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论文_韦钰

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论文_韦钰

韦钰(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果化镇玻琍村小学 广西 百色 531401)

摘要: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现在,作文教学陷入了重重困境。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简约,作文训练点分布零散,点与点间联系疏松、衔接不强;缺乏具体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其次,写作训练量少。按照书本上的习作训练,一册书中有五到六次习作练习。这么少的训练,也是学生作文能力久练无果的原因所在。困境之二:源于教师。教师首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所以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其次,绝大多数教师仍较重视阅读课而轻视作文课。每学期有二十周左右。大多数教师只勤于讲课文。却把读写分开,作文的时间不能保证,作文教学严重失衡是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直接原因,也是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困境之三:源于学生。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问题,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总之,面对种种境况,作文教学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1-0123-02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尺。小学习作教学是培养兴趣、打好基础、养成习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习作水平整体较低,存在着许多突出的、亟需求解的困惑。

要求教师知识渊博。在我们看来,一篇佳作应该是洋洋洒洒几百字,描写细致、词句优美,还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才能极尽赞美之意。通常我们看不上学生的作文,是因为我们拿的“尺子”不科学,不理性,势必造成要求的拔高,使学生更加畏难。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小学生毕竟是初学作文,如果我们让三年级学生写“我敬佩的一个人”就没有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容易。让六年级学生写“越长大,越××”则类似于中考作文题了,这样拔高的作文题在小学阶段并不鲜见。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各个学段的习作训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训练的起点,设置训练的梯度,发挥学校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可以策划各年级习作教学的整体框架,合理分布写作的训练点,列出一些供平时选择性训练的作文题。从写好一句话、一段话开始,以打好基础为首要任务,遵循从说到写的基本原则,以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为重要目标,力求使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

作文训练时间无法保证。按照现行课时计划设置,每周两节作文课要完成指导、写稿、修改、誊写、讲评等环节,显然是不够的,结果导致作前指导比较粗略,常有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写稿,当作家庭作业,自改与互改环节也经常省去。时间的不足直接导致训练数量的不足、质量的降低。一般学校要求每学期课内习作在10篇左右,不足5000字,缺乏有效足量的练笔,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课内不足,我们应该积极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随心所欲地去记录生活,还可以在班级开展小组循环作文比赛。组织、指导学生自办班级作文小报,进行合理分工,运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满足他们的发表愿望,让学生不但在办报的过程中受到锻炼,也在投稿、编排、读报、挑错等过程中培养作者意识、读者意识、编辑意识,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始终保持较高的写作热情,使学生逐步爱上作文。

作文训练空间受到限制。习作的灵感来自观察,素材来源于生活。而目前的习作教学照本宣科、闭门造文的现象不是个别,少有语文老师能够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捕捉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主观上老师、学生并没有彻底减负,陷入题海一时难以自拔,客观上受到经费、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大家不愿组织校外活动多担责任。许多老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习作教学流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趋于雷同,缺乏创新,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不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善于争取家长支持,让家长多带孩子深入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善于“借用”别人习作中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要在班级中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和游戏。笔者曾经在任教的五年级组织过一次“魅力鸡蛋”系列活动,有护蛋行动、巧分生熟鸡蛋、鸡蛋浮力实验、捏鸡蛋、蛋清粘玻璃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活动过程,细心体验其中的情趣,随时记下观察的现象、发现的结果,经过学生的实践、观察,他们写出了《我是“护蛋王”》《鸡蛋浮起来了》《鸡蛋攥不破的秘密》《生蛋熟蛋我会分》《玻璃裂开以后》等丰富多彩的习作,可谓琳琅满目。我戏称这种方法为“自制素材”,“无米之炊”也就不复存在,写出来的作文自然鲜活动人。

