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山经》记载的植物地理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植物论文,五藏山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瑰丽的地理著作,历来学者多予以极高评价,袁珂《山海经校注序》认为,“吾国古籍,环伟瑰伟者,莫《山海经》若。《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对其推崇至高。顾颉刚《古史辨》(二)也说《山海经》是“合着记载与想象的一部地理书”,盛誉可见一斑。《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浩繁的地理著作,对于地理学领域内的许多有关学科,它都能提供有用的资料。如对植物地理的记载,不仅描述了当时大量的植物种类,而且也注意了植物分类,即植被型和群系纲。此外,对于古代的农业植被概况,它也记叙得相当详细。虽然《禹贡》、《职方》也都有植物地理的内容,但从植物种类的丰富,分布范围的广泛,植物性状描述的细致等方面来说, 《山海经》的记载都远远地超过了这些同时代的著作。 全书共分为18篇,其中《山经》5篇,21265字,以洛阳为中心,分南、北、中、东、西五个地区,均以山为纲,以川为目,互为经纬。各由某山至某山,方向道里,井然有秩;植物分布,翔实明显。这五区的地望乃至其中不少山川植物是可考的,能够于现代地理学求其连带关系,《中山经》所述包括今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和湖北;《南山经》所述包括今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一带;《西山经》包括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东山经》包括河北、山东一带;《北山经》则指今陕西、山西大部和内蒙一带。
《山经》中记载有大量的植物名称,并且进行了一些植物形态、用途的描述。据粗略统计,大约出现了三百次的植物名称,除去重复出现的,大约记了180多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04种(包括名称可考者75种,名称待考者24种,另有5种因原文有脱文而名称不详)、 草本植物70多种。从针叶林的松(PinusL)、柏(Cupressus funebris)、 栝(Juniperus chinensis)到阔叶林的樟(Cinnamomusm Camphora)、橿(Quercus glauca)、栎(Qucrcus serrata)穿; 从野生的酸枣(Zizyphus
vulgaris)、彫棠到栽培的藷(Dioscorea japonica)、冠葵;从果类的橘、柚、梨到药类的山椒、帝屋;从粮食作物的稻、稌、稷到经济作物的蚕、桑、竹,真是不一而足。仅竹(Dhyllostachys)一项便记载了竹、扶竹、筀竹、 桂竹、竹箭、竹、、桃枝、钩端等许多种类。虽然这些竹名,与现代名称已无法一一核实,但与这些地区现代生长的竹类对比,则当时所记的竹类大体是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斑竹(Phyllostachy bambusoides)、苦竹(Pleioblestus amams)、竹(Phyllostachy nidulasia)之类。在各藏山经中,以《中山经》记载的植物最多,约180多种次,其次是《西山经》约50多种次, 《北山经》约有30余种次,而其余两藏山经记载较少,这与所记的山名水系情况大致吻合。这种对北山经、西山经和中山经之一部分即今日黄土高原汾渭河谷、河南境内黄河中下游一带较详尽较准确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所熟悉的地理区域。
由于古今植物名称的不完全相同,因此《山经》所记载的大量植物名称,只有一部分今天容易识别出来,例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柏、桑、槐、竹、樗、桢等;草本植物中的菅、杜衡、芍、冬(门冬)、少辛(细辛)等;果树中的桃、梨、李、杏、梅等。而另外一些植物则要根据性状、功用的描写,经过分析研究后才可识别出来。如《西次一经》“符禺之山……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文茎的果实象枣,又可以医治聋症,说明是枣的别名或枣的一种,因为自六朝以来枣就作为主治耳聋的药物,这在六朝以后的医药书中屡见不鲜,如《名医别录》、《药性本草》中都记载着山茱萸(蜀酸枣)能治疗听觉障碍。