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颖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五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部门越来越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向全面发展,即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形成良好的素质。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生必要的学习科目,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基储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也不会相同。但作为初中数学科目的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学习数学变得更有效率,以使学生跟上教材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专研,也是符合新教育制度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新方法
初中数学是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总结,也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学习好初中数学也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数学思维,以便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可以用数学思维模式去解决。但初中数学并不像小学数学较容易理解,所以对一些基础较弱、理解能力稍差的同学会产生学习困难。但作为数学教师而言,更应从自身出发,全面培养学生坚毅的素质,以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用心专研,从而学习数学能够变得更好。本文对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初中数学教学新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新方法
1."以人为本"因才施教
初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理解力或基础知识不均等原因,造成对数学知识的不同理解。作为教授数学的教师而言,不应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也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研究,如对不能够较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同学,进行单独教授,并从学生不能理解根源进行教学,从而"以人为本"开展素质教学。数学知识往往不是一位同学深入研究,就能够理解的,而多名同学对一个数学知识通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若将整个班级学员进行划分小组,并使小组学员按照成绩高低均匀分布,使每个小组成绩高与成绩低的学生并存,从而形成小组学习模式。划分小组后学生不仅能够对同一数学问题进行研究,也能够使成绩高的同学带动成绩低的同学,最终形成学生整体的数学成绩进步。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能够使学员形成团结的思想素质。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不屈意志
初中数学对初中学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也会存在较多问题,有些数学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及查阅教材知识内容后悔豁然开朗,而学生对较难的问题也会一筹莫展,甚至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作为教授数学的教师来说,并不希望学生学习中出现这种现象,所以应培养学生坚毅的素质,初中数学问题中的"难"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通常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所以教师应教授学生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并能够进行对初中数学中的"难"进行坚持解决。如实在不能解决应当请教教师,教师在进行辅导,学生在经过辅导后也会有怅然若失的感觉,但一定会留有深刻印象,并提高学习。此外,学生若在经过不懈坚持后,解决数学中的"难",往往也会有较高的成就感。通过对学生的毅力进行培养,不仅利于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良好的人生素质。
3.寓爱于教,以情激趣
俗话说:"亲其师、言其道。"爱是具有感染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常以教师的情感力为转移。作为数学教师,只有把爱寓于数学教学之中,通过语言、动左、表情、姿态传递给学生,那么才会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幸福和情感。由此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学习。只有这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才能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坚定学习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活动中,各种能力的质的方面的结合就能称为才能,数学才能的基本组成是(1)对数学材料的迅速而准确的概括能力;(2)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迅速"压缩"或简化了的推理过程,以及相应的运算能力;(3)在学习数学材料过程中,思维迅速而灵活地转移到与原来直接相反的过程的能力。
4.寓教于乐,创趣乐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上述各种能力,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不是考试,而是对课程的真正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贮存和应用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加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并且引导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学习的成功靠动机的激发,而对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体验体验,又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全体学生都摆入"学习主人"的位置上。教学过程中随着知识的步步升入,问题练习的设计要有深度,启发引导要研究目的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目的的为学生创造一些愉快的能充分展示潜在能力的情境,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学习的与快感,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爱学数学。
5.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原则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5.1认识数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受教育音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吻合。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传统的经典数学知识(算数、几何)要进行必要的学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普及与提高的现代数学也要逐步引入,如矢量代数、统计初步、离散数学等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所需渗入到中学的内容。同时,对所有内容增减不能违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抓住思维发展的最佳期进行素质教育,借鉴国外数学教育发展中几起几落的教训,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5.2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向性。过去几十年单一的教育模式,一度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局面,培养不出社会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6.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定的小学数学基础,也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才能将初中数学领悟透彻。但学生们的基础与理解力存在不同,所以初中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学习数学变得更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坚持不懈精神,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素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应不断结合学生实际,并进行针对性培养,以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静.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7(9).
[2]戴丽梅. 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 新课程(上), 2009(6):199-199.
[3]余道平.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8(4):22-22.
论文作者:姚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