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小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论文_黄启林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小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就诊的12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腋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为80.0%,试验组为9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试验组为5.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小儿腋静脉穿刺时要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质量,由此方可减少穿刺痛苦,缩短留置时间,显著减少穿刺次数,充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腋静脉穿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

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患儿救治中,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十分重要,对于药物及时输入和快速扩容等具有重要意义[1]。但是,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儿病情多数危重,外周静脉不充盈或塌陷,导致静脉穿刺难度大[2],即时成功穿刺也会面临补液通道阻塞导致治疗延误的问题,因此当前临床上常采取腋静脉穿刺,且穿刺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本文为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小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就诊的12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就诊的12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d~2岁,平均年龄为(0.83±0.26)岁;住院时间5~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59±2.18)d;其中31例患儿为呼吸衰竭,7例为腹泻,6例为化脓性脑膜炎,3例为败血症,2例为休克,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为结核性脑膜炎,7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试验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d~2岁,平均年龄为(0.81±0.27)岁;住院时间5~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62±2.17)d;其中30例患儿为呼吸衰竭,8例为腹泻,6例为化脓性脑膜炎,3例为败血症,2例为休克,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为结核性脑膜炎,7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晓研究意图和资料用途。

1.2治疗方法

所有操作均由同组医疗人员操作,具体操作内容为:腋静脉位于腋窝底部,处于浅层位置,表面由浅筋膜和皮肤遮盖,可快速分辨,具体位置在腋动脉前面,将穿刺点选于距离腋静脉0.5~1.0cm处,患儿平卧于开放式台上,于肩胛骨下放置一个软枕,外展另一侧手臂[3],使得穿刺侧上肢和身体形成110°~145°,手术助手将患者躯干固定充分将腋窝处暴露,操作者对患者皮肤实施常规清洁消毒,用手指按压静脉上方充盈静脉,套管针针翼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把持,左手转动枕芯,将枕头斜面相声,用左手将腋窝皮肤绷紧后于穿刺线0.5~1.0cm以10°~25°进针[4],见回血后将套管针的角度改变为0~5°后将其缓慢置于血管中,确保针在血管中后拔出枕芯用生理盐水测试畅通度后在针翼两侧用无菌敷贴固定,写清楚穿刺针姓名和日期。能够顺利抽出暗红色血且推注无阻力时可判定为穿刺成功。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两组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水平相当。综合护理内容如下:

1.3.1穿刺前护理

在穿刺前操作必须严遵循无菌原则,实施七步洗手法,患儿取平卧位,用一个小枕头垫在肩胛骨下面,将上肢向外展开110°~145°将腋静脉完全暴露,对皮肤行常规消毒。

1.3.2穿刺时护理

在操作时执行者要将局部皮肤绷紧,进针角度要小于30°,速度放慢,避免进针过程刺破血管,回血后边退针芯边送管,起初送管速度应超过退针芯速度,避免针芯退出过快致使送管失败,待针芯退出3~5cm后再抽回血[5],待套管完全没于血管中后退针芯速快可渐渐提高,送管速度逐渐减慢,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穿刺过程中不要对患儿手臂用力牵拉,避免上臂发生意外损伤,若患儿臂丛神经存在损伤是不可进行腋静脉穿刺。

1.3.3操作后护理

穿刺完成后要每日更换敷贴,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维持穿刺部位的无菌干燥;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液、渗血和肿胀的情况,若患儿腋静脉位置隐蔽则存在少量渗液时较难发现,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扩大检查范围[6];给予患儿正确的药物治疗,若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则减慢输液速度,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留置的关键在于正确封管,正确封管可延长留管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将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应用正压封管法进行封管。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腋静脉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分类汇总并处理两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取x2检验表示组间率对比;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腋静脉穿刺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为80.0%,试验组为9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作为一种大静脉,腋静脉的血流快,若在该静脉中输入静脉营养液可快速进入机体循环有助于降低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和影响[7],加之腋静脉的血管壁后、弹性优良,可承受持续输液对局部血管的侧压,管壁较粗,留置针后可漂浮于血管中受到患儿运动的影响轻微,避免了机械性摩擦和液体外渗事件的发生率。此外,腋静脉的位置较为隐秘,使用约束带后不易发现,因此患儿无法自己拔针影响留置时间,确保留置针的保留成功率[8]。危重症患儿多需要应用脱水剂、多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极易发生穿刺部位更换等事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障碍和影响,采取腋静脉穿刺治疗可显著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

本院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小儿腋静脉穿刺时实施穿刺前、中、后的综合护理,在严遵循无菌原则、实施七步洗手法、预防并发症发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调节输液速度等护理措施下,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穿刺成功率(93.3%)高于对照组(8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6.7%),因此认为,试验组患儿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即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小儿腋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小儿腋静脉穿刺时要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质量,由此方可减少穿刺痛苦,延长留置时间,显著减少穿刺次数,充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邓铭锋,车志新,张育先,娄蕾,何文峰,廖荣宗.超声引导下不同头偏左转角度对小儿颈内静脉穿刺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7,35(05):549-552.

[2]崔盈盈,李浩.改进输液粘贴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效果观察[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5):65-67.

[3]薛建美.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构成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140-142.

[4]宫林.深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小儿休克患者中的作用及其护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8):127+139.

[5]蒋玉娜,纪会娟,郄娜,孔红肖,韩彩娜,贾品.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9):1291-1293.

[6]杨新芳,靳胜燕,张英英.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8):115.

[7]余金花,郭莉媛.针对性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119-121.

[8]刘兴会,谭洪文,刘晓桥,张萍,吴强.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15-16.

论文作者:黄启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1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小儿腋静脉穿刺的护理论文_黄启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