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苏中崛起_苏北论文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苏中崛起_苏北论文

加快经济发展 促进苏中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中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2)02-0020-05

一、苏中经济发展现状

苏中包括南通、泰州、扬州三市及所属15个县(市),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9.9%,人口1737万人,占全省24.1%。

苏中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写下辉煌的一页。南通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清朝末代状元、民国政府的首任实业部长张謇在南通兴办了纺织厂和通州师范学堂,是兴科技、办教育的先驱者。扬州则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隋唐明清时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唐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左右着全国的经济文化形势,其繁华和风采被历代文人传唱,“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就是最好的写照。泰州素称“汉唐古郡,淮海名区”,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等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苏中七战七捷和著名的黄桥战役展现了苏中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GDP总量达1 621亿元,人均GDP9 360元,大大高于全国年均水平。苏中地区总体上已开始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苏中滨江临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苏中经济发展对于江苏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南通、扬州、泰州的GDP分居全省第4、8、10位,最高的南通比苏北最高的徐州多85亿,最低的泰州是苏北宿迁的2倍,财政收入南通比徐州多6亿,扬州、泰州与苏南的镇江不相上下。苏中15个县(市)GDP均超过50亿元,11个县(市)在全省前30位。南通、扬州、泰州市区的GDP均超过100亿,人均GDP23 080元,超过了整个苏南的平均水平22 244元。南通的出口额居全省第三,超过了南京、常州、镇江,对外劳务承包营业额占全省第一。苏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7 27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8元,城镇居民人均储蓄6 29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1元。

由上可见,苏中经济发展对于增强全省的经济实力作出了很大贡献。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苏中的现代化。但是,近年来,苏中的发展速度减慢,与苏南的差距拉大,工业经济的地位下降,利用外资数额减少,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低于苏北,因此加快苏中崛起,呼应南北发展,发挥苏中的关键作用,已是当务之急。

二、加快苏中经济发展的意义

加快苏中经济发展,就是要发挥苏中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推进开发开放,培育优势产业,扩大经济总量,壮大综合实力,努力使苏中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发开放的新亮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区域。具体说就是到2005年,人均GDP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经过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苏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上新台阶,加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快。

加快苏中经济发展,对其自身和全省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对其自身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过热到“软着陆”以后,苏中的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1996~1998年的增速基本上是全省的最后几位,到1999年、2000年位次才稍有提高。2000年,苏中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80%,财政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0%,而且,苏中与苏南的差距在扩大,与苏北的差距在缩小。“九五”期间,苏中GDP年均增长10.4%,低于全省及苏南、苏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4%,低于全省及苏南、苏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低于全省及苏南;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从1995年20.4%降至2000年17.5%,利用外资2000年只有3.32亿美元,只是1995年的45%,是苏北同年6.9亿美元的一半不到。南通的经济总量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原来为第6位,现退至第10位,扬州的经济与镇江原来基本持平,现在镇江已超过了扬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态势下,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地区如果不加速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十五”计划和新世纪的开端,在我国加入WTO,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形势下,苏中必须抓住机遇,迅速崛起,才能摆脱现在的被动局面,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重现昔日辉煌。

对全省而言,苏南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等机遇,经济发展已步入良性循环,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全国开放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对江苏现代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苏北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快速崛起,赶上全省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困难。苏中已有一定的基础,各方面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如实现快速崛起,到2005年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约17 800元,(按照目前的速度只有15 300元)GDP总量将会达到3 200亿元(比现在预测水平多430亿元)。这不仅加快了全省现代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融入苏南经济板块以后,可以将上海浦东和苏南的辐射龙头作用接受过来,传递到苏北,实行产业的梯度转移,为加快苏北的发展,为全省初步实现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个发展目标虽然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但还是能够实现的。这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中曾经历过一次快速发展的时期,南通的开放经济、扬州的“规模经济”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苏中没有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和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发展速度一度减慢了。但到了1999年和2000年,苏中三市已从低谷中逐步走出来,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扬州工业利润从2.7亿增加到16亿,增长4.94倍,增幅全省第一。2000年,苏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利润增长48.4%,亏损额下降3/1。这说明,只要苏中各级领导和全区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奋战,实现这个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三、苏中经济发展的优势

苏中经济发展速度虽一度有所减缓,但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苏中经济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均CDP超过1 000美元,正处于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中的人均收入560~1 12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即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期。

