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科技西进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发展战略论文,西进论文,策略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空间、地域上的梯度分布,这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依据。本文将就我国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作探讨,揭示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与东西部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
1 全国合理经济布局与东西部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1.1 我国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的区域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区域是全国地域分工中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产业特点和文化积累等多因素结合而形成地区的相对独立性。我国以往曾形成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地两个地区、东中西三个部分的经济区域概念,出现过“备战均衡战略”、“梯度发展战略”、“重点转移战略”和“均衡发展战略”等几种区域发展理论模式。实践表明这些模式各有利弊。
1.1.1 备战均衡战略。是根据建国初期,轻重工业约70 %分布在沿海,30%在内地的产业不均衡分布背景,出于均衡布局、备战需要、民族问题及边防稳定的考虑,国家在“一五”及三线建设时期总体上加大中西部,尤其是大西北的建设力度,将一批技术装备、熟练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教育机构,甚至企业整体搬迁嵌入内地。在中西部建成了一批电力、有色金属、重化工、国防科技工业和科研基地,极大地改善了产业布局,但同时由于嵌入的产业结构没有考虑投资效益、配套设施,并且与当地的自然经济结构严重脱节,又形成了与均衡思路相悖的“二元化”产业结构,留下了重工业比重过大、农业基础薄弱的后患,未能从根本上克服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差距,反而留下当前体制改革的阻碍因素。
1.1.2 梯度发展战略。八十年代以来, 国家在扩大对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通过政策倾斜,使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东向西依次推进,利用东、中、西三度落差的不均衡性,来产生社会经济的推进动力。该战略模式实际是对国家在改革开放后,对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政策优惠、资金倾斜现象的概括。其合理性在于:东部沿海本来就有较发达的经济基础,并且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越,又是对外开放的试点区域,国家给予了较大的各项优惠政策是为了促进这一区域的高速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积累经验,以逐步推向内地。但它的不合理性也是明显的,这一战略忽视了东部率先发展对中西部资源、市场的依赖,忽视了中西部通过改革开放给予引进外资和对外技术合作的政策优惠,不利于中西部的腾飞,其结果反而使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
1.1.3 重点转移战略。这种战略理论的基点是要在90 年代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点由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区域转移到中部,利用东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在中部发挥示范作用,待中部经济充分发展后,到下个世纪中期再逐步转移到西部。从我国经济资源特点来看,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对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和市场的依赖性必然增强,以此为契机推动中西部顺次开发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市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要求与日俱增,再要机械地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那种双轨制经济体系来约束和调整经济发展格局已是不现实的,其结果也将妨碍中西部激发自强意识和创新发展。
1.1.4 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东、中、 西三个经济带应依据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保持相同的发展速度齐头并进,取消各区域发展的主次之分,国家依据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控制三大区域等速度发展。这种战略模式主观上有缩小区域差距的愿望,但是把区域发展的目标均衡性绝对化,会脱离发展的实际过程。考察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到,各区域由于自身的基础和客观条件的差别,在实际发展速度上总是不均衡的,这是客观规律;如果违背经济规律主观地干预,其结果不仅不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而且由于各区域的经济规模基数不同,即使人为地保持相同的速度发展,也会导致原有的经济水平差异按某种指数规律扩大。
上述战略模式虽各有侧重,但总体上来说,都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实质是照搬计划经济下的指令计划模式,人为地阻隔一些地区与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联系,造成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经济发展条件下有些地区缠足不前,贻误良机,也将形成较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瓶颈,最终造成全国经济格局的效率与公平失衡,导致社会问题的矛盾激化。
1.2 我国跨世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应遵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区域分工原则,也就是要求各区域根据已具备的经济技术和资源环境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特色经济产业,以达到优化的规模经济效益。在全局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达到专门化的分工协作效应,进而,利用各区域的产业特色化发展带动区域内的配套设施、基础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全国合理的经济布局关键在于全局的统筹性和区域的特色化,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基础,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从上述原则出发,我国经济布局应突破以往行政区划界限,在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将全国划分为七个经济区:(1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2 )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主的东南沿海经济区;(3)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4 )以欧亚大陆桥和京九等铁路大干线为纽带的经济带;(5)东北经济区;(6)西南经济区;(7)西北经济区。〔1〕这七大经济区(带)的划分,突出强调各区域的市场环境、经济技术状况、产业特征、人文特征、资源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共性,注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强调协调发展的七大经济区域划分,构筑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模式。