《食疗本草》亦列举甘枣为治疗耳疾药物。又如《西次三经》“崇吾之山,在河之南,……有木焉,员叶而白树,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这里没有说明植物名称,疑有脱文,这一带妇女上山采摘以求子,据医学理论,酸果类对妊娠反应有特效,这种与枳果相似的果实,恐怕也是酸果的一种。再如《中次十二经》载洞庭山“其草多蕳、蘼芜、芍药、芎”。因蘼芜、芍药、芎药均为香草,《神农本草经》称其可以驱除邪气,根据《山海经》记载植物有将同类功能、性状的植物归类记载的方式,可以推知“蕳”为兰草,属华泽兰之类。所以《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三月上巳之日,郑国青年男女相携相伴来到春波荡漾的溱水两岸,采摘蕳这种香草相互馈赠以驱除秽物。还有一些植物甚至包括了今天多种不同科属的种类,如桂树这种普通植物,在《南山经·招摇之山》和《西山经·皋塗之山》均有记载,但两者却不相同,前者当指香桂, 为樟科肉桂属(Cinnamomum cassia)植物,后者则为丹桂, 乃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 fragrans)植物。同样,涉及竹、竹类植物的山体共23处,除19处与今天竹类概念相同外,还有四处,即《中次十二经》的丈夫山、《中次八经》的荆山、大尧山和师母山所记载的“其草多竹”,则是指药用草本,蓼科的萹蓄。 当然《山经》记载中的古代植物并非每一种都能查明今名和科属,这样的植物《山经》中也有不少。如《西次一经》“石脆之山,其木多椶楠,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这里采来做药吃的“条”的黑色果实可以治疗疥病,但“条”在植物学上属于哪一科哪一属就不甚明确。象这种情况在木本科目中就有白、丹木、盼木、沙棠、欀木、木、蔓居、萧、黄棘、天楄、蒙木、帝休、柟木、帝屋、亢木、羊桃、棷、椫、桓、芭、椆等24种植物名称难以考证。
《山经》中的植物记述涉及到木、草、竹、果、蔬等,名称繁多,且大体根据植物营养器官特征简单地分为草本和木本两大类。木本植物共103种,《山经》不仅记述了这103种木本植物的名称,而且还注意到一些重要特征,如形态习性和气味等,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类。很多并列的种类与现代分类的科或属一致,如“桃李梅杏”为现代分类学的蔷薇科李属植物,“松柏”为松柏类,“橘柚”为芸香科柑桔属,等等,表现出很高的分类水平;一些归类即使未与今天的植物类属一致,但亦有一定规律可循,或按形态、气味相似归类,或按习性相同归类,或按功用相同归类,如《中次十二经》“洞庭之山,其木多柤梨柚橘”。柤柚梨橘均为果类,正如《庄子·天运》所说“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又如《中次八经》纶山“多柤栗橘柚”,栗即板栗,果类。这种植物归类便是按其功用特点进行的,由此可知,《山经》已开始根据植物的形态、习性和功用来划分植物的类属。
《山经》所记各类木本植物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以分布的山数而论,分布在20座山以上的有杻、榖、柏;分布在10座山以上的有松、橿、柞、桑、楠、椶、檀、柘、梓。以经数而论,分布在4经以上的有荆、楠、漆三种植物。
《山经》不仅记载了植物的种类,同时也记载了植被分类,即植被型和群系纲。此外还记载了我国古代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现象。《山经》中所描述的180余种植物, 因各山经位置不同而构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南山经》位于古中国的南方,以红层为主,局部地区也有碳酸盐岩,山上植物有桂(Cinnamomum cassia)、棪木(别名连)、迷榖(即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梓树(即黄花揪Catalpa ovata)、荆(即黄荆Vitex nequndo)、杞(枸杞Lycium chinense)等,相当于亚热带。
《西山经》位于古中国的西部,《西次一经》、《西次二经》、《西次三经》是从西向东排列。《西次四经》是从南向北又向西北排列,所见植物有:松、萆荔、文茎、楠、棕、箭、黄灌草、盼木、枳木、薰草、箭竹(Sinavunclinavia fanqiana)、桂木(Osmanthusfragrans)、蓇蓉、菅蕙、杜衡、淫木、丹木、棠、豫章、楮、竹、檀、草、茈草、漆、松、柏、榛、栎等。这些植物中有的种属现在尚难确定,从已知的植物来看,棕、檀、楠、漆等皆为亚热带木本植物;萆荔、蘼芜、蕙、杜衡等皆为亚热带香草植物;而松、柏、榛、栎、桂等则为温带木本植物; 至于草(即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和茈草(即草Onosma paniculatum),多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地山区,属高寒山地植物群。
