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贵州空中交通管理分局 贵州 贵阳 550005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往前进步,国家对管制员越来越重视。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的基础上,稳步合理的发展。虽然我国民航业在不断进步交通管制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本来各种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的因素,在交通管制这一方面发展比较缓慢。许多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分析了管制员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照国外先进的管理水平和高端的技术设备,再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分析和研究。对我国的管制员提出了要改革的相应措施和方法。努力把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建立为体制合理、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作高效的系统工程,为民航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字:民航;空管事业;空中交通管制;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民用航空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我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体现了国际地位上的重大意义。空中交通管制是保障航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屏障。近年来,国家在对管制系统这一块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相对来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完成和做好这份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和改进的。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不断的研究探讨。
一我国管制员培养模式
在我国,民航发展初期,控制器的训练基本上是短期的上岗前训练。培养的主要内容都是跟航空专业知识有关的。培训时间有长有短。培训的方法也是比较单一简单的,就是依靠老师的讲课来进行的。然后学生慢慢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去各个部门累积各种实践经验。这种培训模式刚好能适应当时比较传统的还没有一定规模的航空体系。但是随着现在的飞机不断增多,以及行业运行标准更加的规范,这种管制员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民航建设的需要。
二我国管制员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航空交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在提高文化素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一些重要的实际操作,并会引进一些雷达导航等知识进行训练和培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不够的,在专业培训中依然会存在一些疑虑和误解:
1.在专业培训中使用“一锅”。非机场控制、程序控制和雷达控制是三个不同的控制级别,从浅到深的培训,逐步淘汰学生,按人教,按人选工作。其实实际上来说,只要进入高校都能顺利毕业,在空管这个专业几乎是没有淘汰率的。但由于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所不同,造就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也都有明显差距。所以,按理论上来说,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并不是适合从事管制这个工作的。而那些原本只能从事机场管制而不能从事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的学生来说。因为一锅的管理模式也无例外地接受了雷达管制训,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2.在专业方向上界线模糊,我国各学校的学生不仅学习区域控制,还学会控制,也是“一锅烹饪”模式。这种分配不合理的因素很容易造成人员浪费现象。显然,学生们在未来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仍然是未知的。因此,有些为了保险起见,什么都懂一点可又不精通一名,最后变成什么都不学精的大众人流。
3.在实习中,采用“随机抽样”模式。接收单位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机场控制,也可以根据控制单位本身的控制方式,进行程序控制或雷达控制。而学生又不可能在短暂的学生时代把所要的各种专业全都学习一遍,时间和条件都不允许。这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在实习单位的实习生很大一部分是不会分配到实习单位的,那么很多实习单位也是给实习生走形式主义,不会用大量物力财力来进行培养和栽培,有些单位甚至认为他们很麻烦,以免影响飞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专业培训上的设备并不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设备以及管理都是相对落后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出更高级别的模拟设备。
三建议与对策
西方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对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培训,普遍采用高起点(高标准的人文研究)、高投资、高淘汰、大容量(特别是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因为其质量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肩负重任。相比之下,在中国,管制员的培训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管制人员在民航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如何加强和改进空中交通管制人才的培养,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不明确。以下是改革的一些建议。
1 改变招生和分配制度
根据我国的国情,管制员的主要输入,一小部分雇主从全国大学毕业生中招募。还有一部分是工作单位把人员送进民航院校进行学习和培训,达到一定水平再回原单位进行服务和工作。大部分主要的生源来自于高中毕业生,对于高中毕生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在高考填写资源的时候,就可以填写该志愿,由各用人单位和民航院校联合对报考学生进行面试、体检和心理测试,被淘汰的学生可以申请其他学校。初选合格的学生参加高考上线后只能进入民航院校,入校后,雇主与学生本人签订合同,毕业后分配到培训单位。这种模式与前一种模式相比,除了培养时间长、费用稍高外,具有相同的优点。此外,对于不适合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学生实行淘汰制。对大学毕业后送到民航院校的在训学生,淘汰后由送培单位安排其他工作;对于高考录取的在校生,淘汰后允许转入民航院校的其他专业学习。
2 专业培养模式
如上所述,我国空管专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技能培训“一锅饭”等。以以下四年制本科专业为例,给出了一种专业培养模式.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双重属性,既要符合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本科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又要符合民航管制员管理部门的行业规范(许可标准)。使毕业生不仅能获得学士学位,而且能获得相应的执照和成绩。基于这一思路,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的基础课程;第三年,学生学习技术基础课程,其中40小时的飞行模拟器训练是分散的,使学生有一定的飞行控制感。在第四学年的最后一学期,根据许可证的级别,分地区和近两个专业方向从低到高进行模拟器培训;从第四学年到下一届生产单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3 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航空交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航空交通管理专业的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实践证明,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空管专业教师的学历虽然大都为研究生学历,但教师大多很年轻,授课教学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总体而言,学术水平不高,科研实践能力薄弱,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空中交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实验。第二,争取各渠道的专业教师出国参加各种模拟机教学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模拟机的教学技能。目前,国外民航教师的主要培训是雷达控制模拟器,对机场和程序控制模拟器的培训知之甚少。第三,要加强对专业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规范和制度化各主要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的教师实习,确保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并一次实习一个新的岗位。执业前,应当制定具体的执业内容和考核标准。切实改变教师理论脱离现实的情况。第四,逐步完善教师待遇,缩小生产单位教师与管制员的差距,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轻松自在。
参考文献
[1]田森:再论中国空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民航报,2005年6月
[2]许少斌:关于我国空中交通管制体制改革焦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茅顺平:我国民航空管的现状和展望,空中交通管理, 1998年05期
论文作者:袁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管制论文; 民航论文; 专业论文; 交通论文; 我国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