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学者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_经济论文

论西方学者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_经济论文

西方学者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学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和积极的促进因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的历程所证明。但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有着另一方面性质,即若不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教育有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并无促进作用。人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这样的认识思路有助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探讨和相关的教育改革实践。本文拟对西方学者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些观点作一述评。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发展最初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特别是一个国家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其评判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稍后,人们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与人口增长联系起来,认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应该快于人口增长,而且在这样的增长过程中, 国家可供消费的物品和服务不断丰富。 (注:[美]Todaro,Michael P.(1994).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Longman,p65.)同时,工业进步、个体适应经济发展的态度与信仰的形成、农业生产的改善,也被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这一观点在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中影响相当广泛。(注:[美] Fangerlind,I.& Saha,L.J (1989)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comparative perspective.chpt 3:"education, economic growthand employment",New York,Pergamon.)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明确地用两大指标衡量发展。一是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以年增长率5—7%的速度推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具有这样的能力,便可以理解为“发展”。另一个指标是人均收入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这样的指标计算“发展”,能够辨别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货币量减去通胀率)也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整体水平,这一指标表明每一个公民实际可以用于消费和投资的物品量与服务量。(注:[美]Todaro,Michael P.(1994).Economic development

inthe third world,New York,Longman,p65.Chapter 1,Ecomomics,Institutions,and Develop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Chapter 11,Edccation and development.)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常常指有计划地调整产业和就业结构,使得农业人口减少而制造业和服务业人口增加。与此相关的发展策略是加快工业化进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趋向扩大和充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新界定经济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念由此诞生。在这种新的观念看来,经济发展是指贫困、失业、不平等的减少或消除。杜德里(Dudley Seers)提出,人们可以通过三个问题衡量经济发展:贫穷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失业状况是否发生变化?不平等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一个国家贫穷人口的比例、失业率和社会不公平现象下降,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处于发展之中,相反,倘若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即使这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工业取得了进步,人们也不应该说这个国家获得了经济发展。(注:[美]Todaro,Michael P.(1994).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world,New York,Longman,p69.)经济学家进一步主张, 审视经济发展的视野应该更为广阔。满足全体人民衣、食、住、行、健康、安全这些基本需要;提升人的尊严,让每一个人体验自我价值和自我尊重;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增加人们的选择机会;发展教育事业,丰富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内容,这些现在都应该构成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注:[美]Todaro,Michael P.(1994).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Longman,p71.)这样,“经济发展”的内涵实际上趋向于“发展”的一般内涵。

综合地考察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笔者认为,应该从经济发展概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策略和取向方面吸收经济学家们的思想,致力于形成较为全面的经济发展观念。经济发展的内涵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其一,经济实力的增长,包括国家维持和促进经济持续进步的力量不断增强。其二,经济效率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并在经济领域,尤其是生产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从而大大提高物质生产效率,并使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份额不断上升,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其三,经济制度的完善。这种制度能够为经济进步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和制度保障,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包括推进平等,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穷,增加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其四,提升人的价值和人的自尊。人力资本理论为经济发展的这一内涵提供了广泛的启示。人力资本概念虽然主要是从教育与经济关系意义上提出的,但是,这一概念所强调的人的后天素质与能力,以及这种素质与能力在经济发展上的意义,有助于引导人们重视人的价值,并为开发人的价值提供了现实的和可行的途径。

二、教育: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开始探讨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注:[美]Tilak,Jandhyala B C (1994)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Asia,London,Sage Publication inc.p78.)20世纪下半叶,教育成为受到广泛推崇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实际上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柏拉图说,公共收入的一大部分应放在教育上。亚当·斯密(Adam Smith)具体叙述了教育的资本价值,断言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大卫·理查德(David Ricardo)和托马斯·玛少斯(Thomas Malthus )认为,教育是训练好习惯,培养上进心、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工具,如果没有教育,人们就会贫穷,而贫穷就会使人不快乐。斯图加特·密尔(Jhon Stauart Mill)同样强调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的重要性。所以,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源远流长。但是,教育被看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或基本动因却是20世纪下半叶的事情。正是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教育的扩展相当迅速。例如,在亚洲,义务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在东亚,中等和初等教育已经普及。南亚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不仅如此,教育的类型也在增多。例如,中等教育结构中既有学术性的普通高中,也有直接对应经济生活各个门类的中等职业教育,而且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受教育者。