《北山经》是古中国的北部地区,有四座雪山,靠近雪山的多松柏、多榛楛、多棕楠、多茈草,雪山上无草木。《北山经之首》所论西起天山向东延伸,沿阴山一直抵达内蒙地区,主要植物有机木(桤木Alnus cnemastogyne)、漆、韭(即山韭Allium mairei)、葱、葵、韭、李、桃、樗、柘(Cudrania vicuspidata)、松、柏、榛、楛、棕楠、茈草、枳棘、刚木,多系高寒植物群系,其中小咸山冬夏有雪,无草木生长。《北次二经》从山西北部管涔山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地区,即今晋北地区,主要分布松、柏,不仅南部多草山,而且北部也多无草木,全区呈现一派高寒山区的自然景象。《北次三经》从太行山、燕山一直到黑龙江地区,共46山,也多无草木,仍为高寒山区。仅景山、咸山、虫尾山、秦头山、轩辕山、渴戾山、绣山、高是山八个地方有植被生长,主要是藷(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生长在海拔1000 —3500米地带)、秦椒、茈草、松、柏、漆、竹、竹箭(即箭竹Sinavundinari a nitida或冷箭竹Sinavundinariafangiana)、柘、栒、芍药、芎、棕楠、条。
《东山经》在古中国的东部,前三次经是从北向南描述,唯四次经从西向东描述。《东山经之首》谈论泰山以北沿海一带到东北的植被,《东次二经》谈论泰山以南的植被,《东次三经》是山东半岛以南长江口以北海中诸岛植被,《东次四经》则论述今泰山西部诸地区的植被。主要生长漆、桑、柘、樗、梓、楠、荆、芑、棘、桃、李、桐、菌蒲(蕈类)。这里敬神用一牡羊,米用黍(黄米Panicum miliaceum),从尸胡山至无臯山共九山,六千九百里,南部水中有流沙,北部上游水中亦多沙石,沿河两岸植被稀少,说明这一地区因农业开发,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中山经》所描述的范围是古中国人类集中活动地域,所记载的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中山经之首》讲的是晋西南河汾之间的中条山地区,主要植物有杻木、萚木、楮、榖、葌草、鬼草、薝棘、雕棠、荣草。《中次二经》至《中次七经》以及《中次十经》所谈的都是黄河之南伊洛地区的植被,其中二经在伊水之南,三经在今洛阳附近,四经在伊洛之间,五经在今洛阳西谷水和洛水之间崤山一带,六经亦靠近伊洛入河之处,七经在洛阳以东,十经也是伊洛入河之会。主要植物有桑、芒草、竹箭、荀草、美枣、蔓居木、蒐(茜草)、榖、芨木、漆、棕、葶苧、竹箭、竹、柞、芜(大蓟Cirisium chlordlepis)、櫄木(椿树Toona smensis)、芃(秦艽)、棘、苦辛、蕙、寇脱、柳、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樗、木(五倍子树Bhus chinensis)、藷(山药或山土瓜 Merremiahurgaiensis)、夙条(作箭杆)、乌酸、草(菟丝子Cuscutac hinensis)、黄棘、条、蒙木、牛伤(或牛棘)、嘉荣、帝休、郁木(Vitis adstricta)、亢木、草、蓟柏、草、椒椐、楢杻、寓木、檀、柘等。《中次八经》讲的是荆山一大别山地区,包括着今湖北境内汉水以南地区,然后向东延伸到大别山之南缘,主要植物有杼、檀、松、柏、竹、橘、柚、梓、楠、樗。《中次九经》讲的是岷山地区,包括岷山、大巴山、巫山山脉,延绵于川甘陕鄂等省边境,这里生长的优势植物有杻、橿、菊、海棠(Malus trans itoria)、檀、柘、韭、白芷、梅、嘉菜、栒、豫章(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jferum)、梓、桑、茈草、 栎(Quercus acutissima)、柘(Cudraniatricuspiduta)、 芍药(Pacnia lactiflora)杨、棷、椫、 冠脱(小草寇Alpinia blepharocalyx)、柳、荆芑、柤、栗、橘、柚。《中次十一经》讲的是伏牛山—大别山地区,包括着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北地区,建群植物有松、柏、漆、梓、莽草(Illiclum simonsii)、韭、 桑、楮、柏、鸡谷草、梓、苴(即柤)、榖、竹、梓、櫄、椆、椐、羊桃、萱冬、荆芑、柤、嘉菜草、楢、檀、杻。