2.苏中传统产业的优势较为明显,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较强。南通的纺织、服装、化工、食品、机械、电子;扬州的汽车、船舶、电缆、精细化工、食品;泰州的车、机、器、化、食五大支柱产业都有较好的优势。仪征化纤、江苏油田、春兰空调、亚星客车、扬子江药业、宝胜电缆等企业集团在全省、全国都有一定的优势。

3.苏中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较为优越。苏中地处江淮之间,气候适宜,水网密布,农业、水产、海洋等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较高,是我省粮、棉、油、肉类、水产品的主要产区。兴化是全国产粮大市,启东、通州、如东是产棉大市,海安、如皋、泰兴是肉类生产基地,兴化、高邮、宝应是水产品基地。此外,薄荷油、花木等经济作物在全国也享有盛誉。与此相联系,苏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较为发达,为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

4.苏中制度创新已见成效,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2000年,苏中国有企业改制90.5%,乡镇企业改制85%,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2.2%,高于苏北57.1%的比例,私营工业增加值比重10.2%,高于全省8.1%的水平,体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南通65%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独立的技术研发机构,现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4个,还有3个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扬州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9个,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新产品占54%。泰州市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建立了3个博士后工作站。

5.苏中投资状况较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近年来,苏中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水电气供给充裕,金融通信电子信息发展很快,苏中15个县(市)均于1998年迈入小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苏中区位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和开放力度的加大,对国外和省外资金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加大。

苏中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每平方公里有交易市场7.3个,(苏北只有4.2个)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很大进展,初步建立起一个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型体制。

四、加快苏中发展思路分析

要加快苏中发展,必须跳出自我积累、自我扩张的传统模式,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在发展思路上,有多种方略可供选择,如高新技术带动、加快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产权制度改革、经济国际化等等。毋庸置疑,这些思路都是可取的。笔者认为,针对苏中产业结构层次低、自身投资能力不足、外向带动作用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必须“以外促内,以内引外”,即引进外资、台资、民资,接受上海、苏南经济动力的辐射和转移,“釜底加薪”,同时进行存量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经济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

1.建立跨江经济联合体,主动融入苏南板块。为了更好地接受上海和苏南的经济辐射,在长江天堑“瓶颈”制约逐渐减弱的前提下,可以组建跨江的经济联合体。根据地域因素,拟分别组建常镇扬、锡泰、苏通三个经济联合体,由相关市(县)的负责人组成工作委员会。根据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排出其比较优势。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指导下,制定联合体的总体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联合体内应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实现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最优化配量。比如将引进(或现有)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布局(或转移)至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将高耗水企业布局(或转移)至沿江(河、湖)地区,将运量大的行业布局(转移)至港口或交通枢纽地,等等。这样,既为苏中快速崛起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为苏南经济水平的提升拓展了更大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空间,使苏南对苏中的辐射作用现实地展示出来,达到扬优避短的效果。而且,此举为今后苏中、苏南融为一体,乃至组建跨江中心城市(如镇江—扬州中心城市、江阴—张家港—靖江中心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整合产业链,发挥关联效应。产业之间的关联,是由供给和需求所维系的。但维系的方式却因各产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钢铁业而言,它与汽车制造业的关联是前向关联关系,而与煤炭采掘业的关系是后向关联关系。采煤业—钢铁业—采矿设备制造业—采煤业就是环向关联关系。它虽不受区域和行政管辖的限制,但各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关系却必须考虑空间距离的远近。一个地区内的各产业之间如果由相近的产业链连接在一起,将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2](p.82)要促进苏中迅速崛起,可以将苏南、苏中的产业链进行整合和延伸,分成几个产业群,加强各产业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将苏南的产业链向苏中延伸。苏南的支柱产业可以将其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的企业设在苏中,或将苏中的有关企业整合在产业链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苏南对苏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有数十个外商投资的电子电信企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这些企业的电子产品需要大量的零部件。根据苏中地区同类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可以生产其中的某些零部件。这样,既可为苏中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也可降低苏南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3.加快引资、引智步伐,扩大动力源。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资本逐步把投资方向瞄准中国。我国台湾岛内由于政局动荡、经济不振,台商也将资本向大陆转移。这些资本的首选地区是沿海地带,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很多已在苏南生根。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的民间资本十分充裕。由于目前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这些民间资本大多沉淀在金融机构,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和机遇。广东、浙江和苏南一批先富起来的中产阶层正在寻求有利的投资对象和目标。在上海、苏南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昂贵的情况下,苏中就具有了引进外资和民资的优势。要把这种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资本投入,苏中的各级领导必须要更新观念,修订政策,营造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特别是要降低资本进入门槛,做好投资客商的各项服务工作,让资本注入可望得到优厚的回报。”[3](p.125)不要斤斤计较土地批租、各项税收等眼前收入,而要着眼于资本投入后吸纳剩余劳力,促进相关联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可能带来新技术、新经验等长期的、全局性的效益。只要我们创造一个“零门槛进入、全方位服务、低成本运营、高收入回报”的投资环境,筑好温暖的居室,就一定可以引进大量的外资和民资。同时,还可以让同一家资本在苏南、苏中分设厂区,加强苏中与苏南的联系,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针对外出深造的苏中子弟大多“学成不归”,现有人才也“大雁南飞”的现状,要消除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制约,必须要有政策激励。苏中三市政府要积极仿效苏南的做法,在户口准入、家属安置、子女入学、购房置业等方面制订更加优惠的特殊政策,让高层次人才感觉到求贤若渴、求才心切的诚意。这样凤凰才会下高枝。用人单位也要给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和空间,摒弃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引入按技术、专利、无形资产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新机制,树立“引进一个能人,带来一项科技,打响一个品牌,搞活一个企业”的新观念,心悦诚服地让高层次人才先“富”起来。近期内,可以启动“借鸡生蛋”策略,即高薪聘请苏南和上海等地的高科技人才兼职兼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解燃眉之急。