教师批改简单粗略。在习作批改过程中,当然不乏精耕细作、字斟句酌的老师,但也有责任心不太强,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老师。有的只是圈出几个错别字,划出个别好词好句,再打上等第而已,缺乏激励性、指导性、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这样的批阅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个性问题,也不能找出存在的共性不足,使习作讲评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据,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偏差得不到及时矫正,往往错过了学生母语发展的最佳时机。

每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劳动,增强责任心,认真批阅学生的习作。同时,学校应该严格把关,实事求是地制定学生作文批阅规范,提出具体要求,对详批和略批的数量和要求做出规定,对评价语言的撰写可提供一些范例,便于教师对照要求进行操作,力求比较准确地掌握每一次习作训练的总体得失情况,比较全面地搜集习作中的典型句段,为有的放矢地做好评讲提供依据,也便于学校检查考核。

教师评讲低效缺位。有多少语文教师能够坚持上好每一篇习作的评讲课呢?我们教语文的一线教师最清楚不过。大体是表扬一下写得好的学生,朗读一些精彩片段,或者拿几篇写得较好的习作一读了之。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对学生没有多大效果。还有一些老师或许从来就没有好好上过一节习作评讲课。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评讲是最好的习作指导。这个观点非常好,因为评讲的依据是每个人的习作,针对性特别强,课上的欣赏和表扬能激发、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讨论和修改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在习作评讲课上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修改,这是对提升习作水平最有力的促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上好评讲课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再也不能忽视习作评讲课了。宁愿作前指导少一点,也要把作后评讲做得扎扎实实,否则批改就成了应付检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还犹豫什么呢?就从上个周写的作文开始备课、准备评讲吧。

教师考查有失规范。习作能力的考查往往是语文学科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试卷总分的25%左右。在基础知识题评分时是字字计较、句句从严,在阅读理解题评分时要点清楚、要求严格,而在作文判分时却主观随意性较大,有的阅卷老师看一看题目、开头、结尾,或者掐一掐字数、看看书写的字迹就能迅速给出得分。本应最费时、最严谨的作文批阅往往是阅卷时速度比较快的,即使制定一些评分标准也很难有效操作,致使良莠不分,皆大欢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减少作文阅卷判分的随意性,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应该借鉴高考作文的阅卷方法,至少有两位老师背对背批阅每一篇考场作文,根据考查要求先确定作文的等级,再在该等级内判分,适当拉开距离,这样就能分出学生作文的质量层次,避免模糊评价导致模糊教学,学生无所谓,教师不重视,要发挥好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教师自身能力不足。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现在语文教师能静心读书的似乎不多,热爱写作的好像也少,一些语文老师常年不读书写作,甚至连“下水文”都写不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亟待提高,指导学生习作自然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甚至出个题目就让学生写,美其名曰“尊重个性”。这就好比一个不会打乒乓球的人,在教一群孩子打乒乓球,不难想象会有多么糟糕。

曾有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都应该先做一遍,这样的规定自有好处。那么,阅读和作文也应该在内,凡是布置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都要先读一遍。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习作,教师也都要先写一篇,这应该是不为过分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能眼高手低,要大力践行和学生一起多读好书,写好文章,教学相长。

教学研究不深。时下,语文教研活动一直是关注阅读教学的较多,热热闹闹,精彩纷呈,名家辈出,而字词教学、习作教学却冷冷清清,几乎遍地荒芜。可能是因为字词教学单调枯燥,公开课不易出彩,夺人眼球。习作教学则更加宽泛灵活,不易预设,难以驾驭,唯恐节外生枝。习作教学长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示范与引领,也是造成语文老师不会上作文课、上不好作文课、习作教学质量整体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教科研机构应当统筹兼顾,敢于攻坚克难,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基本模式和成功课例,让老师们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愿我们都能怀着对母语的敬畏,对语文的深情,认认真真地反思我们的习作教学,踏踏实实地优化我们的习作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热爱母语、掌握母语、运用母语尽一分力量吧。