各区域内部以经济技术相对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为增长核心,以交通干线和开放口岸为增长带,形成伴依区域内资源、资金、人才和科学技术的增长极;增长核、增长带和增长极在区域内形成点、线、面的辐射体系,带动区域内特色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推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繁荣。跨区域的产业分工、优势互补,形成经济全局的一体化格局。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考虑区域间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又考虑区域内综合优势的“协调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战略就是各区域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兼顾社会经济的效率与公平,综合对地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倾斜手段,逐步缩小当前区域差距,实现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1.3 东西部经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关性是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根据之一。
1.3.1 第一产业的相关性。 我国地理条件表现为东部年降雨多而土地少,西部年降雨量少而土地多。西部国土面积大,其耕地、草地、林地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人口密度大、土地面积少的东部地区相比,更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东部地区农业科技发达,自然条件好,单位面积的耕地粮食产量高,但却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目前,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东部,而我国第一产业的潜力则主要集中在西部土地资源开发上,扭转西部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需要东部的农业科技、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支持。西部的绿化和农业开发,直接影响到东部地区的下游水系,水土问题是东西第一产业相关的重要环节。
1.3.2 第二产业的相关性。 我国西部地区四十多年的基本建设使其拥有的固定资产存量相当雄厚。第二产业所需的资源在西部也分布集中,其潜在资源价值占全国资源总价值的49.30%〔2〕,然而,由于管理技术水平低和开发能力有限,加上工业产业技术更新慢、产品缺乏竞争力而导致资金周转不畅。原材料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产业,1988年西部原材料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5.32%。 东部地区的工业充满活力,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其资源潜在价值仅占全国的14.69%,工业原料主要依靠外调。 我国原料工业发展速度滞后于加工工业的状况导致原材料有较大缺口,依靠进口填补。如何调动东部的科技管理、资金和市场优势,开发西部的资源和产业潜力,体现了东西部第二产业的相关性。
1.3.3 第三产业的相关性。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 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斜,使大量科技人才外流,截至1996年计,西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比重为14.44%,而东部地区则占20.79%。第三产业的落后意味着信息、服务、金融、旅游等产业部门的落后,造成的消极后果是:投资环境差、吸引外资能力弱、市场不健全。第三产业是消化劳动力富余人口的有效部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向沿海地区打工热潮,虽有其积极因素,但也带来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社会管理超负荷,影响这些地区的社会生活安定。如何借鉴东部成功的经验,发挥西部的区位优势,就地消化富余人口,成为第三产业东西部相关性的一个关键问题。
因此,从协调发展战略的角度观察,开发西部不仅是西部人民的要求,也是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2 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及科技西进策略
2.1 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及其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按照邓小平同志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时候,就要突出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就是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的根据。
目前我国东西部的差距是明显的,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其一,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经济年增长率的差距。1980年东、中、西三部分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2.2∶31.3∶16.5,1993 年则为 60.1∶26.8∶13.1,13年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提高7.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区域分别下降了4.5个和3.4个百分点;1981~1988年间,东、中、西三区域GNP年均增长速度比为1.00∶0.92∶0.91,到1992年, 三地区年增长速度之比为1.00∶0.63∶0.50。事实表明,中西部增长速度在相对下降。三大区域GNP的差距仍在扩大。其二,产业结构的差距。 西部地区的二元化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改变,重、轻工业和农业三者比例仍然失调,增值程度较低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生产不景气。代表着经营机制灵活性的乡镇企业,1993年东、中、西三部分的产值之比为65.8∶24.6∶9.6,东部乡镇企业占绝对优势。其三,国民收入的差距。按1993年计,我国8000 万贫困人口, 占6500 万的绝大多数分布于西部地区。1993年,东、中、西三部分农民人均收入比为1.00∶0.77∶0.44。按国民收入比例,1995年东、中、西三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比例为1.00 ∶0.80∶0.56,差距是明显的。
面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趋势,如何利用落后区域的各方面综合优势,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目标已成为关键性问题。以此为着眼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出发,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协调各方面因素,达到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个体系,它分为区域内部协调目标和区域间协调目标两大互相关联的内容。对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其内部协调就是指资源开发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社会配套服务设施间的协调;以改革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以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为中心,发展规模经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区域间的协调,是指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及全国经济目标的协调,其目标协调包括:(1)原材料产品与加工性产品价格上保持协调, 使分工协作得以进行和利润合理分配;(2)东部优势与西部条件、特点相协调, 实现全局性共同进步;(3)国内外投资在区域分布上保持协调, 保证投入的资金对经济活力的提高作用最优;(4 )国家宏观调控对产业政策和地域政策倾斜的协调,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等等。
