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梅[1]2001年在《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阐述课题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国际和中国花卉业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并对江苏花卉业在全国的地位作了评估。接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江苏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气候、种质资源、基地设施、龙头企业、花卉市场及人才状况、信息、资金和相应的立法等进行了客观分析,从中找出产业的基础薄弱或不足之处,包括资源、市场、科研、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及花卉统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以实现江苏“森林式城郊、园林式城市、花园式小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方向,提出了通过结构调整,实现江苏化卉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突出重在应用科技,提高花卉质量,并重点提出了发掘本土花卉资源,实现花卉目标的科技策略。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就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花卉业正迅速崛起为最具活力与前景的产业之一,并出现了全球性转移和产销分离的趋势。中国花卉面积稳步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并呈现区域化布局。在流通上,已导入拍卖方式,与国际初步接轨。尽管存在诸如基础薄弱、结构失衡、管理无序等问题,但由于中国具备气候、资源、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及全球性生产转移、加入WTO的良好外环境,而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江苏作为传统花木大省,以27%的产值年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各花卉项目的实力综合而言,位居全国第六。但江苏的单产较低,在流通上尚无拍卖方式。 2、江苏花卉已呈六大区域化布局,各产区内均有各自的优势项目。鉴于苗木是江苏的拳头产品,相应地出现了经纪人这一特色销售途径,另有大型集散/综合性批发市场。花卉业投资呈多元化格局,然而各产区的投资回报率差异很大。花卉业人才结构合理,但注重产中、忽略产前和产后,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全,政府投入、产业信息、法制法规建设方面多有欠缺。 3、江苏花卉资源并不丰富,且利用率不高,使得花卉种类、品种单一,规格不全。尤其是种子、种苗(球),对外埠、外国依赖较大。科研忽略育种,研究或育成后转化率不高。引进温室效益差,高效设施和作物参数软件栽培技术应用不够。特别是鲜切花、盆花反季节生产应市程度不够,不能满足本省需求。市场建设规模偏小,交易设施和辅助手段简易,仍以对手交易为主。期货 中 文 拍 耍和拍卖等形式少,且结算不及时,信誉度低。花卉出口近年来处于低迷状态。 4、江苏花卉产业化发展包括九大措施:(一)花木区域化分布,建设商品基地;(二)花卉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叁)科技策略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以“应用科技、提高质量”为核心,提出了相应的科技策略:l、新品种更新,包括引种、品种改良和育种:2、种子、种苗和种球的工厂化生产体系;3、智能温室及高效设施栽培。4、无土栽培和测土平衡配方施肥。5、标准化、多商品化花卉生产:6、采后保鲜、贮运问题;7、切花、盆花反季节促控栽培,提高周年应市能力;8、病虫害防治;9、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四)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市场硬/软件建设和流通方式(经纪人、直销、网络、拍卖)的改进;(五)花卉产业一体化的途径,包括产、供、销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和花卉生产、科研、教育的一体化:(六)建立快捷、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七)多方位、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八)政府宏观调控及加强立法;(九)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郭维明, 张耀钢, 陈发棣, 周军, 房伟民[2]2002年在《加入WTO后江苏省花卉业发展的科技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论述了加入WTO后江苏省花卉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产业现状及区域化格局 ;提出了江苏省花卉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对策 :特色种质资源开发 ,新品种选育 ,建立种子种苗工厂化生产体系 ,发展设施栽培及专业化生产 ,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的宏观调控等。以最终实现花卉产业化、“建设一流园艺业”的目标
李俊龙[3]2006年在《江苏省花卉流通市场及其组织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悠久的花文化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产业,不仅可以美化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动相关产业的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江苏省花卉种植面积达54万亩,居全国第二,其中,观赏苗木11亿株,盆栽花卉1亿盆,鲜切花1.5亿支,商品盆景60万盆,草坪草3千万平米。2003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45万亩,江苏省的种植面积为75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伴随着花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江苏省的花卉销售也屡创新高。2003年江苏省花卉销售额为353.1亿元,高居全国榜首。然而,目前我国花卉行业市场效益并不高,花卉本身的性质是鲜活、不易久存的,需要快速便捷的流通以到达消费者手中,流通和交易所用的时间越长,耗损就越高,价值就越低。农户由于其信息的闭塞,组织能力比较低,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则是连接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花卉流通市场的运转效率,是农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研究花卉市场中介组织对于农户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到花卉流通市场的运转效率。而目前我国花卉流通市场的形态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比较落后,市场交易的方式是协议成交,也就是对手成交,这样形成的价格比重较小,而且由于成交分散,导致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时间延长和交易成本增加。而我国花卉流通市场的形态有其存在的现实原因,因此,探索和识别花卉流通市场形态的现状,并找出影响花卉市场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我国花卉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江苏省花卉行业的生产户与流通市场为实证对象,针对假设模型,同时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适合本研究的调查方案与问卷,以苏南、苏中、苏北叁地区的花卉种植户和流通市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对调查方案与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与回归模型,验证了花卉市场流通效率假设模型中的各项假设,并对影响花卉市场流通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本文在结合江苏省花卉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理想的江苏省花卉流通市场管理模式,为促进江苏省花卉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思路。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研究背景,并明确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所在;介绍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明确研究目的,并就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大致的描述。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本章从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管理学等方面对市场中介组织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对市场流通理论及其效率理论进行回顾,在吸收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分析花卉市场流通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形态的演进及交易方式的变化。第叁章:江苏省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本章用官方统计数据对江苏省花卉生产规模、花卉品种结构、花卉地区结构、生产组织形式、从业人员、出口创汇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试图寻找影响生产发展的因素;本章还总结了江苏省花卉生产存在的问题,例如开发创新能力不强,花卉整体质量偏低,科研投资力度小等。第四章:江苏花卉流通市场现状分析。本章对江苏省花卉销售渠道类型、花卉市场类型进行了总结分类,并对江苏省花卉交易方式、交易主体在市场流通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消费市场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江苏省花卉市场存在花卉市场建设过快、产业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和服务功能不完善、流通体系不健全等等问题。第五章:江苏省花卉流通市场中介组织研究。花卉流通中介可以有效提高花卉交易市场流通效率。