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不只是一线光明——《桂林山水》片断朗读指导例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光明论文,片断论文,桂林山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具有“显形、激趣、动情”等特点,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造成强烈的情感氛围。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更能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桂林山水》这一篇写景佳作,图文相配,充分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独特的美,通过大量的朗读,使学生真正感受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朗读,并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层朗读中都有所得。
一、个性朗读,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按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来进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进入学习主体地位和启发思维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时,要善于提出一些具有概括性和实效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我在引导学生感知漓江水的特点时,就这样设计:“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那漓江水又有什么特点呢?”对比式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及时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而学生边读边想,就不难总结出漓江水具有“静、清、绿”的特点。
二、对比朗读,体会真情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中总有一个至几个重点段或重点词。要一节课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教师应做到对重点的把握。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明确重点,自读自悟。在感知了漓江水的特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漓江的水真静啊”这一句中的“真”字删掉,与原句对比来读,从而体会“真”字不仅写出了真景,还写出了真情。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好重点词,学生已基本上入情入境了。长期进行这样的朗读训练,学生必能自然而然地发现文中精彩之处和动人之笔,而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及审美能力也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以读抒情
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漓江水之美,美不胜收。我通过录像画面把学生带进漓江水上,学生内心鲜活的情愫全部都被激起;然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心情,鼓励他们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当然,教师要尊重、鼓励具有个性的感悟和朗读。身临其境,学生自然有感而发,自然读得声情并茂。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的感染从而也超越了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
四、放飞想像,激情诵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背诵就是积累语言的方法之一。《桂林山水》写水的这一段,采用排比句式,文字优美,朗朗上口,很适合诵读。为了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我通过示范诵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然后让他们自己赞美漓江水,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思维。最终,诵读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
《桂林山水》朗读教学所触发的个性感悟,激起的创新热情,及学生对朗读所表现出的热情,都足以证明“朗读”不只是一线光明,而是为阅读教学注入的新的生机,它带来的是光明一片。
标签:桂林山水论文;