有一种论点认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一论点的根据是,在欧洲,教育的发展总是走在经济进步之后,而不是走在经济发展之前。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在工业革命的起步阶段和早期阶段,经济活动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并不突出。但是,到了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实施强迫义务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具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劳动力,满足了工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这一历史过程遮盖了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在当代社会,欧洲工业革命早期的现象不复存在。相反,经济进步依托教育的现象却相当突出。在日本,经济发展走在教育之后,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帮助受教育者掌握文字和计算等认知的与生产的工具,以及经济领域中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经济活动需要的高深学问和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发挥出巨大的主动作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活动过程的改进。例如,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文盲。传统上,经济增长文献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系统的外部因素,受到经济运作过程外部因素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国家可能拥有同等的科学技术水平,而科学技术的效益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却是不同的。晚近的观点是,科学技术进步、其在生产过程的应用内容和应用形式都是经济过程的内部因素。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受到组织结构、动机、信息、投资、研究和发展等多种经济内部因素的制约。因此,发挥科学的经济效益需要改进经济活动过程,创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挥经济效益的内部氛围。而教育投资将会刺激科技进步,培养更多的合格工人,营造有利于发挥科学技术效益的环境,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教育造就了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他们迅速地将知识转换为资本;教育造就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人口,加速信息的流动;在当代社会,这些都是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观点看来,经济、科技和教育是一体化的过程。教育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的主要的动力因素。

如前所述,经济发展大致包容四个方面的具体内涵。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并不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尤其无法直接面向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的物的方面,而是直接面向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通过促进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如果具体地分析,教育主要在以下几个层面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和显著的作用。

第一,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恰恰是人力资本,而不是自然资本和物质设施,是决定国家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构成国家财富的基本因素,资本和自然资源只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力是积累资本、利用自然资源、建构经济组织、促进国家发展的积极因素。很显然,一个国家倘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让他们掌握知识,并在国民经济中有效地运用他们的技能和知识,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发展任何东西。”(注:[美]Todaro,Michael P.(1994).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 Longman,p65,chpter 3,"The meaning of development",

chpter11,"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相对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欠发达国家吸收了这样的观点,把人力资本投资视作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措施。事实说明,欠发达国家各个教育层次的扩展,确实促进了经济的进步:造就了一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富有效率的劳动力队伍;为教师、学校工人、建筑工人、教科书和纸张工人、学校服装的制造工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培养了一批受过教育的领导者,使政府、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各方面的管理得以正常运转;传授技术和知识,形成现代化的态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熟练的工人队伍,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和基础。“教育包容了个体与社会的抱负,是发展人力资源,维持社会竞争,促进社会流动和创造美好环境的手段。 教育的影响异常深刻和长久, 昭示发展和正义”。 (注:[美 ]Henry M Levin (1998) 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change,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

第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典型地表现为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或生产效率。在变化的情境中,教育在个体、企业和社会层面都有助于提高生产率。教育经济学家莱文(Henry Levin )具体解释了其中的机制。他说,大约40年前,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确认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学校和教室中发生的事情,与工厂生产率提高之间的确切关系没有被人们重视。一个公认的假设是,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教育含量越大,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统计研究表明,雇员教育程度与他们的收入高度相关。教育程度高,收入也会相应提高。这一事实足以令人们相信,教育程度对工厂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教育的哪些方面对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仍是未知的,而且只要雇主愿意为教育程度高的雇员提供较多的报酬,人们就不屑于追问教育的哪些方面对提高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总是会为那些富有生产效率的人提供高报酬,否则就会失去这些效率高的员工。正是基于这样的现象,人们认为,教育程度高,意味着生产率高。但是,如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可以发现,良好的教育意味着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用于生产和提高生产率。在这样的分析构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增加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增加效率和收入。掌握技能较多的人可以更快地学会工作,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们可以更准确、更聪明地和更多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面临新的工作,他们的适应能力会更强。教育使他们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第三,教育具有综合的和多方面的效益,这些效益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注:[美]Tilak,Jandhyala B C ( 1994)

Education

fordevelopment in Asia,London,Sage Publication inc.p78.)通过人的培养,教育一方面表现出直接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还释放出综合的效应,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婚姻更稳定,在生育行为上更重视人口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视健康。个人的教育程度对消费行为、资产管理和选择也具有积极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教育的综合效益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在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里,各个技能层次上的人的生产率都会更高。教育不但强化劳动力的生产率,而且强化物质资本的生产率。此外,教育还具有多种效益,这些效益超越了受教育者本人的意义。其一,代际价值。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的孩子将会获得较大的益处。其二,雇主收益。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会获得较多的利润。其三,社会收益。教育发达,将减少失业和犯罪。其四,国家收益。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发达,国家将会相应地受益。在1929—1957年间,美国实际的人均收入增长中,21%归因于劳动力接受了更多的教育,36%归因于知识进步,而知识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的进步同步。现代化与经济进步的关键要素不是土地或其他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其五,公平效益。在初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向穷人进行财产再分配的效果。这种情形在欠发达国家特别明显。在发达国家,在中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相同的性质。

