社向社会的募捐,还有向学生收取不多的学杂费。陶行知说,社会大学的教育宗旨,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即“要使人民头脑觉悟,自己起来作主人,自己团结起来,联合起来,要不让公仆造反,要公仆为老百姓服务,去谋求自己的解放,达到捣毁旧的、痛苦的地狱生活,创造新的世界,新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新的人民大学之道,就是社会大学的宗旨。”学校以人格教育、知识教育、组织教育、技术教育为方针,而人格教育为其核心。

根据教育方针,课程设置有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公共必修课是全校各系一起上大课,翦伯赞讲授中国通史,华岗讲中国近百年史,邓初民讲时政问题。另外还开有专题讲座,每周六举行。周恩来曾到校讲过“形势与任务”,秦邦宪讲“辩证唯物论的法则”,邓发讲“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工业和劳工政策”、“欧洲职工运动”,于怀(乔冠华)讲“国内局势问题和国际局势的关系和影响”等。专业课新闻系第一学期开设新闻学概论、时事分析、社会研究、报馆管理、美国新闻事业、苏联新闻事业,分别由陈翰伯、张友渔、宣谛之、于刚、章汉夫、潘天觉讲授。第二学期开设新闻写读、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学概论与时事分析,分别由丁易、李光治、田伯萍、张友渔讲授。

学生除上课外,成立有互助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还有各种专题研究组,学生自由选择参加。各系都办有墙报,新闻系在第二学期还办了油印的《社大新闻》。更可珍贵的是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其中有一些学生原本就与地下党组织有联系,在党领导下开展地下斗争,而社会大学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1946年重庆发生“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事件”,社会大学都组织同学参加组织和保卫工作。在1947年初的“抗暴运动”中,社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和宣传活动。

社会大学创办时未向当局办理登记注册手续,1947年3月1日被查封,仅存在一年零两个月,前后有学生二百多人。学校被封以后,地下社会大学仍存在一段时间,先后成立“社会大学革命行动委员会”、中共社大地下党支部,领导和组织社大学生开展革命活动,有的参加了第一、二、三代《挺进报》的工作。在白色恐怖下,惨酷的地下斗争,社大同学有14人牺牲,其中在新闻工作岗位上牺牲的有胡作霖(《新民报》记者)、单本善(《陪都晚报》编辑)、钟奇(《和平日报》记者)、张永昌(《国民公报》记者)。

(三)私立南泉新闻专科学校

该校创立于1947年,校董事长是辛亥革命元老但懋辛,校长马大刚,是政大法政系1942年毕业生,原政大子弟校立人中学的教务主任。立人中学随政大迁回南京后,马大刚便利用立人中学校址,呈请重庆市政府教育局立案,办起了南泉新专。学校教务工作由时任《中央日报》的总编辑王抡楦负责,任校主任。学生来源主要招收高中毕业或肄业生。专业课程设有新闻史、新闻学概论、逻辑学、编辑学、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业管理等,所用教材是复旦、燕京、政大三校新闻专业教材的综合。任课教师有著名学者、报人穆济波、吴先忧,原政大的原景信,以及重庆新闻界的王国华等。学生在校期间,都不同程度接受了中共地下党的教育,有的还加入了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不少人成为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该校到1950年底结束,历时三年。

(四)私立重庆西南学院新闻系

私立重庆西南学院新闻系曾得到中共南方局的支持,参加办学的有民主党派人士。学院于1947年春季开学,文、史、新闻为一个系,统称文史新闻系,新闻系有学生近百人。到校任课的有马寅初、陈豹隐、潘天逵、罗克汀、马哲民、聂绀弩、甘祠森、孟超、邹绿芷等,张兆麟讲新闻学概论和采访学。

新闻系很重视实践,学生中办有大量壁报,如《清明》、《茶馆》、《文谈》、《十月》、《星火》、《评论》、《曙光》、《黎明》、《夜莺》、《旗杆》等,还有油印的《学习》。这些刊物评论时政,交流学习心得,揭露社会黑暗。通过办壁报一方面锻炼学生编采写能力;另一方面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斗争。1947年10月,新闻系还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读书、交友、讨论时事等活动。新闻学研究会出有《西南学报》,由学生会员轮流担任编辑、采访、印刷等工作。1948年6月研究会负责人之一周鸿钧被国民党逮捕,后牺牲。其他一些进步同学转移,研究会即停止活动,共出《西南学报》油印三期,铅印六期。另外新闻系还安排学生到《商务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实习,都使学生受益颇多。

五、四川新闻教育发展的特点

四川新闻教育从萌芽到发展再到缩退,这样的变化历程,外因起了很大作用。抗日战争期间,新闻教育必须适应非常时期的变化和一切服从抗战的需求。由于四川所处的战略地位,新闻教育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特点。

一、四川的新闻教育自发韧以来,战前一直处于裹足不前状态,这与四川地域的封闭性、新闻事业的落后有关。

二、抗战时期四川新闻教育呈现飞跃发展的局面,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唯独四川。因为战时四川人员、物资、技术高度集中,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新闻教育的发展就是如此。

三、抗战改变了原来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快速培养人才,以适应战时特殊情况下的需要。在学习时间上长短结合,有四年制、二年制、一年制和短期训练班,因需施教。

四、教学内容增加了战时情况下,对特殊技能的培训,如速记、打字、广播、无线电技术等,还有英语,是对外宣传、交流的需要。总之,培养学生成为多面手,以适应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五、在教学方法上,战时更加注重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各校的新闻教育,特别重视安排学生实习,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条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摸索、体会、积累,经受磨砺,从而获得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丰富自己。这样,当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六、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突出。媒体人或社会要人、学者等走进来到校兼课,或开讲座,谈他们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发表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对学生是最好的启发教育。同时加强了教学与新闻单位的联系,便于学生走出去实践和工作。

七、新闻教育重视对学生思想和品格的教育。要求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心抗日战争,关心国际风云,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学生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对人生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八、四川的新闻教育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格局。当战争结束,四川失去战时中心和大后方地位以后,优越条件消失了。但是,经过八年抗战的洗礼,四川在各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战时带给人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是潜移默化。

综览四川新闻教育走过的历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积累了办学经验,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都值得今天学习、借鉴和研究。总之,战时、战后共12年,带给四川的是正能量,值得珍惜和总结。

标签:;  ;  ;  ;  ;  ;  

四川新闻教育的起源、繁荣与退出_新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