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危机论文,机遇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在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日益演变成国际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受到极大冲击的严峻形势下,《银行家》杂志社召开2008年论坛是积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讲,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所以,我想《银行家》杂志社举办中国银行家论坛,正是这样一种集思广益,大家献计献策。让我们来共同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共同捕捉和把握机遇,赢得我们更大的发展。
我建议各位有时间的话,认真地阅读2008年12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中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通稿比12月10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口播稿内容更完整。口播稿大概只有两三千字,而《人民日报》的新华社通稿约有六千字,希望各位认真研读。我看到国际媒体对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仅仅是公布出来的六千字的内容,也比世界许多国家目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都要完整、准确、切合国情。我希望各位有时间一定找来看一看。那里面就是中央最新的精神,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基本的判断、最完整的判断,也是指导我们明年工作的一个总的部署。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如果各位仔细一点的话,能发现我的措词,把机遇摆在挑战前面。这个题目实在太大,我只能择其要点,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谈一谈我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另外,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国际经济的发展演变和趋势,结合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着重从机遇与挑战,来阐发我的一些看法。
当前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或者说世界经济面临急剧下滑的风险,或者说实体经济已经或者将面临更严重的冲击。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如此之严重?为什么说它是百年一遇,确切地说是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世界范围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它具有深刻的背景。刚才王松奇同志在开幕式的简短致辞里,已经把国际经济目前的状况扼要地做了勾画。2008年世界经济由于还有像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作用,世界经济还不至于跌得更大,它还有超过百分之三的增长,按照IMF2008年11月6日的预计是增长3.7%。IMF估计美国有1.4%的增长,日本有0.5%的增长,欧元区的增长率是1.2%。由于美国经济局已经宣布从2007年12月起陷入衰退,日本估计它只能增长0.1%,欧洲那些国家也只能增长不足1%,包括德国增长0.3%~0.4%,美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在1%以下。因此,2008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IMF的预计可能是高估了。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在9%以上,中国今年对世界GDP的贡献率将达到45%,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2007年,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对当年新增的GDP那一部分高达25%,2008年将达到45%。因为发达国家明年要全部进入衰退,都是负增长。负增长对世界经济GDP没有正的贡献,就全靠这些新兴经济国家,而中国明年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不管现在有一些国外对中国过于悲观的经济学家怎么预测,我们有这样的信心。2009年,全部发达国家进入负增长,IMF估计世界GDP的增长率为2.2%,世界银行预测只能增长1%,联合国也说只能增长1%。在这1%里面中国的贡献率恐怕就是接近70%。我们今年的GDP将会大幅度增长。2007年中国在世界各国GDP总额的排序,和德国差不多,排在世界的第四位,它是3.29万亿美元,中国是3.28万亿美元,差一点。美国第一,13.81万亿美元,日本是4.38万亿美元,德国3.29万亿美元。而2008年,中国GDP要超过4万亿美元。在这里有两个因素,因为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急剧下滑,它们只有零点几的增长,不到1%,中国有9%以上的增长,这是可以预期的。我们1~3季度增长了9.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年继续保持升值态势,今年只剩下17天了,人民币汇率到昨天收市的时候是6.845元人民币兑1美元,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升值了13%,这样一个变化使得中国的GDP按美元折算大幅度提高,超过4万亿美元。可以测算,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可能达到3000美元了,2007年是将近2500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曾经在新世纪初规划,到2020年的增长目标是4万亿美元、人均3000美元,我们2008年提前实现了。2009年中国的发展步伐仍然是稳健的。
79年前发生的那一场经济大萧条给世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大萧条之后,经济危机必然产生政治危机。1933年3月,罗斯福上台,他搞了两个“百日新政”。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通常认为的大萧条,真正所谓治愈要到1941年,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恢复到大萧条之前的水平,则是在1954年。