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影响农户选择中介组织形式的因素进行实证,实证研究发现种植花卉农户的技术需求程度、价格信息需求程度、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花农户的个人特征对于花农户选择中介组织形式有显着的影响,决定着花农户的行为选择。第六章:江苏省花卉市场流通效率研究。根据影响花卉流通市场效率因素,提出了花卉市场流通效率假设模型,通过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方案与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然后对调查数据重新整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检验假设模型中各个效率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正确性。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总结得出叁个研究结论:江苏省花卉交易成本决定着花卉交易的方式;花卉流通市场中介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加强花卉市场的物流建设与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并依据研究结论,针对江苏省花卉产业生产、市场流通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佚名[4]2001年在《花卉高等教育机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及在研项目介绍》文中认为丛日晨 男,1966年生,内蒙古人.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园林系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系在职博士研究生.主持设计“榆次市迎宾西路绿化工程”、“太原市焦化厂绿化工程”和“太原市师范学校绿化工程”等数十个绿化项目.发表“军营大院绿化设计初探”、“机关大院绿化设计初探”、和“晋西发展生态目标经济的对策”等10余篇论文.
肖茂福[5]2012年在《中国园林绿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园林绿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面对此种态势,园林专业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做了许多研究,但多集中于花卉苗木方面,内容涉及到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问题、竞争力、产业集群理论、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行情分析和产业发展策略及趋势等方方面面,而其他的研究也多偏重于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方法、原则和建设实例、工程管理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很少涉及市场领域的研究,这突显了对园林绿化产业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首先从园林绿化产业基本概念入手,以投资主体和使用目的为划分依据,把园林绿化产业分为市政类、地产类、企事业单位类、生态修复类、私家园林(艺)类、园林苗木与养护类和其他类共八种细分市场类型;其次,运用PEST分析模型,剖析了园林绿化产业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然后根据园林产品本身特性,对园林绿化产业链结构类型进行了探析;并根据市场规模预测模型、波特“五力模型”、SCP分析框架、贝恩分类法等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企业数量、营业收入、产能分布、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园林绿化产业的供需态势与竞争态势,且对主要园林绿化企业进行了业务模式、人力资源和股权激励方面的比较;最后按照从项目立项到完成的顺序,对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宏观调控环境及招投标、苗木、设计、施工、融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园林绿化市场的理论及其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红姝[6]2005年在《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花卉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特殊产品,花卉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伴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花卉业迅速在全球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花卉产业产生极大兴趣,使之成为一项新兴的、具有活力的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都最大限度地优化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尤其将信息资源和品种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开拓花卉市场,一场激烈的花卉产品市场竞争已经开始了。 我国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悠久的花文化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产业,不仅可以美化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动相关产业的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年来,我国花卉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但我国的花卉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整体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通过研究掌握国际花卉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正确认识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花卉产品的竞争力,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 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动因、花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花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花卉产业化经营、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提出了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因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因、国内花卉消费动因和花卉出口动因;通过分析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界定了我国花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式增长,并提出技术进步是花卉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在发展我国花卉产业时要避免盲目强调比较优势、忽视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益分配机制是花卉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关键,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花卉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出通过发展花卉产业集群,提高我国花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结合产业区域优势,构建了我国特色花卉产业集群布局;在发展战略上,提出了实施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战略。
张瑾[7]2008年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花卉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花卉作为特殊的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花卉产业,已成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花卉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上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世界花卉生产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相应对策,努力保住或开拓国际花卉市场的份额。而受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等因素的限制,国际花卉生产逐渐由传统花卉国家转移到气候、地理条件较适宜的第叁世界国家,一些花卉新兴生产区迅速崛起。国际花卉业新的发展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个花卉生产国纷纷调整经营方针和战略,一场激烈的花卉产品市场竞争已经开始了。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必将对于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东、中、西地区协调互动,开创新疆经济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种质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产业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以花卉产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近年来,伊犁州的花卉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为伊犁州的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整体水平不高、市场机制不健全、消费方式单一等等。因此,迫切需要对伊犁州花卉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伊犁州花卉及花卉产品的竞争力。本文在系统归纳了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管理等角度探讨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指出伊犁州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克服存在的劣势、紧紧把握难得的机遇、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随后通过对花卉产业发达国家(地区)与伊犁州花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透彻分析,指出了彼此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并为伊犁州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即大力发展特色型芳香花卉、提高科技含量、健全质量监管、增强市场意识。