《中次十二经》记载的是幕阜山地区,即长江以南湘赣之间的地区,主要植物有桂(山桂花Dsmanthus delavayi)、竹、柳、檀、楮、桑、鸡谷草、梨、橘、柚、草、 芍药、芎、棕、楠、竹箭、柞、杞等。从《中山经》植被情况来看,这里的植被类型复杂,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热、温、寒三带的植被,但由于地貌类型复杂,使水热组合发生变异,导致生境的差异悬殊,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交错出现,按植物地理学大致可以分出下列植被类型。一类是北亚热带植被群落,主要植物有栎、青冈、箭竹、大蓟(Cirsiumchlorlepis)、桑、樟、棕、橘、柚、竹、漆、檀、寇脱等。一类是温带夏绿阔叶林群落,林内乔木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有栎属(Quercus)、 栗属(Castenea)、杨属(Populus)、柳属(Salin)等。一类是常绿落叶混交植被群落,如《中次八经》的若山“多寓木,多柘”。寓木即桑寄生,为常绿灌木;柘木,桑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同样楮山,“多寓木,多椒椐,多椐”。又如《中次十一经》的堇理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前山上“其木多槠,多柏”。求山上“其木苴(柤)、多(竹)”。此外还有一类是高寒山地植被群落,以高山松、 栎(Queras longispica)、柏(Cupressus ducdolouxiana)、栒子(Cotoneasterfranchetij)、楸木、野韭、蒿草(Robresia),但没有冷杉林的描述。
对于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现象,《山经》也有很多记载,其中有的记载了不同高度品种的差异。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分为山上植物和山下植物,显示了山上山下分布着不同类型植物,而山上同类,山下同类,说明《山经》作者对植物分布的垂直变化也有了初步认识。如《西山经之首》的大时山,“上多穀柞,下多杻橿”。榖即构树,桑科,落叶大乔木,桑果可食,芽作蔬,秋后叶变红;柞,山毛榉科,落叶大乔木,种子可食,嫩叶可作蔬食,秋后叶变红,无论形态,或功用,榖柞二木都极相似。杻橿二木,自古作车材,古籍中常并称。又如《中次四经》的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椶”。漆属漆树科,落叶乔木。椶则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同例的尚有《西次四经》白于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橿”。《中次十一经》望翼山“上多松柏,其下漆梓”。《北山经之首》潘侯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充分表明作者对植被垂直分布状况给予了一定注意。另外的一些记载则描述了整个山体或山顶部分植被,例如阴山“无树木,惟童阜耳”,和山“上无草木”,涿娄山、梁渠山都是“无草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山经》对于古代农业植被有了详尽的记载。农业植被涉及许多植物品种,这中间记载最多的当然是和人民生活最为攸关的粮食作物和衣料作物。《山经》成书之时,农耕已比较发达,特别是在《中山经之首》、《中次五经》、《中次六经》和《西山经之首》这片以华北为中心的地区更开始广泛地栽培作物,尤其是重视稻、菽、黍、稷、桑麻等生产。当时南方以稌食。稌即是稻(Oryza),音近字略。《南次二经》说“糈用稌”,就是用煮熟了的稻来祀神。西方以稷(Panicum)为食。东方以黍(Panicum)为食,北方也是稌为食。《山经》中无麦字,疑北方所称之稌即今天的麦(Triticum)。《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这里的“稌”可能亦指麦,大概当时的麦稻同名。中部地区也是以稻为食。《中次十经》记载的伊洛河之会乃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中次十一经》是伏牛山桐柏山地区,那里是炎帝神农部落之所在,乃最早经营农业之区,因此在祀神的时候,所用的谷物不只是一种,而是五种,不只是一般的谷物,而是用上等食料,即“糈用五种之精(原文为“糈”,当“精”之误)”。