写作一直让很多小学生感到苦恼与头痛,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后,总觉得没什么可写,脑子里空白一片,或者几句话就简简单单把要写的内容解决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而是《同步作文》。他们在记忆中搜索曾经看过的类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节,以至于作文出现了千题一式、千人一面;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应该充满童真童趣,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欲望呢?究其原因,说明我们小学生生活经历少,知识储备少,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写作不感兴趣,不善于发现和观察,缺乏写作素材。

针对以上困惑,我们不妨试试采取以下几条相应的对策,看看能否改善这些困惑。

一、关注课文教学,渗透写作方法。

农村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课文就是我们学生很好的写作范文,我们在教学中,随时教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试着背诵、运用到作文中去。以课文为范文,多进行仿写练习和片断练习。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在作文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我平时授课时尽量和作文教学同步进行,多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不同方式的写作训练。比如在教《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一文时,便让同学模仿此文按春、夏、秋的时间顺序写酸枣的形状、颜色、味道及树的特点的写作方法,来歌颂家乡的酸枣树,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段话,学生有了具体模拟的对象后,他们就不感到束手无策了,达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应。再如当学习完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了解到其创作风格之一即在结局“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便适时补充阅读欧•亨利的另一代表作《最后的藤叶》,并要求学生按照作家的创作风格续写一个结局。这样,通过关注课文教学,既提高了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又使农村学生“千题一式、千人一面”的创作现象得以改变,同时也使农村学生的写作潜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重视作文教学的指导工作,正确引导学生。

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学,以往我对教学生如何写作文时,训练目标不够明确,训练过程没有扎扎实实,对学生如何习作指导得不够全面。听了北京市级教师袁志勇的精彩讲座,我明 白了写作文要先教学生如何设计构思,如何写习作语段,要一步一步详细地指导,只有让学生学会了走,基础打得扎实了,才能慢慢走稳,千万别急于求成,让学生没走稳就去跑,去写成篇作文,可想而知,学生的作文能写得好吗?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一定要细,因为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作文的方法,如我听到的两堂课,都是上《石榴》,也是作文迁移,学习了课文中的有关石榴果的描写后,两位老师同样是教学生写一种水果,一位学习了范文后,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就没多指导,直接让学生模仿课文写自己所带的水果;而另一位老师则从外形、颜色、手感、气味、品尝的感受细细地指导学生,并适当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一些比喻、拟人,两位老师展示的学生习作真可谓大相径庭,后一位教师指导的学生写得作文十分细腻,连剥桔子时,桔子皮散发的香味都写得淋漓尽致。可见后一位老师所教的学生以后不管碰到写什么水果,都能写得像模像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那么习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或物作为习作的内容,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春游”、“参观博物馆”等。并做好相应的习作指导,这样学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

四、要注重引导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从引导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 (2)要坚持把定向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 (3)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将“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

五、多练笔,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要多多练笔,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笔形式,所谓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事情的“记载”。叶圣陶先生曾明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两句也可以。一位作家在谈到日记时说:“日记应该是心灵与纸笔的对话,是自由的闲庭散步”。可见这种不拘形式,不求长短章法的日记克服了习作教学的诸多弊病,一定会更受学生欢迎,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练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最后,对当天优秀的日记或进步较大的日记,一定要在班上表扬或者在全班朗读,让学生体验习作成功之乐。这样学生就会期待收回日记,急于再次表达。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先用扫帚把垃圾、尘土……扫在一起。然后,我用扫帚把灰尘压住,以免被风吹掉。我再把簸箕的后面拿起一点,再用扫帚用力一挥。但是,还有一些灰尘没扫干净,我再扫几下,但还没有扫干净。我发了愁,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把簸箕放到门口高低处,再轻轻一扫,终于把垃圾扫干净了。我又把簸箕里垃圾倒进了垃圾筒里。”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农村学生写作现状出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吸收新鲜的教育经验和理念,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相信总有一天学生不但会不怕作文,而且还会爱上作文。

论文作者:韦钰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论文_韦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