三、教育:抑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教育永恒地和稳定地促进经济进步。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程度的促进作用,甚至能否发挥促进作用,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些学者曾经总结教育投资的经济意义,可以为我们理解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一种框架。 (注:[美] Hicks, NL

( 1987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G. Psacharopoulos ( ed )Economics of education,:Research and Studies, New

York,Pergamon, p103.)(1 )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率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下降,初等教育最高,其次是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最低。个人回报率是初等教育最高,高等教育次之,最次是中等教育。(2 )各国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个人高于社会。基本原因是政府利用了公共财政资助教育。(3)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越高。 其中原因是这些国家的人力资本更为短缺。(4 )低收入国家教育投资私人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的幅度高于发达国家。(5 )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的回报率相当接近。(6)在中等教育中, 学术性课程的回报率比职业性课程高。(7)1985年以来, 国际教育投资回报率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下降幅度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只有高等教育的回报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提高。让都那(Jandhyala )也认为,当教育需求高于教育供给时,教育的回报率较高,反之,当教育需求低于教育供给时, 教育的回报率较低。 (注:[美] Tilak,Jandhyala B C (1994)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Asia,London,Sage Publication inc.p112.)

经济学家汤德拉(Todaro Michael)指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在一些过去认为教育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方面,教育的实际效应与人们的共识并不一致。

通常,教育的投资是克服贫困的长期战略。教育与贫困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均有关。在宏观层次上,如果一个国家的文盲过多,或者大众受教育的程度较低,那么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受影响,结果,低收入者将会占人口的很大比例。在微观层次上,文盲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通常寻找的工作都是收入较低的种类,这对改变贫困状态显然不利。而且,教育程度与贫困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提高教育程度将会改善贫困状况,而贫困状况的改善将会刺激教育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证。但是,相反的情形同样存在。

汤德拉说,教育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克服和减缓贫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正规教育制度的扩大并不等于知识的普及,学校证书的取得并不意味着建设性的工作能力的提高,接受教育并不意味着进入现代化的高收入的工作领域。因此,对教育在发展经济和改善贫困状况中的作用应进行具体分析。(注:[美]Todaro,Michael P. ( 1994)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Longman,p331.)

在当代公共教育制度中,中等教育可以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倘若仅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教育就很难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普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升学和学术,与农村发展的直接需要相去甚远。

农村的经济发展包括丰富的内容。从经济的角度看,农村发展是指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获得平等的可耕土地、实现公平的收入分布和改良农村社区的环境。与农村的发展内涵和要求相比,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中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其一,教育的观念与农村发展要求相去甚远。许多年来,教育关注的是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步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与农村的需求并不相符。其二,教育的结果与农村相关不大。许多来自农村的学校毕业生并不愿意回到农村。一些受过教育的农村人士倾向于从农村流向城市。研究表明,个人教育程度与其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意向和行为呈现高度相关,教育程度越高,流向城市的可能性越大。

过度教育对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教育投资不足,规模不够,那么受过教育的人力需求就会高涨,教育成为促进受教育者就业的动力。但是,没有接受响应教育程度的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获得工作,形成人力资源闲置,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影响。这是教育供给不足并导致经济发展受到消极影响的典型表现。与此相反,如果教育提供的人才多于实际需求,将会导致接受过教育的人士失业。后者就是过度教育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总的情形是教育增加就业。因为教育本身是劳动密集型活动;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服务和物资需求,教育养成受教育者能够促进生产和职业进步的能力与意识,教育传授就业的技能和技术。特别是当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的时候,教育往往具有明显的在短期内减少失业的功能。但是,当过度教育产生时,教育对就业的反面效应就会出现。

莱文曾经分析过过度教育的负面效应,在他看来,过度教育的含义一是指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雇员拥有比其工作要求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社会对于过度教育的关注是,教育程度高于工作要求的人士,对于工作更易产生不满,表现出不利于工作场所之行为的较差的表现。因此,过度教育可能降低工作积极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和生产力下降,因而意味着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不协调甚而相互否定。