所谓大萧条之后,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地方,开了一个会,当时有44个国家政府的代表参加,共同研究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会议的结果,产生了三大世界经济组织,就是今天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当时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当时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从此,确定了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基本游戏规则。当时实行的是美元和黄金挂钩,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处理“大萧条”及至战后到70年代前期,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几十年里采用了凯恩斯主义,政府的财政政策和干预经济的能力较强,美国爬上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战后至上世纪50年代,美国GDP几乎占世界的一半,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保持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但是,到1970年时,随着美国打了几场战争,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财政赤字急剧增加,黄金储备急剧下降,爆发了两次美元危机。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在1971年8月黄金储备只剩102亿美元的时候,宣布废除美元兑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这个体系一解体,也就意味着美国可以不受制约地发行美元了。美国利用货币发行权,不断滥发货币,导致美元不断贬值。1985年到2000年,美国的实体经济只增长了50%,而它的货币发行量增长了三倍,也就是实体经济的六倍。
在战后的美国,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出版。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被称之为后凯恩斯主义,应该说是凯恩斯的忠实继承者,同时也发展了凯恩斯主义。战后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一直统治着西方,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理论。但是这个经济理论到了7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它就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挑战。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经济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随着政府监管的削弱、创新能力的增强。监管和创新的关系是这样的:监管多了,创新可能就少了;监管弱了,经济的活跃程度就增加了、创新可能也增加了。
在1970年代中后期之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地走到前台,这些理论逐渐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理论。格林斯潘就是一个坚定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维护者、捍卫者,强调政府或者监管部门不要过多地干预经济本身、监管金融自身的运作。所以,如果要找金融危机的源头,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没处理好是其中之一,它不是全部原因,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我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第一个原因,是理论上先出了问题,理论上走得过于偏了。从后凯恩斯主义转变到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占了上风以后,社会所崇尚、所遵循的,包括政府所遵循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大家都知道,格林斯潘从1987年8月做美联储主席,历经四任美国总统,换成伯南克的时候,已是2006年初。在格林斯潘任内的18年半时间里,他一直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以应当讲,2008年9月15日之后,金融危机进入第二波,美国的一些报纸、杂志、评论家开始攻击,或者说把格林斯潘从天上摔到地下,那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当然,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他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他要承担他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这18年半,与他的货币政策、与他的监管当然是有关联的。
第二个原因,美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脱节。大家都知道,美国人从来是超前消费、借钱消费、过度消费,它到目前为止所谓国民储蓄率是负的,小布什上台的时候还有8%。它没有钱的时候就到世界各国去借,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储蓄和消费完全背离,这是造成它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信用卡,80年代在美国,信用卡消费是非常严格管制的,我们中国留学生那时候刚刚迈出国门,到西方、到美国去留学,想申请一个信用卡是难上加难。到了90年代初,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再去办信用卡的时候,不是说办不下来,一张信用卡至少办一两年。到了新世纪2000年以后,在美国办信用卡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中国学生一住进学校,马上大小银行的业务员、推销者都跑到你的宿舍,主动地上门服务,不到一个礼拜就办成了,鼓励消费。
第三个原因,就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问题。基于次贷的次级债,被那些所谓的信用评级机构高估了实际评级。我看这些信用评级机构是为虎作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8年5月26日表示,已开始调查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要求它们提供评级方法,解释结构金融产品评级纠错的方法和程序,及其采取的纠错措施。现在是“救火”,还顾不上惩治这些机构里的违法违规者。该怎么处罚是后话。包括那些投行、基金公司,现在五大投行要么破产倒闭,要么被政府接管,要么改换门脸,过去都是“驰骋”华尔街的。所以,我讲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搞过度了、过头了,里面掺着一些金融高管的私利。成千上万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金融衍生产品,一层套一层,各种各样的包装,然后让那些不知情的各国投资者去买。这些人甚至还有一套理论,叫民主资本主义,包括一些美国政府的高官也在鼓吹“居者有其屋”。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买了房子,最后偿还不了贷款,难道这些金融家、银行家心里没有数?美国的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不力是事实。全世界金融衍生产品的总值是多少呢?据不完全统计是550万亿美元,美国就上百万亿美元,美国GDP才13.81万亿美元,相比一下是什么概念?
