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华志慧

华志慧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2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接收的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及预防感染相关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及感染预防措施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用药指导等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模式,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058-01

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外科手术主要用于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或无效的患者,如子宫肌瘤患者、卵巢癌患者、分娩不顺的产妇等[1]。妇产科手术的创伤相对较大,且女性生理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极易出现感染,不仅会给患者本身带来严重不适,还会增加其经济负担。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现将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共78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有13例接受剖宫产手术,20例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6例接受子宫全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中22例接受剖宫产手术,12例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5例接受子宫全部切除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并做好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除了行常规护理方法之外,还加强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生理评估与心理评估,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2]。护理人员主动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对其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并介绍病房的相关规定,还要带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并将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3]。

1.2.2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除了心理护理之外,护理人员还对患者加强身体检查,着重检查患者是否患有合并症,若患有合并症,护理人员则为其配予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感染几率上升,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加以干预,让患者多食用蛋白质较高、营养较高、较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1.2.3 术中护理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操作,依据相关程序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若一定需要延长手术时间,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的手术部位盖上无菌纱布,避免患者手术部位发生细菌感染。

1.2.4 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后指导患者家属每天擦洗患者身体及阴部,保证患者阴部干净、卫生,避免出现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在患者卧床恢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下床作简单活动,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以此加快患者的恢复程度。对于咳嗽比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吸痰器等设备。此外,在术后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让患者多吃清淡食物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避免患者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4]。

1.2.5 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确定的用药量及用药标准,并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身体情况等,指导患者定时服用抗感染药物,还要把握药物具体剂量,避免患者过量服药,出现药物滥用现象。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率,并加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相关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包加以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利用X2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最终所得数据经检验后P<0.05,则表示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上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仅为17.9%,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两组患者感染率经比较后P<0.05,说明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感染预防工作有明显效果。

3 讨论

女性生理结构比较复杂,一些妇产科疾病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才能治疗,很多患者在围手术期都会出现感染症状,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严重影响。患者的内源性感染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疾病影响之下自身的免疫能力较低,对于一些有害生物的侵入,抵抗能力较差,导致感染情况发生。患者的外源性感染主要是指一些患者手术部位的微生物在身体机能改变的状况下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此外,手术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灭菌处理效果不佳、手术操作失误等,都会导致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感染[5]。

在本次研究中,将择取的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为51.3%,而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为17.9%,充分说明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结语:

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荣.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3):85-86.

[2]王彤,刘玉梅.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91-4192.

[3]王淑芳,陈静,麦子青,陈小秀.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318-3319+3322.

[4]吕芷娴.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0):125-126.

[5]李菊芳,马玉霞.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6):81+83.

论文作者:华志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华志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