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_国际竞争力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特点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03)11-0059-04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连续多年大幅度增长,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持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使其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对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技术水平提高,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特点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原国家科委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即高新技术企业应满足四个条件:一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二是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三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到总收入的3%以上;四是企业技术性收入和高科技产品产值的总和占到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显然用这样四个条件来考察一个企业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在统计、分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国常以企业的技术类型来划分高新技术产业。本文所说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按技术类型划分的,即指:微电子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以及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等十一种技术类型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是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对外贸易中表现相当充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总结,从中可以认识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增长,占外贸总额比重连年递增

表1列出了近五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有关统计数据,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比连年递增,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速。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每年均有巨额贸易逆差,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但近三年出口的增速大于进口的增速,特别是2002年,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十多个百分点,贸易逆差也有所减少,如果这样的发展势头能保持下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外贸逆差将会逐步缩小,直至改变逆差局面。

(二)对外贸易产业高度集中,出口地区相对集中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但发展与增长主要集中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677.07亿美元,而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出口就达644.22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出口总额的95.14%;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也同样存在着产业高度集中的问题,2002年,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进口为733.36亿美元,占了当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88.7%(注:资料来源:http://kjs.mofcom.gov.cn/column/sjkj.xml.)。这种产业分布过于集中的现象,一方面反映我国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缩小,相互间的分工合作日益紧密,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其它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水平还较低,这种状况将不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上持续、快速的发展。

此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地区也相当集中,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出口国家(地区)前五位分别是: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对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分别占到高新技术出口总额的24.71%、23.23%、16.44%、11.38%和9.67%。对前三位出口占到总额的64.38%,对前五位出口占总额的85.43%(注:资料来源:http://kjs.mofcom.gov.cn/column/sjkj.xml.)。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给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带来了不小风险。

表1 近五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相关数据一览表

 其余单位:亿美元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进 进口额

 292.01

375.98

525.07

641.16

827.05

同比增长

23%28.8%

39.7%

 22.1%

 28.0%

口 占进口总额 20.8%

 22.7%

23.3%

 26.3%

 28.0%

出 出口额

 202.51

247.04

370.43

464.57

677.07

同比增长

24.2%

 22.0%

49.9%

 25.41%   45.7%

口 占出口总额 11.0%

 12.7%

14.9%

 17.5%

 20.9%

进出口逆差

 89.50

 128.94  154.64

176.59

149.98

资料来源:1998-2001年数据:http://www.sts.org.cn/REPORT_3/2002年数据:http://kjs.mofcom.gov.cn/article/,笔者综合整理。

(三)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资所占比重大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实现的。2002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加工贸易出口占了高新技术出口总额的89.54%,一般贸易只有7.37%,其它贸易形式只占3.09%(注:资料来源:http://kjs.mofcom.gov.cn/column/sjkj.xml.)。表2列出了2002年我国不同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对外贸易的有关数据。数据显示,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的比例相当大,三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2.2%,仅外商独资企业就占了总额的55.36%,而且有快速发展的趋势,2002年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出口比上年增长67.31%,大大高于除私营企业外其它所有制企业的增长速度。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一些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加工制造的部分工序转移到我国,成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表2我们还可以看到,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为顺差,三资企业进出口大致持平,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进口额则大大高于出口额,逆差严重,可见三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贡献巨大,不仅提升了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而且减小了我国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的程度。此外,表2还显示,我国私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较小,但增长迅速,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表2 2002年不同性质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一览表

资料来源:http://kjs.mofcom.gov.cn/,笔者整理。

(四)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近几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表3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已占了全国的四成,它们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前五位,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6.09%,显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平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对技术型外商投资有较强的吸引力,承接了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转移。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这种不平衡发展可能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表3 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进出口前五名排序表

单位:(进出口额)亿美元;(占总额)%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名次 地区  进口额

占总额 名次  地区

出口额

占总额

1   广东  325.37

39.34

1

广东

309.58

45.72

2   上海  133.81

16.18   2

江苏

121.13

17.89

3   北京  106.94

12.93

3

上海

74.77   11.04

4   江苏  97.31

11.77

4

天津

45.44

6.71

5   天津  37.50

 4.53  5

福建

32.04

4.73

资料来源:http://kjs.mofcom.gov.cn/,笔者整理。

二、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上述特点十分明显,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还存在以下较明显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九成为加工贸易形式,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主要是加工、装配和测试,掌握的技术也多为装配、加工技术,许多核心制造技术没能掌握。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计算机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出现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骨干企业,被认为初步具备了全球电子计算机制造生产基地的素质条件,但这些企业对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仍没能掌握,CPU、集成电路等关键部件仍要依赖进口,自己能配套制造的只是电容、电阻、机箱、线路板等低端产品,出口产品使用的品牌不少为外资企业的品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其它领域企业的情形也大致如此。由于我们不能掌握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被提供关键技术、部件的外方获得,我国企业仅能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部分的生产活动,所以我方赚取的主要是加工费,这是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赢利能力差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5.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国制造业1.2个百分点(注:“高技术产业收益低于制造业”,《广州日报》,2003/7/8.)。技术水平低,不掌握核心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对科技活动的投入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有高、新的技术支撑,这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明专利数量是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总体的发明专利数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近几年,我国专利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但主要为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真正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发明专利仍然很少。在我国专利总构成中,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发明的比例为6.4∶1,大部分申请专利是外国公司,说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注:刘志迎、王昳、周彬著:《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10大特性》,海天出版社,2002年。)。

