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工科院校试点工作综述_中专论文

深化教育改革 发展高职教育——五年制技术专科试办十年的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专科论文,五年制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5年7月,国家教委把我校列为教育改革试点单位, 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采用“四五套办”的学制,即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两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一些专业基础课,然后按学习成绩和两年来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三年,完成大专学业,经考试合格者,发给国家教委验收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未升入专科的学生,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再学习两年,完成四年制中专学业,毕业时发给上海市教育局颁发的中专毕业证书。试点至今已有十年了。十年来,我校共招收新生3349人。1990年,第一届大专生毕业,至今共毕业五届。现将试办十年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五年制技术专科开辟了一条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途径

美、法、日、英、德等主要发达国家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建立了相互衔接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我国,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也有五年制高等专科。但我校试办的“四五套办”即四年制中专和五年制大专套办并存,则是一种新的尝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具有多样性。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特别密切。五年制技术专科建立在中专教育的基础上,就能根深叶茂,兴旺发达。

我们实行的“四五套办”学制,将五年制技术专科与四年制中专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它们同属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学制是相关的,教学内容是衔接的。四年制中专是五年制大专的基础和前提,五年制大专是四年制中专的提高和发展,五年制大专促进四年制中专的稳定和加强,且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始终不削弱中专教育。同时,五年制大专和四年制中专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但所培养的人才不在同一层次上。五年制技术专科与四年制中专套办并存,促进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形成了相互激励的机制,为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为了搞好技术专科与中专教学的衔接,学校统一设计、制订了技术专科与中专的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了教学计划,目标、层次比较清晰。前两年统一进行中专教育,第三年“分流”后大专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外语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强,与四年制中专教学计划相比,增设的新课程及学时数见表1。

为了使技术专科与中专的教育内容既有区别,又相衔接,我们设计了适当的教学单元,使技术专科与中专各自按自己的标准进行教学。如电专业的课程设置,就贯彻了这种指导思想,开设了综合课程,划分适当模块,实施分段教学,螺旋上升,逐步提高。

“四五套办”的学制,不但给学校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而且也给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搞好管理,我们坚持统筹安排、一视同仁、加强团结、齐头并进的原则,要求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工作,既要顾及大专,又要考虑中专,两者不可偏废,避免出现重大专、轻中专的现象。就教师而言,学校没有大专教师和中专教师之分,要求教师做到既能讲授中专课程,也能讲授大专课程,不能只会讲授单一层次的课程。各系、部所属的教研室只有学科的区分,没有大专、中专教学的等级之分。这样,有利于统一组织和进行教研活动,统一研究大中专的教学业务问题,便于衔接与提高。对学生而言,各种组织都由技术专科生与中专生组成。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大中专学生都必须遵守。在待遇上,除上级明文规定的外,专科生与中专生基本相同,因此,大中专学生间的对立感、排斥感很小,彼此比较融洽、团结。

表1 五年制技术专科增设课程及学时数

我校是所全日制的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的是学历教育,但又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在基础理论方面,着眼于实际应用,注重实践、实用,不过分强调对理论的论证、推导以及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能适应现代化程度、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岗位,适应要求有较高管理工作能力的岗位。五年制技术专科以中专教育为基础,在前两年的基础课程中就开始体现为专业服务的精神,专业教学内容适当提前,形成综合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出满足某一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具有职业性、定向性、应用性的技术人才。我校教师都十分明确,我们所进行的学历教育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故不照搬普通高工专的教育内容,努力发挥职教的特色。学生则具有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充分思想准备。

五年制技术专科由于其自身具有的优势,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认为,五年制技术专科的自身优势主要有四点:①年龄优势。学生较早接触专业知识及接受专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而专业思想比较牢固,职业意识比较强,毕业后能“下得去、干得好”,普遍受到企业欢迎;②选择优势。学校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入学;③学制或时间优势。学生在校连续学习5年,比高中毕业进入普通高专的学习时间少一年,而且5年中有将近2/3的时间用于专业技术教育,因此可以具备更宽广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可具备更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具备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应变能力。④分流优势。“四五套办”的特点之一是共读两年后要进行分流,这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也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具体情况获得相应的毕业文凭。

二、五年制技术专科形成了办学特色,促进了教学改革

1.形成办学特色

五年制技术专科以中专教育的文化、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再进行专科性质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大量实用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培养出毕业后能在生产第一线迅速发挥作用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为了培养这种既有一定实践技能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新型人才,我们着重实施“三个加强”工作,即加强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加强培养学生的新技术运用能力。在十年的办学过程中,这逐渐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1)加强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

