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以及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进行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并总结有效防范策略。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低职业风险,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394-02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重要部门,为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后盾,其工作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1]。不过因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中存在较多风险隐患,如果没有准确识别并处理这些隐患,可能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安全形成威胁。本研究对我院22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职业风险隐患,总结有效的防范策略。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我院2018年在岗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为对象进行调查。全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都是女性,年龄在25~53岁之间,年龄平均为(35.82±3.36),在岗时间1~8年,平均在岗时间(4.12±1.62)年。
1.2 方法
利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认为的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内容中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其中物理性因素中又包括粉尘危害、环境因素、污染针具和锐利器械刺伤、热源损伤、噪音因素,化学性因素又包括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调查人员指导护理人员直接在认为的隐患上勾选,收集问卷进行分析。
2.结果
22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认为物理性因素方面的隐患最多存在,占50%,其次是生物性因素方面的隐患,占36.36%,最后是化学性因素方面的隐患,占15%,具体见表1。
表1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分析(名,%)
3.讨论
3.1 职业风险隐患分析
3.1.1生物性因素 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潜在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主要是因为每天都需要与各类受到污染的分泌物接触,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病原菌会感染皮肤黏膜或者眼睛等部位。另外也可能出现利器损伤,在回收、清洗以及再包装中各种利器可能刺破护理人员皮肤,引起暴露导致多种传染性疾病。
3.1.2化学性因素 消毒供应室含氯消毒剂应用非常广泛,皮肤直接与其接触会有明显灼痛感,导致过敏。另外消毒供应室中的环氧乙烷也是一类潜在危险品,如果空气中浓度在3%以上,有爆炸可能[2]。经气道吸入可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可能由于肺水肿威胁生命安全。
3.1.3物理因素 (1)噪音:消毒供应室中因为有多种仪器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如果没有安装隔音、消音装置,护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就可能出现听力损伤、睡眠障碍、噪音性耳聋。(2)热源:消毒供应室需要进行高温洗涤,护理人员在高温且潮湿环境下工作,需要消耗较多体力,状态会较差,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灭菌后金属架仍有较高温度,容易导致烫伤。(3)环境: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因为仪器、设备较多,会显得室内比较狭窄,且比较封闭,设备使用会散发热量,敷料灭菌会有刺激性气味,护理人员长期在高温、刺激性环境下工作,容易出现多种不适感[3]。另外消毒供应室内的粉尘也是比较明显的风险隐患。
3.2 防范策略分析
3.2.1做好生物因素方面的防护 科室在用完器械设备后要初步进行冲洗,物品回收均要定位放置,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戴好防护设备,严格做好手卫生,使用时刷子必须保证低于水面,防止水滴飞溅导致交叉感染。各种带管腔的器械冲刷时要戴面罩防护。
3.2.2物理因素方面的防护 消毒供应室要安装空气调节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高压蒸汽灭菌经专人负责操作,区域内安装好排风扇以及净化空气装置,尽可能安装消音设备以及降温装置。护理人员要严格做好消毒灭菌操作,灭菌后锅门开启时人应站在门旁,避免被锅内涌出的热气烫伤。
3.2.3化学性因素方面的防护 应用臭氧消毒时要保证室内无人,检测时要戴好防护镜。环氧乙烷的防护灭菌器要安装在专用灭菌室内,保证良好通风、远离人群、有独立排风系统。
3.2.4锐器伤的防护 回收各种利器时,要戴好防护手套,尽量利用钳子夹取,并且传递时应该利用硬质容器。如果不小心被刺伤,马上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利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利用碘伏消毒后包扎。
【参考文献】
[1]曹函.针对性监管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80-181.
[2]陈娜娜.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61-261.
[3]颜方.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应对措施浅论[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654-10655.
论文作者:岑日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隐患论文; 因素论文; 风险论文; 防护论文; 化学性论文; 职业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