过度教育直接产生教育过剩,并降低了教育的价值。例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大学生的相对供应增加了,他们的工资就会下降。个人的教育投资策略和选择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过度教育短期和直接效应是抑制就业,长期效应将是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研究表明,在过度教育的情形下,虽然加入劳工市场的青年就业人士的教育水平上升,但生产力增长率反而有明显下降。工作场所生产力研究也发现,工人的表现与教育水平没有直接的正面关系。(注:[美]亨利.莱文( HenryM Levin)著,曾满超、钟宇平、萧今译:《过度教育之经济分析》,《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政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因此,过度教育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在高科技时代,政策性的过度教育现象特别容易产生。所谓政策性的过度教育是指政府超越现实的需要,制定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导致教育供给大于实际需求。高科技的进步呼吁教育的改革,并且在政府的教育决策领域得到广泛的响应。很多国家的决策者相信: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职业增长规划会以高技术及技术性职业的扩展最为迅速。未来的工人将需要掌握传递信息的技能,现在许多被看作是高科技的技能,在将来都会成为最基本的技能。政府为此制定了相关的应对政策。在这种趋势之下,中小学大量购置电脑、增加相应的课程。这种信念的依据是:一,未来的职业变化主要表现在专业性与技术性的工作方面,从事这些工作需要相当系统的与电脑相关的尖端的专业训练;二,高科技会提高现行工作的技能要求,因为这些工作的从业人员将面临大量的使用科技精密设备的机会。莱文研究发现,所有这些想法、政策、观点、宣传和教育实践都被证据否定。大部分的工作不会是高科技职业,应用于现在工作中的高科技没有要求劳动力作大幅度调整。情况恰恰相反,技能要求低的工作的扩展,将会远远超过高科技工作的增长,高科技行业及其产品的激增可能降低工作技能的要求,而不是使工作技能的要求提高。(注:[美]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著,曾满超、钟宇平、萧今译:《过度教育之经济分析》,《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政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在未来的十年中,高科技的职业的人数将会大大增加;但是,这些增加不会对整个就业结构产生大的影响,或者要求大量的从业人士掌握高科技。就业增长的趋势将会对中学水平和受过较少训练的人士更为有利。

科技应用于生产的一般过程是,将任务分解成简单的只需要少许操作就能完成的工作,成为重复性的和简单的生产活动,使非技术性的及低工资的工人能够胜任。这一过程首先由亚当·斯密发现:“巴比治(Babbage )的原理对分工的演进十分重要:它所表达的不是分工的技术性方面,而是它的社会性方面。只要劳动过程可以被分割,它便会分成各个部分,一些部分比另一些部分简单,每个部分又比整体简单。用市场术语表示,其含意是:劳动能力分解成部分的价格,比起劳动能力的整体价格要便宜得多。巴比治原理最初运用于手工艺,后来运用于机械行业。科技的进展将使越来越多的工作实现机械化,并降低工作技能需求。这种分解不仅使雇主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效地控制了生产过程。如果看不清这一点而盲目地制定扩展教育的政策,将可能产生政策性的过度教育现象。”(注:[美]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著,曾满超、钟宇平、萧今译:《过度教育之经济分析》,《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政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四、推行教育改革并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

教育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忽视这些条件,教育将有可能压抑经济发展。

一些教育学者和经济学者就避免教育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改革教育观念、内容、设施和过程,为教育的经济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在教育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早期,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基本的识字和运算技能,形成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这是教育减缓贫困的重要途径。如果可能,初等与中等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学生处于其中的社区联系起来,与社区的经济和文化相关。

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并使教育发挥减缓贫困的作用,教育自身应该符合一些条件。例如,学校应该拥有充分的建筑和设备,教室里的设施应该齐全,课程纲要和教材的编写应该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教师的素质应该是优秀的。

在中等教育阶段,教育应该在克服贫困的四种表现上发挥作用:改善与消费相关的行为;改善生产效率;扩大就业空间;加强家庭计划,降低生育期,帮助妇女提高家庭的管理能力。

第二,帮助学生掌握成功的智慧。(注:[美]Henry M

Levin(1998) 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change, 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揭示了人们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对人们成功帮助最大的智慧成份是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思维对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非常重要;创造能力对人们提出好的问题并产生相应的见解非常重要;实践智慧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利用资源十分重要。斯腾伯格认为,学校主要关注事实和操作,而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关心得并不够,对有效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关心得不够。因此,学校测验中反映的成绩实际上不能表征成功智慧所包容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三方面的能力可能转换成以下成份:独创性、合作性、在小组中工作的能力、伙伴学习、评价、推理、解决问题、决策、获取和利用知识、计划、学习和多元文化技能。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教育。

第三,建立一种新教育制度。(注:[美]Henry M Levin (1998) 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change, 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 这种制度培养新型的和有知识的员工,他们适应知识的进步,能够利用新的资本因素,促进经济的进步。新的员工应该是:主动,具有独立思考、工作和创造的能力。要形成这样的能力,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新型员工的典型特征是:其一,具有合作能力,其二,具有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进行评价的能力,其三,具有推理的能力;其四,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决定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与计划能力。

标签:;  ;  ;  ;  ;  ;  

论西方学者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