第四个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虚拟经济那么大的规模,美国的实体经济部门只占GDP的18%,这些年一直是在萎缩的。汽车三大巨头出问题,到现在也谈不下来救治方案。14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又被参议院给否决了,布什政府还在想其他的办法来救助,所以美国股市2008年12月12日略微收了一点红盘,增长了百分之零点几。前一天美国股市大跌。应当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过度膨胀,泡沫不能吹得过大。当然我们和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是虚拟经济或者说金融创新、金融改革才刚刚起步。我们是一个金融发展不足的问题,我们不是过度的问题,我们是应当如何在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培养金融人才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事业。就是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所讲的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是重点。我们的证券,包括债券,我们各大商业银行的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的发展,我们很多的金融业务,都还没有充分展开。所以,我们的金融,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完全反映实体经济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吸取它的经验教训,处理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事业,这是毫无疑义的。金融危机动摇不了我们的信念,改革开放仍然是我们战胜金融危机的巨大动力。我们和美国的国情、和它的发展阶段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因噎废食,简单加以类比。
第五个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旧的国际金融秩序在里面起了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旧的国际金融秩序是从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产生的。美元现在在全球的外汇储备里面仍然占64%,虽然这些年在下降。随着欧元1999年的问世,它的增长幅度很快,现在欧元已经占到26.5%。欧元占比上升,从过去的只占17%、18%,上升的幅度很快;日元占比下降,日元只占4%到5%;英镑占4%左右。所以美元占64%,仍然很高。怎么才能保持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恐怕在国际金融组织里面,应当更多地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说话的地方、说话的分量,增加表达意志、发挥作用的程度。改革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运行模式,这已经提到议事日程。20国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的峰会,这些问题已经多多少少地被列入了。欧盟是积极的,美国是不积极的。
应当讲,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机遇与挑战并存,处理得好,一定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也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什么这样讲?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再过几天12月18日中央要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隆重大会,这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从中走过来的。我们现在有30年改革开放奠定的强大物质基础,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刚才我说了我们的GDP增速,我们在这30年里有几个非常值得骄傲的数字。我们有连续超过两位数增长的两个五年,这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达到30年高增长的,过去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韩国。我想,中国在未来仍会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是会有希望超过它的。韩国有30年、日本只有20年持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们29年平均年增长9.82%的又是最高的,日本和韩国是百分之八点几,接近9%。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中国占世界GDP仅1.8%,恐怕2008年我们要占到世界GDP的7%,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我想,我们有战胜这场金融危机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我们有坚强的党中央领导,政治和社会大局稳定,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我们把握好这种机遇,还可以从一种“倒逼机制”中寻找力量。市场不好、国际贸易环境不好,我们庞大的加工工业正好可以借此进行结构调整,进行转型升级,来加强我们的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优化我们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城乡结构、东中西地区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确实,我们进一步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的增长空间十分广阔,可作的文章很多。
我们在“十六大”的时候,提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我体会这就是一种“倒逼机制”。引进国外有利于发展的先进理念、科技装备、管理经济的经验等等,对我们是有参照、推动、激励作用的。我们在2001年加入了WTO,2002年召开了“十六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种“倒逼机制”,六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应该可以视作一种“倒逼机制”,逼迫着我们不得不进行调整。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了,轻松的日子不好过了,轻易就能赚得很高利润的情况不太容易了,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要有自主品牌。我们的产业竞争力,恐怕也得要做一些必要的收缩、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用科学发展观,用更加保护生态、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用低碳经济的一些做法,来改造我们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结构。所以应当讲,我们在金融创新、金融支持里面,恐怕要更多的支持这样一些产业的发展。
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在改革的层面上,仍然有大量的文章可做。比如说我们已经确定要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已经议论了很多年,而且在东北及其他一些城市做了试点,但是这次就要在全国推开了,这不是机遇吗?燃油税的改革,也是议论了十多年,都没有下决心,现在这种机遇来了。化危机为机遇,确实我们有很多可以发挥优势、取得成功的方面。
最后,我用几句话对参加这次2008年《中国银行家》论坛做一个小结。我国金融业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危机中,应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在面对这次经济困难的时候,在调整当中,恐怕金融创新要为扩大内需唱重头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灵活审慎、协调把握好。一场涉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要让它真正走出来,一定要有一个大的科技突破、科技创新。而在中国,推动这种科技创新的力量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要有金融的参与,包括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个人认为,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是我们走出这场灾难、面对挑战的一个重要的法宝。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中国长期的发展和改革、为实现我们到2020年、2050年的发展目标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