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五年内外语教学不断线,自学生入学到毕业自始至终都进行外语教学;二是在外语教学内容上,基础外语、科技外语、专业外语配套,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是某些课程用外语进行教学;四是在选择工业外贸班的学生时,进行笔试、口试,激励学生学好外语;五是开办英语俱乐部、英语角,举办英语知识讲座以及开展英语朗诵、唱歌等活动,寓教于乐,积极创设英语实践环境。外国专家来校访问时,我们请大专班学生做翻译,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些工作,学生的外语水平大有提高,如在1993年、1994年这两年中,我校共有379人参加CET四级考试,通过86人,其中优秀8人;有123人参加CET六级考试,通过41人,其中优秀4人。

(2)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校抓实践应用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提高各专业实验开出率,增加实习时数和实践性教学的周数;在安排课程设计时,要求学生既能动笔设计计算,又能动手参与制造,把理论与初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产实习环节上,建立了厂校共建的实习基地;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由于进行了这些工作,我校学生都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加强培养学生的新技术运用能力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我们认为:必须使学生尽快掌握新兴技术,因此,学校努力增设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课程,如数控系统、数控机床、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微机绘图、机械制造新技术、交流调速等。

2.进行教学改革

在办出特色的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教学改革,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订了适应五年制技术专科的新型教学计划

自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以来,我校对三个主要专业(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机械制造设备与工艺)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第一次是在确定试点后进行的,这一轮教学计划是在四年制中专基础上扩展、延伸,其特点是增加了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数和实践性教学的周数。第二次是在1990年前后进行的,着重加强新技术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外语除外)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数。如机制专业增设了机械工程新技术、机械自动化引论、机械设计CAD等新课程,增设了力学、数控、塑料模具、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设计。第三次是在1994年进行的,贯彻在稳定中求发展,保证主干学科,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覆盖面,增强通用性,增加调整专业方向灵活性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五年制技术专科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组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比例达到1∶0.87。

(2)工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对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我校对该专业课程体系作了相应的改革,分成若干门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课程,现已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设备”和“电类实验”三门综合课,在内容编排上采用模块式结构,安排在不同学期,各个模块的内容注意相互衔接,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深度不相同。每个模块又分成几个层次。如“电工电子技术”综合课,是将物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等四门课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然后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在中专一、二、三年级和大专一年级开设。由于综合课程不受原有学科体系的约束,且模块式教学具有灵活性,因而能较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如获悉PC应用技术在工厂很有前途的信息后,我们立即在“工厂电气设备”中的有关模块加以反映。

(3)以CBE为基础,运用DACDM制订教学计划

1992年,我校与上海第一冷冻机厂联合办学,培养制冷专业应用型人才,按开放模式,以CBE为基础,运用加拿大DACDM制订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签订办学合同,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要求制冷专业的学生具备的知识与产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大部分是结论性的,学生具备的技能是明确的、具体的、配套的。因此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比一般专业强,这些学生也比其他毕业生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关键在于有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在学历层次上提高,改变原来的学历结构;二是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有计划地派青年教师下厂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他们的实际生产经验;三是抓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三、五年制技术专科培养了社会欢迎的新型技术人才

为了了解这些毕业生的质量,我校组织力量进行了几次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总、统计、分析如下。

1.总体样本调查

1994年12月,我们对五届大专生进行了总体样本调查,有效调查人数为29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31%,调查结果见表2。

表2的数据表明,我校大专毕业生的素质是好的,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也说明五年制技术专科的试点是成功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2.个体样本调查

我们共进行过三次调查,对第一届大专毕业生进行过一次,中间进行过一次,1994年12月结合总体样本调查进行了一次。调查是以某个企事业单位的我校所有大专生为样本进行的。这三次调查,共涉及12个企事业单位,近百名毕业生。这些单位的人事、组织或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具体介绍了在他们单位工作的我校毕业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作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对我校大专生总的反映是:素质好,工作勤奋,在岗位上能发挥特长。与其他大专生相比,在单位稳定性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业务能力较强,特别是在吃苦耐劳方面尤为突出;在生产第一线和现场的动手能力较强。

表2 用人单位对专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素质类别项目 “好”和“较好”者(%)

政治态度 83.45

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及责任心 84.12

党团员数 62.50

文化素质基础理论水平 77.70

专业适应能力 68.92

业质量意识74.66

务 独立工作能力 77.03

素外语水平42.90

质 计算机应用能力62.16

发展潜力65.54

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状况 83.78

经过十年的试点,我们深深感到五年制技术专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由于它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

(执笔 何锡涛)

标签:;  ;  ;  

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工科院校试点工作综述_中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