黄新爱[8]2006年在《我国花卉业的营销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卉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特殊产品,花卉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发展花卉业已经成为中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美化人们生活环境以及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具有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同时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发展花卉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种质资源优势、气候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花卉业发展时间较短,整体生产水平偏低、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花卉业营销方面,主要包括: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产品结构单一、品种老化、品种更新滞后;产品营销渠道单一,流通环节过多,造成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某些花卉产品定价过高;流通渠道混乱、交易起点低,运输网络系统落后制约了花卉产品的扩散;销售手段落后、促销方式形式单一,对花卉品牌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等现代营销手段的应用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在世界花卉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现代营销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花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界定花卉业营销的含义出发,总结了我国花卉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和国内消费现状,并对我国花卉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进行了分析,从花卉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角度提炼出中国花卉业营销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对我国花卉业的营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施花卉品牌营销、开展花卉网络营销、进行绿色营销、制定差异化价格、实施渠道营销、推行花卉租赁业务以及政府导向等营销策略,并选取湖南省浏阳河花木产业带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产业带在制定营销策略方面的成功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对我国花卉业营销的理论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健[9]2000年在《初论发展南通花卉产业化》文中研究表明1农业产业化的由来及内涵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和农业经济,使之与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使我国农业由“投入增长型”转变为“效率提高型”。 如果说家
杨敬华[10]2005年在《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涌现并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经过十多年来创业与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从探索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总体上还处于创业阶段。 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将创业环境条件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和文化和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对构造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环境进行分析。 本论文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在创业和创新发展中存在科技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五种要素资源,这五种要素资源形成园区初创时期的五个要素流动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和创新要素资源为园区不同主体所掌握,将区域创新“叁螺旋”理论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模型。 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创业驱动因素包括国家宏观政策驱动、社会需求的驱动、地方政府的驱动、技术发展本身的驱动等四方面;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动力的形成有四种动力,即市场拉动、科技带动、政府推动、企业家驱动。 园区创业与创新能力建设是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保障,本文分析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科技创新、产业带动、集群创业与创新和带动农民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建设、技术开发与技术孵化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建设来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转移形成新产业、产业创新形成新产业、延长产业链等来形成新产业来实现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创新;发挥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的成长;园区通过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市场对接、信息对接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构建创业、资金筹措、创新经营和集群创新等方面的运行发展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园区创业机制包括环境驱动机制、创业决策机制、创业管理机制、人才利用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构建“政府引动”、“企业引动”和“基金引动”叁种投资机制来促进园区融资发展;本文构造出创业投资者、创业基金和创业企业叁个方面“叁元一体”的创业投资资本循环机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是对农业综合开发经营组织形式的重要创新,农业科技园区因地制宜的选择自己的技术体系,是体现园区特色的关键;园区的产业集群是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方向进行创新的,产业集群的链式创新发展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借助SAS软件找出影响园区创业和创新发展的主导因子。对所选14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评价、排序,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评述,为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文以珠海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例,分析沿海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机制与模式,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性分析,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D]. 陆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1
[2]. 加入WTO后江苏省花卉业发展的科技对策[J]. 郭维明, 张耀钢, 陈发棣, 周军, 房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 江苏省花卉流通市场及其组织研究[D]. 李俊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 花卉高等教育机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及在研项目介绍[C]. 佚名. 中国花卉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花卉科技信息交流会论文集. 2001
[5]. 中国园林绿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 肖茂福. 浙江农林大学. 2012
[6].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 王红姝.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7].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 张瑾.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8]. 我国花卉业的营销策略探讨[D]. 黄新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9]. 初论发展南通花卉产业化[J]. 张健. 上海农业科技. 2000
[10].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 杨敬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花市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花卉租赁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