4.援助弱势地带,扶持主导产业,提升整体经济实力。苏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将苏中分成北、南两片,差距较大,在苏中区域内部必须实行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路径,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对北7县(市)和黄桥老区,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借助水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立体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使其成为上海和苏南的粮棉油菜肉和水产品的供应基地。要借助扬州大学和里下河农科所的农业科技优势,在更新品种、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建立一批乡镇企业或接受苏南乡镇企业的转移,与劳务输出一起,成为北7县(市)剩余劳力转移的两个轮子,推动当地经济向工业化迈进。

对工业基础较好的南8县(市),要分析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重新整合资金、资源、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将现有产业放到国际竞争大格局中去重新定位。对于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增长速度快、关联效应强的优势产业要倾全县(市)之力将其做大做强,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扶持主导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并以其为龙头,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关联产品的发展。扶持主导产业的落脚点应是主导产品,主导产品应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因此要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促进高新技术和适用先进技术的发展,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能力。

苏中传统产业有一定优势,为了让其焕发青春,必须调整存量结构。存量结构调整必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一般性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要立足于“退出”而不是“解困”和“搞活”。政府可以出售国有资产以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并筹措部分资金用于增量的发展。要结合引进外资、民资、台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凡是边际生产率低的行业和部门,可以将土地、厂房等转让(有偿或无偿)给新的投资者,投向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更高的领域,以适应全球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

要利用苏中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路、桥”经济,逐渐与苏南融成一体。“水”,指南水北调和海上苏东工程,要抓住机遇,以两大工程为契机制订规划,上马一批配套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利用濒江临海通河的优势,接受上海、苏南的高耗水、大运量的工业项目的转移,把增量做大。“路”指京沪、同三、沿江高速公路,新长、宁启铁路和运河水道;“桥”指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及拟建中的常泰、苏通过江通道。发展路桥经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沿路、沿桥地区建立产业带,在产业带内集合资金、技术和信息,发挥聚集效应,加快路桥沿线的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并进而发挥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二是通过路桥建立多种便捷的通道,加强与上海、苏南的联系,尽力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为提高苏中地区的输出效应,拓展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同时,便捷的交通缩短了空间上的时差,加快了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的流动性,可以为各种生产要素在苏中地区的聚集,为上海、苏南的产业转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由上可见,只要苏中地区充分认识自身的比较优势,抓住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用“以外促内,以内引外”的思路来加快发展,迅速壮大经济实力,苏中的快速崛起将指日可待。

收稿日期:2002-01-20

标签:;  ;  ;  ;  ;  ;  ;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苏中崛起_苏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