R&D投入是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关于R&D/GDP的数值大致有这样的规律:小于1%,国家缺乏创新能力;1%-2%,国家有一定创新能力;大于2%,国家有较强创新能力。1999年,美国的R&D/GDP为2.79%,我国只有0.83%,低于印度的0.85%,位于倒数第十一,与我国贸易大国地位极不相衬。最近几年我国的科技投入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2002年该指标已达到1.1%(注: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网数据.),但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我国企业R&D投入也是长期偏低,除中兴、华为等少数尖端技术领域的企业达到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企业的投入水平外,总体上我国企业R&D投入是相当不足的。如在电器制造领域,日本松下电器R&D投入占销售额比率为7.2%,而作为中国最强综合电器企业之一的TCL,该数据仅为1.93%;在PC关联领域,日本富士通为7.63%、NEC为6.61%,与此相比,在我国最具实力的联想和方正则分别为3%和5%(以上均为2000年数据)(注:Jin Ming Jin: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Leading Chinese Corpora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Japanese-Affiliated Companies,Economic Review,2002.10.),在汽车、制药等领域,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投入上的差距更大。长期存在的国家和企业科技投入低,造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而技术创新能力差,又必然导致我国高技术产业品竞争力无法提高。

(三)市场为外商投资企业把持,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不稳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三资企业占了出口总额的80%以上,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出口占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半以上。这种现象的存在,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市场大多被外商占领,而这些外商独资企业有不少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由此可见,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当部分实际上是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在我国的子公司与母公司间进行贸易完成的,而我国自己企业独立研究开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前还很难被发达国家市场接受。

(四)人才流失严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人才困扰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竞争最终又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对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才流失严重,不仅表现在大量的人才流失到发达国家,同时也表现为许多科技人才从国有及民营企业流失到外资企业。这两种现象带来一个共同的后果,就是我国本土企业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长期面临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的困扰。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保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就难以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从近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形势看,今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还将继续提高,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数量和质量,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积极推动以国产品牌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加工贸易是近十年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隐忧。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格局还将持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期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中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对吸引外商投资非常有利,跨国公司正加快将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在与跨国公司的分工中,我国企业通常担当的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和组装部分。

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这样的格局给我们带来忧虑,也给我们带来机遇,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快速提高我国本土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出现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品牌企业,如海尔、TCL等,今后,我国应鼓励这些企业使用自有品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帮助我国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零部件生产制造中存在的困难,探索新的、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并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我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出口,增加其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逐步改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

(二)加大科技开发投入

我国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通过提高自有产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来提高竞争力,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国家和企业对科技活动投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高新技术产业现在和将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大小。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处于困难时期,国家和企业对工资及一般性开支进行了大幅度地压缩,但对科技的投入却不断加大,最终使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在信息技术等关键高科技领域牢固地确立了领先地位,美国经济又一次走向繁荣。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已认识到了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并已逐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但投入的力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和企业的许多体制改革问题还没能很好解决,本应投入到科技活动中的财力,不合理地流入到了一些低效率的行政机构或企业的非生产性部门。因此,解决对高科技产业的技术投入问题还应考虑从体制改革的角度做文章。

(三)推动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上下功夫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及投入能力上,最具有进入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实力,但目前国有企业在企业体制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在高科技领域及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反而显得发展较慢,贸易逆差也比较大,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与此相对照,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达到166.78%,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今后政府应给民营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加大对高科技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近年来,由于没有一定数量、质量的人才队伍保证,我国一些本土企业缺乏有战略眼光的技术活动组织者和高水平的技术开发者,部分企业由于对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心里没底,宁愿将资金投入到技术较成熟的低技术领域,最终成为了高技术竞争中的落伍者。还有些企业,由于资金投放存在较大盲目性,或技术开发计划得不到开发队伍的很好执行,最终在所开发项目上失败。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在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使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成为国内人才,而且成为国外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

(五)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

这些年我国创新体系规模扩大很快,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也日益紧密,但仍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努力建立新的、有效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使知识创新各主体能够紧密结合;各级政府应当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有效的技术创新支持,还应当制订和完善促进科技进步活动的各种税收减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鼓励企业及研究机构科技人员从事创新活动。

标签:;  ;  ;  ;  ;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