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实现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其新要求,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发扬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
一、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纵向比较而言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一般特点和基本规律在新形势下比较具体的动态表现。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 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九大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
——阵地意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冲击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防不胜防。因此,强化思想文化领域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一。
——方法创新。信息网络化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既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网络垃圾、网络暴力、网络管理漏洞等)以及网络文化殖民问题。为了有效应对,防患未然,鼓励“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二。
——综合治理。加入WTO,国内外两个市场多方位接轨, 既给“两个文明”建设带来压力、活力与生机,也诱发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负面影响,加之相应的社会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强调“综合治理”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三。
——解忧释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思想理论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如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参入分配,劳动力成为商品,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报酬差距拉大。特别是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尚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产业工人对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难免忧思,共产党员对党的阶级性质顿生怀疑,不少人对党的现行政策不太理解。因此,致力于按“三个代表”的思想“解忧释疑”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四。
——抑强扶弱。一部分人先富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也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贫困者急于脱贫的意愿一时间难以实现;先富起来的一些人中有的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甚至为富不仁,严重打破了社会心理的平衡。因此,依法运用经济政策进行适度调节的同时,从感情上“抑强扶弱”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五。
——拾遗补缺。新经济组织大量出现,新社区不断形成,“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人口流动性加大,传统的党建模式覆盖不全面、组织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薄弱点和空白点。因此,“拾遗补缺”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六。
——求同存异。社会多样化,不同阶层、群体逐步形成,不同的利益要求、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志向情趣,互相摩擦,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方方顾全。因此,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七。
——稳定第一。人民内部矛盾纵横交织异常复杂,加上党内政府内的腐败现象蔓延,不但影响着执政的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的形象,而且加剧了内部矛盾外部化,致使过激事件时有发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稳定人心的“安全阀”,“稳定第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八。
——重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人们精神世界的变迁,既为适应改革开放更新了观念,如学习观念、竞争观念,创业和创新观念等等;也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理想信念淡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回潮,封建迷信死而复活,现代邪教兴风作浪,假科学伪科学蛊惑人心等等。现在人们的心灵需要“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因此,“重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之九。
当前面临的这九大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从内容、要求、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样化互动规律。
二、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样化互动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样化互动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存在形式和其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和结构内容的多层次、实现形式和工作方法的多样化及其诸要素间辩证统一的基本矛盾运动,都是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反映,不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而且具有群众性、民主性和时代性等特征。怎样把握这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研究。
一方面,从影响思想形成变化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和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看,主要有五种影响因素:一是物质因素,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等;二是精神因素,包括理想、信仰、文化,道德、爱情等;三是政治因素,包括阶级、政党、法律、政策等;四是社交因素,包括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五是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气质、智能、兴趣、习惯等。这五个因素在社会实践中循环互动,在互动中影响人们思想的形成变化,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模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给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就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反映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存在其他意识形态。不同思想文化乃至不同行为模式的相互影响,既是多样化的,但也是多层次的。
另一方面,从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的层次结构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管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其中又分两个层次:一是层次是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另一个层次是党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在不同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存在着多样化的互动关系,这些从我党思想政治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中便可体会。
关于党内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层面,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第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掌握党员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第二,要重视组织上入党问题,更要重视“思想上入党”问题;第三,整党整风是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第四,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三讲”教育与定期的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增强党性的有效途径;第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正确方针;第六,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七,从世界观高度解决党风问题是搞好党内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第八,各级党校是“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
关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层面,也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第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培育“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第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性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第五,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第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第七,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与群众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相结合、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与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第八,坚持群众观点,干部教育群众,群众也教育干部。
三、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势。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这些年来我们一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性多样化互动规律及其在新形势下的特点和要求。在党的学说史上,列宁最早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灌输论”。这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新形势下社会多样化趋势,更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社会联系交往和社会流动更加频繁,人们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更增强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因而更需要“灌输”。但是,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单靠传统的作报告、开大会的方式,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教条地单向地“填鸭式灌输”,那么对象难以覆盖、内容难以包容,方法难以奏效,效果难以实现,甚至事与愿违,导致逆反心理。实践证明,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样化互动规律,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四点新的要求:
一是渗透性和非强制性要求。党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已不宜“就政治讲政治”,而要求渗透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等等之中。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多以“显性政治”教育为主,而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宜以“隐性政治”教育为主。“隐性政治”教育是以不明显的隐蔽方式来渗透共产党人价值观。其往往具有形式上的超时空性、超党派性和非强制性,而实质上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
二是社会化和大众化要求。虽然我党有统一的、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机构以及政工干部队伍,但不太适宜社会多样化趋势。因为“官气”太足,与“大众化”需求相距甚远。现在必须克服“两张皮”现象,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所有具有国民教育职能的组织、部门、机关以及各种社会细胞中去,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团学会、社区工场、旅游胜地等等,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使人们无不在宣扬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并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多样化协调互动的整体合力。
三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研究表明,思想政治工作还要通过动态的实践来进行。比如,旅游参观活动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应该是形式上的无意识而实质上的有意识安排成的。如在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精华和宣扬我国发展进步以及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地方,建设和维护好博物馆、纪念地以及风景胜地等,使大批的儿童、学生、成年人通过旅游、参观等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总之,要注重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注重行为的培养和实践活动,通过严密完备的法规纪律,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旅游、参观、志愿服务、各种竞赛等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灵渗透”。
四是科学性和学术性要求。思想理论问题,不是靠简单的常识“灌输”就能解决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群体和党员干部队伍,要注重理论上的研究和发展。必须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人类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来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不断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作出相应的理论阐释,而这些研究成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和应对“西化”“分化”的思想理论武器。思想理论问题主要靠思想理论武器来解决。如果我们能把人们关注的各种问题从学术上研究得更深一点、更透一点、更科学一点,论战批判更理性一些,那么,对这一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有成效一些。
总之,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样化互动规律,以“启发式灌输”代替“填鸭式灌输”、以“渗透式灌输”代替“形式化灌输”、以“表面无意识式灌输”代替“精神强制性灌输”、以“理性主义论战式灌输”代替“感情主义谩骂式灌输”,在互动中坚持主动,在多样化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多层次中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发扬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