《西山经》地区是今天华山以西我国西北广大地区,这一带人们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不象《南山经》地区那样多雨水,所以从事的农业除《西次四经》今陕甘宁地区“糈以稻米”外,都不是水生谷物,而是旱生谷物,有的地方甚至还大量地从事畜牧业,因此《南山经》都说“糈以稌”,而《西山经》则说“铃而不糈”或者“糈以稷米”。《北山经》地区最为辽阔,西起新疆的河西走廊,东至内蒙古自治区、山西北部和太行山迤北广大地区,除少数地区外,都以干旱著称。虽然《山经》中记载的谷物,除用以说明其它植物形态外,都是用于祭祀,如“糈用黍”、“糈用稷米”、“糈以稻米”等等,没有明显归类,尚无视禾类植物(即五谷、百谷)为同类的概念,但是《山经》在归类中广泛地使用经济用途这一特征,将谷物按祭祀合并,可以认为《山经》已有禾类(谷类)的概念。
在衣料作物中记载最广的是桑(Morus alba)。《山经》中提到有桑之处共16个(见表1),而大别山地区独居其五, 包括桐柏山一处在内,多达六处。可见《史记》说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后人以为蚕桑之祖,是有根据的。也正因为桐柏山和大别山很早就是农桑之区,所以在《山经》中才备受称道。大别山古称甑山、曾山、西陵,山北水均流入视(淮河上游之古称)水。《中次十一经》的后半段,主要讲大别山的北边情况:“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多桑”。“又东三十里,曰雅山,澧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其上多美桑”。“又东五十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名曰帝女之桑”。“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多桑”。“又东四十里,曰丰山……其木多桑”。《中次十一经》“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桑”。这一带古代是炎帝之族所居住的地方,炎帝神农即厉山氏,《礼·祭法》云,“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神农生于此,当是这一带自古盛产蚕桑的重要原因。
在农业植被上《山经》还记载了许多果木,列如表2。从表2来看,有的是分布甚广的温带品种,如桃、枣(Zizyphus Juss)、 栗(Castanea tourn)等;有的则是亚热带的特有品种, 如芸香科柑桔属(Citrus sinensis)的橘、柚;甚至还论及其分布面积。如《中次六经》说,“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园广三百里”。地在今河南灵宝县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桃树的培植在这里俨然成为专业化生产。《山经》中虽然没有明确地使用果类(百果)的称谓,但在植物记叙上已把果类植物归为同一类,如《中山经》洞庭山“其木多杻梨橘柚。柤(即山楂)梨橘柚均为果类,《中山经》纶山“多柤栗橘柚”。栗即板栗,干果。《西山经》大时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榖即构科,桑科落叶大乔木,桑果可食。柞为山毛榉科落叶大乔木,种子可食。《中山经》谷山“上多榖,其下多桑”。桑,桑科,为桑属植物之统称, 落叶乔木,果可食,叶饲蚕。同例的还有桃李梅杏等等,显然当时作者对植物的认识已有将果类植物单独视为一类的思想。总之,《山经》对于果林所有这些记载,对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农业植被及其变迁,都有重要价值。
表1 《山经》中桑树分布情况
经次分布地区 分布山区
桑的名称
西次四经陕北陇东 鸟山 桑
北次二经晋北地区 洹山三桑
东山经之首 北方沿海地区 姑儿之山、岳山
桑
中次十二经 幕阜山地区即公山、丈夫山、紫桑山
桑
中次九经岷山地区 隅阳山
桑
中次八经荆山、大别山地区 大尧山
桑
中次二经伊洛河地区辉诸山
桑
中次十一经 伏牛山、大别山地区衡山、雅山、鸡山、
桑、 帝女子桑
丰山、视山、宣山
表2 《山经》所载的果林分布情况