2.2 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与科技西进策略
振兴西部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表现在:
2.2.1 建国以来西部建设的历史过程中, 遗留下一些不利于经济腾飞的痼疾,如“二元化”〔3〕的经济结构、 企业生产依赖计划策动和市场意识淡泊、生产和管理技术落后、政策纠缠不清等问题。
2.2.2 国家体制改革后,打破均衡发展模式, 培育了东部充满竞争活力的经济体系,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西部经济起飞带来压力。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 国家宏观调控在政策上要考虑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不能期求将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东部特区各项优惠政策全部照搬到西部。
2.2.4 西部经济产业开发的性质具有难点, 依靠资源优势的经济开发,既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又要有先进的现代化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对于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西部经济来说,有较大困难。
面对西部振兴的困境,贯彻协调发展的战略时,必须综合考虑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共同特点。当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间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技术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综合发展为特点的高技术时代,西部地区只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强大互动作用的相关规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西进的策略,才有希望加快步伐,迅速崛起。
所谓科技西进策略,是指西部区域立足于自身的科技与经济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域特点,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条件下,一方面大胆引进对口应用技术,促进自身的技术更新,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自己的科技优势,深化科研体制与产业体制的改革,着重促进科工贸一体化,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努力培育出更有生命力的、系列的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总而言之,科技西进就是顺应时代大潮,是实现西部经济高速度、高起点地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3 东西部协调发展的社会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跨世纪的奋斗目标中,将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巩固、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西部加快开发发展的必要性关系到国家富强、贫困落后地区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外,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问题。西部地区有6个省区与11个国家接壤, 在国境沿线,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跨国而居。我国西部地区占国土总面积68%左右,约居住着5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 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数的92.7%,少数民族的种类有50余个。诸如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其他自然宗教在该民族区域内的长期影响,形成了各少数民族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物质生产方式,以至精神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多民族存在的格局构成了西部特有的民族问题,其政治意义和国防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实施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就是要坚持在民族平等和谐相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文化整体素质,使少数民族地区成为科技西进的重点。在实现共同繁荣目标过程中,发展经济和政治两个层次的文明。一个民族的科技文化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都必然孕育着一定的新文明,诞生新的价值观,科技西进策略必将成为西部繁荣富强,增强民族凝聚力,边陲稳定的明智选择。
在当代冷战结束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全球主导因素的时代里,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科学技术每10年左右出现一次巨大飞跃,产品、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改变面貌,各国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突破、利用的竞争,旧平衡总要打破,这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基本策略思路。东西部协调发展,一方面是达到全国各经济区域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另一方面,西部以科学技术为经济振兴的依托,必将打破现有东西部的旧平衡态,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新格局。西部的繁荣不仅是我国整体综合国力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社会安定团结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加快发展”已成为西部的主旋律,西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但与东南沿海相比,差距又相对拉大了。有人把这一现象的发生归因于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不足;有的简单归之于区位差距,认为这是发展中梯度差距的必然现象;也有人归之于西部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或归之于西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瓶颈问题未解决,阻碍了西部优势的充分发挥。这些见解各执一方,虽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各有片面性。西部的开发、发展是极其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多因素的综合交叉发展,企求西部发展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是注定行不通的。西部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不改变陈旧的战略策略不行,这是必须强调的。协调发展战略和科技西进策略是我国实现未来战略目标基本精神的一种表述而已。协调发展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愈来愈体现其现实而深远的全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