记载植物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是《山经》植物地理记载的显著特点,除了大量农业植被为人民衣食所必需之外,在天然植被的记载中,也经常联系到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山经》虽然不是医学著作,但是它仍然记载了66种药用植物(见表3, 表中无名木均指原文未注明具体名称的药用植物),并且对其不同功用均有详尽记载。如《西山经之首》浮山(在今西安市东南秦岭山脉中)上生长的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靡芜,佩之可以已疠”。薰草恰如其名,芳香四溢,别名蕙草,与兰同类。疠是一种恶疾,据《说文》讲是特殊季节的流行病。人们一旦生病,便立即进浮山采薰草吊在腰上防流感。中国五岳之一的嵩高山,又称南岳、泰室之山,山中所长草也是贵重的巫草。《中次七经》说“泰室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白华黑实,泽如,其名曰草,服之不昧”。“昧”是一种身体异常的症状,泰室山麓的人们为避免发生这种病,便要采集草以避之。《东次四经》的东始山长“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可以服马”。芑即柳、疖子柳之类的树木。芑树的纤维是红色的, 树液如同鲜血一样红,显然用芑汁涂马与古人用赭涂马防御病害是一致的。 《西山经之首》天帝山上还生长一种“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使马速行),食之已瘿”。杜衡属葵类,又叫冠葵,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芳草,杜衡和薰草、兰草一样常佩带在身上祛除污秽。至于《西山经之首》所载“嶓冢之山……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均为避妊之药。《东次四经》“北号之山临北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这里没有标出北号山之木的具体名称,疑有文字脱落。这种木是驱除疟疾(即打摆子)的特效药。
此外,《山经》对日常生活用品如竹器等一些重要原料亦给予极大注意。关于竹类植物的记载在《山经》中十分详尽(见表4), 其分布范围南自幕阜山麓北至燕山,西起岷山东至大别山,但以长江以南中亚热带的幕阜山地区分布最广,生长最旺盛。整个《山经》谈竹子的山共19起,而《中次十二经》十五座山中谈出产竹子的山就达4处, 几占全境的三分之一。《中次十二经》大致包括今幕阜山地区,是长江以南湘赣之间的地区。今天幕阜山地区仍然是我国竹子的集中分布区。
表3 《山经》所载药用植物分布情况
表4 《山经》所载竹类植物的地理分布
从《山经》的记载来看,所载有的大量植物地理学资料并不是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述,而是对各地植物群落及资源的记载。记载中所使用的“多”字应当理解为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这就为研究古代自然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提供了很大方便。著者很注意各地自然植物的分布山脉所在,他总是用较大篇幅进行这方面的描述,所以资料极多,不胜枚举。甚至在自然植物缺乏或遭到破坏的地方,也屡加提及。如《东山经》自尸胡山至无臯山之九山皆“无草木”,金山亦“山无树木”,均是其例。除了一般植物外,著者同时也很注意各地的农业植物和其他经济、医疗等特殊植物。此外著者还留意了各地植物分布的垂直现象,如申山“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 诸如此类的资料,在现代植物地理学的研究中也仍然都可以加以利用。当然古人认识和识别植物,首先是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那部分,所关心的只是食用、药用、制器、建筑诸有用植物,所以《山经》所载的植物种类数量是有限的。尽管如此,但著者在记载中通过对各地植物分布的区分和归类,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对植物类型的认识水平,通过对《山经》所反映的植物地理学思想的探讨,可以窥视先秦时代人们对植物的地理认识。但必须指出,《山经》并不是刻意对植物地理分布进行研究,只是在记载过程中反映了当时的植物地理学的普遍水平。毋容置疑,《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植物地理分布和类型划分的古老典籍,其中保存了我国植物地理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地理学的历史依据,它在我国乃至世界植物地理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